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必備】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你還記得哪些經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1
【人物介紹】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
【全文】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勝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翻譯】
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里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書向同鄉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屋子,他從不把言辭和表情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向他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踏著幾尺深的積雪,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洗腳,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裝飾成的綴著珠寶的帽子,腰上系著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渾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
【重點注釋】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致:買
2、援疑質理 援:提出 質:詢問
3、益慕圣賢之道 慕:仰慕
4、俟其欣悅 俟:等到
5、滕人持湯沃灌,以衾以覆 湯:熱水 覆:蒙蓋
6、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再:兩頓
7、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走:跑逾約:超過期限
8、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通"肢" 肢體
9、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通"披" 穿著
【重點句子翻譯】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譯:家里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收藏書籍的人家借,親手抄錄,計算著日子按時歸還。
2、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譯:在深山大溝中趕路。嚴冬刮著猛烈的風,大雪深積幾尺,腳上的皮膚凍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
譯:同宿舍的學生都穿著繡花綢緞衣服,戴著綴有紅纓帶和寶石裝飾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腰刀,右邊掛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樣。
4、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譯: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
5、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
譯:我站著陪侍在老師身邊,提出疑問,詢問道理。
6、以衾擁覆,久而乃和用被子
譯:(將全身)蒙蓋好,好久才暖和過來。
7、、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卻一點也沒有羨慕的心思,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也就不感覺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
8、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譯:總之我求學時的辛勤與艱苦就是如此罷。
9、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譯: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究獲得了學識。
10、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譯:又苦于沒有大師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經跑到百里外,捧著經書向當地有名望的前輩請教。
【常考點】
1、本文作者寫自己年輕時學習上的艱苦情景,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答:艱苦的學習過程和端正的學習態度。
2、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表現了什么?
答: 勤奮學習的謙虛求學的態度。
3、用一句話概括第二段的內容
答:敘述了作者奔走求學之苦。
4、作者在寫自己的清苦生活時,為什么要寫同舍生奢華的生活?
答:通過對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貴,專心學習的思想品質。
5、圍繞"嗜學"二字寫了哪兩件事?
答:借書之苦。求教之難。
6、"卒獲有所聞"這里的"聞"指什么?
答:得到知識,明白道理。
7、讀完全文;你覺得應該學習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質?
答:不畏艱苦,刻苦勤奮的求學精神和堅守信約,謙虛有禮的美好品質。
8、與作者當年的學習條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優越的.地方?說說現代中學生有怎樣的苦樂觀?
答:吃穿無憂,國家、學校、家長、老師的全力支持,設備先進,資源廣泛,信息靈通等。珍惜時間,虛心善學,苦中作樂,以苦為樂。
【整體把握】
《送東陽馬生序》是宋濂的代表作品,這篇課文是寫給同鄉晚輩的臨別贈言,感情真摯誠懇,循循善誘。文章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歷、學習態度,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本文通過自己青少年時求學的種種艱辛和現在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越的對比,說明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于自己的勤奮與專心與否,贊揚馬生的謙虛好學,表達對他的期望與勉勵之。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2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核舟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mǐn)、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wǎng)不因勢 雕橄欖核小舟(乾隆二年)象形,各具情態。嘗貽(y)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jī),高可二黍(shǔ)許。中軒敞者為艙,箬(ru)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sǎn)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n)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絕類彌(m)勒,袒(tǎn)胸露(l)乳(rǔ),矯(jiǎo)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shǔ)。臥右膝,詘(qū)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ǔ)也。
舟尾橫臥一楫(j),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zhui)髻(j)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y),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rn)戌(xū)秋日,虞(y)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zhu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ru)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zhun)文,為字共三十有(yu)四。而計其長曾(zēng)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譯文】明朝(有一個)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遠。(他)能夠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以至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態。(他)曾經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蘇東坡泛舟游赤壁。
船頭到船尾大約長八分多一點,約有兩個黃米粒那么高。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的船篷覆蓋著它。旁邊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就看到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涂在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兩腮長著濃密的胡須的人是蘇軾(蘇東坡),佛印(一個和尚)在右邊,魯直(黃庭堅)在左邊。蘇東坡、魯直一起看一幅橫幅的書畫手卷。蘇東坡用右手拿著卷的右端,左手撫著魯直的背。魯直左手拿著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些什么。蘇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轉(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佛印極像彌勒佛,袒胸露乳,抬頭仰望,神情和蘇東坡、魯直不相類似。佛印平臥右膝,彎曲右臂支撐在船上,并且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撐船的人。在右邊的撐船者梳著椎形發髻,仰著臉,左手靠在一根橫木上,右手扳著右腳趾,好像在大聲呼喊的樣子。在左邊的人右手拿著蒲葵扇,左手撫著火爐,爐上有個水壺,那個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有沒有燒開的聲音的樣子。
船的背面較平,作者就在它上面刻字,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筆畫細小得像蚊子的腳,一筆一畫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一枚篆書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一條船,刻了五個人,八扇窗戶;箬竹葉做的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一件;對聯、題名和篆文,文字共計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還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了一個長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藝也真靈巧奇妙啊!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3
1。故(gù)
(1)名詞。
①原因,緣故。如: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②舊的`(知識)。如:溫故而知新(“故”在此為形容詞用作名詞)(《論語?為政》)
(2)形容詞。
從前的,原來的。如: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3)副詞。
特意,特地。如:廣故數言欲亡(《陳涉世家》)
(4)連詞。
所以,因此。如: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2。顧(gù)
動詞。
①看,環顧,向四周看。如:顧野有麥場(《狼》)
②轉過頭看。如: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
③探望,拜訪。如: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3。固(gù)
(1)動詞。
鞏固,穩固。如: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形容詞。
頑固,閉塞。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
(3)副詞。
本來,原來。如: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4。觀(guān)
(1)名詞。
景觀。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動詞。
①閱讀。如:余因得遍觀群書(《送東陽馬生序》)
②觀看,欣賞。如: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幼時記趣》)
5。歸(guī)
動詞。
①返回,回來,回去,回家。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②歸依。如: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③歸聚,歸到一處。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醉翁亭記》)
6。好(hǎo)
(1)動詞。
讀hào,喜愛。如: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
(2)形容詞。
①美好的。如: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與朱元思書》)
②友好。如: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隆中對》)
(3)副詞。
能夠,以便。如: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7。恨(hèn)
(1)名詞。
①怨恨。如: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水調歌頭》)
②仇恨,傷痛。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泊秦淮》)
(2)動詞。
感到遺憾。如: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8。后(hu)
(1)名詞。
指方位,位置在后,與“前”相對。如: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黔之驢》)
(2)形容詞。
晚,遲。如: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說》)
(3)介詞。
在……后面。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9。患(huàn)
(1)名詞。
憂患,禍患。如: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動詞。
擔憂,憂慮。如: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送東陽馬生序》)
10。會(huì)
(1)動詞。
①聚會。
如:a。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
b。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世家》)
②領悟,理解。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傳》)
(2)副詞。
恰好,正好。如: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陳涉世家》)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4
【原文】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翻譯】
[譯文一]
正值豐年,樸素的農家自釀臘酒,殺雞宰豬殷勤待客,可別笑話那酒漿渾濁,酒香中溢出的農家熱情早已使人心馳神往。
尋尋覓覓,山巒重重疊疊,溪流迂回曲折,似已無路可走,繼續前行,忽然柳樹茂密,山花鮮艷,又一村莊出現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簫打鼓的熱鬧起來了,農家人布衣氈帽,淳厚的古風猶存,好一派清新古樸的鄉村風貌!
從今后,若是您(農家)同意我隨時來拜訪,閑來時我將會拄著拐杖,踏著月色,前來叩門。
[譯文二]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重點字詞】
①臘酒:臘月里釀造的酒。
②足雞豚(tún):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肴。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
足:足夠,豐盛。
③山重水復: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疊疊。
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綠,花色紅艷。
⑤簫鼓:吹簫打鼓。
⑥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做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豐收。
⑦古風存:保留著淳樸古代風俗。
⑧若許:如果這樣。
⑨閑乘月:有空閑時趁著月光前來。
⑩無時:沒有一定的時間,即隨時。叩(ku)門:敲門。
【同步練習題】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臘酒渾()雞豚()叩門()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豐年留客足雞豚。()
(2)從今若許閑乘月。()
3、填空:
《游山西村》選自,作者,字,號,(朝)著名詩人。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4、全詩緊扣一個""字,按推移展開敘述。
5、首聯寫出了什么內容?
6、"古風存"一句用來贊美農民的什么品格?
7、本詩中哪兩句流傳最廣?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請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談。
8、"柳暗花明"寫出了自然美景,請問:①為什么用"暗"來形容"柳"、用"明"來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傳下來成為一個成語,它現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húntúnku
2、(1)小豬(2)閑游
3、《劍南詩稿》陸游務觀放翁南宋
4、游時間
5、寫出了豐收的年景和農民熱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6、用農民服飾的簡樸盛贊他們性格的淳厚質樸。
7、"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時會生出許多希望。
8、①柳色深綠,所以用"暗";花光艷麗,所以用"明"。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現轉機,看到希望。
【達標測試】
20.請概括詩人游山西村時的所見所聞。(2分)
2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廣為流傳的佳句,你認為人們會在什么情況下引用它?為什么?(2分)
20.村民的熱情好客優美的景色淳樸的風土人情(答出兩點,意思對即可。一點1分,共2分)
21.面對困境時。因為這兩句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即不放棄希望,經過努力,一定會有新的出路,進入新的天地。描繪或贊美山水美景時。因為這兩句詩描寫了山環水繞、柳暗花明的美麗景色。(答出一個方面,意思對即可。2分)
13.古典詩詞講究煉字,首聯中的“足”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l分)
14.頷聯描寫了怎樣的情景?在現實生活中有何意義?(2分)
13、(l分)“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待客人傾其所有的盛情。
14、(2分)頷聯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水環繞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難辨,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現實生活中人們常用來比喻在困境中出現希望或轉機,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每問各1分,共2分.意對即可。)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5
余幼時即嗜(sh)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yn)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f)之怠(di)。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y)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ch duō),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s)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qi)曳(y)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yng)人持湯沃灌,以衾(qīn)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i),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綺(qǐ)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xi),燁(y)然若神人;余則缊(yn)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wei),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 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 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也。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6
1.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童趣》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3.由,誨女知之乎?《論語》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5.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山市》
6.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山市》
7.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傷仲永》
8.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9.滿坐寂然,無感嘩者。《口技》
10.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1.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
12.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
1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14.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核舟記》
15.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核舟記》
16.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17.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大道之行也》
18.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19.瀑未嘗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峽江市飛泉亭記》
20.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3.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5.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26.病幸已,饌酒食,持其資去。《越巫》
27.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
28.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
2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30.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31.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魚我所欲也》
32.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隆中對》
3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
34.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送東陽馬生序》
35.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
36.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出師表》
附答案:
1.強通“僵”,僵硬。
2.說同通“悅”,喜悅,愉快。
3.女通“汝”人稱代詞,你。
4.最后一個知同通“智”,聰明,智慧。
5.烏同通“無”,沒有。
6.裁通“才”。
7.扳通“攀”,牽,引。
8.帖通“貼”,貼上。
9.坐通“座”,座位。
10.少通“稍”,稍微。
11.止通“只”。
12.要通“邀”.邀請。
13.有通“又”,用于連接整數和零數。
14.詘通“曲”,彎曲。
15.衡通“橫”,橫著。
16.簡通“揀”,挑選。
17.與通“舉”,推舉。
18.反通“返”,返回。
19.暴通“曝”,曬。
20.見通“現”,出現。
21.畔通“叛”,背叛。
22.曾通“增”,增加。
23.衡通“橫”,梗塞,不順。
24.拂通“弼”,輔佐。
25.具通“懼”,全,皆。
26.資通“資”,資財,錢財。
27.不通“否”,嗎,表疑問。
28.辟通“避”,躲避。
29.辯通“辨”,辨別。
30.得通“德”,感激。
31.鄉通“向”,從前。
32.已通“以”。
33.信通“伸”,伸張。
34.被通“披”,披著。
35.支通“肢”。
36.闕通“缺”,缺點。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10-20
高二語文必背文言文08-29
必背經典文言文09-04
文言文必背03-02
中考語文必背古詩文05-24
高一語文必背文言文08-27
小學必背文言文09-02
初中必背文言文03-22
高中必背文言文06-06
高中必背文言文(精選)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