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嶗山道士原文及翻譯
《嶗山道士》是《聊齋志異》的一篇故事,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嶗山道士原文及翻譯,希望有所幫助!
原文: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聞勞山多仙人,負笈往游。登一頂,有觀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團上,素發垂領,而神光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道士曰:
“恐嬌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門人甚眾,薄暮畢集。王俱與稽道,遂留觀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隨眾采樵。王謹受教。過月余,手足重繭,不堪其苦,陰有歸志。
一夕歸,見二人與師共酌,日已暮,尚無燈燭。師乃剪紙如鏡,粘壁間。俄頃,月明輝室,光鑒毫芒。諸門人環聽奔走。一客曰:“良宵勝樂,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壺酒,分賚諸徒,且囑盡醉。王自思:七八人,壺灑何能遍給?道各覓盎盂,競飲先【酉爵】,惟恐樽盡;而往復挹注,竟不少減。心奇之。
俄一客曰:“蒙賜月明之照,乃爾寂飲。何不呼嫦娥來?”乃以箸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于廣寒乎!”其聲清越,烈如簫管。
歌畢,盤旋而起,躍登幾上,驚顧之間,已復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樂,然不勝酒力矣。其餞我于月宮可乎?”三人移席,漸入月中。眾視三人,坐月中飲,須眉畢見,如影之在鏡中。移時,月漸暗;門人然燭來,則道士獨坐而客杳矣。幾上肴核尚故。壁上月,紙圓如鏡而已。道士問眾:“飲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寢,勿誤樵蘇。”
眾諾而退。王竊欣慕,歸今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心情,而道士并不傳教一術。心不能持,辭曰:“弟子數百里受業仙師,縱不能得長生術,或小有傳習,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閱兩三月,不過早樵而暮歸。弟子在家,未諳此苦。”道士笑曰:“我固謂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當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師略授小技,此來為不負也。”道士問:“何術之求?”王曰:“每見師行處,墻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傳以訣,令自咒畢,呼曰:“入之!”王面墻,不敢入。又曰:“試入之。”王果從容入,及墻而阻。道士曰:“俯道驟入,勿逡巡!”王果去墻數步,奔而入;及墻,虛若無物;回視,果在墻外矣。大喜,入謝。道士曰:“歸宜潔持,否則不驗。”遂助資斧,遣之歸。
抵家,自詡遇仙,堅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為,去墻數尺,奔而入,頭觸硬壁,驀然而踣。妻扶視之,額上墳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知而已。
異史氏曰:“聞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為王生者,正復不少。今有傖父,喜【疒火】毒而畏藥石,遂有舐癰吮痔者,進宣威逞暴之術,以迎其旨,詒之曰:‘執此術也以往,可以橫行而無礙。’初試未嘗不小效,遂謂天下之大,舉可以如是行矣,勢不至觸硬壁而顛蹶不止也。”
譯文:
淄川縣有個姓王的讀書人,排行第七,是一個世代做官的后代。他從小就喜愛學習道術。聽人說勞山有許多仙人,他就背著書箱前往游歷。有一天,他登上一座山頂,看見一座道觀非常幽靜。有一個道士坐在蒲團上,雖白發垂肩,卻神態自若,氣度不凡。王七立即上前行禮并與這位道士攀談起來。道士談道術談得極為精深玄妙。王七心悅誠服,便請求拜道士為師。道士說:“你嬌生慣養的,恐怕吃不了苦。”王七回答說:“我能。”這個道士的徒弟很多,傍晚都到齊了,王七向他們一一行過見面禮,便留在觀中學道。
第二天凌晨,道士把王七叫去,給他一把斧子,叫他隨徒弟們一道進山砍柴。王七恭恭敬敬地聽從師父吩咐,隨大家進山去砍柴。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王七的手腳都磨出了厚厚的繭子。他實在忍受不住了,便暗地產生了回家的念頭。
有一天晚上,王七回到觀中,看見師父陪兩位客人在飲酒。這時天色昏暗,還沒點燈燭。王七見師父用紙剪成一面圓鏡,粘貼在墻壁上。不一會兒,如同明月照耀,滿屋生輝,屋里的東西看得清清楚楚。眾徒弟圍繞侍候,忙個不停。這時一位客人說:“今天這樣的良宵美景真是快樂,大家不能不共享快樂。”于是帥父從桌上取下一樽酒壺,分賞給徒弟們,并且囑咐徒弟們盡情痛飲,一醉方休。王七心想:門徒七八個人,一壺酒哪能個個喝得到?這時眾門徒紛紛找杯子找碗,搶先喝酒,惟恐輪到自己時酒壺空了。然而來回地斟酒,壺中的酒卻一點也不見減少。王七心中暗自稱奇。
過了一會兒,另一位客人說:“多謝主人賜給明月照耀,不過,像這樣默默地飲酒,也未免太乏味了,為何不把嫦娥從月宮中請來?”這時,王七又見師父將手中的筷子向月宮中拋去。不一會兒,便見一位美人從月亮中走出。開始還不滿一尺,到了地上就與常人一般高了。她腰肢纖細,面容秀美,步履翩翩地跳起了霓裳羽衣舞。過了一會兒,又歌唱道:“神仙啊神仙,你們還回嗎?”為什么把我幽禁在廣寒宮中啊!”歌聲清脆悠揚,如同洞簫中吹出的音響。歌唱完了,她輕盈旋轉而上,一躍登上了桌子。大家正驚奇地注視著,那仙女已還原成一支筷子。師父和客人大笑起來。又有一位客人說:“今晚真快樂,可我喝醉了,你們到月宮為我餞行好嗎?”于是三人移動酒席,漸漸進入月中。眾徒弟看三人坐在月光中飲酒,連胡須眉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如同鏡中的人影一樣。又過了一會兒,月亮漸暗。有一個門徒點上蠟燭進來,卻只見道士一個人獨坐桌旁,客人不見蹤影,桌上殘羹剩菜還在。回頭再看墻上月亮,只是一張如同鏡子大小的圓紙而已。道士問眾徒弟:“喝夠了嗎?”眾人齊聲回答:“足了。”道士說:“既然喝夠了,就該早早睡覺,不要誤了明天砍柴割草。”眾徒弟連連答應退了出來。王七心中暗暗羨慕師父的道術,便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就這樣又過了一個月,王七實在吃不了這個苦,而道士卻不傳授給他一點點法術。他再也不愿等待了,便向師父辭別,他說:“弟子走了好幾百里路,來找仙師求教,縱然不能求得長生不老之術,就是傳給我一點小小的法術,也可安慰我這顆求教的心。現在已過去兩三個月,但每天卻不過是上山砍柴,早出晚歸。弟子在家時,還真的沒有吃過這種苦。”道士笑著說:“我早就說你吃不得這個苦,現在果然證明了。明天早上就打發你動身回家吧。”王七說:“弟子在這里也勞動幾個月了,請師父傳授點小技給我,也不負此行了。”道士問:“你想學點什么法術?”王七說:“我常見師父行走時,堅硬的墻壁也不能阻隔你,只要學到這一法術我就滿足了。”道士笑著答應了他的要求。就把穿墻的口訣傳授給他,叫他自己念咒語,念完,喊了聲“過去!”王七面對墻壁不敢進去。道士又說:“你試著往里去。”王七便不慌不忙地往墻里走去。等他走到墻根邊卻止步不進。道士說:“你要低著頭猛然朝里進,不要猶豫!”王七按照師父的話做,果然在離墻幾步時,猛地向墻壁沖去。到了墻邊,就像什么東西也沒有似的。待他回頭一看,自己已站在墻外了。他心中大喜,進去謝過師父。道士說:“回去以后,應去掉私心雜念,否則不靈驗。”于是送給他路費讓他回去了。
王七回到家中,逢人便自吹遇上了神仙,學到了法術,就是堅硬的墻壁也不能阻擋他。他的妻子不信,王七便模仿在勞山的作法,在離墻幾尺遠處,猛地一下往里沖。結果一頭撞到墻壁上,一下子跌倒在地。妻子把他扶起一看,額頭上鼓起一個大包,像個大雞蛋似的。妻子不由得開起他的玩笑。王七又愧又恨,便一個勁地罵老道士沒安好心。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杰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于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9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后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幾近40年,直至7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世稱“聊齋先生”。
賞析:
《嶗山道士》在《聊齋志異》中堪稱別具一格的諷刺佳作。它的審美價值在于發掘和剖析了一個渺小而又自大的靈魂;藝術地再現了他所扮演的可笑不自量的悲喜劇。
作品描述王生自幼慕道,聽說勞山仙人很多,他就奔去投奔,拜一道士為師。道士對他有些不放心,“恐嬌惰不能作苦”,王生卻毫不猶豫地回答能夠受苦,道士沒有即時傳授道術,只是給了一柄斧頭,讓他第二天清早跟著門徒們去砍柴,過了一個多月,王生“手足重繭”,果然“不堪其苦”,便暗自萌生了回家的念頭,可是當他親眼看到道士接連施展了剪紙為月、樽酒無盡、呼仙下凡,入月逍遙等本領時,心中十分羨慕,又不想回家了。王生依舊過著早樵暮歸的勞苦生活,如此勉強地又捱過一個月,盡管苦不堪言,道士仍不傳一術。萬般無奈,他只好向道士辭行,并懇求說:“弟子數百里受業仙師,縱不得長生之術,或小有傳習,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閱兩三月,不過早樵幕歸。弟子在家,未諳此苦。”道士授以穿墻小技,并囑咐說:“歸宜潔持,否則不驗。”
一旦如愿以償,王生便心滿意足地回到家中,并且忘乎所以地在妻子面前“自詡遇仙,堅壁不能阻”。妻子不信,他便當場表演,結果竟是“頭觸硬壁,驀然而踣”。妻子忙不迭地把王生扶起來,但見他“額上墳起,如巨卵焉”。受到妻子奚落的王生,惱羞成怒,大罵道士。
這篇小說以簡潔輕快的筆調刻畫出一位畏難怕苦,不求真知;淺嘗輒止,輕浮健忘,學到一點皮毛就自炫自夸的王生。其結果只落得頭撞南墻,一事無成,唯有頭上的腫皰而已。王生的形象愈鮮明逼真,作品的諷刺意味也愈雋永深長。從而使形象的生動性和主題的深刻性,得到和諧的統一。
《嶗山道士》喜趣橫生,極富藝術魅力,其成功的藝術經驗有四:其一,從發展中顯現人物自身的矛盾。凡古今引人入勝,而耐人尋味的佳作,幾乎無例外地都是再現矛盾的藝術。可以說,藝術的魅力首先是矛盾的魅力,蒲松齡的高明在于他正是矛盾的發現者、把握者和再現者。《嶗山道士》情節的喜劇性來自人物的悲劇性格。王生既想學道,又不肯吃苦; 既想虔誠敬道,又不肯接道長的要求去做;既想炫耀自己,又無真本事;既想討妻子的贊賞,又無自知之明。這樣小說便從王生的主觀意愿和實際能力大相徑庭的矛盾中,透過一定事件的考驗展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征,使人物形象立體化,更加有血有肉。由此可見,審美對象也包括丑,它一經審美主體的把握,例如這篇諷刺小說對于客觀存在的丑的把握,也就創造了對丑的反映的藝術美。
其二,小說委婉有致地寫出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各種心態。因王生自幼慕道,所以他赴數百里之外求師學道。當他剛到勞山時,見觀宇 “甚幽”,道士 “神光爽邁”,便毅然拜師學道。但他從來未想過學道要付出艱辛的代價,足見王生無知。僅一個多月早出晚歸的勞作他便打熬不住轉念回家了,王生的心志不堅,自然不言而喻。一旦目睹了道士的真本領又想留下來,恨不得一吃成胖子,其好高鶩遠的虛榮心又得以充分展現。再過上一個多月的勞苦生活,舊態復萌,又不想干了,臨走前道士教以小技便心滿意足了,只要裝點、不求真知的淺薄心理昭然若揭。回家后,面對不懂道術的妻子,又是自我吹噓,又是急不可待地當場表演,欺世盜名的心態和盤托出。如此,層次井然地揭示出王生在不同情境中的內在丑,從而使人物個性漸趨鮮明,作品的立意也愈加深刻。
其三,巧用漫畫式的夸張手法。作者準確地把握了王生在妻子面前表演時躊躇滿志的心態,神形兼備地予以適度的夸張,王生碰壁后額上“巨卵”格外醒目,寥寥數筆極盡揶揄嘲諷之能事,不但渲染了喜劇氣氛,而且使這位玩弄小術的王生自食其果。作品的諷刺效果也就自然而微妙地得以發揮,這正是作者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力所致。
其四,寓深刻的哲理性于輕松的笑聲之中。《嶗山道士》既是諷刺小說,也是寓言故事。它具有亦莊亦諧,寓莊于諧的特點,饒有豐富的哲理性內蘊。王生既是一個具有獨特性格的藝術形象,又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眾生相,他那種自我吹噓而又不自量的性格特征,必然導致碰壁的悲劇,正像篇末異史氏所言,“聞此事未有不笑者,而不知世之王生者正復不少。” 作者旨在借王生嘲諷世上所有王生的同類。古羅馬賀拉修斯在他的名著 《詩藝》中說得好: “寓教于樂,既勸諭讀者,又使他喜愛。”“教”也就是某種哲理,其所以引起快感,啟迪智慧,給人益處和樂趣,同時又對生活有幫助,正因為美是一種善。
【嶗山道士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嶗山道士文言文翻譯08-25
嶗山道士神話故事09-14
《師說》的原文及翻譯04-12
《葉公好龍》原文與翻譯12-02
《蝶戀花》原文與翻譯08-09
《宋史》原文及翻譯03-28
愛蓮說原文及翻譯01-12
《愛蓮說》原文及翻譯03-31
《鄭人買履》原文及翻譯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