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原文及鑒賞
《兩小兒辯日》通過兩小兒爭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的事,體現了兩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兩小兒辯日原文及鑒賞,歡迎參考閱讀!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辯日 一作:辯斗)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鑒賞
《兩小兒辯日》表現了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闡述了“學無止境”的道理。
事實上,現代科學已經對這種現象有了科學的解釋:早上和傍晚,太陽角度低,穿透的大氣層很厚,受到大氣層梯度折射率影響很大,光路彎曲顯著,所以人看到的太陽就大;中午太陽角度大,穿透的大氣層相對較薄,受到大氣層梯度折射率影響較小,光路彎曲沒有早上和傍晚明顯,所以人看到的太陽就覺得小了。此外,當太陽在早上的時候是從地面升起,而遠處的屋子或山正和那大太陽成了一小一大的鮮明對比,而在中午周圍沒有任何東起跟它對比,顯然就會顯得小,這是我們的肉眼騙了我們。而且由于地球形狀、大氣層、運行規律等自然因素,簡單運用生活規律或生活常識去解釋是無法作出正確解釋的。但作出正確解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的正是“兩小兒”和孔子的這種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實事求是的精神。
孔子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而不妄加決斷,正體現了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1] 而兩小兒善于觀察常見的生活現象,從中發現問題,引發思考;也可以從兩小兒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結果自然就不一致;說明他們平時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具有多元化思維;同時他們也具有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科學精神。本文同樣深刻闡述了“學無止境”這一道理。
“笑”在原文中顯然有“譏笑”之意。至于該不該“笑”,也可以從多方面看。若從作者為道家,孔子為儒家來看,顯然要“笑”孔子;但若從孔子的態度來看,又不該“笑”了,因為孔子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并沒有“強不知以為知”, 為什么要“笑”他呢?“孔子不能決”告訴人們,做人就應該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孔子不能決”還告訴我們,孔子那樣的大學問家,尚且有不能解決的問題,由此看來,知識是無窮盡的,什么人都應該不間斷的學習,不放棄探求。
【拓展內容】
《兩小兒辯日》 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課后注釋及工具書疏通文章。理解字詞古今不同含義,如語氣詞“乎”“去”“湯”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復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提問: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知道孔子嗎?請講一講。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說要謙虛實在,不能不懂裝懂。孔子又說過看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說,從這個人所作所為去判斷一個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呢?剛好,《列子》中有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板書課題,解釋課題——兩小兒討論關于太陽的問題。)
附注:
(1)【原文】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說:“子路啊,我告訴你,知道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就關于知道的真諦。”
(2)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解釋: 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從陳國逃往蔡國后,也沒得到蔡君的重用,常發“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感慨,一天發現弟子宰予中午還在睡大覺,氣得說宰予是朽木不可雕,弟子們趕緊來安慰孔子,孔子說今后聽其言而觀其行,好自為之
二、溫習舊知:
1、教師指出需掌握的重點文言詞語
(1)東游:名詞做狀語,向東;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距離。
(5)及:等到。
(6)則:就。
(7)此不為:是。
(8)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9)探湯:把手伸到熱水里去。指天氣很熱。
(10)決:裁決,判斷。
(11)孰為汝多知乎:孰,誰,哪個;為,通“謂”,以為,認為;汝,你;知,通“智”,智慧。
附注:通假字
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為長期工。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中的“莫”,為“暮”之古字,被“借”為否定副詞“不”、“沒有誰”的意思,故又造“暮”字。異體字:同一個意思,不同的寫法。通假字: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別字)。事實上,第一個寫通假字的人可以說是寫的白字,但是后人紛紛效仿,也就積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書之中,是造成中國古書難讀的禍首之一。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還,顧反為女殺彘。”(《曾子殺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通假字的.成因:(1)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余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后人都這樣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3)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后,古書幾乎都被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于當時背誦者只記住個讀音,未記住其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古人認為語言憑借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附注: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時候, 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呢?有時候是有一定之規的;但是有一些字還在形成當中,沒有一定之規,可能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 也可能使用一個同音字表示那個意思,這個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當時,在一 般情況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時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靂,丘巒崩摧。(《天姥》)",按照 一般的情況,應該寫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這個辦法一直保存了下來,以致20世紀的 孫中山先生也按照這個辦法寫,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其不獲實行也如故(《黃花岡》)" "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原來的字,能夠代表很多意義。后來為了減輕這個字的負擔,便造了一個新字,可是,古書上還是舊字。在后來的人看來,那舊 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例如"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活板》)版"那個時候使用"板"。"板"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后來為了減輕" 板"的負擔,專門造了一個"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
在多數的情況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讀音是一樣的,因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可是,由于從古到今,讀音有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讀音不一 致。例如"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通假字"讀"代替了本字"逗"。"讀"音dú,"逗"音du。
復習通假字,千萬不要離開課文去死記硬背,而要把它們放在句子當中去記憶,這樣記憶才牢靠。下面列出常見通假字的表。根據通假字的讀音,按照漢語拼音順序排列,不按照本字的讀音順序排列。
2、特殊文言現象:
(1)、通假字:
為,通“謂”,以為,認為。
知,通“智”,智慧
(2)、古今異義:
去:(古)距離;(今義):離開所在地到別處
湯:(古義):熱水;(今義):煮東西的汁液
(3)、省略句: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去人)遠,而日中時(去人)近也。
3、教師總結文言直譯的方法。
總結:留——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掌握規律。吾余為我,爾汝為你。
補——省略詞句,定要補上。 換——古語白話,注意轉化。
調 ——遇上倒裝,調整語序。
三、以讀促思:
1、教師配樂誦讀課文,請學生聽完課文后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明確:兩個小孩爭論有關太陽距離人遠近的問題,相持不下請孔子作評判,孔子也不能決斷。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較長句子的合理停頓。劃出兩個孩子的觀點及其依據的句子。
反饋意思: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盤盂那么大,這不是遠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嗎?他是從視覺來判斷;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天氣比較涼,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手放進熱湯里一樣,這不是熱的事物挨得近暖和一些而離得遠涼些嗎?他是從觸覺角度判斷。兩小兒采用不同的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事物進行判斷,難免意見不一致。
兩個孩子的觀點和依據雖不同,但他們都是從感官經驗出發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的感官往往會誤導我們。比如將一根筷子插入水中,從水面上看似乎筷子浸入水下的部分彎折了,這就是光的折射導致視覺的錯覺。
3、實際上早晨中午太陽距離地球是一樣的,大小也相同,為什么早晨較中午看起來大些,中午較早晨熱些呢?
明確:早晨的太陽看起來大一些,中午的太陽小一些,實際上是一種視覺誤差。因為,早晨太陽剛從地平線上升起來時,有山峰、樹木等地面物體作對比,太陽就顯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陽高懸在空曠的天空,相形之下就顯得小一些。實際上用儀器測一下,若不考慮地平線上大氣折射的影響,早晚是一樣的。至于地面溫度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太陽高度角。早晨,太陽斜射,同束陽光照射的面積大,單位面積上得到的太陽輻射少;同時,因為斜射陽光通過大氣層的厚度大,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多,再加上夜晚地面輻射散熱,日出前后地面熱量虧損到極大值,因此,早晨氣溫低,顯得涼爽。而中午呢,一方面太陽高度最大,陽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熱量集中,另一方面陽光通過大氣的厚度小,太陽輻射被削弱得少,再加上地面熱量盈余,氣溫已經升高,因此中午就熱得多。實際上對于每秒30萬千米的光速來說,早晨和中午日地距離的微小差別根本不會影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多少。
4、兩個孩子的觀點雖是錯誤的,但他們身上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么?
明確:兩小兒喜歡探索,精神可嘉;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結果就不一樣。
5、孔子對兩個孩子爭論的態度是什么?請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并說說你從中得出的啟示。
明確:孔子"不能決也"。孔子能正確對待小兒提出的問題,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
對于文章結尾,孔子"不能決也",應讓學生知道,許多自然現象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些普通的科學常識,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發達是難以解開的謎,所以孔子"不能決"是可以理解的。可見宇宙之大,知識之廣,上下縱橫,雖智者也不能事事盡知。孔子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因此,教學時不要把兩小兒笑話孔子作為主旨去理解。
四、吟詠誦讀:
1、誦讀訓練:各小組自由誦讀,請帶上你們的情感態度,讀出文章抑揚頓挫的音韻之美,也讀出你們對這個小故事的體會理解。
2、先配樂齊讀全文一遍,然后指導學生背誦兩小兒對話部分。
前兩句說的是兩種相反的觀點,都用肯定的語氣讀;后兩句說的是根據,有為自己辯護兼駁斥對方的意思,都用反問的語氣讀。
“我以”“一兒以”“此不為”之后,須作停頓。
“大如車蓋”重讀,“則如盤盂”輕讀——使有對比色調。
“滄滄涼涼”輕讀,“如探湯”重讀——同上。
自由練習誦讀,能大體成誦即止。
3、各小組推選一個代表配視頻誦讀。若哪位選手遇到困難自己的組員可立即支援。
五、總結歸納:
一、積累文言知識:
古今意義、通假字、省略句、省略量詞、反問句、重點實詞、文言斷句。
二、啟示:
1、人們懂得的東西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窮盡的,學無止境,我們要不斷學習;
2、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要有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實事求是;
4、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標準不同,結果就不一致,因此要注意客觀科學地分析事情。
三、學習方法:
掃清字詞障礙疏通文意 歸納總結積累文言知識
以讀促思探尋文本主旨 熟讀精思成誦反復品位
六、拓展閱讀:
盲人識日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 自盤而至鐘,自燭而至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
導讀:要想了解某種事物,一定要接觸它、觀察它,通過實踐了解它。單憑道聽途說,走馬觀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注釋:[1]眇(miǎo):原指一目失明,這里指雙目失明。[2]捫:摸。[3]揣:摸。[4]龠(yuè):古代竹制的管樂器,像笛,比笛短。
【兩小兒辯日原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兩小兒辯日》原文及翻譯03-19
《兩小兒辯日》的原文及注釋10-17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10-16
兩小兒辯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譯3篇02-03
《兩小兒辯日》語文教學反思范文07-11
兩小兒辯日主要內容是什么?06-29
初一語文課件:兩小兒辯日01-24
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課文02-08
《兩小兒辯日》六年級語文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