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經典文言文15篇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記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要一起來學習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典文言文 ,歡迎閱讀與收藏。
經典文言文 1
詣:到-----去
造:到-----去,造訪;制造;成就,造就
謁:拜見,請見;請求;告訴,陳述
過:拜訪,探望;責備,批評;錯誤,過失;勝過,超越
存:看望,問候,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撫恤,如養幼少,存諸孤;思念;
勞:慰勞,如帝親自勞軍;功勞;費力,吃力;疲勞
訪:看望,拜訪;詢問;查訪,偵察
問:問候;問,詢問;追究,考察(問罪);管,干預
顧:探望,拜訪,如三顧茅廬;關心,照顧,如大臣爭于私而不顧于民;思念,如顧戀慈母;回頭看,如瞻前顧后;看,如君臣相顧,泣下沾巾;回頭,如康顧視日影;只是,不過,如顧吾念之。
吊:慰問,如吊民伐罪;悼念死者;
延:邀請;引進,迎接;蔓延,擴展;伸長,延長
遇:對待,接待;待遇;會見;接觸,感觸,如臣以神遇;遇合,逢時,指得到君主的信任,如懷才不遇。
通:交往;交換,如通財貨;通報,傳達,如不肯為通;得志;地位顯貴,顯達;通曉,如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如前代通則。
致:送達,如遠方莫不致其珍;獻出,盡,如事君能致其身;傳達,表達,如遣吏存問致意,再如致謝,致敬;招引,引來,如致市民,取聚萬貨;取得,得到,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態,情趣,如閑情逸致。
遺:贈送,給予;遺失;遺留
施:給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實行;
懷:安撫,如懷敵附遠;(人心)歸向,如黎民懷之;想念,懷念,如思鄉懷遠;關心,如“少者懷之”。
贍:供給,供養,如皆以贍給九族;富足,充足,如務農積谷,國用豐贍。
與:結交,親附;給予,授予;參加(與師);贊許(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比:勾結,如朋比為奸;比較,如與天地兮比壽;認為與-----一樣,如自比于樂毅管仲;并列,挨著,如鱗次櫛比;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闔門;接連地,如比三年日蝕。
信:言語真實,如信言不美;講信用,如言必信;相信。
微:地位低下,卑賤;衰敗,衰弱,如周室卑微;如果不是,如果沒有,如微斯人,吾誰與歸;不顯露的,如微服而行于民間(微服:國君或官吏穿著一般人的衣服);暗中伺察,如童微伺其睡
攻:攻打;抨擊,指責,如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奪:強取,奪取;強行改變,如匹夫不可奪志也;喪捧,耽誤,如勿奪農時。
經典文言文 2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注釋】
宣王:齊國國君。
竽(yú):古代樂器名。
必:定,必須。
處士:古代稱有學問、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這里帶有嘲諷意味。
請:請求。
說:同“悅”。
廩食:官府供食。廩:糧倉。食:供養、給……吃。
立:繼承了王位。
【啟示】
強調個人應該勤學苦練,使自己具有真才實學。
經典文言文 3
1、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2、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4、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
5、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6、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7、材愨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
8、偷食貓兒性不改。
9、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10、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11、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12、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13、入門休問榮枯事,且看容顏便得知。
14、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1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16、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17、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18、同聲則異而相應,意合則未見而相親。
19、王顧左右而言他。
20、佛在心頭坐,酒肉穿腸過。
2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22、任賢勿貳,去邪勿疑。
23、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2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5、聽人以言,樂于鐘鼓琴瑟。
26、分明久旱逢甘雨,賽過他鄉遇故知。
2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29、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30、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31、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32、路逢險處須回避,事到臨頭不自由。
33、開口告人難。
34、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35、行得春風,指望夏雨。
36、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3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8、敗不可處,時不可失,忠不可棄,懷不可從。
39、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40、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41、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
42、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
43、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
44、理直千人必往,心虧寸步難移。
45、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4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7、通則驕而偏,窮則棄而儑。
48、外亂而內整,示饑而實飽,內精而外鈍。
49、君子之行,動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50、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盡亂,無有安身。
51、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人不至。
5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3、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54、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55、華而不實,恥也。
5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57、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58、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
59、目前貧富非為準,久后窮通未可知。
60、貧不學儉,卑不學恭。
61、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62、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
63、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64、修己而不責人,則免于難。
65、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
66、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
67、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
68、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69、巧媳婦煮不得沒米粥。
70、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71、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72、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73、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愛弟不及愛子乎?
74、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
75、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76、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7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78、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
79、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
80、不仁而富,謂之不幸。墻隙而高,其崩必疾也。
經典文言文 4
【《于園》原文】
于園在瓜洲步五里鋪,富人于五所園也。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攜余往,主人處處款之。
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數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后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奇。再后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園可無憾矣。
( 儀真汪園,葢石費至四五萬,其所最加意者,為“飛來”一峰,陰翳泥濘,供人唾罵。余見其棄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闊二丈而癡,癡妙;一黑石,闊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萬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
于園在瓜洲停船五里鋪的地方,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的園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主人是不會打開門鎖,開門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知府的佐官,帶我前往于園,于園主人處處殷勤地招待我們。
這座園子沒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塊堆砌的假山。前屋前面有用石塊壘成的斜坡,斜坡高兩丈,上面栽種了幾棵果子松,沿坡栽種了牡丹、芍藥,人不能夠到上面去,這里因為沒有空隙滿滿當當而奇特。后面的廳堂臨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極陡峭的溝壑,直上直下,人們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頭仰望池塘中的蓮花反而好像在天上,這里因為空曠而奇特。臥房的欄桿外面,有一條山溝盤旋而下,好像螺螄回旋貝殼,這里因為陰暗深遠而奇特。再向后,有一座長得像小船的水閣橫跨在小河上,閣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蓋叢生,鳥兒在這里嘰嘰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們坐在水閣中,感覺愜意、舒坦。瓜洲的許多園林亭榭,都是憑借假山而有名聲,(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懷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構思中誕生,)這樣的假山石安置于園林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
【逐句翻譯與注釋】
[于園在瓜洲步五里鋪,富人于五所園也。]
于園在瓜洲停船的地方——五里鋪,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園林。
瓜洲:鎮名。步:通“埠”,水邊停船之處。所園:所建筑的園林。園:動詞,建筑園子。
[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這座園子門上的鑰匙是不會被拿出(指主人打開門鎖開門迎客)的。
顯者:指有名聲有地位的人。刺:名帖。這里做動詞用,投名帖。鑰:鑰匙。
[葆生叔同知瓜洲,攜余往,主人處處款之]
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知府的佐官,帶我前往于園,于園主人處處殷勤地招待我們。
同知:“知”意為主管,同知即為“一同管理”。又,同知為明清時官名,知府的副手。余:我。款:殷勤招待。之:人稱代詞,我們。
[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
園子里沒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塊堆砌的假山。
奇:特殊的,罕見的。磊石:用各種各樣的石塊堆砌成假山。磊:壘,堆砌。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數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
堂屋前面有用石塊壘成的.斜坡,斜坡高兩丈,上面栽種了幾棵果子松,沿坡栽種了牡丹、芍藥,人不能夠到上面去,這里因為沒有空隙滿滿當當而奇特。
植:栽種。緣:順著,沿著。以:因為。
[后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后面的廳堂臨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極陡峭的溝壑,直上直下,人們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頭仰望池塘中的蓮花反而好像在天上,這里因為空曠而奇特。
臨:臨近。絕壑:陡峭的山溝。
[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奇]
臥房的欄桿外面,有—條山溝盤旋而下,好像螺螄回旋形貝殼,這里因為陰暗深遠而奇特。
[再后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烏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
再向后,有一座水閣,長得像小船。這座閣子橫跨在小河上,閣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蓋叢生,鳥兒在這里嘰嘰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們坐在閣子里,舒坦愜意。
艇子:小船。蒙叢:覆蓋,叢生。啾唧:細小而碎雜的聲音:頹然:柔順的樣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綠幽遠。
[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園可無憾矣。]
瓜洲的許多園林亭榭,都是憑借假山而有名聲。(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懷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細構思中誕生,)這樣的假山石安置園林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
諸:眾,各。俱:都。以:憑借。顯:顯揚,有名聲。憾:心感不滿。
注:“至于園可無憾矣”一句可以翻譯為:1、至/于園/可無憾矣(這樣的假山石安置在于園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2、至于/園/可無憾矣(這樣的假山石安置園林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3、至于園/可無憾矣(瓜州園林的假山,能達到于園的程度就沒有遺憾了)。
《于園》文言文翻譯
備注
蘇教版課文將“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刪去,于是文章變為“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于園可無憾矣”,原文意思大變,似乎可理解為——瓜洲的園林,都因為假山而有名,如能達到“于園假山”的程度就盡善盡美了。
經典文言文 5
原文
郭翰夏日臥庭中,仰視空中,有人冉冉而下,曰:“吾織女也。”徐視其衣,并無縫。翰問之,謂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
翻譯
郭翰下天堂在庭院中,(他)仰望天空,(看見)有個人從天上飄下,(她)說:“我是織女.”(郭翰)細細打量了織女的衣服,都沒有衣縫.郭翰就問她,(她)回答說“天上的衣服本身就不是用針線來縫制的.”
文言知識
“為”的釋意。“為”作為動詞,在文言文中常見。有人把“為”一律翻譯為“做”,這是不妥的。上文“天衣本非針線為也”中的“為”若翻譯為“做”,當然也可以,但欠妥,而譯為“縫制”則更準確。又,“百工為器”,應譯為各種手藝人制作器物;“冶人為兵”,應譯為冶煉工人鑄造兵器。“為”要根據他的對象準確地用現代漢語的詞語譯出。
拼音
天衣無縫tiānyīwúfèng
釋義
傳說,仙女的衣服沒有衣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處
五代·前蜀·牛嶠《靈怪錄·郭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
近義詞
完美無缺、渾然一體
反義詞
千瘡百孔、漏洞百出
成語故事
古時候,有個叫郭翰的先生,他能詩善畫,性格詼諧,喜歡開玩笑。盛夏的一個夜晚,他在樹下乘涼,但見長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掛,清風徐來,滿院飄香。這時,一位長得異常美麗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小姐,您是誰?從哪來?”
仙女說:“我是織女,從天上來。”
郭翰問:“你從天上來,能談談天上的事情嗎?”
仙女問:“你想知道什么?”
郭翰說:“我什么都想知道。”
仙女說:“這可難了,你讓我從哪說起呀?”
郭翰說:“人們都說仙人聰明,你就隨便說說吧。”
仙女說:“天上四季如春,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綠樹常青,花開不謝。枝頭百鳥合鳴,水中游魚可見。沒有疾病,沒有戰爭,沒有賦稅,總之,人間的一切苦難天上都沒有。”
郭翰說:“天上那么好,你為什么還跑到人間來呢?”
仙女說:“虧你還是個讀書人。你們的前輩莊周老先生不是說過‘在栽滿蘭花的屋子里呆久了,也聞不到香味’的'話么。在天上呆久了,難免有些寂寞,偶爾到人間玩玩。”
郭翰又問:“聽說有一種藥,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你知道哪有嗎?”
仙女說:“這種藥人間沒有,天上到處都是。”
郭翰說:“既然天上多得很,你該帶點下來,讓人們嘗嘗有多好呀。”
仙女說:“帶是帶不下來。天上的東西,帶到人間就失去了靈氣。不然早讓秦始皇、漢武帝吃了。”
郭翰說:“你口口聲聲說來自天上,用什么證明你不是說謊話哄人呢?”
仙女讓郭翰看看衣服。郭翰仔細看完,奇怪的是仙女的衣服沒縫。
仙女說:“天衣無縫,你連這個都不懂,還稱什么才子,我看你是十足的大傻瓜。”
郭翰聽完,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見了。
經典文言文 6
原文
豫章太守顧邵,是雍之子。邵在郡卒,雍盛集僚屬,自圍棋。外啟信至,而無兒書,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賓客既散,方嘆曰:“已無延陵之高,豈可有喪明之責?”于是豁情散哀,顏色自若。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
夏侯太初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無變,書亦如故。賓客左右,皆跌蕩不得住。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閑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
王戎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遺筒中箋布五端,戎雖不受,厚報其書。
裴叔則被收,神氣無變,舉止自若。求紙筆作書。書成,救者多,乃得免。后位儀同三司。
王夷甫嘗屬族人事,經時未行,遇于一處飲燕,因語之曰:“近屬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舉樏擲其面。夷甫都無言,盥洗畢,牽王丞相臂,與共載去。在車中照鏡語丞相曰:“汝看我眼光,迺出牛背上。”
裴遐在周馥所,馥設主人。遐與人圍棋,馥司馬行酒。遐正戲,不時為飲。司馬恚,因曳遐墜地。遐還坐,舉止如常,顏色不變,復戲如故。王夷甫問遐“當時何得顏色不異?”答曰:“直是闇當故耳。”
劉慶孫在太傅府,于時人士,多為所構。唯庾子嵩縱心事外,無跡可閑。后以其性儉家富,說太傅令換千萬,冀其有吝,于此可乘。太傅于眾坐中問庾,庾時頹然已醉,幘墜幾上,以頭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兩娑千萬,隨公所取。”于是乃服。后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謂以小人之慮,度君子之心。”
王夷甫與裴景聲志好不同。景聲惡欲取之,卒不能回。乃故詣王,肆言極罵,要王答己,欲以分謗。王不為動色,徐曰:“白眼兒遂作。”
王夷甫長裴成公四歲,不與相知。時共集一處,皆當時名士,謂王曰:“裴令令望何足計!”王便卿裴。裴曰:“自可全君雅志。”
有往來者云:庾公有東下意。或謂王公:“可潛稍嚴,以備不虞。”王公曰:“我與元規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所稍嚴。”
王丞相主簿欲檢校帳下。公語主簿:“欲與主簿周旋,無為知人幾案閑事。”
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并恒自經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客至,屏當未盡,余兩小簏箸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箸幾量屐?”神色閑暢。于是勝負始分。
許侍中、顧司空俱作丞相從事,爾時已被遇,游宴集聚,略無不同。嘗夜至丞相許戲,二人歡極,丞相便命使入己帳眠。顧至曉回轉,不得快孰。許上chuang便咍臺大鼾。丞相顧諸客曰:“此中亦難得眠處。”
庾太尉風儀偉長,不輕舉止,時人皆以為假。亮有大兒數歲,雅重之質,便自如此,人知是天性。溫太真嘗隱幔怛之,此兒神色恬然,乃徐跪曰:“君侯何以為此?”論者謂不減亮。蘇峻時遇害。或云:“見阿恭,知元規非假。”
褚公于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名字已顯而位微,人未多識。公東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數人投錢唐亭住。爾時吳興沈充為縣令,當送客過浙江,客出,亭吏驅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傖父來寄亭中,有尊貴客,權移之。”令有酒色,因遙問“傖父欲食餅不?姓何等?可共語。”褚因舉手答曰:“河南褚季野。”遠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詣公。更宰殺為饌,具于公前,鞭撻亭吏,欲以謝慚。公與之酌宴,言色無異,狀如不覺。令送公至界。
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過江初,拜官,輿飾供饌。羊曼拜丹陽尹,客來蚤者,并得佳設。日晏漸罄,不復及精,隨客早晚,不問貴賤。羊固拜臨海,竟日皆美供。雖晚至,亦獲盛饌。時論以固之豐華,不如曼之真率。
周仲智飲酒醉,瞋目還面謂伯仁曰:“君才不如弟,而橫得重名!”須臾,舉蠟燭火擲伯仁。伯仁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顧和始為楊州從事。月旦當朝,未入頃,停車州門外。周侯詣丞相,歷和車邊。和覓虱,夷然不動。周既過,反還,指顧心曰:“此中何所有?”顧搏虱如故,徐應曰:“此中最是難測地。”周侯既入,語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
庾太尉與蘇峻戰,敗,率左右十余人,乘小船西奔。亂兵相剝掠,射誤中柂工,應弦而倒。舉船上咸失色分散,亮不動容,徐曰:“此手那可使箸賊!”眾迺安。
庾小征西嘗出未還。婦母阮是劉萬安妻,與女上安陵城樓上。俄頃翼歸,策良馬,盛輿衛。阮語女:“聞庾郎能騎,我何由得見?”婦告翼,翼便為于道開鹵簿盤馬,始兩轉,墜馬墮地,意色自若。
宣武與簡文、太宰共載,密令人在輿前后鳴鼓大叫。鹵簿中驚擾,太宰惶怖求下輿。顧看簡文,穆然清恬。宣武語人曰:“朝廷閑故復有此賢。”
王劭、王薈共詣宣武,正值收庾希家。薈不自安,逡巡欲去;劭堅坐不動,待收信還,得不定迺出。論者以劭為優。
桓宣武與郗超議芟夷朝臣,條牒既定,其夜同宿。明晨起,呼謝安、王坦之入,擲疏示之。郗猶在帳內,謝都無言,王直擲還,云:多!宣武取筆欲除,郗不覺竊從帳中與宣武言。謝含笑曰:“郗生可謂入幕賓也。”
謝太傅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諠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
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存亡,在此一行。”相與俱前。王之恐狀,轉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桓憚其曠遠,乃趣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劣。
謝太傅與王文度共詣郗超,日旰未得前,王便欲去。謝曰:“不能為性命忍俄頃?”
支道林還東,時賢并送于征虜亭。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謝萬石后來,坐小遠。蔡暫起,謝移就其處。蔡還,見謝在焉,因合褥舉謝擲地,自復坐。謝冠幘傾脫,乃徐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覺瞋沮。坐定,謂蔡曰:“卿奇人,殆壞我面。”蔡答曰:“我本不為卿面作計。”其后,二人俱不介意。
郗嘉賓欽崇釋道安德問,餉米千斛,修書累紙,意寄殷勤。道安答直云:“損米。”愈覺有待之為煩。
謝安南免吏部尚書還東,謝太傅赴桓公司馬出西,相遇破岡。既當遠別,遂停三日共語。太傅欲慰其失官,安南輒引以它端。雖信宿中涂,竟不言及此事。太傅深恨在心未盡,謂同舟曰:“謝奉故是奇士。”
戴公從東出,謝太傅往看之。謝本輕戴,見但與論琴書。戴既無吝色,而談琴書愈妙。謝悠然知其量。
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于常。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發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喚左右,扶憑而出,不異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符堅游魂近境,謝太傅謂子敬曰:“可將當軸,了其此處。”
王僧彌、謝車騎共王小奴許集。僧彌舉酒勸謝云:“奉使君一觴。”謝曰:“可爾。”僧彌勃然起,作色曰:“汝故是吳興溪中釣碣耳!何敢诪張!”謝徐撫掌而笑曰:“衛軍,僧彌殊不肅省,乃侵陵上國也。”
王東亭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譽,公甚欲其人地為一府之望。初,見謝失儀,而神色自若。坐上賓客即相貶笑。公曰:“不然,觀其情貌,必自不凡。吾當試之。”后因月朝閣下伏,公于內走馬直出突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動。名價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輔器也”。
太元末,長星見,孝武心甚惡之。夜,華林園中飲酒,舉杯屬星云:“長星!勸爾一杯酒。自古何時有萬歲天子?”
殷荊州有所識,作賦,是束皙慢戲之流。殷甚以為有才,語王恭:“適見新文,甚可觀。”便于手巾函中 出之。王讀,殷笑之不自勝。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惡,但以如意帖之而已。殷悵然自失。
羊綏第二子孚,少有俊才,與謝益壽相好,嘗蚤往謝許,未食。俄而王齊、王睹來。既先不相識,王向席有不說色,欲使羊去。羊了不眄,唯腳委幾上,詠矚自若。謝與王敘寒溫數語畢,還與羊談賞,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語。須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屬羊不暇。羊不大應對之,而盛進食,食畢便退。遂苦相留,羊義不住,直云:“向者不得從命,中國尚虛。”二王是孝伯兩弟。
參考翻譯
豫章太守顧劭,是顧雍的兒子。顧劭死在任內,當時顧雍正大聚下屬飲酒作樂,他親自下圍棋。外面稟報說豫章有送信人到,卻沒有他兒子的書信。顧雍雖然神態不變,可是心里已明白其中的緣故;他悲痛得用指甲緊掐手掌,血流出來沾濕了座褥。直到賓客散去以后,才嘆氣說:“已經不可能有延陵季子那么高尚,難道可以哭瞎眼睛而受人責備嗎!”于是就放開胸懷,驅散哀痛之情,神色自若。
中散大夫嵇康在法場處決時,神態不變,要求給他琴彈,彈奏《廣陵散》曲。彈完后說:“袁孝尼曾經請求學這支曲子,我吝惜固執,不肯傳給他,《廣陵散》從今以后要失傳了!”當時,三千名太學生曾上書,請求拜他為師,朝廷不準許。嵇康被殺后,文王司馬昭隨即也后悔了。
夏侯太初有一次靠著柱子寫字,當時下著大雨,雷電擊壞了他靠著的柱子,衣服燒焦了,他神色不變,照樣寫字。賓客和隨從都跌跌撞撞,站立不穩。
王戎七歲的時候,有一次和一些小孩兒出去游玩,看見路邊的李樹掛了很多果,壓彎了樹枝,小孩兒們爭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著不動。別人問他,他回答說:“樹長在路邊,還有這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李子來一嘗,果真是苦的。
魏明帝在宣武場上包著老虎的爪牙,舉行人、虎搏斗表演,任憑百姓觀看。王戎當時七歲,也去看。老虎乘隙攀住柵欄大吼,吼聲震天動地,圍觀的人全都嚇得退避不迭,跌倒在地。王戎卻平平靜靜,一動不動,一點也不害怕。
王戎任侍中的時候,南郡太守劉肇送給他十丈筒中細布,王戎雖然沒有受禮,還是深情地給他寫了一封回信。
裴叔則被逮捕時,神態不變,舉動如常。要來紙筆寫信給親朋故舊,信發出后,營救他的人很多,才得以免罪。后來位至儀同三司。
王夷甫曾經托族人辦事,過了一段時間還沒辦。后來兩人碰到一起吃喝,王夷甫便問那位族人:“原先托您辦的事,怎么還不去辦呢?”族人非常生氣,就舉起食盒扔到他臉上。王夷甫一言不發,洗干凈后,挽著丞相王導的手,和他一起坐牛車走了。在車里照著鏡子,對王導說:“你看我的眼光,竟然超出牛背之上。”
裴遐在周馥家,周馥以主人身分宴請大家。裴遐和人下圍棋,周馥的司馬負責勸酒。裴遐正在下棋,時時要酒喝,司馬很生氣,便把他拽倒在地上。裴遐爬起來回到座位上,舉動如常,臉色不變,照樣下棋。后來王夷甫問他:“當時怎么能做到面不改色呢?”他回答說:“只不過是暗地忍受著罷了!”
劉慶孫在太傅府任職,在這期間,名人多被他構陷,只有庾子嵩不把心思放在世事上,使他沒有空子可鉆。后來就抓住庾子嵩生性吝嗇而家境富裕這點,慫恿太傅向庾子嵩借千萬錢,希望他表現得吝嗇不肯借,然后在這里找到可乘之機。于是太傅就在大庭廣眾中間庾子嵩借錢,這時庾子嵩已經醉醺醺的了,頭巾顛落在小桌上,他把頭伸進頭巾里戴上,慢吞吞地回答說:“下官家原來大約有兩三千萬,隨您取多少。”劉慶孫這才佩服了。后來有人向庾子嵩談起這件事,庾子嵩說:“這可以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王夷甫和裴景聲兩人志趣、愛好不同,景聲討厭王夷甫想任用自己,可是始終沒法改變王夷甫的主意。于是就故意到王夷甫那里,肆意攻擊,痛罵一番,迫使王夷甫回罵自己,想用這種辦法使王夷甫分擔別人的指責。王夷甫卻始終不動聲色,從容地說:“白眼兒終于發作了。”
王夷甫比裴大四歲,兩人不相交好。有一次,兩人聚會在一起,在座的都是當時的名士,有人對王夷甫說:“裴令的名望哪里值得考慮!”王夷甫便稱呼裴為卿,裴說:“我自然可以成全您的高雅情趣。”
有往來首都的人說:“庾公有起兵東下的'意圖。”有人對王導說:“應該暗中略作戒備,以防備不測事件。”王導說:“我和元規雖然都是國家大臣,但是本來就懷有布衣之交的情誼。如果他想來朝廷,我就徑直回家當老百姓,略作戒備做什么!”
丞相王導的主簿想去查核部下,王導對他說:“我想和主簿交談一下,不用去了解人家文犢案卷上的事。”
祖士少喜歡錢財,阮遙集喜歡木屐,兩人經常都是親自料理。兩種嗜好同是一種毛病,可是還不能從此判定兩人的高下。有人到祖士少家,看見他正在收拾、查點財物;客人到了,還沒有收拾完,剩下兩小箱,他就放在背后,側身擋著,還有點心神不定的樣子。又有人到阮遙集家,看見他親自點火給木屐打蠟;因此還嘆息說:“不知這一輩子還會穿幾雙木屐!”說時神態安詳自在。于是兩人的高下才見分曉。
侍中許璪和司空顧和一起在丞相王導手下任從事,那時兩人都已經得到賞識,凡是游樂、宴飲、聚會,兩人都參加,沒有絲毫不同。有一次兩人晚上到王導家玩,玩得高興極了。王導便叫他們到自己的床上睡。顧和輾轉反側直到天亮,不能很快習慣;許璪一上chuang就鼾聲如雷。王導回頭對客人們說:“這里也難得到個睡覺的地方。”
太尉庾亮風度儀容,奇偉出眾,舉止穩重,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一種假象。庾亮有個大兒子,只有幾歲,那種高雅、穩重的氣質,從小就是那樣,人們才知道這是本性。溫太真曾經藏在帷帳后面嚇唬他,這孩子神色安詳,只是慢慢地跪下問道:“君侯為什么做這樣的事?”輿論界認為他的氣質不亞于庾亮。他在蘇峻叛亂時被殺害了。有人說:“看見阿恭的樣子,就知道元規不是裝假。”
褚季野從章安縣令升任太尉郗鑒的記室參軍,當時名聲已經很大,可是官位低,很多人還不認識他。諸季野坐著商船往東去,和幾位送舊官的屬吏到錢唐亭投宿。這時,吳興人沈充任錢唐縣令,正好要送客過浙江,客人到來,亭吏就趕出褚季野,把他移到牛屋里。夜晚江水漲潮,沈縣令起來在亭外徘徊,問牛屋里是什么人,亭吏說:“昨天有個北方佬來亭中寄宿,因為有尊貴客人,就姑且把他挪到這里。”縣令這時已有幾分酒意,便遠遠地問道:“北方佬想吃餅嗎?你姓什么?可以出來交談交談。”褚季野便拱手回答道:“河南褚季野。”遠近的人久仰褚季野的大名,縣令于是大為惶恐。又不敢起動他,便在牛屋里呈上名片拜謁他,并且另外宰殺牲畜,整治酒食。還當著褚季野的面鞭責亭吏,想用這些做法來道歉,表示愧意。褚季野和縣令對飲,言談、臉色沒有什么異樣表現,好像對這一切都沒在意似的。后來縣令把他一直送到縣界。
太傅郗鑒在京口的時候,派門生送信給丞相王導,想在他家挑個女婿。王導告訴郗鑒的來人說:“您到東廂房去,隨意挑選吧。”門生回去稟告郗鑒說:“王家的那些公子還都值得夸獎,聽說來挑女婿,就都拘謹起來,只有一位公子在東邊床上袒胸露腹地躺著,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郗鑒說:“正是這個好!”一查訪,原來是王逸少,便把女兒嫁給他。
晉室南渡的初期,新宮接受任命時,都要備辦酒宴招待前來祝賀的人。羊曼出任丹陽尹時,客人來得早的,都能吃到豐盛的酒食。來晚了,備辦的東西逐漸吃完了,就不能再吃上精美的酒食了,只是隨客人來得早晚而不同,不管官位高低。羊固出任臨海太守時,從早到晚都有精美的酒宴。雖然到得很晚的,也能吃上豐盛的酒食。當時的輿論認為羊固的酒宴雖然豐盛、精美,但是比不上羊曼的本性真誠直率。
周仲智喝酒喝醉了,瞪著眼扭著頭對他哥哥伯仁說:“您才能比不上我,卻意外地獲得大名聲!”接著,舉起點著的蠟燭扔到伯仁身上,伯仁笑著說:“阿奴用火攻,原來是用的下策啊!”
顧和當初任揚州州府從事的時候,到初一該進見長官了,他還沒有進府,暫時在州府門外停下車。這時武城侯周頜也到丞相王導那里去,從顧和的車子旁邊經過,顧和正在抓虱子,安閑自在,沒有理他。周瞋已經過去了,又折回來,指著顧和的胸口問道:“這里面裝些什么?”顧和照樣掐虱子,慢吞吞地回答說:“這里面是最難捉摸的地方。”周瞋進府后,告訴王導說:“你的下屬里有一個可做尚書令或仆射的人才。”
太尉庾亮率軍和蘇峻作戰,打敗了,帶著十幾個隨從坐小船往西邊逃去。這時叛亂的士兵正搶劫百姓,小船上的人用箭射賊兵,失手射中舵工,舵工隨即倒下了,全船的人都嚇得臉色發白想逃散。庾亮神色自若,慢慢說道:“這樣的手怎么可以用來殺賊!”大家這才安定下來。
征西將軍庾翼有一次外出還沒有回來。他的岳母阮氏,是劉萬安的妻子,和女兒一起上安陵城樓觀望。一會兒,庾翼回來了,騎著高頭大馬,帶領著浩大的車馬衛隊。阮氏對女兒說:“聽說庾郎會騎馬,我怎么能見一見呢?”庾翼妻子于是告訴庾翼,庾翼就為她在道上擺開儀仗,騎著馬繞圈子,剛轉了兩圈,就從馬上摔下來了,可是他神態自如,滿不在乎。”
桓溫和簡文帝、太宰共坐一輛車,桓溫暗中叫人在車前車后敲起鼓來,大喊大叫。儀仗隊伍受驚混亂,太宰神色驚惶恐懼,要求下車。桓溫回看簡文帝,他卻鎮定自若,滿不在乎。后來桓溫告訴別人說:“朝廷里仍然有這樣的賢能人才。”
王劭、王薈一起去拜訪桓溫,恰好碰上桓溫派人逮捕庾希一家。王薈心里不安,徘徊猶豫,想離開;王劭卻穩穩當當地坐著不動,直等到派去逮捕的官吏回來,知道事情的結果后才退出。評論者認為王劭比王薈強。
桓溫和郗超商議撤換朝廷大臣的事,上報名單擬定后,當晚兩人同一處安歇。第二天桓溫一早起來,就傳呼謝安和王坦之進來,把擬好的奏疏扔給他們看。當時郗超還在帳子里沒起床。謝安看了奏疏,一句話也沒說,王坦之徑直扔回給桓溫,說:“太多了!”桓溫拿起筆想刪去一些,這時郗超不自覺地偷偷從帳子里和桓溫說話。謝安含笑說:“郗生可以說是入幕之賓呀。”
太傅謝安在東山居留期間,時常和孫興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風,浪濤洶涌,孫興公、王羲之等人一齊驚恐失色,便提議掉轉船頭回去。謝安這時精神振奮,興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發一言。船夫因為謝安神態安閑,心情舒暢,便仍然搖船向前。一會兒,風勢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騷動起來,坐不住。謝安慢條斯理地說:“這樣看來,恐怕是該回去了吧?”大家立即響應,就回去了。從這件事里人們明白了謝安的氣度,認為他完全能夠鎮撫朝廷內外,安定國家。
桓溫埋伏好甲士,設宴遍請朝中百官,想趁此機會殺害謝安和王坦之。王坦之非常驚恐,問謝安:“應該采取什么辦法?”謝安神色不變,對王坦之說:“晉朝的存亡,決定于我們這一次去的結果。”兩人一起前去赴宴,王坦之驚恐的狀態,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在臉色上;謝安的寬宏大量,也在神態上表示得更加清楚。他到臺階上就快步入座,模仿洛陽書生讀書的聲音,朗誦起“浩浩洪流”的詩篇。桓溫害怕他那種曠達的氣量,便趕快撤走了埋伏的甲士。原先王坦之和謝安名望相等,通過這件事才分出了高低。
太傅謝安和王文度一起去拜望郗超,一直等到天色晚了還不能上前會見。王文度便想走,謝安說:“你就不能為了性命再忍耐一會兒?”
支道林要回到東邊去,當時名士一起到征虜亭給他餞行。蔡子叔先到,就坐到支道林身旁;謝萬石后到,坐得稍為遠點。蔡子叔走開了一會兒,謝萬石就移坐到他的座位上。蔡子叔回來,看見謝萬石坐在自己位子上,就連坐墊一塊抬起他扔到地上,自己再坐回原處。謝萬石頭巾都跌掉了,便慢慢地爬起來,拍干凈衣服,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神色很平靜,看不出他生氣或頹喪。坐好了,對蔡子叔說:“你真是個怪人,差點兒碰破了我的臉。”蔡子叔回答說:“我本來就沒有替你的臉打算。”后來兩個人都不介意。
郗嘉賓很欽佩、推崇道安和尚的道德、名望,送他千擔米,并且寫了一封長長的信,情意懇切深厚。道安的回信只是說:“蒙賜米,也更加覺得有所依靠是煩惱的。”
安南將軍謝奉被免去吏部尚書的官職后回東邊老家去,太博謝安因為應召出任桓溫的司馬往西去,兩人在破岡相遇。既然就要久別了,便停留三天一起敘敘舊。謝安對他丟了官一事想安慰幾句,謝奉總是借別的事避開這個問題。雖然兩人半路上同住了兩夜,卻始終沒有談到這件事。謝安因為心意還沒有表達出來,深感遺憾,就對同船的人說:“謝奉確實是個奇特的人。”
戴逵從會稽到京都,太傅謝安去看望他。謝安原來輕視他,見了面,只是和他談論琴法、書法。戴逵不但沒有不樂意的表情,而且談起琴法、書法來更加高妙。謝安從這里了解到他那種閑適自得的氣量。
謝安和客人下圍棋,一會兒謝玄從泥水戰場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謝安看完信,默不作聲,又慢慢地下起棋來。客人問他戰場上的勝敗情況,謝安回答說:“孩子們大破賊兵。”說話間,神色、舉動和平時沒有兩樣。
王子猷和子敬曾經同坐在一個房間里,前面忽然起火了。子猷急忙逃避,連木板鞋也來不及穿;子敬卻神色安洋,慢悠悠地叫來隨從,攙扶著再走出去,就跟平時一樣。世人從這件事上判定二王神情氣度的高下。
苻堅的鬼子兵逼近邊境,太傅謝安對王子敬說:“可以用個執政大臣為統帥,把他們就地消滅。”
王僧彌和車騎將軍謝玄一起到王小奴家聚會,僧彌舉起酒杯向謝玄勸酒說:“奉獻使君一杯。”謝玄說:“行啊。”僧彌生氣地站起來,滿臉怒色他說:“你原先不過是吳興山溪里垂釣的碣奴罷了,怎么敢這樣胡言亂語!”謝玄慢慢拍著手笑道:“衛軍,你看僧彌太不莊重,太不懂事了,竟敢侵犯欺凌上國的人呀。”
東亭侯王珣任桓溫的主薄,既受到祖輩的福蔭,名聲又很好,桓溫很希望他在人品和門第上都能成為整個官府所敬仰的榜樣。當初,他回答桓溫問話時,有失禮之處,可是神色自若,在座的賓客立刻貶低并且嘲笑他。桓溫說:“不是這樣的,看他的神情態度,一定不平常。我要試試他。”后來趁著初一僚屬進見、王珣正在官廳里的時候,桓溫就從后院騎著馬直沖出來。手下的人都給嚇得跌跌撞撞,王珣卻穩坐不動。于是聲價大為提高,大家都說:“這是輔弼大臣的人材呀。”
太元末年,長星出現,晉孝武帝心里非常厭惡它。入夜,他在華林園里飲酒,舉杯向長星勸酒說:“長星,勸你一杯酒。從古到今,什么時候有過萬歲天子!”
荊州刺史殷仲堪有了點見解,就寫成一篇賦,是束皙那種游戲文章一類的。殷仲堪自認為很有才華,告訴王恭說:“我剛見到一篇新作,很值得看一看。”說著便從手中套子里拿出文章來。王恭一面讀,殷仲堪一面得意地笑個不停。王恭看完后,既不笑,也不說文章好壞,只是拿個如意壓著它罷了。殷仲堪很失望,心里覺得丟了點什么。
羊綏的次子羊孚,少年時就才智出眾,和謝益壽很要好。有一次,他一大早就到謝家去,還沒有吃早飯。一會兒王齊、王睹也來了,他們原先不認識羊孚,落了座,臉色就有點不高興,想讓羊孚離開。羊孚看也不看他們,只是把腳搭在小桌子上,無拘無束地吟詩、觀賞。謝益壽和二王寒暄了幾句后,回頭仍舊和羊孚談論、品評;二王方才體會出他不同一般,這才和他一起說話。一會兒擺上飯菜,二王一點也顧不上吃,只是不停地勸羊孚吃喝。羊孚也不大答理他們,卻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便告辭。二王苦苦挽留,羊孚按道理不肯留下,只是說:“剛才我不能順從你們的心意馬上走開,是因為肚子還是空空的。”二王是王孝伯的兩個弟弟。
經典文言文 7
【原文】:
王子猷①、子敬②俱病篤③,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④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⑤不悲。便索輿⑥來奔喪,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⑦,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⑧不調⑨,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慟絕良久⑩,月余亦卒。《世說新語 傷逝》
【注釋】:
①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5個兒子。他卓犖放誕,清高自恃,因此引來很多非議,后世更有人稱他為偽名士。
②子敬:王獻之,字子敬 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死時四十三歲。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后世。
輿(yú):轎子。調:協調。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遺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③篤:(病)重。
④都:總,竟。
⑤ 了(liǎo):完全。
⑥輿:(yú)轎子。
⑦琴:名詞用作動詞,彈琴。
⑧既:已經。
⑨調:協調。
⑩慟(tòng)絕良久:痛哭了很久,幾乎昏死過去。
【翻譯】: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問手下的人說: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這(一定)是他已經死了。說話時臉上看不出一點悲傷的`樣子。就要來轎子去奔喪,一路上都沒有哭。
子敬向來喜歡彈琴,(子猷)一直走進去坐在靈床上,拿過子敬的琴來彈,弦的聲音已經不協調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說: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幾乎要昏死過去。過了一個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經典文言文 8
1、“且”字遞進關系的用法:用于前后兩分句間,后句比前句更進一步,可譯為“況且”“而且”“再說”。
例:①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④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⑤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2、“且”字表轉折讓步關系的用法:可譯為“尚且”“還”“雖然”“即使”“但是”“不過”。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3、“且”字表并列關系的用法:⑴陳述一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可譯為“并且”“而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五人墓碑記》)
②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
③且使遽告于鄭。(《崤之戰》)
⑵“且”字連接兩個形容詞的用法:表示狀態同時具有,可譯為“又…又…”。
①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⑶“且”字連接動詞的用法:可譯為“一邊…一邊”
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鐘山記》)
②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
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③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報任安書》)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經典文言文 9
原文: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貞愨,機鑒敏悟。自幼好學,善屬文。舉進士,授秘書省正字。轉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輔政,排不附己者,出為中部郡太守。值祿山構難,肅宗踐祚,休烈遷太常少卿,知禮儀事,兼修國史。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嘗謂休烈曰:“君舉必書,良史也。朕有過失,卿書之否?”對曰:“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過,臣不勝大慶。”時中原蕩覆,典章殆盡,無史籍檢尋。休烈奏曰:“《國史》《實錄》,圣朝大典,修撰多時,今并無本。伏望下御史臺推勘史館所由,令府縣招訪。有人別收得《國史》《實錄》,如送官司,重加購賞。”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韋述陷賊,入東京,至是以其家藏《國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尋轉工部侍郎、修國史,獻《五代帝王論》,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 能 忌 賢 以 體 烈 修 國 史 與 己 齊 列 嫉 之 奏 為 國 子 祭 酒權 留 史 館 修 撰 以 下 之休 烈恬然 自持 殊 不 介 意 代宗即位,甄別名品,宰臣元載稱之,乃拜右散騎常侍,依前兼修國史,累封東海郡公,加金紫光祿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歷掌清要,家無儋石之蓄。恭儉溫仁,未嘗以喜慍形于顏色。而親賢下士,推轂后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篤好墳籍,手不釋卷,以至于終。大歷七年卒,年八十一。是歲春,休烈妻韋氏卒。上特詔贈韋氏國夫人,葬日給鹵簿鼓吹。及聞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贈尚書左仆射,賻絹百匹、布五十端,遣謁者內常侍吳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榮,少有其比。節選自《舊唐書·于休烈傳》)
譯文:
于休烈,河南人。天性忠誠,機警聰慧。自幼好學,善做文章,考中進士,授秘書省正字。調任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任宰相時,排擠沒有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調出京師任中部郡太守。時值安祿山叛亂,肅宗即位,于休烈調任太常少卿,掌管朝會禮儀之事,兼管編修國史。肅宗自鳳翔回到京,振作精神,聽納諫議,曾對于休烈說:“君主的一舉一動必定記錄,是杰出的史官。如果朕有過失,卿是否要記錄?”于休烈回答:“大禹、商湯歸罪自己,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過錯,我深表慶賀。”此時中原動蕩顛覆,典章、制度喪失殆盡,沒有歷史典籍文獻可供檢尋。
《國史》、《實錄》是圣朝重大典籍,編撰已久,如今并無刻本。祈請下詔御史臺查勘史館藏書之來源,令府縣征收尋訪。有人從別處收得《國史》、《實錄》,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購并賞賜。前任編修史官工部侍郎韋述陷入賊中,滯留東京,到這時便將其家國所藏《國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于休烈隨即調任工部侍郎、修國史,進獻《五代帝王論》,,皇上甚為稱贊。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賢能,因于休烈修撰國史與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請他任國子祭酒,暫且留在史館從事修撰以貶低他。于休烈安然自處,毫不介意。
代宗即位,審察鑒定官員之優者,宰臣元載稱贊于休烈,于是拜授于休烈右散騎常侍,仍舊兼管修撰國史,加封金紫光祿大夫。在朝為官共三十余年,歷任清要之職,家中沒有些微積蓄。為人恭儉溫良仁慈,從未以喜怒形于顏色。而親近賢才,屈身交接士人,薦舉后輩,雖然位尊年高,一點倦怠的神色都沒有。一心沉浸于研習古代典籍,手不釋卷,直至生命終結。大歷七年(772)去世,年八十一。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韋氏去世。皇上特別降詔追贈韋氏為國夫人,下葬那天提供儀仗鼓吹。及至聽說于休烈去世,追思痛悼許久,褒獎追贈尚書左仆射,賜給助喪用絹百匹,布五十段,派遣謁者內常侍吳承倩去宅第宣旨慰問。儒者所受之恩寵,少有能與之相比的。
經典文言文 10
父親大人臺鑒:
愚子擬有一言進之,萬望海涵閱之。汝身之貴,無以復加。然有香煙之毒傷之,吾為之憂也。煙,古字乃為上是寶蓋頭,左是一香袋加火,右是一祭祀符號,意為后人集房,拜之于先祖也。今人吸之,乃奪先人之食,豈為禮者耶?
又,自古華夏乃禮儀大國,三千年知煙草之用而不吸為煙,自明末方有西洋煙草傳入,我華夏遂烏煙瘴氣,濁氣盈室,危害無窮。今科技昌明,已證香煙于人之大害也。
為自身康健濾,為家親盈香計,懇請戒之,益處善多也。愚子拙于言,有不禮之處,某于某月某日
經典文言文 11
文言文閱讀。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②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韓非子》
[注釋]①株:砍掉樹干剩下來的樹根,即“樹墩子”。②耒:即“耒耜(sì)”,古代耕地用的`農具。耜用來翻土,耒是耜的把。
1、指出下列加粗詞語的古義和今義。
①兔走觸株——古義:( ) 今義:( )
②因釋其耒而守株——古義:( ) 今義:( )
③而身為宋國笑——古義:( ) 今義:( )
④身為宋國笑——古義:( ) 今義:( )
2、 解釋句中“而”字的意思。
A、折頸而死( )
B、因釋其耒而守株( )
C、而身為宋國笑( )
3、 為什么宋人不會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跑;步行 ②于是;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③自身;身體 ⑤被;為了
2、A、然后 B、然后 C、卻
3、他錯誤地把偶然性當作必然性來看待了。
經典文言文 12
刻舟求劍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翻譯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邊上用劍在掉下劍的地方做了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跳到水里尋找劍。 船已經航行了,但是劍沒有行進,像這樣尋找劍,不是很糊涂嗎!
注釋
涉:過,渡。
者:……的人,定語后置的標志。
其:他的,代詞。
自:從。
墜:落。
于:在,到。
遽:急忙,立刻。
契:用刀雕刻,刻。
是:指示代詞,這,這個,這兒,這樣。
吾:我的。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所從墜:從劍落下的地方。墜:落下
其:他,代詞。
求:找,尋找。
之:劍,代詞。
矣:了。
而:然而,表轉折。
若:像。
此:這樣。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嗎?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止:停止,指船停了下來。
啟示
“刻舟求劍”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變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劍”重于“刻”和“求”;強調雖然主觀上努力;但不注意變化了的客觀情況;不能相應地采取適當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強調主觀上不努力;僅想坐守等待。
經典文言文 13
1、“斯”假借為“此”,這,這個
斯,此也。——《爾雅·釋詁》
斯言之玷。——《詩·大雅·抑》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而毅宗之語公主,亦曰:“若何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黃宗羲《原君》
2、又如:斯世(此世,今世);斯人(此人);生于斯,長于斯
3、則。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論
人之性,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怒斯動,動則手足不靜。——《淮南子》
經典文言文 14
應天廣運太領導、圣文神武經理:
隆體安康!
下走懷難言之隱,聲頓于唇;請不情之請,慚布茲心;飄零之際,去國還鄉,惶恐惶恐!乞望伏允?
適留貴司載許,得諸太領導教誨看護,感懷之心,延及夢縈;留戀之尤,唯高經理:予吾契機,載浮載萍;茫然入世,得有所依;栽培如蕎,寵信似金;惜吾不器,有負圣心!
人生苦短,彈指一揮:時去一刻,又或三一;命遄不濟,永別在即··。一枯一榮,皆有定數;吾心尚熱,與時俱進;思忖再三,不琢難器,有志如此,無所不棄!
臨別之際,有四不舍:······語句重復,恕不再敘......
以上所述,發自真心;如有妄言,天打雷劈!再次請辭,贖罪贖罪!!!
下走
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經典文言文 15
《勸學》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勸學》譯文
有道德修養的人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火烤把它彎曲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規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的洪亮,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資質稟性跟一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千里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經典文言文 】相關文章:
經典文言文02-27
經典文言文05-28
文言文經典08-30
文言文中的成語06-19
文言文的閱讀09-12
守株待兔文言文05-15
南轅北轍文言文03-14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03-28
杯弓蛇影文言文05-23
《擊鼓》文言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