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1
一、重點詞語解釋
1、 賈人夏則資皮(積蓄,儲備。這里作準備)
2、吊有憂(慰問)
3、當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長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兒子)
5、踐辭曰(推辭)
6、越四封之內(疆界)
7、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副詞,表詰問,同豈,難道)
8、旅進旅退(俱,共同)
9、果行,國人皆勸(果決地)
10、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誰)
11、是故敗吳于囿(因此)
12、無乃后乎(無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寫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
1、將帥二三子以蕃(帥通率)
2、令壯者無取老婦(取通娶)
3、將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釋其政(政通征)
5、國之孺子之游者,無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厲之于義(摩厲通磨礪)
三、一詞多義(解釋多義詞)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與知恥(感到,覺得)
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管理,主持)
孰為汝多知乎(通智)
2、復:山重水復疑無路(繁復)
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再)
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恢復)
3、既:既而兒醒,大啼 (不久)
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已經)
將軍既帝室之胄(既然)
4、勸:果行,國人皆勸(鼓勵)
勸君更進一杯酒(勸說)
5、遂:自殺未遂(成功)
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于是)
遂使之行成于吳(終于)
遂滅吳(就)
6、當: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掌管)
木蘭當戶織(面對)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到了)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阻擋,把守)
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必定)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將)
四、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
1、越王勾踐棲于會稽山上(介賓短語后置)
2、何后之有(賓語前置)
3、執其手與之謀(省略)
4、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判斷句)
5、十年不收于國(介賓短語后置)
6、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省略)
7、國之孺子之游者,無不餔也(定語后置,判斷句)
8、此則寡人之罪也(判斷句)
五、詞類活用(解釋活用詞,并指出其用法)
1、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不衣(名作動,穿)
2、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名作動,以禮相待)
3、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意動,以為恥)
4、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使動,使潔)
5、又郊敗之(名作狀,在郊外)
6、宦士三百人于吳(名作動,做帝王的仆侍)
7、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使動,使退卻)
六、古今異義詞(指出其古今異義)
l、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古義:得力的幫手 今義:幫兇
2、生丈夫,二壺酒
古義:男孩 今義: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義:原野 今義:黃河中下游地區
4、國人皆勸
古義:勸勉,勉勵 今義:勸說
七、難句翻譯
1、 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譯:即使沒有四邊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謀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將,也不能不加以培養教育來供挑選錄用。
2、 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譯:如果能夠聽到大夫您的計謀,有什么遲呢?
3、 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
譯:不去做百姓所厭惡的事情,補做老百姓認為應該做而沒有做的事。
4、 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子死,三月釋其政。
譯:嫡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年的賦稅;庶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個月的賦稅。
5、 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于義。
譯:那些明智達理的士人,使他的居所整潔,使他穿著漂亮,使他吃飽飯,和他們研究事物的義理。(在道義上和他切磋。)
6、 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
譯:以前夫差讓我們國君在諸侯面前出丑。
7、 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譯:有哪個君主像這樣恩惠,可以不為他效勞嗎?
8、臣而思報君之仇,其有敢不盡力者乎?
譯:做臣子的想著要報國君的仇,難道有敢不盡力的嗎?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2
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赤壁北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3
必修五語文兩篇文言文知識點
《歸去來兮辭》
心為形役,奚惆悵悟已往之不諫舟遙遙以輕飏熹微衡宇僮仆候門樽壺觴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日涉流憩矯首而遐觀出岫景翳翳盤桓消憂西疇棹孤舟窈窕以尋壑善萬物行休曷不遑遑不可期植杖而耘耔東皋舒嘯賦詩奚疑
《滕王閣序》
潦水儼臨帝子之長洲上出重霄鶴汀鳧渚即岡巒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彭蠡之濱衡陽之浦。
《歸去來兮辭》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橫”,橫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為什么)
(3)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異義
1.親戚:內親外戚
2.情話:知心話
3.來者:未來的事情
4.征夫:行人
5.扶老:手杖
6.風波:指戰亂
7.人事:指做官
8.去留:指生死
9.尋:不久
11.交:交互,都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名詞作狀語
①園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
②時矯首而遐觀有時
2.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策扶老以流憩拄著
②樂琴書以消憂彈琴,讀書
③或棹孤舟劃船
④實迷途其未遠誤入迷途
(二)動詞的活用
動詞作名詞
①生生所資生活
(三)形容詞作名詞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攜幼入室幼兒,兒童
(四)使動用法
①審容膝之易安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安樂
②眄庭柯以怡顏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愉快
(五)意動用法
①悅親戚之情話意動,以……為愉快
②樂琴書以消憂意動,以……為樂
③善萬物之得時形容詞意動,以……為善
四、一詞多義
1.行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詞,將,將要。)
②《琵琶行》(行,古詩一種體裁。)
hang
①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名詞,輩分。)
②躡足于行伍之間,而崛起于阡陌之中(泛指軍隊。)
2.引
①丁壯者引弦而戰(動詞,開弓,拉弓。)
②相如引車避匿(動詞,牽,拉,引。)
③引壺觴以自酌(動詞,拿來,取來。)
④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動詞,召請,召引。)
⑤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動詞,避開,退卻。)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動詞,引用,援引。)
⑦敢竭鄙懷,恭疏短引(名詞,前言,序文。)
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歸盡(動詞,順著,順隨。)
②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動詞,騎,坐,駕御。)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介詞,憑借,趁著。)
shèng
①于是為長安君約車萬乘(量詞,古代一車四馬為一乘。)
4.策
①執策而臨之(名詞,竹制的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動詞,拄著。)
③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同“冊”,記錄。)
④蒙故業,因遺策(名詞,策略。)
⑤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名詞,計策,計謀。)
5.審
審容膝之易安(動詞,明白,知道。)
6.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動詞,隨從,順從。)
②如土委地(動詞,散落,堆積。)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動詞,托付。)
7.懷
①懷良辰以孤往(動詞,留戀,愛惜。)
②則有去國懷鄉(動詞,懷念,想念。)
③新婦謂府吏,感恩區區懷(名詞,心情。)
④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動詞,心中藏著。)
⑤汝姊在吾懷(動詞,胸前。)
⑥懷其璧,從徑道亡(動詞,揣著。)
五、重要虛詞
8.而
①覺今是而昨非連詞表并列
②門雖設而常關連詞表轉折
③時矯首而遐觀連詞表修飾
④鳥倦飛而知還連詞表承接
⑤泉涓涓而始流連詞表修飾
9.之
①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助詞,取獨
②恨晨光之熹微助詞,取獨
③悅親戚之情話助詞,的
④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助詞,取獨
⑤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動詞,到,往
⑥求之靡途代詞,它
⑦公田之利助詞,的
⑧會有四方之事助詞,的
⑨感吾生之行休助詞,取獨
10.以
①既自以心為形役介詞,使,讓
②舟遙遙以輕飏連詞,表修飾,用法相當于“而”
③農人告余以春及介詞,把
④引壺觴以自酌連詞,表承接來
⑤聊乘化以歸盡連詞,表承接
⑥園日涉以成趣連詞,表結果
⑦木欣欣以向榮連詞,表修飾
⑧問征夫以前路介詞,用
⑨樂琴書以消憂連詞,表目的
⑩耕植不足以自給連詞,用來,來
⑾諸侯以惠愛為德介詞,把
⑿家叔以余貧苦連詞,因為,由于
⒀策扶老以流憩連詞,相當于“而”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斷)
(二)倒裝句
介詞結構后置(狀語后置)
①將有事于西疇
②農人告余以春及
③問征夫以前路
2.賓語前置
①復駕言兮焉求
②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③樂夫天命復奚疑
④皆口腹自役(代詞“自”作賓語前置。說明:這只能作為一說。)
(三)被動句
①既自以心為形役(為,被)
②遂見用于小邑(見,被)
(四)省略句
①寓形(于)宇內復幾時?(省介詞“于”)
②稚子候(于)門(省介詞“于”)
③(余)脫然有懷,(余)求之靡途(省主語“余”)
④于是(余)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省主語“余”)
⑤(余)或命巾車,(余)或棹孤舟(省主語“余”)
(五)固定句式
載欣載奔(載……載……:一邊……一邊……;又……又……但“載饑載渴”教材注為助詞,無實義。)
《滕王閣序》
一、通假宇
①所賴君子見機(“機”通“幾”,預兆。句意:不過由于君子看到細微的預兆。)
②儼驂騑于上路(“儼”通“嚴”,整治。句意:駕著車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銷雨霽,彩徹區明(“銷”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陽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異義
①窮且益堅(窮:困厄,處境艱難。今常用于窮困的意思。句意:處境艱難,而意志更堅。)
②一介書生(一介:一個。“介”量詞。今常用于“介紹”“介于”等意。句意:一個書生。)
③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弱冠,指二十歲,古代以二十歲為弱年。今無此意。句意:自己和終軍的年齡相同,卻沒有請纓報國的機會。等,動詞,同于,與……相同。)
④盛筵難再(再:第二次。今相當于“又”。旬意:難有第二次遇到。)
⑤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云爾:語氣詞,用在句尾,表示述說完了。今無此意。句意:請各位賓客竭盡文才,寫出像潘岳、陸機那樣的好作品。)
⑥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學士,掌管文學撰述的官。今常用來指學位。句意:文壇上眾望所歸的孟學士,文章的辭采有如蛟龍騰空,鳳凰飛起那樣燦爛奪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禮節;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說話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謙辭,晚輩,后生;今指兒童。)
⑩彩徹區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霧”“星”均為名詞作狀語,譯為“像霧一樣”“像星一樣”。
②上出重宵,下臨無地“上”“下”均為名詞作狀語,譯為“向上”“向下”。
2.名詞作動詞
①一言均賦“賦”,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鋪陳”。
②目吳會于云間“目”,名詞作動詞,用眼睛看
③煙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現出紫色
④梓澤丘墟“丘墟”,成為荒丘廢墟
3.名詞作意動
襟三江而帶五湖“襟”“帶”均為名詞的意動用法,分別解釋為“以……為衣襟”和“以……為束帶”。
(二)形容詞的活用
①四美具,二難并“美”“難”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美”指“美好的事物”,“難”指“難得的'人”。
②賓主盡東南之美“美”指俊杰
(三)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徐孺下陳蕃之榻下,使……放下
②騰蛟起鳳騰,使……騰空;起,使……起飛
③川澤紆其駭矚駭,使……吃驚
④屈賈誼于長沙屈,使……受屈
⑤竄梁鴻于海曲竄,使……逃匿
四、一詞多義
1.盡:
①賓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形容詞,完了、沒有。
③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兮辭》)名詞,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盡態極妍(《阿房宮賦》)副詞,最。
2.勝:
①勝友如云形容詞,才華出眾的。
②躬逢勝餞形容詞,盛大的。
③勝地不常形容詞,美的、美麗的。
④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動詞,能承受、能勝任。
⑤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并序》)動詞,超過。
⑥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鴻門宴》)形容詞,盡、完。
3.窮:
①響窮彭蠢之濱動詞,盡。
②窮睇眄于中天動詞,盡。
③窮且益堅名詞,因厄、處境艱難。
④豈效窮途之哭動詞,走到盡頭。
⑤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形容詞,困厄。
4.舍:
①舍簪笏于百齡動詞,舍棄。
②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名詞,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戰》)古代一天行軍的路程。
④夫人請之,吾舍之矣(《毅之戰》)動詞,釋放、放棄。
5.臨:
①臨別贈言副詞,將要。
②臨帝子之長洲動詞,面對。
③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勸學》)俯視,從高處向低處看。
必修五語文文言文學習方法
1、課前預習,除了結合腳注疏通文意之外,還應當進行詳細的圈點勾畫,結合語境,反復揣摩,找出自己暫時還無法理解的東西,對那些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當然,有條件的話,還應當搜集相關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在預習的時候,千萬別忘記了反復誦讀課文,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將不懂的地方制作成問題卡片,以便上課時及時與老師交流或互動,切忌不懂裝懂。
2、課后復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習成果,而且還可以加深理解,觸類旁通,培養自己的遷移能力。因此,同學們一定不要貪圖省事兒,要是上課聽聽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頭來,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必修五語文文言文學習技巧
1、多讀:不僅要讀課本,而且要讀讀本,可能的話,盡可能閱讀一些文言作品,擴大自己的視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誦下來。倘若你可以堅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語習慣和遣詞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來。
3、多練: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捷徑之一,不僅要認真完成課后訓練,而且要多做相關的字詞句的分類訓練,以拓展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4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非常細小的東西也看得很清楚。或: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2)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里這樣去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變成鶴一樣。或:心時想的是鶴,那么呈現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飛舞的都是鶴了。
(3)故時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4)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定下神來,抓住了癩蝦蟆,用鞭子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光讀書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了以后時時溫習它,不也是快樂的嗎?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檢查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
(11)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12)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公子孫禹年和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
(13)念近中無禪院:想想附近沒有這樣的寺院。
(14)或憑或立,不一狀:有的.靠著,有的立著,姿態各不相同。
(15)然數年恒不一見:但經常幾年也不出現一次。
(16)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其中,有的像樓臺,有的像殿堂,有的像牌坊,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數量有億萬個。
(17)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真接霄漢:不久,風住天清,一切都沒有了,惟獨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
(18)撒鹽空中差可擬: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19)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風吹柳絮滿天飛。
(20)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謝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1)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跟別人約好一塊走,卻丟下我走了。
(2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計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5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一、生字 簞(dān) 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惡(wù)
二、重點詞解釋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禍患,災難 3、辟:通“避”,躲避
4、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5、蹴:用腳踢。
6、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7、鄉:通“向”,從前 8、何加,有什么好處。 9、惡:厭惡。
10、辯:通“辨”,辨別。 11、義:正義或仁義。 12、勿喪:不丟掉,喪:遺失 13、萬鐘:這里指高位厚祿 14、賢者:有道德的人。
15、茍得:茍且取得,本文指:“茍且偷生,意思是只為求利益,不擇手段。
三、重點句子翻譯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爾。
不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喪失罷了。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與我何加焉。
對于優厚的俸祿如果不問他合不合禮義,就接受它,那么優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么益處呢?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6
1、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甌(ōu)越 翼軫(zhěn) 睇眄(miǎn) 捧袂(mèi) 臺隍(huáng) 舸(gě)艦 遄(chuán)飛
潦(láo)水 簪(zān)笏 桑梓(zǐ)帝閽(hūn) 懿(yì)范 彭蠡(lǐ) 虢(guó)州
2、注意下列括號內的詞語的意義。
地(接)衡廬(接壤。) (極)娛游于暇日(盡情。) 所(賴)君子見機(依賴。) 今茲(捧袂)(舉起雙袖,表示恭敬的姿勢。) 等終軍之(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 處(涸轍)以猶歡(比喻困厄的處境。) (三秋)(古人稱七、八、九月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蘭亭(已)矣(過去。)
2,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如南朝梁蕭統的.《〈文選〉序》。贈序,是指親友間以作文相贈,表達惜別、祝愿、勸勉之意,如韓愈《送李愿歸盤古序》,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時,常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這樣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蘭亭集序》。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于贈序類的文章。
3,駢文,是魏晉后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體文的表達方式與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語言上有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第二是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第三是用詞方面的特點,即用典和藻飾。
(一)、重點字詞
1、枕:臺隍枕夷夏之交(動詞,倚,據) 2、維:時維九月(介詞,在)
3、序:序屬三秋(名詞,時序) 4、上:儼驂騑于上路(形容詞,高)
5、披、闥:披繡闥(開,小門) 6、曠:山原曠其盈視(形容詞,遠)
7、浦:聲斷衡陽之浦(名詞,水濱) 8、甫:遙襟甫暢(副詞,剛,頓時)
9、遄:逸興遄飛(副詞,迅速) 10、凌:氣凌彭澤之樽(動詞,超過)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詞,遠) 12、數:識盈虛之有數(名詞,定數)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詞,乖違,不順) 14、疏、引:恭疏短引(書寫,撰寫;序)
15、賦:一言均賦(動詞,鋪陳)
(二)、一詞多義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詞,舊)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連詞,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問之(副詞,特意)
④既克,公問其故(名詞,原因)
2、盡:
①賓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動詞,沒,干涸)
③則智者盡其謀(動詞,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歸盡(動詞,完,盡頭)
3、屬:
①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動詞,是,屬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名詞,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屬(動詞,在,掌管)
4、即:
①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動詞,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飛雪(副詞,就)
③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連詞,則,就)
5、引:
①控蠻荊而引甌越(動詞,連接)
②恭疏短引(名詞,序)
③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動詞,帶領)
④引次江北(動詞,后退,退卻)
6、窮:
①窮島嶼之縈回(動詞,窮盡)
②窮且益堅(名詞,困厄,處境困難)
③日暮途窮(動詞,阻塞不通)
④不忍窮竟其事(動詞,窮究,追究到底)
7、數:
A、shù
①識盈虛之有數(名詞,定數) ②一曲紅綃不知數(名詞,數量)
③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名詞,技術)
B、shǔ
數呂師孟叔侄為逆(動詞,數落,列舉罪狀)
C、shuò
而公子親數存之(副詞,屢次)
8、趨:
①他日趨庭(動詞,快走) ②入而徐趨(動詞,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趨末(動詞,趨向,奔向) ④使者馳傳督趨(動詞,通“促”,催促)
⑤趨令銷印(副詞,通“促”,趕快)
9、且:
①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連詞,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詞,將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副詞,姑且,暫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哉(連詞,尚且) ⑤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副詞,將要)
10、矣:
①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語氣詞,相當于“了”)
②前人之述備矣(語氣詞,相當于“了”)
③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語氣詞,表示疑問)
三、詞類活用
1、襟、帶:襟三江而帶五湖(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2、下:徐孺下陳蕃之榻(使動用法,使……放下來)
3、騰、起:騰蛟起鳳(使動用法,使……騰空,使……起舞)
4、屈:屈賈誼于長沙(使動用法,使……受委屈)
5、竄:竄梁鴻于海曲(使動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7、目: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名作動,看,望)
8、盡:賓主盡東南之美(副作動,都包括)
9、美:賓主盡東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華天(有)寶(省略句) 2、十旬休假,勝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漁舟唱(于)晚,響窮彭蠡之濱(省略句) 4、所賴君子安(于)貧(省略句)
5、童子何知(賓語前置) 6、纖歌凝而白云遏(被動句)
7、懷帝閽而不見(被動句) 8、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介詞結構后置)
9、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介賓結構后置)
五、成語
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萍水相逢 興盡悲來 高朋滿座
命運多舛 達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靈 老當益壯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7
整體把握
這篇小品文通過寫月創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通過寫閑,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將月閑融為一體,深沈含蓄,精美傳神。
結構提綱
欲睡(月入)起行(念)尋友漫步抒意(少閑)
興奮喜悅 轉憂、孤寂 寬慰、樂極 難言之情
問題探究
1.月色入戶表現了怎樣的情味?
運用擬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無聊,悄悄進門與他為伴。
2.欣然起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難得的喜悅與興奮。
3.從念無與為樂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與誰一同賞月才不致辜負如此良宵?在這謫居的寂寞中,誰能與我同賞明月?透出憂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結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5.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尋張懷民?
同是被貶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懷民亦未寢,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靈犀。
7.積水空明,藻荇交橫分別比喻什么?表現了景物什么特點?
積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現了月光的皎潔、透明。
藻荇交橫比喻月影。表現了月影斑駁,搖曳多姿。也表現了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寫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虛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實景:竹柏之影。襯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靜、淡雅和賞月者的恬靜、悠閑。
9.寫景中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清靜、舒適、愉悅。
10.想像一下作者與張懷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閑自得、無憂無慮。
11.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表達了作者怎樣微妙復雜的感情?(文尾通過閑人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怎樣理解閑人的含義?)
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歡喜、漫步的悠閑、尋求解脫的曠達各種難言之情盡在其中。
12.結尾惋惜無人賞月,暗示了什么?
世人大多熱中名利,為俗務所累。
13.文中緊扣閑字組織文章,閑人是點睛之筆,,閑表現在何處?(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見月色入戶則欣然起行與懷民步于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細。這些都說明是閑人。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8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李密《陳情表》)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王勃《滕王閣序》)
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9
一、主題概述
本文作者通過寫自己年輕時求學的困難和刻苦學習的經歷,說明能否學有所成,關鍵在于自己的勤奮和專心,以此勉勵馬生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勤奮學習,應德業雙修,有所成就。
二、文言知識積累
(一)通假字
①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
②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穿)
(二)古今異義
1、余幼時即嗜學
古義:我;今義:剩下。
2、走送之
古義:跑;今義:走路,步行。
3、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古義:借;今義:跟“真”相對。
4、嘗趨百里外
古義:曾經;今義:品嘗,嘗試。
5、媵人持湯沃灌
古義:熱水;今義: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6、日再食
古義:兩次;今義:表示又一次。
7、右備容臭
古義:香氣;今義:(氣味)難聞,跟“香”相對。
(三)一詞多義
1、無從致書以觀(書籍)
撰長書以為贄(信)
2、余因得遍觀群書(能夠)
求而不得者也(得到)
3、益慕圣賢之道(學說)
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說,談論)
4、援疑質理(詢問)
非天質之卑(資質)
5、今諸生學于太學(各,眾多)
假諸人而后見也(之于)
(四)詞類活用
1、手自筆錄(名詞作動詞,動手)
2、手自筆錄(名詞作狀語,用筆)
3、寓逆旅(名詞作動詞,住)
4、戴朱纓寶飾之帽(名詞作形容詞,裝飾著朱纓的)
5、腰白玉之環(名詞作動詞,腰佩)
(五)特殊句式
倒裝句
1、弗之怠。(否定句中代詞“之”作賓語,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弗怠之”)
2、每假借于藏書之家。(狀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每于藏書之家假借”)
三、思考探究
1、文中先寫自己少年求學的艱難與刻苦,目的何在?
目的在于激勵馬生不要辜負良好條件,鼓勵馬生刻苦、勤奮地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2、本文是寫給馬生的,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寫自己求學的事?
作者現身說法,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增強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3、本文采用對比的寫法,請舉出一例,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將同舍生的豪華衣飾和自己的蘊袍敝衣做對比,更加突出作者求學條件之艱苦,體現他不慕虛榮、不畏艱難、刻苦讀書、勤奮求知的精神。
4、讀完全文,你覺得應該學習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質?
對讀書有濃厚的興趣,為學有所成,不畏艱難,有克服困難奔向目標的堅定決心和毅力以及謙虛有禮的美好品質。
5、你從作者的讀書經歷中得到哪些啟示?
①學習要勤奮;②求師要誠心;③學習中需要不斷克服并戰勝困難;④學習要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等。
全文翻譯
我年幼時就很好學。(因為)家里窮,無法買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特別冷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錄。
抄寫完后,趕緊快步跑去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把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讀遍各類書籍。(我)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又苦于不能與才學淵博的老師和名士交往,曾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手拿著經書向有德行和學問的前輩求教。
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從不稍微把言辭說得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傾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節更為周到,不敢答復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拉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季節,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上的皮膚凍裂了卻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仆人拿來熱水給我澆洗浸泡,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
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只給我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寶石裝飾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戴著刀,右邊掛著香囊,光彩鮮亮,如同神仙;
我卻穿著舊棉袍、破衣服處于他們之間,毫無羨慕之意,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并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家。我的勤勞和艱辛大概就是這樣。
如今我雖已年老,沒有什么成就,但所幸還得以列入君子的行列中,受到天子的恩寵,追隨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如今各位太學生在太學中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都送來冬衣夏裝,沒有凍餓的憂慮了;坐在寬敞的書齋之中誦讀經書,沒有奔波勞頓的辛苦了;有司業和博士當他們的老師,有問必答,有求必應;
凡是所應該具備的書籍,都匯集在這里,不必再像我那樣用手抄錄,去向別人借書然后才能閱讀。要是還有學業不精通、道德沒養成的,如果不是天資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這樣專一,難道是別人的過錯嗎?
東陽縣的馬君則,到太學來已有兩年,同輩人很稱贊他的德行。我到京師朝見皇帝時,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一起交流討論,言語溫和而神色謙遜。
他自己說少年時對于學習很用心、刻苦,這可以稱作好學者吧。他將要回家拜見父母雙親,我特地將自己治學的艱難告訴他。如果認為我是在勉勵同鄉努力學習,那確是我的意愿;如果詆毀我夸耀自己優裕境遇而在同鄉前驕傲炫耀,那又怎么能知道我的用心呢?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10
一、九年級語文版文言文知識點
把:
a動詞:端,持。
b動詞:端起、端著。
①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②把酒臨風。
白:
a動詞:使露出白色。
b形容詞:白色。
c白丁:指沒有學問的人。
①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往來無白丁。
悲:
a動詞:悲傷。
b動詞:同情。
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②余悲之。
備:
a動詞:具備。
b形容詞:詳盡、完備、周全。
c動詞:準備d防備。
①眾妙畢備。
②前人之述備矣。
③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比:
a動詞:靠,挨著。
b動詞:比較,比起。
c動詞:等到。
①其兩膝相比者。
②比肩繼踵而在。
③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鄙:
a名詞:邊遠地區。
b形容詞:鄙陋、庸俗、淺陋。
c形容詞:粗俗、知識淺陋。
①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畢:
a副詞:全部、都。
b動詞:完成、完。
①此印者才畢。
②眾妙畢備。
③吾與汝畢力平險。
兵:
a名詞:士兵。
b名詞:兵器。
c名詞:軍隊。
d名詞:軍事。
①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②輕兵銳卒。
③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④王于興師,修我甲兵。
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⑥田忌欲引兵之趙。
⑦世傳其兵法。
策:
a動詞:驅使,鞭打。
b名詞:馬鞭。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執策而臨之。
病:
a動詞:生病。
b名詞:疾病。
c形容詞:困苦不堪。
d名詞:恥辱。
①病入膏肓。
②寡人反取病焉。
③未果,尋病終。
④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薄:
a動詞:迫近。
b形容詞:與“厚”相對。
①薄如錢唇
②薄暮冥冥。
稱:
a動詞:著稱。
b動詞:稱贊。
①先帝稱之曰能。
②不以千里稱也。
重:
a音chóng,副詞:重新、再次。
b音zhòng,形容詞:重新,再次。嚴格地說不是一詞多義。
①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勝。
辭:
a動詞:告別、離開。
b言辭、交際場合應酬的言語。
①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②齊之習辭者也。
處:
①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賜:
a動詞:賞賜。
b動詞:給予,上給下謂賜。
①楚王賜晏子酒。
②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從:
a動詞:聽從。
b動詞:跟隨。
①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
②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③可以一戰。戰者請從。
當:
a介詞:可譯作“在”、“正當”、“到”等。
b介詞:對著,面對。
c副詞:一定,必定。
d動詞:應當。
e音dàng,動詞:兩者相抵,對、當。
①當世無雙。
②當春乃發生。
③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④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
⑤今臣使楚,不當此門入。
⑥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道:
a名詞:作為、行為。
B通“導”,引導。
①是非君子之道。
②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得:
a動詞:得到。
b動詞:適合,中意。
c動詞:能夠。
①賣炭得錢何所營?
②卒得五千金。
③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④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⑤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⑥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
點:
a動詞:征。
b檢閱。
①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②沙場秋點兵。
毒:
a動詞:度過、越過。
B音dúo,動詞:估計。
①若毒之乎。
②呼噓毒癘。
③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度:
①春風不度玉門關
②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③孫子度其行(a動詞:度過、越過。B音dúo,動詞:估計。)
法:
a名詞:法律、制度、法令、刑法。
b名詞:謀略、策略。
①世傳其兵法。
②則以法刑斷其兩足。
方:
a名詞:方圓。
b副詞:正(好)、正要。
①方七百里,高萬仞。
②今方來,吾欲辱之。
復:
a副詞:再、又。
b恢復。
①復前行,欲窮其林。
②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③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④更若役,復若賦。
賦:
a動詞:抒發。
B動詞:征收、斂取。
C名詞:賦稅。
①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②歲賦其二。
③更若役,復若賦。
④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負:
a動詞:背、以背載物。
b動詞:依仗。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
②負其異與眾也。
更:
a動詞:改變,更換。
b名詞:夜里計時單位。
c副詞:因gèng,更加。
①三更半夜。
②子能更鳴。
③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④更若役,復若賦。
⑤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顧:
a動詞:回頭看。
b動詞:拜訪,探望。
c副詞:難道,反而。
①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②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③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故:
a名詞:緣故,原因。
b形容詞:老、舊。
c連詞:所以,因此。
①鳩曰:“何故?”。
②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故直使楚矣。
④公問其故。
⑤故自號曰醉翁。
⑥故為之之說。
⑥彼竭我盈,故克之。
⑦故逐之。
⑧西出陽關無故人。
⑨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觀:
a動詞:看。
b名詞:景觀,景色。
c動詞:考察。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
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④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⑤今以蔣氏觀之,猶信。
⑥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歸:
a動詞:回,返回。
b歸依。
①歸亦捧心而顰其里。
②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③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④微斯人,吾誰與歸。
規:
a名詞:原形。
b動詞:計劃。
①圓規。
②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國:
a名詞:都城、京城。
b名詞:諸侯國。
①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③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a名詞:都城、京城b名詞:諸侯國)
果:
a副詞:果然、果真。
b動詞:實現。
c名詞:果實。
①魏果去邯鄲。
②未果,尋病終。
號:
a動詞:取別號。
b動詞:呼嘯。
c動詞:稱。
①故自號曰醉翁。
②陰風怒號。
③齊號為怯。
和:
a動詞:伴著。
b形容詞:安樂、和睦。
c形容詞:和暖。
d動詞,音huò:拌和,混合。
①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②越明年,政通人和。
③若春和景明。
④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會:
a動詞:回合、聚會。
b動詞:適逢,正趕上。
①會賓客大宴。
②遷客騷人多會于此。
火:
a名詞:火。
b用作狀語:譯為“用火”。
c用作動詞時,譯為“用火烤”。
①持就火煬之。
②火燒令堅。
③再火令藥熔。
及:
a動詞:到、至。
b動詞:接觸到。
c動詞:比得上。
d連詞:和。
①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②鞭長莫及。
③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
疾:
a名詞:病。
b動詞:通“嫉”,妒忌。
c形容詞:快速。
①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
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③諱疾忌醫。
④風疾知勁草。
騎:
a名詞:兩個事物的當中。
b動詞:音jiàn,夾雜。
①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②翩翩兩騎來是誰。
間
①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②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③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見:
a動詞:拜見、謁見。
b動詞:通“現”,顯露。
c動詞:看見。
①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②見楚王,王曰:“……”。
③曹劌請見孫臏以刑徒陰見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
④風吹草低見牛羊。
將:
a名詞:將領、將軍。
b動詞:率領。
c動詞:使……做將領。
d動詞:持、扶。
e副詞:將要、快要、打算。
①子將安之。
②晏子將使楚。
③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④公將鼓之。
⑤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
⑥君將哀而生之乎。
⑦威王欲將孫臏。
⑧齊使田忌將而往。
⑨于是乃以田忌為將。
進:
a動詞:推薦。
b動詞:到朝廷做官。
①于是忌進孫子于齊王。
②是進亦憂,退亦憂。
景:
a名詞:景物、景致。
b名詞:日光。
①至若春和景明。
②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
就:
a動詞:靠近。
b動詞:完成。
①瞬息可就。
②持就火煬之。
居:
a動詞:居住。
b動詞:處,在某一地位或地方。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②面山而居。
③居輜車中,坐為計謀。
具:
a動詞:齊備、準備好。
b副詞:通“俱”,全、都。
①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②具答之。
③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
絕:
a動詞:完全沒有。
b動詞:斷絕。
c形容詞:陡峭的、無路走的。
d形容詞:獨特、獨一無二。
①以為妙。
②群響畢絕。
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君:
a代詞:妻子對丈夫的尊稱。
b代詞:古代對主人、對上司的`尊稱。
c代詞:彼此相稱,或自指。
d代詞:古代各級據有土地的統治者的通稱,后指君主制國家元首。
①問君能有幾多愁
②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死后名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空:
a副詞:白白地。
b動詞:消失,消散,沒有了。
①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樂:
a形容詞:快樂。
b作動詞用。
c使用用法,“感到……快樂”、“以……為快樂”。
①此樂何極。
②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癘:
a名詞:瘟疫、疫氣。
b名詞:惡瘡。
①呼噓毒癘。
②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
臨:
a動詞:面對、面臨。
b介詞:靠近、從高處往下看。
①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漸近臨之。
③把酒臨風。
虜:
a動詞:俘獲。
b名詞:俘虜。
①壯志饑餐胡虜肉。
②虜太子申以歸。
履:
a名詞:鞋子。
b動詞:替……穿鞋。
①直墮其履圯下。
②父曰:“履我!”。
③因長跪履之。
④良業為取履。
⑤下取履。
妙:
a形容詞:奇妙。
b名詞:妙處。
①眾妙畢絕。
②以為妙絕。
名:
a名詞:名字、名稱。
b動詞:說出。
c動詞:命名。
d名詞:名聲。
①不能名其一處也。
②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③命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④此“雙龍”之名所由起。
命:
a名詞:命令、指示。
b名詞:命運。
c動詞:派遣。
①其命使各有所主。
②太醫以王命聚之。
能:
a形容詞:能干,有才能。
b動詞:能夠。
①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②先帝稱之曰能。
年:
a名詞:十二個月為一年。
b名詞:年紀、歲數。
①年且九十。
②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平:
a動詞:鏟平、削平。
b形容詞:平坦。
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②吾與汝畢力平險。
行:
a動詞:行走。
b名詞:行列。
c名詞:品德。
①必能使行陣和睦。
②行者休于樹。
③性行淑均。
期:
a動詞:約會、約定。
b期限。
①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②與老人期,后,何也。
③暮見火舉而俱發
輕:
a動詞:到盡。
b形容詞:完、盡、窮盡。
c形容詞:困厄、處境艱難。
d形容詞:貧困。
①素悍勇而輕齊。
②爾安敢輕吾射。
③輕兵銳卒。
④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
窮:
a動詞:到盡頭。
b形容詞:完、盡、窮盡。
c形容詞:困厄、處境艱難。
d形容詞:貧困。
①四時之景不同,而其樂無窮也。
②復前行,欲窮其林。
③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④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
(a動詞:到盡頭b形容詞:完、盡、窮盡c形容詞:困厄、處境艱難d形容詞:貧困)
去:
a動詞:離開。
b動詞:距,距離。
c動詞:表示動作趨向。
d動詞:除掉、去掉。
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②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③去死肌,益三蟲。
④父以足受,笑而去。
⑤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
⑥挈妻子而去之走。
⑦魏果去邯鄲。
⑧攧不可去。
卻:
a動詞:退,退回。
b動詞:完成。
①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②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攘:
a動詞:偷、竊。
b動詞:排斥、排除。
①攘除奸兇,興復漢室。
②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
日:
a名詞:每天。
b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
①而鄉鄰之生日蹙。
②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
乳:
a動詞:喂奶。
b名詞:乳房。
①兒含乳啼。
②婦撫兒乳。
辱:
a動詞:侮辱。
b名詞:恥辱。
①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②今方來,吾欲辱之。
色:
a名詞:臉色。
b名詞:色彩,色澤。
①富者有慚色。
②滿面塵灰煙火色。
③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善:
a動詞:善于、擅長。
b動詞:賞識。
c名詞:善事、善言。
①為善的受貧窮更短命。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③陳康肅公堯咨善射。
④京中有善口技者。
⑤田忌善而客待之。
身:
a名詞:身體。
b名詞:自己。
c動詞:宛曲地說“死”。
①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②身上衣裳口中食。
請:
a動詞:請讓,請允許。
b動詞:請求。
①曹劌請見。
②戰則請從。
然:
a連詞:但是,可是。
b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相當于“的”或“地”,……的樣子。
c代詞:這樣。
d動詞:認為……對、認為……正確、對,正確。
①則弛然而臥。
②若聽茶聲然。
③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④滿座寂然。
⑤康肅忿然曰。
甚:
a形容詞:厲害。
b副詞:很、極。
①孰之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聞崖上有聲甚厲。
③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④言之,貌若甚戚者。
勝:。
a動詞:勝過、超過。
b動詞:禁受得住,能承受。
c形容詞:優美的。
d形容詞:勝利。
①高處不勝寒。
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③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生:
a名詞:生活b動詞:活、活著、生存。
c動詞:生長。
d使動用法:讓……活下去、使……活下去。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
②而鄉鄰之生日蹙。
③贏得生前身后名。
④可憐白發生。
師:
a名詞:師傅。
b名詞:軍隊。
c動詞:學習、效法。
①十年春,齊師伐我。
②讀此則為君王師矣。
實:
a名詞:果實。
b形容詞:作名詞:誠實的大臣。
c副詞:實際。
①名存實亡。
②其實味不同。
③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時:
a名詞:時間。
b副詞:經常,按一定時間。
c副詞:按時、到時候。
①謹食之,時而獻焉。
②學而時習之。
③春花秋月何時了。
食:
a名詞:食物。
b動詞:吃。
c動詞:通“飼”,喂養。
①此率獸而食人也。
②身上衣裳口中食。
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
④謹食之,時而獻焉。
⑤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使:
a動詞:派、派遣。
b動詞:出使。
c名詞:使者。
①晏子使楚。
②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乎。
③齊無人耶?使子為使。
④使齊軍明日為十萬灶。
⑤齊命使各有所主。
⑥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始:
a副詞:才,剛。
b副詞:最初。
①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②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市:
a名詞:集市、市場。
b動詞:交易、做買賣。
①東市買駿馬。
②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③一人去為市。
④昨日入城市。
⑤若所市于人者。
二、九年級語文文言文學習方法
1、多讀:不僅要讀課本,而且要讀讀本,可能的話,盡可能閱讀一些文言作品,擴大自己的視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誦下來。倘若你可以堅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語習慣和遣詞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來。
3、多練: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捷徑之一,不僅要認真完成課后訓練,而且要多做相關的字詞句的分類訓練,以拓展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三、九年級語文文言文學習技巧
學習文言文不僅要學會聽課,而且要重視預習和復習。
1、課前預習,除了結合腳注疏通文意之外,還應當進行詳細的圈點勾畫,結合語境,反復揣摩,找出自己暫時還無法理解的東西,對那些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當然,有條件的話,還應當搜集相關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在預習的時候,千萬別忘記了反復誦讀課文,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將不懂的地方制作成問題卡片,以便上課時及時與老師交流或互動,切忌不懂裝懂。
2、課后復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習成果,而且還可以加深理解,觸類旁通,培養自己的遷移能力。因此,同學們一定不要貪圖省事兒,要是上課聽聽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頭來,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11
語文的文言文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點難點,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常見文言詞類活用:
(1)名詞的活用:
(1)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殺)。
(2)名詞活用為使動:有使成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3)名詞活用為意動:有把----當作---的意思,如:稍稍賓客其父、糞土當年萬戶侯
(4)名詞活用做狀語:A.表特征狀態,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態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D.表處所,如相如廷斥之。E.表趨向,如操軍破,必北還。F.表頻率,如歲賦其二。
(2)形容詞的活用:①形容詞活用做名詞:如斫其正,養其旁條、四美具,二難并。②形容詞活用做動詞: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③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認為-----怎么樣。)④形容詞使動用法: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使――明顯);
(3)動詞的活用:①動詞的使動用法: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使-----來)②動詞活用為名詞,如則其至又加少焉、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常見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者,也、者也、也、者;
(2)為、乃、即、則或否定詞非,未,弗等表判斷。
(3)名詞做所謂語直接表判斷(劉備,天下梟雄。)
(二)被動句:
(1)單獨用于受見或組合成見于,受于表判斷。如: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徒見欺于王
(2)為、為所、為所表判斷;如:臣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動(無詞語標志):兵挫地削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語: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2)省略賓語: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3)省略介詞: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注意:以,與,從,為,因五介詞常省略賓語。
(四)賓語前置: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沛公安在?疑問代詞(如:誰、何、奚、曷、胡、惡、安)
(2)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如:時人莫之許也。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圖等。
(4)方位詞、時間詞做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五)定語后置:
(1)者: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2)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3)之者: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詞結構做狀語后置:
(1)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前置做狀語。如:具告以事。(《鴻門宴》)。
備查知識3:常見固定結構(熟記黑體字部分)
一、表示疑問
①何以?(憑什么?)
②何所?(所是什么?)
③奈何?(怎么辦?為什么?)
④如何;奈何?(把怎樣呢?)
⑤孰與?(與比,哪個更?)
⑥獨耶?(難道嗎?)
二、表示反問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②何為?(干什么呢?)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⑤豈(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⑥安哉(乎)?(哪里呢?)
⑦不亦乎?(不是嗎?)
⑧非歟?(不是嗎?)
⑨寧耶?(哪里呢?)
(10)顧哉?(難道嗎?)
(11)獨哉?(難道嗎?)
三、表示感嘆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②直耳!(只不過罷了!)
③惟耳!(只罷了!)
④一何(多么啊!)
⑤亦哉!(也真是啊!)
⑥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
四、表揣度
①無乃乎(歟)(恐怕吧?);
②得無(微)乎?(該不吧?)
③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
④庶幾歟?(或許吧?)
五、表示選擇
①與其孰若?(與其,哪如?)
②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
③其?其?(是呢?還是呢?)
六,其它
否則:如果不就。何乃:豈只是;為什么竟。、既而:隨后,不久。既且:又又乃爾:竟然如此,這樣。然而:這樣卻;但是。,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如果這樣,那么。雖然:雖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但所謂:所說的,所認為。謂之:稱他是,說他是;稱為,叫做。無(有)以:沒有(有)用來的東西、辦法。無庸:不用,無須。無由:不可能,無法,無從。相率:竟相,一起。向使:假使,如果。之謂:說的就是??――。之于:對的態度。
八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做好預讀課文
第一步,粗讀——掃除障礙。
預習一篇課文,先要粗讀一遍。遇到疑難的字、詞,要查一查字典、詞典,掃除障礙。只有做好這些準備工作,才能通順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岳陽樓記》中,“浩浩湯湯”中的“湯”(shāng)容易讀錯,當“水流大而急”講。“薄暮冥冥”中的“冥”(míng)當“昏暗”講, 這樣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步,細讀——找出問題。
細讀就是認真細致地讀。試著分段,概括段意、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讀,提出疑難問題。例如,預習《孔乙已》這篇小說,文章為什么說“孔乙已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人呢?”并在句子下面畫一道線,打上一個“?”號,等上課時,帶著這個疑問用心聽老師講解,那時,會很快明白的。當然,預習時,千萬別忘了研讀每課前的“預習提示”和“閱讀提示”。“預習提示”主要是針對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提出一些啟發性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時提出一些字詞,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去理解和掌握。預習可以使同學們嘗到學習的快樂,上課時,老師提問,同學們也能對答如流了。
八年級語文學習技巧
1、注重日常積累:語文考驗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沒有一定知識累積的話,語文成績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語文成績,平時更應該注重詩詞好句的積累。
2、學會理解文章:通過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明確課文的內在邏輯,把結構層級作為記憶線索,形成知識網絡,更能方便記憶。
3、學會觀察周圍:寫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動人的往往是細節之處。所以平時要多觀察生活,寫作時多做細節描寫,才能真正為作文進行潤色,讓老師能眼前一亮。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12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諱。(鄙人,復合詞,自稱的謙辭)
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
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兵符,復合詞,古代調兵用的憑證)
病
1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
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點)
4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擔心,憂慮)
5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損害)
6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責備、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仔細看,觀察)
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詳審)
3雖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潔白的樣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則無魚(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朝見,朝拜)
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
4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聽朝(朝政)
7坐南朝北(對、向)
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
安
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
2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寢(安逸)
4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
5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
6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哪里)
7衣食所安(養生)
8既來之,則安之(使---安)
被
1禹,湯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表示被動)
3將軍身被堅執銳,(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發行吟澤畔(通披披散)
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覆蓋)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違背)
2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鄰以倍鄭(增加)
4每逢佳節倍思親(越發、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莖干)
2蓋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礎)
3本在冀州之南(本來,原來)
4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版本,稿本)
5是無難,別具本間章(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
7此之謂失其本心(天賦的善心)
8本未倒置(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敗之跡(推究本源、考查)
故
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事,事故)
2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舊,與新相對)
3暮去朝來顏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與項伯有故(老朋友,引申為交情)
6既克,公問其故(原因,緣故)
7故遣將守關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產(原來 ,本來)
9故臣復取璧(所以,因此)
10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故事:舊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固
1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堅固) 8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險要的地勢)
2固請,召有司案圖(堅持,堅決)
3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頑固,固執)
4至于顛覆,理固宜然(本來,原來)
5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讓步,固然,誠然)
6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安定)
7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堅守、安定)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13
《勸 學》
一、 通假字
1.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2.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資質,稟賦)
3.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4.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5. 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
6. 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7.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毛:通"苗")
8.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錯:通"措")
9.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信:通"伸")
二、 古今異義
1. 蚓無爪牙之利(爪牙:古:動物的爪子和牙齒。今:幫兇)
2. 金就礪則利(金:古:金屬;今:黃金)
三、 詞類活用
1.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使動,使……彎曲)
2.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3.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狀,向上,向下;一:數作形,專一)
4.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動:游水)
四、 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介賓短語后置)
2.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介賓短語后置)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介賓短語后置)
4.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斷句)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判斷句)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斷句)
7.輮以為輪(省略句)
8.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
五、重點字詞解釋
1. 學不可以已(已:停止)
2.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中:合乎;輮:使……彎曲)
3. 輮使之然也(然:這樣)
4. 金就礪則利(就:接近,靠近)
5.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疾:強;彰:聽得清楚)
6.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達)
7.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作動:游水;絕:渡)
8.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假:借)
9.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得:獲得;備:具備)
六、一詞多義
1、而、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轉折,但)
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轉折,但)
③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并列,而且)
④吾嘗終日而思矣(修飾,連接狀語和中心語)
⑤吾嘗跂而望矣(連詞,表修飾,連接狀語和中心語)
⑥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前:修飾;后,轉折)
⑦順風而呼,聲非加疾,而聞者彰(前:修飾;后,轉折)
⑧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轉折,但)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轉折,但)
⑩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順承,就,于是)
2、絕
①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終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絕,斷絕)
③以為妙絕(極)
④佛印絕類彌勒(十分)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
3、強
①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有力的弓)
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強壯)
③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有多)
④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勉強)
4、假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③假有人焉,舉我言復于我,亦必疑其誑(假如,如果)
④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假裝)
5、望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遠望)
②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
③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④適冬之望日前后(農歷每月十五)
6、聞
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而聞者彰(聽見)
②博聞強志(見聞,知識)
③不能稱前時之聞(名聲,名譽)
七、翻譯句子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譯: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說,學習不可以停止。
2、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譯:即使又曬干了,不再直了,這是因為人使它彎曲變成這樣的。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自己檢查、省察,那么就會智慧明達而行為沒有過錯了。
4、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譯:我曾經整天地思考,比不上一會兒所學的`東西收獲大。
5、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譯:有學問有修養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6、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譯:積累善行養成品德,達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具備了。
7、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譯:所以不積聚半步,沒有用來達到千里的辦法;不積集小的流水,沒有用來匯成江海的辦法。
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譯:中途停止雕刻,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放棄地雕刻,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14
一、 通假字
1. 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無,毋,不要)
2.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無,毋,不要)
3.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頒,斑)
4. 涂有鋨莩而不知發(涂,途,道路)
二、 詞類活用
1.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名作動,擊鼓)
2.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名作動,種植)
3.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名作動,歸罪)
4.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動,穿)
5.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作動,稱王)
三、 重點字詞解釋
1. 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句末助詞,重疊使用,加重語氣)
2. 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河,黃河;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內兇亦然(亦然,也是這樣)
3.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無如,不如,比不上)
4. 鄰國之民不加少(加:更)
5. 王好戰,請以戰喻(好:喜歡;請:請允許我)
6.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之:助詞,無義;既:已經。)
7. 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兵:兵器,武器;或:有的人)
8.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過;走:逃跑)
10.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勝:盡)
11.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數罟:密網)
12.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時:季節)
1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庠序:學校;孝悌:尊敬父母,敬愛兄長)
14.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負戴:背著東西,頂著東西)
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食人食:吃人吃的東西;檢:約束)
16.涂有餓莩而不知發(發: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17.非我也,歲也(歲:年成)
18.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異:區別)
四、 古今異義
1. 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河:古指黃河;今指一切河流)
2.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古義跑,今:行走)
五、 一詞多義
1.數A、愿令得補黑衣之數(數目)
B、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幾)
C、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屢次shuò)
D、數罟不入洿池(數cù:密)
2、發A、百發百中(發射)
B、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征調,派遣)
C、涂有鋨莩而不知發(發:打開糧倉)
D、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開)
3、直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彎曲)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過)
C、系向牛頭充炭直(通值,價值)
4、兵A、非我也,兵也(兵器)
B、窮兵黷武(戰爭)
C、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軍隊)
D、草木皆兵(士兵)
5、勝A、驢不勝怒,蹄之(能忍受)
B、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勝:盡)
C、此所謂戰勝于朝廷(勝利)
D、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超過)
E、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美的)
六、 文言句式
1.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介賓短語后置)
2. 申之以孝悌之義(介賓短語后置)
3.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介賓短語后置)
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賓語前置)
5.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介賓短語后置)
七、 翻譯句子
1. 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譯:我對于國家,總算盡了心啦。
2. 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
譯:黃河以北遇到饑荒,就遷移他的百姓到黃河以東,遷移他的小米到黃河以北。
3.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譯:考察別國的'政治,比不上我用心。
4.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譯:咚咚地敲著戰鼓,兩軍的兵器已經開始接觸,拋棄鎧甲,拖著兵器逃跑
5.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譯: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止。
6.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譯:只是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這也是逃跑啊。
7.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譯: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這就是王道的開始。
8.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譯: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
9. 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譯:人死了,就說: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成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然后說不是我殺死的,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15
1.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1.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2.持千金之資幣物
2.幣:(古義)禮品;(今義)貨幣。
3.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3.窮困:(古義)走投無路;(今義)貧窮。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4.偏袒:(古義)袒露一只臂膀;(今義)袒護雙方中的'某一方。
5.諸郎中執兵
5.郎中:(古義)宮廷的侍衛;(今義)稱中醫醫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6.提:(古義)投擊;(今義)拿著。
7.斷其左股
7.股:(古義)大腿;(今義)量詞(用于成條的東西)。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相關文章: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6-12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7-13
【經典】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9-03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7-23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薦)07-13
語文文言文勸學知識點03-08
(必備)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9-02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集合]09-03
高三語文重要文言文知識點06-03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