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閨怨》譯文注釋及賞析
《閨怨》譯文注釋及賞析1
誤佳期·閨怨
朝代:清代|作者:汪懋麟
寒氣暗侵簾幕,孤負芳春小約。庭梅開遍不歸來,直恁心情惡。
獨抱影兒眠,背看燈花落。待他重與畫眉時,細數郎輕薄。
譯文/注釋
譯文
在自已家南面的小山包上有座小小的亭臺,在亭臺周圍已有少許山花開始隨意地開放了。春光明媚,山花盛開,所以特地寫信邀請好友熊少府你無論如何不管是天晴還是下雨,一定要前來游賞。你來后,你我朋友二人要隨意地開懷暢飲,不要顧惜泥土綠苔弄臟新衣盡情地欣賞游玩,因為一旦錯過時機,風雨一過天氣雖說晴朗了,但到那時,你我朋友說不定又是你東我西各在天涯,再也難得相聚;或者即使沒有你東我西各在天涯,也能再相聚首,但到那時也是春光不待人,早也匆匆的.過去了。
注釋
①南阜:南邊土山。
②薄:少。
③取次:任意,隨便。
④熊少府:虞集好友,生平不詳。
⑤銜環:此處指飲酒。
《閨怨》譯文注釋及賞析2
古詩簡介
《閨怨》這描寫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變化的一首。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人們“覓封侯”的重要途徑。中的“閨中少婦”和她的丈夫對這一道路也同樣充滿了幻想。
翻譯/譯文
閨中少婦未曾有過之愁,在明媚的,她精心妝飾,登上高樓。忽然看到路邊的,惆悵之情涌上心頭。她后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注釋
少婦的幽怨。閨,女子臥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婦。古人“閨怨”之作,一般是寫少女的,或少婦的之情。以此題材寫的詩稱“閨怨詩”。
不知愁:劉永濟《唐人精華》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與凝妝上樓,忽見春光,頓覺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貫而有力。
凝妝:盛妝,嚴妝。
翠樓:翠樓即,古代顯貴之家樓房多飾青色,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與女主人公的身份、與時令季節相應。
陌頭:路邊。
悔教:后悔讓
覓封侯:覓,尋求。從軍建功封爵。
賞析/鑒賞
善于用七絕細膩而含蓄地描寫宮閨女子的心理狀態及其微妙變化。這首《閨怨》和《長信》等,都是素負盛譽之作。
題稱“閨怨”,一開頭卻說“閨中少婦不曾愁”,似乎故意違反題面。其實,作者這樣寫,正是為了表現這位閨中少婦從“從曾愁”到“悔”的心理變化過程。丈夫從軍遠征,經年,照說應該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這位女主人公正當青春,還沒有經歷多少波折,和家境比較優裕(從下句“凝妝上翠樓”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還在于那個時代的氣。在當時“覓封侯”這種時代尚影響下,“覓封侯”者和他的“閨中少婦”對這條生活道路是充滿了浪漫主義幻想的`。從末句“悔教”二字看,這位少婦當初甚至還可能對她的夫婿“覓封侯”的行動起過一點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個對生活、對前途充滿樂觀展望的少婦,在一段“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點出“不曾愁”,第二句緊接著用賞景的行動具體展示她的“不曾愁”。一個的早晨,她經過一番精心的打扮、著意的妝飾,登上了自家的高樓。而凝妝登樓,當然不是為了排遣愁悶(遣愁何必凝妝),而是為了觀賞春色以自娛。這一句寫少婦青春的歡樂,正是為下段青春的虛度、青春的怨曠蓄勢。
第三句是全詩轉關。陌頭柳色是最常見的春色,登樓覽眺會看到它,“忽見”二字乍讀似乎有些突兀。關鍵就在于這“陌頭色”所引起的聯想與感觸,與少婦登樓前的心理狀態大不相同。“忽見”,是不經意地流目矚望而適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頭楊柳竟勾起她許多從未明確意識到過的感觸與聯想。“楊柳色”雖然在很多場合下可以作為“春色”的代稱,但也可以聯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聯想起千里懸隔的夫婿和當年折柳贈別,這一切,都促使她從內心深處冒出以前從未明確意識到過而此刻卻變得非常強烈的念頭——悔教夫婿覓封侯。這也就是題目所說的“閨怨”。
本來要凝妝登樓,觀賞春色,結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這變化發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難以理解。詩的好處正在這里:它生動地顯示了少婦心理的迅速變化,卻不說出變化的具體原因與具體過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讓讀者去仔細尋味。
短篇小說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加以集中表現,使讀者從這個橫斷面中窺見全豹。絕句在這一點上有些類似短篇小說。這首詩正是抓住閨中少婦心理發生微妙變化的剎那,作了集中的描寫,從而從一剎那窺見全過程。
【《閨怨》譯文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閨怨》的古詩賞析與譯文11-09
《愛蓮說》譯文、注釋及賞析02-23
《游園不值》譯文、注釋及賞析02-23
《關雎》全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2-23
《寒食》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2-23
江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03-25
《初夏》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02-21
《山中》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01
《城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