師曠論學文言文翻譯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你知道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師曠論學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師曠論學文言文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師曠論學文言文翻譯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既然晚了,為什么不把燭燈點燃呢?”
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人戲弄國君的行為呢?”
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戲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 時喜好學習,如同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如同拿著火把照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 路相比,哪個更好呢?”
晉平公說:“說得好啊!”
師曠論學的字詞注析:
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
2.于:向。
3 吾:我。
4.師曠:字子野,春秋時期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仍熱愛學習,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
5.恐:恐怕,擔心。
6.暮:本來是“天晚”的意思,這里指“晚”的意思。
7.何:為什么。
8.秉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后來的`燭。
9.安:怎么,哪。
10.戲:作弄,戲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12.臣:臣子對君主的自稱。
13.聞:聽說,聽聞。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陽:陽光。
16.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上燭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
17.孰與:相當于“……跟(與)……哪個(誰)怎么樣?”。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善哉:說得好啊!
20.善:好。
21.日出之陽:初升的太陽,早晨的太陽。
22.日中之光:正午(強烈)的太陽光。
23.好:愛好。
24.為:作為。
25.少:年少。
26.欲:想,想要。
評析
晉平公說:“說得好啊!”
晉平公想要學習,卻擔心自己年齡已老。而師曠認為,人的一生都應該不斷學習。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學,好像初升的太陽,壯年好學,好像正午的陽光;老年好學,好比蠟燭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雖然光線微弱,但總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這一比喻,很形象,人們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所以晉平公為之稱善。本篇的特點,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師曠的說辭,不是陳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識來闡發自己的主張。為了吸引對方的注意,師曠有意利用漢語一音多義的特點,用雙關的手法故意曲解晉平公的語意。晉平公所說“欲學,恐已暮矣,”其中的“暮”字,指的是年齡老大,已入暮年。師曠卻將“暮”字解釋為太陽已落,天色將晚,所以說:“暮,何不秉燭乎?”這樣的曲解,形同戲弄,正因為如此,師曠的話才引起晉平公的高度注意。以下師曠由“炳燭”自然導引出關于學習的比喻,留給對方的印象也就更為深刻了。先秦游說之士的說辭往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訣竅也就在這里。
【師曠論學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師曠論學的文言文翻譯03-31
《師曠論學》文言文翻譯03-21
師曠論學的文言文03-31
師曠論學文言文及翻譯02-23
《師曠問學》文言文翻譯02-22
《師曠論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1-15
師曠論學文言文翻譯善03-31
師曠問學文言文翻譯01-17
師曠撞晉平公文言文翻譯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