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谷文言文(集合4篇)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看懂文言文發愁,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陶侃惜谷文言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侃惜谷文言文1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2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1)見人持一把未熟稻 (2)執而鞭之
24、翻譯下列句子。(2分)
是以百姓勤于農植。
25、本文作者對陶侃的態度如何?本文表現了陶侃的什么特點?(3分)
23、(1)拿 (2)用鞭子打 24、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
25、贊揚。本文表現了陶侃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農民有較深的感情的`特點
譯文
陶侃曾經外出游覽,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干什么?”那人說:“我在路上看見的,隨便取來玩玩罷了。”陶侃非常生氣地對他說:“你不努力種田,竟然還為了游戲破壞農民的莊稼!”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這件事廣為流傳,因此老百姓都勤墾于農業,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陶侃惜谷文言文2
陶侃嘗(1)出游,見人持(2)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3)?”人云:“行道所見,聊(4)取之耳(5)。”侃大怒詰曰:“汝(6)既不田(7),而戲賊(8)人稻!”執(9)而鞭(10)之。是以(11)百姓勤于農作,家給人足(12)。(《晉書·陶侃傳》)
譯文
陶侃曾經外去游覽,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干什么?”那人說:“走在路上我看見它,隨便拔一把罷了。”陶侃十分生氣地說:“你既然不種田,竟然還糟蹋人家的稻子!”陶侃(就把那人抓起來)拿鞭子抽他。(陶侃愛護莊稼而執法嚴)因此老百姓都對農副業肯下苦力,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注釋
(1)嘗:曾經。
(2)持:拿著。
(3)何為:即“為何”,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前置。指干什么。
(4)聊:姑且。
(5)耳:罷了。
(6)汝:你.
(7)田:名詞作動詞,種田。
(8)賊:損害,傷害。
(9)執:捉拿。
(10)鞭:名詞作動詞,鞭打。
(11)是以:因此。
(12)足:豐衣足食。
哲理
這個故事體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保護農民利益的'特點。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贊揚,表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的特點。
陶侃惜谷文言文3
作品簡介
《陶侃惜谷》出自《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作品原文
陶侃惜谷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作品注釋
(1)嘗:曾經。
(2)出:外出。
(3)持:拿著。
(4)何為:即“為何”,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指干什么。
(5)云:說。
(6)聊:隨便。
(7)耳:罷了。
(8)汝:你。
(9)不田:不種田。田:名詞作動詞,種田。
(10)賊:毀害,毀壞,損害,傷害。
(11)執:抓住。
(12)鞭:名詞作動詞,抽打。
(13)是以:因此。
(14)勤于農植:即“于農植勤”,對農業肯下苦力。
(15)給:富裕,足,豐足。
(16)足:足夠。
(17)聊取之耳:隨便取來玩玩罷了。
(18)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種田。
(19)戲賊人稻:為了游戲而破壞農民的莊稼。
(20)陶侃:史稱陶侃為荊州刺史,在所轄的長江中游地區,甚至“道不拾遺”。這顯然與他的愛惜民力,重視生產有關。
(21)出:外出。
(22)持而鞭之,而:表轉折連詞。
作品譯文
陶侃曾經外出游歷,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干什么?”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的,隨便取來玩玩罷了。”陶侃非常生氣地對他說:“你既不努力種田,竟然還為了游戲而破壞農民的莊稼!”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這件事廣為流傳,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作品道理
這個故事體現了陶侃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保護農民利益的品質。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珍惜勞動果實,則是農民辛勤勞動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實際行動傳承了這一美德,并因此換來了一方百姓的豐衣足食。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應該珍惜糧食。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贊揚,表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和人民的勞動成果,正直的特點。
本文表現了陶侃怎樣的思想品格?
答:本文表現了陶侃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關心愛護農民的思想品格。
人物簡介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本為江西鄱陽人,后徒居廬江尋陽。為東晉大司馬。初為縣吏,漸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任荊州刺史。后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他精勤吏職,不喜飲酒、賭博,為人稱道。
作品原文
陶侃的故事
侃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老耳”……侃性聰敏恭勤,終日斂膝危坐,軍府眾事,檢攝無遺,未嘗少閑。常語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豈可但逸游荒醉!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作,家給人足。嘗造船,其木屑竹頭,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馀雪猶濕,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溫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
譯文
陶侃在廣州,沒有事的時候總是早朝把白磚運到書房的外邊,傍晚又把它們運回書房里。別人問他這樣做的緣故,他回答說:“我正在致力于收復中原失地,過分的悠閑安逸,唯恐不能承擔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勞罷了。”陶侃生性聰慧敏捷,恭敬有禮,為官勤懇,整天嚴肅端坐。軍中府中眾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檢查管理,沒有遺漏,不曾有片刻清閑。招待或送行有序,門前沒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對人說:“大禹是圣人,還十分珍惜時間;至于普通人則更應該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怎么能夠游樂縱酒?活著的時候對人沒有益處,死了也不被后人記起,這是自己毀滅自己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見一個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問:“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見的,就隨意拿來罷了。”陶侃大怒說:“你既不種田,又拿別人的.稻子戲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農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時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頭都登記后收藏起來,人們都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后來大年初一聚會時,地面積雪,太陽剛放晴,廳堂前積雪,地面還潮濕,陶侃于是用木屑鋪散地面。等到桓溫伐蜀時,又用陶侃保存的竹頭作釘裝船。陶侃綜合料理事物極其細密,都是這樣。
陶公少時②,作魚梁吏③。嘗以坩鮓餉母④。母封鮓付使⑤,反書責侃曰⑥:“汝為吏⑦,以官物見餉⑧,非唯不益⑨,乃增吾憂也⑩!”
注釋
①選自《世說新語》。作者劉義慶,南朝宋文學家。
②陶公:陶侃,晉朝人,陶淵明的曾祖。少時,年輕時。
③魚梁吏:掌管漁業的官。
④嘗:曾經。以:把。坩:如壇罐之類的土器。鮓:古時把魚儲藏起來作為食品叫柞,像如今的腌魚、糟魚。餉:送給。
⑤封鮓付使:把腌魚封好交還給來使。
⑥反書:回信。曰:說。
⑦汝:你。為吏:做官。
⑧以官物:把公家的東西。見餉:送給我。
⑨非唯:不但。不益:沒好處。
⑩乃:反而。增吾憂:增添我的憂慮。
陶母
陶母是歷史上著名的好母親,她注意培養兒子廉潔奉公的好品質。陶侃后來擔任荊江二洲刺使,都督八洲諸軍事,做官的名聲很好,這和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解析題目
1.解釋下列句中的詞
⑴見人持一把未熟稻持:拿。
⑵執而鞭之鞭:用鞭子打。
2.翻譯:是以百姓勤于農植
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
3.作者對陶侃的態度如何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贊揚。
4.本文表現了陶侃的什么特點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贊揚。表現了陶侃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和農民有較深的感情的特點。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與“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C)
A.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B.意將隧入以攻其后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國懷鄉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二年進士,官至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主持編撰了大型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等。其詞僅存三首。
陶侃惜谷文言文4
陶侃惜谷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選自《晉書》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括號的詞的含義。
(1)陶侃(嘗)出游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聊)取之耳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執而(鞭)之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汝既不(田)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括號的字與執而鞭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蔽林間窺(之)B、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C、而兩狼(之)并驅如故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翻譯下列句子。
(1)用此何為?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百姓勤于農植。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對陶侃的態度如何?本文表現了陶侃的什么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譯文
陶侃曾經到郊外去游覽,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干什么?那人說:走在路上(我)看見它,隨便拔一把罷了。陶侃大怒說:你既然不種田,竟然還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來,抽了一頓鞭子。陶侃愛護莊稼而執法嚴格,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陶侃惜谷》參考答案:
1、(1)曾經
(2)隨便
(3)名詞活用為動詞,用鞭子打
(4)名詞活用為動詞,種田
2、A和例句皆為代詞;
B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沒有實在意義;
C同B;
D在句中調節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3、(1)拿這些東西干什么?
(2)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
4、贊揚。本文表現了陶侃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和對農民有較深的感情的特點。
【陶侃惜谷文言文】相關文章:
陶侃惜谷文言文05-17
《陶侃惜谷》文言文閱讀答案08-19
陶侃文言文翻譯08-25
鄭人惜魚文言文翻譯08-17
巢谷傳文言文翻譯07-18
閱讀陶穀文言文附翻譯09-09
原谷諫父的文言文翻譯07-18
原谷有祖文言文翻譯07-22
原谷諫父文言文翻譯01-26
侃的組詞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