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馬篇》原文及翻譯
《白馬篇》是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的前期代表作。此詩以曲折動人的情節描寫邊塞游俠兒捐軀赴難、奮不顧身的英勇行為,塑造了邊疆地區一位武藝高超、渴望為國立功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游俠少年形象,表達了詩人建功立業的強烈愿望。下面是《白馬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魏晉] 曹植 東方石化
【原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譯文】
駕馭著白馬向西北馳去,馬上佩帶著金色的馬具。有人問他是誰家的孩子,邊塞的好男兒游俠騎士。
年紀輕輕就離別了家鄉,到邊塞顯身手建立功勛。楛木箭和強弓從不離身,下苦功練就了一身武藝。
拉開弓如滿月左右射擊,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飛騎射裂了箭靶“月支”,轉身又射碎箭靶“馬蹄”。
他靈巧敏捷賽過猿猴,又勇猛輕疾如同豹螭。聽說國家邊境軍情緊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進犯內地。
告急信從北方頻頻傳來,游俠兒催戰馬躍上高堤。隨大軍平匈奴直搗敵巢,再回師掃鮮卑驅逐敵騎。
上戰場面對著刀山劍樹,從不將安和危放在心里。連父母也不能孝順服侍,更不能顧念那兒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戰士名冊,早已經忘掉了個人私利。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看死亡就好像回歸故里。
【賞析】
曹植的這首樂府詩可分四節來理解其內容。第一節,從開頭至“幽并游俠兒”,概寫主人公游俠兒英俊豪邁的氣概;第二節,從“少小去鄉邑”到“勇剽若豹螭”,補敘游俠兒的來歷和他超群的武藝;第三節,從“邊城多警急”到“左顧凌鮮卑”,寫游俠兒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奮勇殺敵的英雄事跡;第四節,從“棄身鋒刃端”至結束,寫游俠兒棄身報國、視死如歸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詩塑造了一個武藝高強又充滿愛國情感的游俠形象。
作品運用了鋪陳的筆法。這正是樂府詩突出的藝術特點。如詩中寫游俠兒的武藝:“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左的”、“月支”、“馬蹄”,都是練習射箭的靶子,作者這樣鋪陳地寫,就從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現了他高強的射箭本領。再如寫他的戰功:“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軀蹈匈奴,左顧凌鮮卑。”“羽檄”就是命令,他聞風而動,立即投入浴血的戰斗當中。他平定了邊亂,保住了四境的安全。這種鋪陳的寫法,前后句文意互應,渲染了氣氛,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這種鋪陳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對游俠兒由衷贊羨之情。如在第四節,作者連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話,反復詠嘆,贊揚游俠兒棄身報國、視死如歸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見其敬仰之深。其實,曹植這樣寫,也是借詩抒懷,借寫游俠兒,來表達自己為國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
【創作背景】
這首五言古體詩,又作《游俠篇》,是樂府歌辭,大約創作于漢獻帝延康元年(220)曹丕稱帝之前,是曹植前期代表作。
【作者簡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后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文學批評家鐘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并在《詩品》中把他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人物生平】
少年才情
曹植曹植生于初平三年(192年),是曹操與卞夫人的第三個兒子(卞夫人為曹操生了四個兒子:丕、彰、植、熊)。
曹植十多歲的時候,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敏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曹操曾經看了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你請人代替寫的吧?”曹植答道:“話說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文章,只要當面考試就知道了,何必請人代作呢!”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講究莊重的儀容,車馬服飾不追求華艷、富麗,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漸漸地,曹操開始把愛心轉移到曹植身上。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15歲的曹植第一次隨父東征海賊管承到達淳于(今安丘東北)。
建安十二年(207年)一月,回師鄴城,他在《求自試表》中所說“東臨滄海”即指此事。九月,16歲的曹植隨父北征柳城(今遼寧朝陽),他在《求自試表》中說“北出玄塞”即指此行,《白馬篇》就是曹植對此期間隨父征戰的寫照。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17歲的曹植隨父南征劉表至新野,后又隨父與孫權戰于赤壁。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植隨父征戰第一次回到家鄉亳州。
立嗣之爭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臺落成,就讓自己的孩子們登臺作賦,曹植一氣呵成,寫下《登臺賦》,曹操對曹植的才能感到非常驚奇。
建安十六年(211年)春正月,曹植獲封平原侯。
三曹雕像建安十九年(214年),轉封臨菑侯。七月,曹操攻孫權,讓曹植留守鄴城,臨行前告誡曹植說:“當年我擔任頓邱令的時候二十三歲,回想起那時候的所作所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歲,怎能不發奮圖強呢!”曹植既因為有才而受寵,丁儀、丁廙、楊修等人便都來輔佐他。曹操有些猶疑,好幾次幾乎要立曹植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氣、才子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而曹丕一面運用計謀,一面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得到了許多支持,曹操便立曹丕為繼承人。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植獲增邑五千戶,共計有一萬戶封邑。
曹植曾經乘車疾馳,并擅自打開司馬門,曹操對此十分生氣,將負責管理司馬門的公車令處死,曹植也因此失去了曹操的寵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命令發布后,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不再重用他。
【《白馬篇》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愛國古詩:白馬篇》全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0-17
公孫龍《白馬論》原文和譯文08-15
《宋史》原文及翻譯03-28
《葉公好龍》原文與翻譯12-02
《蝶戀花》原文與翻譯08-09
愛蓮說原文及翻譯01-12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04-02
蓼莪翻譯與原文08-04
《蚊對》原文及翻譯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