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文言文翻譯指導答題
很多同學之所以文言文閱讀題答不好,一方面是答題技巧欠缺,另一方面是相關知識儲備不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文言文翻譯指導答題,歡迎閱讀。
翻譯的標準
“信、達、雅”是得到公認的文言文翻譯的三條標準。“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
“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翻譯的原則
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要盡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在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翻譯的步驟
文言文翻譯的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原文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后,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簡而言之,通讀全句,標注要點;關注全文,準確理解;按照詞序,對應翻譯;調整全句,符合規范。
翻譯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有: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補”,就是增補。
(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
(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澤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澤成“(湖面)風平浪靜”。
常見的翻譯失誤類型歸納
1、不需翻譯的強行翻譯
在文言文中凡是國名、地名,人名,官名、帝號,年號、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譯時,可以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不用翻譯,因為這些詞一般都無法與現代漢語對譯。如: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可譯成:晉國侯王和秦國霸主包圍鄭國,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
2、以今義當古義
有的詞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意義已經變化了,有的詞義廣大,有的詞義縮小,有的詞義轉移,有的詞感情色彩變化,有的名稱說法改變。因此,要根據原文的語境確定詞義,且不可以今義當古義。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誤譯:先帝(劉備)不認為我卑鄙無恥。“卑鄙”屬于感情色彩變化。在古代這個詞是中性詞,指地位低下,見識淺陋。現在是貶義詞,指人的行為或品質惡劣。譯句中的以今義當古義,應改為古義。
3、該譯的詞沒有譯出來,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誤譯:以藺相如的功勞大,拜他為上卿。譯句沒有把“以”譯出來,應當譯成“因為”,也沒有把“拜”譯出來,應當譯成“任命”才算正確。
4、詞語翻譯得不恰當。例如: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誤譯:不愛惜珍珠寶器肥田沃土。譯句中把“愛”譯成“愛惜”不當,“愛”有愛惜之意,但在這個句子中是“吝嗇”的意思。
5、該刪除的詞語仍然保留。例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誤譯:從師學習的風尚也已經很久不存在了。譯句中沒把原句中的“也“刪去,造成錯誤。其實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語氣助詞,起到舒緩語氣的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在翻譯時,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頓、湊足音節,或者起語氣作用的助詞,或者起連接作用的虛詞,它們沒有實在的意義,雖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譯時,因為沒有相當的詞可以用來表示它,應該刪除不譯。比如表示判斷的 “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譯時應該從譯句中去掉,并在適當的地方加上判斷詞“是”。
6、省略成分沒有譯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沒有必要翻譯出來,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須翻譯出來語意才完全,如: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司馬光《赤壁之戰》)誤譯:孫權給群臣看,沒有誰不嚇得改變了臉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書信,而譯句中沒有譯出來,應該在“孫權”的后邊加上“把曹操的書信”,語言才顯得清晰完整。
7、該增添的內容沒有增添。在翻譯時,有時為了文句符合現代漢語習慣,必須增添一些內容,才算恰當,如: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誤譯:現在劉表剛剛死亡,兩兒子不團結。在數詞“兩”后邊加上量詞“個”,語氣才顯得流暢。再如: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譯成:因此,先主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他。譯句中在數詞“三”后加上量詞“次”字。
8、無中生有地增添內容。一般說來,文言文翻譯必須要尊重原文的內容,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增添一些內容,以至違背原文的意思。否則,就會造成失誤,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誤譯: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潔,學有專長,樂于助人并且可以當我老師的人在里面。譯句中的“品行高潔、學有專長,樂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沒有這個內容,是翻譯者隨意加進去的,應刪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9、應當譯出的意思卻遺漏了。沒有把全句的意思說出來,只說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誤譯:孔子說:“學習后要復習,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譯句把“時”的意思漏掉了,應該在“復習”前加上“按時”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譯句。
10、譯句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則。在古代漢語中,有一種倒裝句,這種句子在翻譯時,一般說來,要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例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誤譯:尋找人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沒有找到。這個句子翻譯的不妥,因為原句是定語后置,在翻譯時必須把定語放回到中心詞前邊,正確的翻譯是:尋找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人,卻沒有找到。再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譯成:蚯蚓沒有爪子和牙齒的鋒利,筋骨的強壯。這個譯句沒有按定語后置的特點來譯,正確的翻譯應該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壯的筋骨。
訓練要點:
“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和一些“固定結構”等等都是各類語文考試出題的重要方面,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知識的基本規律,就能夠觸類旁通。
1、文言實詞
如:
(1)每至哭踴,頓絕方蘇。——每次到行喪禮邊哭邊跳時,總會困頓暈倒,許久方才蘇醒。
(2)徒流及死,具有等差。——服勞役、流放直至死刑,都有等級次第。
(3)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災,絕食者千余家。——天保年間,蘇瓊的管界之內發大水,百姓遭了災,糧食斷絕的有一千多家。
注意要點:
(1)基本模式是單音節詞變雙音節詞。
(2)積累與根據上下文意推斷相結合。
(3)重點是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
(4)專用詞語不譯,一般詞語譯徹底。
2、文言虛詞
如:(1)今聞此言,故猶未也。——現在聽到這話,才知道你還是沒有懂。
(2)一身獲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我一人獲罪,將要使許多人家獲救,還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3)遣使約降于燕,燕軍皆呼萬歲。——派遣使者向燕國隊伍商議投降的事情,燕軍都歡呼萬歲。
注意要點:
(1)積累,大體了解重點虛詞的一般用法。
(2)對句中的關鍵虛詞要確譯。
(3)根據上下文和相關實詞意義進行推斷。
3、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都是有規可循的,如果是疑問代詞做賓語的時候,賓語是要前置的。否定代詞做賓語時,這個賓語往往也是前置的,翻譯的時候,就要把它給顛倒過來。如:
(1)至于公事,何由濟乎?——至于處理公家事務,憑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2)今日順從,明日富貴矣。——如果您今日順從了金人,那么明日就可以享受富貴了。
(3)及欲求謁,度知其意。——到(道研)要求拜見的時候,(蘇瓊)預先料到了他的來意。
注意要點:
(1)注意并準確反映分句間的關系。
(2)注意并準確補上句中省略成分。
(3)注意詞語調序以符合現代習慣。
(4)注意根據全文和上下文意推斷。
高中文言文翻譯常見錯誤
錯誤一、混淆古今異譯
例1、時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
[誤譯]當時已經與梁國互通友好,背著行囊送禮的,官方贈送的、私人遺留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譯]當時已經與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官方和私人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與對策]句中的“行李”,古義為“使者”;今義是“出行時帶的箱子、包裹”等。“遺”的古義為“贈予贈送的東西”,今義為“遺失、遺漏、遺留”等。
考生以今義釋古義,原因是不明古義,不知古今詞義不同。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積累古今異義詞。一是借助教材注釋識記古義,如《燭之武退秦師》中“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語識記古義,如成語“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這個古義;三是借助復習資料上的《古今異義詞簡表》識記古義。
2、翻譯一個詞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這個詞的古義,除此之外還要檢驗這個古義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與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錯誤二、詞類活用分析錯誤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
[誤譯]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兒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著池塘呼喚魚兒。
[正譯]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兒的衣服,袖子里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呼喚魚。
[分析與對策]句中的第一個“衣”,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穿”;“袖”,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袖子里藏著”。一般情況下,“名詞+名詞”的結構,第一個名詞往往活用為動詞。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借助復習資料熟悉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活用類別,并能通過對活用特征的識記、比較,結合語境進行正確翻譯。如,形容詞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表示的性質或狀態,可譯為“認為……”“以……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2、翻譯語句的前提是讀懂文章大意,而我們檢驗自己翻譯正誤的方法,就是將譯文放到文段中去檢驗,使自己的翻譯符合語境,合情合理。
錯誤三、誤譯文言虛詞
例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
[誤譯]這兒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繞,草木茂盛蒼翠,不就是曹操圍困周瑜的地方嗎?
[正譯]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繞,草木茂盛蒼翠,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圍困(打敗)的地方嗎?
[分析與對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動關系,譯為“被”,考生的忽視造成被動者“曹操”成了主動者。同學們要注意積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試大綱》規定的十八個常用虛詞的多種用法,根據句意,準確翻譯。
錯誤四、漏譯省略成分
例4、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
[誤譯]只是用濃墨灑作大墨點,滿紙都是。郭生對此感到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正譯](狐貍)只是用濃墨灑作大墨點,(弄得)滿紙都是。郭生對此感到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分析與對策]句中漏譯了省略主語“狐貍”。原文中雖然省略了主語,但為使文意通順、明了,翻譯時要將省略的成分補上。這也是考試中的一點要求。另外,有些通過直譯無法使文意貫通的地方,如“滿紙都是”,也應適當“增詞”,即加上使文句連貫的詞語。
考生漏譯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通讀整個句子或與譯句有關聯的前后句,沒有形成整體語境意識,只是“就詞譯詞”,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傳達出來。這種毛病輕則影響到考生對個別詞的判斷和翻譯,重則影響到考生對整個句子的理解。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考生應注意樹立較強的語境意識,閱讀時真正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翻譯一個句子時,不能偷懶,只滿足于讀單一的那個要求翻譯的句子,還應適當“瞻前顧后”地照顧語境。
2、翻譯出一個句子之后,不要急著做下一題,而要回顧一下自己翻譯的句子是否通順,看看有沒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語、賓語等。
錯誤五、語言不合規范
例5、其軍帥怒賁不先白己而專獻金,下賁獄。世祖聞之,大怒,執帥將殺之,以勛舊而止。
[誤譯]賀賁的主帥對他事先不稟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獻金感到憤怒,就把賀賁關進監獄。世祖聞之,眼冒金星,執住了主帥將要殺他,因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罷。
[正譯]賀賁的主帥對他事先不稟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獻金感到憤怒,把賀賁關進監獄。世祖聽說這事,非常憤怒,逮捕了主帥將要殺他,因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罷。
[分析與對策]這段譯文的不規范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文白夾雜,“聞”“執”等文言詞語沒有譯出。根據語境,“聞”可譯為“聽說”;“執”可譯為“逮捕”。
②風格不一致,整體上看是嚴肅的書面語,而“眼冒金星”顯然是口語化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嚴格遵守“對譯”的方法,將單音節詞語雙音化,有效避免漏譯文言詞,也就從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夾雜。“對譯”過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語、口語化的詞語。
2.檢查有無夾雜在譯文中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方言、俚語、口語詞等。
高中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
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
(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
(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
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
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
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澤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澤成“(湖面)風平浪靜”。
【高中文言文翻譯指導答題】相關文章:
文言文翻譯答題指導07-03
最新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答題指導12-31
文言文閱讀答題指導09-08
文言文翻譯技巧指導12-26
高中重點文言文及翻譯02-03
中考語文指導之文言文翻譯技巧12-27
語文文言文翻譯存在的答題誤區及訓練技巧12-26
必考高中文言文翻譯05-25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譯05-17
高中文言文口技翻譯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