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然后在文言文中的翻譯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看懂文言文發愁,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然后在文言文中的翻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然后在文言文中的翻譯
兩層含義:
1、“然”,表示前面一事已告一段落。“后”,下面的一句文言文表示前事的發展狀況。“然后”可譯為從那以后或從此以后。
2、“然后”連譯表示事情的轉折。“然后”直譯為然后。
3、“然”通‘燃’,因此“然后”文言文中有可譯為‘燃燒以后’的,但很少見。
“然”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連詞,主要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可是”“但是”。如: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鴻門宴》)“然”有時和“而”連用,“然”代指上文所說情況,“而”表示轉折,等于說“如此(這樣),可是……”。如: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過秦論》)“然”還常和“則”結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實,“則”是由此進行闡述或論斷,可譯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單譯為“那么”。如: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二、用作代詞。相當于口語中“這樣”“如此”。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
三、用作助詞,又分兩種情況。
(一)用在形容詞之后,作為詞尾,相當于口語中“……地”。如: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說》)
(二)用在名詞或短語之后,前面有“若”“如”“猶”等詞與之照應的,可譯為“的樣子”“一般”“那樣”。如: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逍遙游》)
四、“然”還常作應對之辭,同口語中的“是的”“對的”相似。或者表示贊成、同意,即“認為是”“認為對”的意思。如:(觸龍曰)“……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觸龍說趙太后》)成然之。(《促織》)
“雖”字主要的用法
“雖”作連詞,在文言中有兩種用法。
一、用在假設關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認一種假設,然后轉入正意,可譯為“即使”。如: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
二、用在轉折關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認一種事實,下面再轉入正意。可譯為“雖然”。如: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然后”在文言文中的常見釋義及用法如下:
1. 表示承接關系,相當于“接著”“而后”。
例如:“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馬說》) 這里的“然后”指接著。
2. 表示條件或因果關系,相當于“才”。
例如:“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然后天下定,漢室興。” 此處“然后”指才。
3. 表示時間上的先后順序。
例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意思是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
【然后在文言文中的翻譯】相關文章:
文言文中的成語06-19
文言文中的成語解釋12-05
文言文中的疑問代詞10-13
文言文中且的用法10-07
文言文中的疑問代詞05-17
文言文中斯的用法05-20
文言文中安的用法06-10
文言文中的疑問代詞05-17
文言文中斯的用法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