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初中文言文
在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文言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文言文1
【摘要】從學業考試中的比重來看,文言文的教和學都是不容小覷的,可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抱怨課內文言文的背誦,害怕課外文言文的理解,這種現象歸根結底是因為初中文言文教學沒有走進學生的心里。“走心”的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它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文言文語感,讓文言文的背誦化被動為主動,讓文言文的閱讀化畏懼為直面。文章從大視角下的三種課堂教學方式出發,探索“走心”的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文言課堂教學;走心;大視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第四學段(7~9年級)目標中對文言文有此表述:“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事實上光達成此目標是遠遠不夠的,以《20xx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語文》為例,“知識范圍”中提到“古詩文閱讀材料采用淺易的課外閱讀材料”,也就是說考試時學生要面對的是陌生的文言文,沒有注釋和工具書可以借助,全憑初中三年積累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加以應對。此外,一張語文試卷上除作文外,語文知識積累約占18%,現代文閱讀約占22%,古詩文閱讀約占18%,三者成三足鼎立之勢,可見文言文的教和學都是不容小覷的。可是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對于課內文言文,經常會聽到學生的抱怨:“唉,又要上文言文了,背死人了!”對于課外文言文,考完試后學生紛紛議論:“那篇課外文言文太難了,壓根兒看不懂,我亂做的!”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不“走心”,教師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的文言文語感方面下的功夫還不夠。追根溯源,由于小學的文言文學習幾乎是空白,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整個小學階段文言文總共四篇———五年級下冊兩篇:《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六年級下冊兩篇:《學奕》《兩小兒辯日》。進入初中之后文言文數量大增,為了讓學生適應文言文的學習,一直以來初中文言文的常態課幾乎是同一個教學流程:教師細致地講,學生不停地記,然后背誦積累。師生雙方有一種共識:背誦積累到一定程度,文言文的語感會增強,閱讀能力會提高。所有的文言文教學“知識和能力目標”中也都有這樣的表述,“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但盡管如此,學生面對課內文言文的背誦還是心生厭煩,面對課外文言文的理解還是手足無措。對初學文言文的`學生用上面提到的課堂教學方式無可厚非,可習慣成自然后不求變化那就是不負責任了。因為任何人都不堪忍受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方式,所有的好奇和興趣都會消磨殆盡,只剩厭煩和麻木了。那么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怎么做呢?自然,教師是可以要求學生多背、多練的,但這終究不是解決之道,教師自己必須有所作為,要努力變革文言文課堂教學,讓文言文課堂教學走進學生的心里,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文言文語感,讓文言文的背誦化由被動化為主動,讓文言文的閱讀由畏懼化為直面。所謂“潤物細無聲”,課堂教學的變革會悄悄改變學生對待文言文的態度。那么如何讓文言文課堂教學走進學生的心里呢?首先要有一個大視角。教學論專家江山野先生依據教和學是一種變動的、動態的觀點,把教學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完全依靠教師階段”(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百分之百依賴教師。第二個階段叫“基本依靠教師階段”(小學三四年級以后),學生有75%依靠教師教,有25%靠自己學。第三個階段叫“相對獨立階段”(初中生),學生能看懂50%,這個時候需要教師教的也就是50%。第四個階段叫“基本獨立階段”(高中),不要教師教,學生一般能讀懂75%。第五個階段叫“完全獨立階段”(高中畢業)。[1]對這個理論的理解可以很靈活,既可以把它理解為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也可以理解為一門學科的教學過程,還可以理解為一個單元的學習過程,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初中三年文言文的教學過程。我們可以去掉首尾兩個階段,因為古代漢語是源,現代漢語是流,又加上對許多優秀古詩詞的學習,今天的學生不會對文言文一點兒都看不懂,所以第一階段“完全依靠教師階段”可略過,文言文的學習將持續到高中乃至大學,所以第五階段“完全獨立階段”也可不用考慮。初中文言文的教學主要取當中的三個階段:基本依靠教師階段—相對獨立階段—基本獨立階段。然后在三個階段的大視角下去尋求“走心”的文言文課堂教學方式。在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我總結了以下三種課堂教學方式,都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闡述如下。
一、引導入門,掌握方法,尋求變式
進入初中,隨著文言文數量的增加,文言文的教和學從“小打小鬧”到“不容忽視”,來了個華麗的大轉身。語文教師開始全面、細致地講解有關文言文的知識,先引領學生學習一些最基礎的,比如如何朗讀、如何把握節奏,慢慢會講到一些特殊用法、特殊句式,尤其在翻譯方面更是事無巨細,帶著學生看注釋,逐字逐句翻譯,讓學生對號入座記下來,翻譯口訣“一針對一線,不增也不減。直譯是原則,意譯莫隨便。文言單音多,可用雙音換。專名照樣寫,成語不必變。既要會句式,還要會標點。原文有贅詞,譯文可以免。原文有省略,括弧要貫穿。是否信雅達,譯完讀三遍”就是初一文言文課堂的真實寫照。在這樣的引導之下,學生入門的確比較快,也能掌握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主要存在于初一上學期“基本依靠教師階段”,初一下學期應該要尋求變式,在引導學生入了門,掌握了一些方法之后,朗讀和翻譯不能再由教師包辦代替了,應該放手讓學生借助注釋自行解決,疑義之處可以爭論探討。這樣,沉悶的文言文課堂就活潑、開放起來了。請看七年級下冊的《狼》中的一個片段。師指名讀投影上的“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一句。生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生2:我不同意后面那句的讀法,這樣變成了“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可這篇文章沒有狗啊!師:那應該怎么讀呢?(學生在下面小聲議論,不久,一學生站起來回答)生3:我覺得應該這樣讀“其一/犬坐于前”,“其一”是“其中一只狼”的意思,原文略去了“狼”。師:那“犬坐于前”怎么譯?生3:我知道狗和狼都屬于犬科,它們的很多習性都是一樣的,包括坐姿,所以好像可以這樣翻譯:“像狗那樣坐在前面。”師:對了,就是這樣譯!你還能聯系自己知道的動物學知識,真是太棒了!讓我們來讀一讀注釋⑩。我從“讀”入手,最后引到了“翻譯”上來。本來怎么讀示范一下就行了,怎么譯直接看書上的注釋就可以了,但是這樣一來,整個過程學生就缺少了思考。缺少思考的課堂是沉悶的,而大費周折地讓學生自己去猜、去想,思維之火就被點燃了,學習興趣就產生了,這樣的課堂就有了生命力。學生明白了怎么讀是跟意思相關聯的,意識到要充分借助注釋來指導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這是初一下學期學習文言文很有用的方法。
二、扔掉注釋,尋找未知,激發興趣
文言文的翻譯一直依賴著注釋,而初中的文言文課文又有許多注釋,如初一下冊的《木蘭詩》文言文300多字,注釋多達41處。這樣會有很多后遺癥,例如初一一年下來,學生熟悉了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流程:劃注釋—看注釋—利用注釋翻譯—翻譯一課及背誦積累。這樣久而久之沒有變化和新意的文言文課堂讓學生失去了興趣,同時學生在習慣了借助注釋翻譯文言文后,當再次面對沒有注釋的課外文言文時會不適應、不習慣、手足無措。所以到了學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積累的初二“相對獨立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應變為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增加學生獨自面對文言文的膽量。突破口是尋找到學生的“未知”,以學生的“未知”展開教學,這不僅有效,而且還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那么具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操作呢?很簡單,扔掉注釋。如教八年級下冊的《送東陽馬生序》,正音朗讀之后逐段進行翻譯。我沒讓學生看注釋,而是告訴學生不借助注釋憑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把課文看懂個大概的。我讓學生先反復讀幾遍,然后舉手說出連大概的意思都不懂的句子。經過反復閱讀,不甚明白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句:“弗之怠”“既加冠”“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未嘗稍降辭色”“援疑質理”“負篋曳屣”“窮冬”“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蘊袍弊衣”“以中有足樂者”“口體之奉”。就整篇課文篇幅而言,這么幾句真的不算多。同樣,我不著急讓學生看注釋,也不著急告訴他們,我讓學生進行大膽猜測。如“援疑質理”的理解過程如下———師:有兩個字的意思你們是知道的。生(齊聲):“疑”和“理”。師:怎么理解?生(雜七雜八):“疑問”“疑惑”“疑難”“道理”。師:對,作為一個學生,在求學時代的確就是跟這些詞打交道的,那么能否猜一猜另外兩個字的意思?生:質問。師:有點道理,但是跟“道理”搭在一起,最好是……生:詢問。師:好,現在我們已經理解到這樣的程度:援疑難,詢問道理。那么“援”是什么意思呢?難道是“支援道理”“援助道理”?(生笑,同時在思考。最后聽到聲音:“提出。”)師:恭喜大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解決了這么大一個難題。事實證明離開注釋我們也能看懂!(學生感到意外的同時也很振奮)只有找到學生的“未知”,以“未知”展開教學,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拋開注釋,讓學生依據上下文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思維才能得到發展、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才有勇氣去面對陌生的文言文。
三、點斷白文,創造時機,增強語感
文言文閱讀的主要目標是培養語感,有了語感才可能形成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前面提到的兩種課堂教學方式其實也是在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到了初三“基本獨立階段”,可以采用點斷白文的方式進行文言文教學,不僅能激發興趣,更能增強語感。所謂“點斷白文”就是呈現給學生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白文”,要求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和自己的理解進行點斷。如果通過努力或探討,基本能夠斷準確了,文意也就大體弄明白了,潛移默化中文言文語感也增強了。點斷白文練習最好選擇有故事性的課文,學生容易前后貫通理解,以初三上冊《曹劌論戰》為例進行說明。師:請大家放聲讀一讀投影上沒有標點的《曹劌論戰》的第一段,感覺一下在什么地方需要停頓,看看自己能讀出幾句話。(生開始讀,速度比較慢,經常停頓)師:哪位同學愿意試著讀一讀?(生勇敢嘗試,但有些地方斷得不對)師:請大家把第一段抄下來,邊抄邊加上標點。(生認真完成)師:讓我們齊讀第一段,按你自己斷的句來讀。(生齊讀,但不通順)師:前后四人小組互相看一看、議一議,彼此的分歧在哪里?說說自己的理解和疑惑。(生熱烈地討論)師:請大家讀一讀投影上加了標點的《曹劌論戰》的第一段,然后把自己不對的地方改過來。(生齊讀,通順,然后認真改標點)師:你們想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錯嗎?那就打開書看一看吧。(生急于想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錯,所以快速打開書迫不及待地看起來)師:好,現在讓我們齊讀第一段。(生齊讀,響亮通順)師:讀得好!不加標點的也再讀讀看。(生讀,因為有了前面的基礎,基本能讀下來)師:果然有進步。接下來讓我們試著說說每句話的意思,請對著投影上沒有標點的課文說,你想挑哪一句都行。(因為前面看過注釋了,而且又是在自己最為迫切的時候看的,所以學生能說出課文的大致意思。只是個別的一些詞說得不是很準確)師:那讓我們翻開書本再看一看吧。(生及時翻書加強記憶)師:現在大家請看投影,能不能說出劃橫線詞的意思?(生基本上能說出來)師:現在請大家把譯文寫在紙上,然后請一位同學讀一讀,大家如果發現有錯誤就幫他指出來。(生寫譯文,然后請一個學生讀譯文,其他學生糾正錯誤)師:讓我們再大聲朗讀一下課文吧!一堂張弛有致的課結束了,整堂課中學生一直都在忙,而且都是主動地在忙。利用白文點斷,刻意創造“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樣的有利時機,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就被徹底地激發了。在這樣的課堂之下,背誦積累純屬不是事兒,學生的文言文語感也慢慢增強了,獨自面對文言文的膽量也提高了。當然以上三種課堂教學方式并非一定要局限于某個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靈活運用。大視角下的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將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我們呼喚這種“走心”的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初中文言文2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色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文言文,既是我們打好高考一仗的保證,同時也是我們提高文素養的途徑之一,因此文言文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在高中的文言教學中可以提倡“綠色文言文”教學。
1文言文的重要性
錢夢龍先生說:“經過千百年時間淘洗而流傳下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詩歌)是詩文中的極品,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這些作者千錘百煉的語言,斐然可觀的文采,匠心經營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我們蘇教版的必修一至必修五,均安排了不止一篇的文言文,還有高二所學的《史記》,幾乎用了半個學年的時間,高考中,文言閱讀加上默寫中的文言,分值在二十分左右,諸此種種,文言文的'地位不容小覷。因此,研究文言文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2“綠色文言文教學”觀點的提出
最早提出“綠色文言文教學”的是趙謙翔老師,所謂“綠色”,一是純天然的,二是可持續發展的。那么對這“綠色”,我也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文言教學一般采用“熬米粥式”即貫徹八字經“字字落實,句句清楚”。課堂上老師是傳統翻譯員,學生則是記錄員,老師一字一詞一句翻譯,學生一字、一詞一句照抄,學生沒有個人思想,沒有個人感悟,只有死記硬背,可想而知,學生只會覺得乏味無趣,更覺得文言文難、煩。在中考指揮棒下,這種教學方式確實能獲得短期收效,正如學生所說的背幾篇名篇就可以應付考試了。可從長期來看,學生沒有學會文言文學習方法,即學生只有“魚”沒有“漁”,而且“傳承中華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繼承先賢優秀品質”的情感目標,就被淡化乃至消失。針對文言文教學的這種情況,這幾年來,筆者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心出發,對自己的文言教學作了一些調整,取得一定成效,下面談一談筆者的綠色教學模式,來供大家討論。
2.1精彩導入,激發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中,由于文言文的作者一般都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大人物,所以課文的導入基本上是以介紹作者及作品為主,一節文言課就從學生抄、寫、記開始了,一點新意也沒有,你說學生能有興致嗎,能提起學習的興趣嗎?美好的結果一定要有成功的開頭,經過長期觀察和教學實踐,筆者發現以下導入比較受學生歡迎。
2.1.1故事導入
故事,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對于我們的高中生,他們學業繁重,課程枯燥,適時的故事能首先抓住學生的眼球。譬如我們在學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時,可以用“鷂死懷中”的故事導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了解魏征的為人。
2.1.2成語導入
成語很多出自文言文,用學生熟悉的成語導入,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季氏將伐顓臾》的時候,筆者先在黑板上寫了“禍起蕭墻”、“既來之,則安之”,然后再引入課文。
2.1.3借助多媒體導入
視覺的沖擊遠勝于語言的感受,因此,借助多媒體手段,導入新課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2.2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朗讀對于文言教學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定不移地實施“朗讀法”。課堂上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讀起來,讀的方式可以千變萬化:自由朗讀、齊聲朗讀、分組朗讀、個人朗讀、教師范讀,同時注意讀準字音、節奏、讀出語氣、語調、讀出作者思想感情。總之,朗讀不能單一、機械,而應是靈活的、生動的、神韻的、純自然地。以《項羽本紀》為例,這是一篇人物傳記,重點記述了項羽生平的幾個階段,教學過程中,筆者先讓學生自讀,概括每一階段的內容,在次基礎上,重點研讀巨鹿之戰和垓下之戰,讓學生比較司馬遷在對這兩次的戰爭描寫有什么不同,學生先讀巨鹿之戰,當他們讀到“項羽乃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讀得義氣激昂,句式短促,節奏感強,從而讀出了當時緊張的形勢以及楚軍勢如破竹的戰斗優勢。而在讀垓下之戰的時候,明顯感覺氣勢不盛了,甚至有些低沉,因為此時項羽已經兵敗被圍。所以,讀是很重要的,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人物內心的變化,而且對人物形象把握更準確。
3內容分析,學生自主,以文代言
新課程改革已提出課堂上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的要求,可以說課改幾年后,自主學習在現代文教學中體現已十分明顯。因此,教師可以采用“點撥”教學,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具體表現為:點撥詞語,那些屬于重點難點的詞語,一定要點撥。而一般書上注釋過的,老師就不再啰嗦,全部交給學生回家自學。點撥章法,一般在學生把課文讀過幾遍之后,老師根據誦讀進程逐段點撥思路,為學生背誦掃清障礙,避免死記硬背的現象發生。點撥精神,待到全文熟讀成誦、文句疏通之后,圍繞文章主題的閃光點,讓學生發表見解,書寫“一言心得”。教師則在對全班“一言心得”分門別類、深思熟慮后,再作專題評析。比如,在教學《管仲列傳》時,就在學生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筆者設置了以下問題:(1)作者從幾個方面來寫管仲的?(2)管鮑之交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3)管仲任政相齊,做了哪些貢獻?要求學生用課文原句回答。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后,筆者把學生的答案板書在黑板上,最后引導學生背誦。當然在學生回答的同時,以文代言,對一些字、句作適當的解釋。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就自主解決了文章重要問題,還背誦了課文,效率是很高的。
4綜合比較,學會積累
關于以上教學安排,一定會有老師置疑,那字、詞、句解釋怎么辦,那考試怎么辦?其實,這就要求教師做好最后一個環節,引導學生綜合比較,學會積累。文言中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等現象多,因而字、詞方面需要綜合、比較、歸類。比如《口技》課后,引導學生對“指、乳、妙”等詞用法進行歸類,在一單元或一段文言教學后,要對一些虛詞如“之、以”等用法比較歸類,最重要的是自己舉一反三,如“之”字,在什么情況下解釋為“的”,什么情況為代詞,什么情況下不解釋,還有什么情況下為“到”,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練習幫助學習鞏固,這樣通過慢慢積累,學生即便遇到課外文言,他也會懂得用積累的經驗來閱讀,還用得著擔心考試嗎?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也獲得了樂趣、自信,教師也在文言課堂上得以解脫。總之,創建綠色文言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讓學生喜學文言、樂學文言、會學文言。
初中文言文3
(一)情景再現理解大意
情景教學法可以把學生帶到生活中的某個情景當中,讓學生們體會到作者所處的年代背景以及社會環境,使學生們能夠正確地理解文言文的課文大意。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教師使用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這篇文章年代期間一些典型事件,讓學生領會主人公在當時背景下向往美好而又和平生活的追求,感受到作者的心聲。之后,教師再要求學生進行文本解讀,根據學生學情進行適時的點撥指導。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們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體會到文言文作品的內涵。
(二)逐字逐句進行翻譯
文言文與我們當今學習的內容的區別就是文字的組合方式不是我們經常接觸的類型,使學生們不知道從何下手,教師可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讓學生們循序漸進地進行理解。例如在學習《陋室銘》時,教師對句子中的每一字都進行翻譯,然后,讓學生們翻譯整句話的`含義,這樣學生就會把文言文內容用現代的語文知識解釋出來,使學生們容易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能夠讓學生們找到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生正視學習文言文的態度,懂得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積累、總結,認識到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積極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技巧,豐富積累面,夯實文言文基礎。
(三)前后呼應貫穿全文
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一定要理解作者安排文字的先后順序的意圖,學習更多的文字銜接關系。例如在學習《愛蓮說》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講授課文的大意,再讓學生們進行閱讀,通過小組的形式查找資料進行翻譯,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找到課文中承上啟下的橋梁部分,再根據文章的結構,按照事情一定的發展順序貫穿全文。若是學生在翻譯文章前邊、中間或是后面任何一個位置出現了疑難問題的時候,不要擔心和糾結,根據課文的大意進行分層次、分結構地分析,這樣就很容易解決了心中的困惑。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們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在文言文學習中遇到困難不退縮,克服種種困難,并在教師精心指導下,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認真分析,綜合判斷,找到解答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四)習題練習融會貫通
從學生做的習題答案中可以直接反應出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合適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生掌握文言文基礎知識。例如教師可以找一些與文言文有關的課外讀物,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基本信息。然后,讓學生進行閱讀并完成設置的問題。最后,教師帶領大家一同分析、總結、反思,找到解答類似問題的方法和技巧。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精神,培養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總而言之,通過教師的不斷學習和培訓,在教授文言文的知識內容上有了新的看法,不斷排除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使學生掃除心理障礙,不斷積累學習經驗,吸取教訓,使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方面得到更好的幫助,獲得更高的學習成績,提升綜合能力。
初中文言文4
屈突通,其先蓋昌黎徒何人,后家長安。仕隋為虎賁郎將。文帝命覆隴西牧簿,得隱馬二萬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達、監牧官史千五百人,將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復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豈容以畜產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進頓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眾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當免悉達等,旌爾善言。”遂皆以減論。擢左武衛將軍。蒞官勁正,有犯法者,雖親無所回縱。
煬帝即位,遣持詔召漢王楊諒。先是,文帝與諒約,若璽書召,驗視敕字加點,又與玉麟符合,則就道。及是,書無驗,諒覺變,詰通,通占對無屈,竟得歸長安。大業中,與宇文述共破楊玄感,以功遷左驍衛大將軍。秦、隴盜起,授關內討捕大使。安定人劉迦論反,眾十余萬據雕陰。通發關中兵擊之,次安定,初不與戰,軍中意其怯。通陽言旋師,而潛入上郡。賊未之覺,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無備,夜簡精甲襲破之,斬迦論并首級萬余,筑京觀于上郡南山,虜老弱數萬口。后隋政益亂,盜賊多,士無斗志,諸將多覆。通每向必持重,雖不大克,亦不敗負。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東,戰久不下,高祖留兵圍之。通勢蹙,或說之降,曰:“吾蒙國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難?獨有死報爾!”每自摩其頸曰:“要當為國家受人一刀!”其訓勉士卒必流涕,故力雖窮,而人尚為之感奮。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趨斬之。俄聞京師平,家盡沒,乃留桑顯和保潼關,率兵將如洛。劉文靜遣竇琮、段志玄精騎追及于稠桑,通結陣拒之。琮縱其子壽往諭使降,通大呼曰:“昔與汝父子,今則仇也!”命左右射之,顯和呼其眾曰:“京師陷,諸君皆家關西,何為復東?”眾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馬東南向,再拜號哭曰:“臣力屈兵敗,不負陛下。”遂被禽,送長安。帝勞曰:“何相見晚邪?”泣曰:“通不能盡人臣之節,故至此,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釋之,授兵部尚書、蔣國公,為秦王行軍元帥長史。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通發關中兵擊之,次安定次:依次
B.通陽言旋師,而潛入上郡陽:通“佯”,假裝
C.夜簡精甲襲破之簡:選拔
D.率兵將如洛如:到、往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屈突通“忠誠”的一組是(3分)()
①要當為國家受人一刀②眾十余萬據雕陰
③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趨斬之④有犯法者,雖親無所回縱
⑤通不能盡人臣之節,故至此,為本朝羞⑥釋之,授兵部尚書、蔣國公?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遷居長安,曾出仕隋朝為官。屈突通十分愛惜士人,曾冒死勸議諫隋文帝,反對因牲畜財產而濫殺士人,深得文帝常識。
B.屈突通遇事從容,機智靈活。隋煬帝時,他奉詔前去召見漢王楊諒,在楊諒覺得事情有變,心生狐疑時,屈突通沉著應對,最終圓滿完成任務。
C.屈突通驍勇善戰,深諳兵法,曾與他人一起擊敗楊玄感,用奇計平定劉迦論的叛軍。他在訓勉士兵時必流涕,即使軍力匱乏,仍然能鼓舞軍隊士氣。
D.屈突通崇尚氣節,忠心耿耿,先后侍奉過隋代二帝,在隋朝政事混亂時,竇琮曾率騎兵追趕他到稠桑,屈突通結陣抵抗,盡管竇琮派自己的兒子前往勸降,屈突通都沒有叛心,但最終兵敗被俘。
小題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賊未之覺,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5分)
(2)通勢蹙,或說之降,曰:“吾蒙國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難?獨有死報爾!”(5分)
參考答案
小題1:A
小題2:C
小題3:D
小題4:(1)賊軍未能發覺這件事/他,率軍南下,在距離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駐軍,分兵侵占土地。 (2)屈突通形勢危急,有人游說他投降,他說:“我蒙受國家厚待,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國難?只能以死報國!”
小題1:
試題分析:A次:駐扎。要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例如:“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資治通鑒》”,次為“順序,等第”。
考點: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②是劉迦論的行為④是其正直 ⑥是其被唐高祖授予官職。
考點: 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小題3:
試題分析:“竇琮派自己的兒子前往勸降”理解錯誤,原文“琮縱其子壽往諭使降”的“其”指的是
屈突通,這樣才有了后文的“昔與汝父子,今則仇也!”
考點: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4:
試題分析: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詞語的活用以及句式,省略的內容需要補出,能直譯的一定要直譯,要語句通順。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式翻譯:(1)“賊未之覺”為賓語前置句式,“引”為率領、“南”為動詞,“去”為距離,“舍”為住宿、駐軍,“徇”為攻取(占領)土地。(2)“蹙”為迫促、緊促、急促, “事”為侍奉,“安”為怎么,“獨”只、僅僅,“死”作狀語。
考點: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附【參考譯文】
屈突通,他的祖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遷居長安。出仕隋朝虎賁郎將。隋丈帝命人復核隴西牧的文簿,查出隱匿的兩萬匹馬。文帝大怒,收捕太仆卿慕容悉達、監牧官吏共一千五百人,準備全部斬首。屈突通對文帝說:“人命至關重大,人死不能復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撫育天下,難道容許因牲畜財產而在一天之內殺戮一千五百人?”帝叱責他,屈突通上前叩頭說:“我情愿自身受殺戮,來免除眾人的死罪。”文帝醒悟了,說:“我不明此理,競至于此。現在應當免除慕榮悉達等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議。”于是全部按照減刑論處。后擢升為左武衛將軍。上任后為官剛正,有人犯法時,即使是親朋也不放縱。
隋煬帝即位后,派人帶著詔書去召見漢王楊諒。在這之前,文帝與楊諒約定,如果有璽書召,驗看敕字加點,還要與玉麟符相合,那么就能上路。待到這時,驗看詔書沒有點,楊諒覺得事情有變,責問屈突通,屈突通隨口對答,毫無破綻,最終得以返回長安。大業年間,與宇文述一起擊敗楊玄感,因功升遷為左驍大將軍。秦、隴等地群盜興起,(屈突通)被授任為關內討捕大使。安定人劉迦論造反,擁兵十余萬盤踞在雕陰。屈突通調發關中軍隊進擊敵軍,駐扎安定,起初不與敵軍交點,軍中人都猜想他膽怯。屈突通假意說要撤軍,(其實)卻悄悄進入上郡。賊軍未能發覺,率軍南下,在距離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駐軍,分兵侵占土地。屈突通乘敵軍毫無防備,夜晚選擇精銳士兵偷襲打敗敵軍,斬殺劉迦論連同其他賊人共萬余首級,埋在上郡南山封土做成高冢,俘虜老弱數萬人。后來隋朝政治更加混亂,盜賊越來越多,(朝廷)軍士毫無斗志,諸將大多淪陷。屈突通所到之處非常謹慎,雖無大勝,也未打過敗仗。
高祖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東,交戰后久攻不下,高祖于是留下兵部分力包圍河東。屈突通形勢危急,有人游說他投降,他說:“我蒙受國家厚恩,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國難?只能以死報國!” 時常自己撫摸著脖頸說:“應當為國家受人一刀!”他訓導勉勵士兵時必定流下熱淚,所以士兵們力氣雖然用盡,但人們還是被他的精神激勵。皇帝派他的家僮前往招降,屈突通催令斬殺家僮。不久聽說京城平定,家人全都淪陷,于是留下桑顯和保衛潼關,自己率兵將前往洛陽。劉文靜派遣竇琮、段志玄率精銳騎兵追至稠桑,屈突通列陣抵抗他們。竇琮讓他的兒子屈突壽前往勸降,屈突通大喊到:“往昔與你是父子,現在就是仇敵了!”命令身邊人射殺屈突壽。桑顯和對他的軍兵大聲喊道:“京師陷落,各位都家住關西,為何還要向東去?”眾人全都丟掉兵器。屈突通知道無法解脫,于是下馬面向東南,連連叩拜哭喊到:“我力盡兵敗,沒有辜負陛下。”于是被俘,押送到長安。皇帝慰勞他說:“為何相見得這么晚呢?”屈突通哭著說:“我未能盡人臣的忠節,所以到了這個地步,讓本朝蒙羞。”皇帝說:“這是忠臣哪!”釋放了他,授職為兵部尚書、蔣國公,擔任秦王行軍元帥長史。
初中文言文5
文言文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一塊奇葩。那里有岳陽樓的壯美,有小石潭的幽靜,有桃花源的迷人……提到文言文,我們就要著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試題,一般取材于課內,尤其是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內容主要包括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語句理解與翻譯、文言文內容分析與名句默寫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為單項考查和綜合考查兩種。本節以《桃花源記》為例對初中文言文考點進行專項梳理,為大家學好文言文、備戰中考提供一些方便。
一、文言實詞的考查
文言實詞的考查,主要是對常見的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理解時必須結合具體語境。平時應該注意以下五種文言實詞現象:一是古字通假現象。如“便要(yáo)還家”,“要”通“邀”,“邀請”的意思。文中類似的古字通假詞還有“具”、“志”等。二是古今異義現象。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方的配偶,即老婆。文中類似的古今異義詞還有“鮮美”、“交通”、“絕境”、“無論”、“緣”、“延”、“津”“乃”等。三是一詞多義現象。如“舍”字,在“便舍船”句中作“舍棄”講,在“屋舍儼然”句中作“房子”講。文中類似的一詞多義詞還有“尋”、“志”等。四是詞類活用現象。如“處處志之”,句中“志”屬于名詞活用為動詞,作“做標記”講;“漁人甚異之”,句中的“異”屬于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作“認為異”講。五是辨析同義詞。如文中“悉”、“并”、“具”、“咸”、“皆”都有“都”的意思,但也有細微差別:,“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詳細”講,表示無所遺漏;“咸”作“全”、“都”講,指人的全體,“皆”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數。
二、文言虛詞的考查
初中階段常用的文言虛詞,大致有四類:一類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一類起組合作用的,如“以”、“于”、“為”;一類起連接作用的,如“而”、“則”、“乃”;起語氣助詞作用的,如“也”、“乎”、“哉”、“焉”等。平時要注意熟練掌握常用文言文虛詞的意思和用法,特別是“之”、“其”、“則”、“乃”、“且”、“然”“以”、“于”、“為”、“也”、“乎”、“而”、“夫”、“焉”這15個文言虛詞。如“然”,在古漢語中,附在描寫聲容情態的.詞語之后,作為構詞的輔助成分,與現代漢語的“地”相當,作“……的樣子”講(有時可不翻譯),文章中有“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怡然(悠閑、安詳的樣子)”、“欣然(高興地、愉快地)”幾個詞可注意區分差異。
三、文言句式的把握與翻譯
文言文中有些與現代漢語表達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對文言語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一是判斷句,文言中多用“者”“也”表示判斷句的標志,也有用“乃”和“是”的,如“見漁人,乃大驚”,可可譯為“看見漁人,他們是非常吃驚的”;“問今是何世”,可譯為“問現在是什么朝代”。二是省略句,在本文中,主要表現為主語、賓語的省略,如“(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其外還有省略賓語的、省略介詞的、省略謂語的。在譯成現代漢語時,我們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補出來。三是倒裝句,常見的有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賓后置等等。如“忘路之遠近”,定語后置句,“遠近”為偏義復詞,“近”無意義,可譯為“不知不覺中,漁人幾不得他已經走了多遠的路。”又如,“問所從來”,介詞結構后置句,“所”作介詞“從”的賓語,可譯為“問漁人是從哪里來的。”
四、文意的分析與評價
文言文進行文意分析或評價,主要通過對作品層次結構的分析,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中心思想、表達意圖等。有時也通過分析作品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來了解文意寫作特點、修辭手段和表達方式等。如:文章結尾寫道“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語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為他們不愿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節發展上,則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筆。還需注意的是,從近幾年的中考情形看,對文意的分析與評價并不局限于我們課內學過的文言文閱讀,有時也會涉及課外文言文閱讀和比較閱讀。這就需要我們扎扎實實地學好課內知識,靈活地將課內知識遷移到課外。如:請你聯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記》、《歸園田居》(其三)和《飲酒》,說說“常著文章以自娛,頗示自志”中的“志”是什么?比較中,你會發現:“志”是潔身自好、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初中文言文6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語段,回答1~5題。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乙]
孟子曰:“桀、紂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
注釋:①指夏桀、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同“為”,替的意思。③爾也:而已。④壙(kuàng):原野。
1.解釋下列加粗詞在句中的具體含義。
(1)寡助之至 至____________
(2)親戚畔之 畔____________
(3)所惡勿施爾也 所惡__________
(4)獸之走壙 走____________
2.甲文認為“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的結果是怎樣的.,將這個句子寫在下面,并加以翻譯。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說的“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繪。乙文中的這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說到的“桀、紂”,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來解釋就是:_____________。
5.甲文說“得道者多助”,乙文說“得天下有道”。這兩個“道”的意思一樣嗎?說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至:極點
(2)畔:同“叛”,背叛。
(3)所惡:所厭惡的東西(事情)。
(4)走:跑。
2.句子: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翻譯: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3.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
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5.不一樣。甲文所說的“道”,指的是統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說的“道”,指的是統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徑。
初中文言文7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一)初中語文文言文的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
一般來說,教師在講初中語文文言文時,大多數情況都是先把重點的字詞標注好,然后在在課堂上把文章內容一句一句地翻譯給學生,而學生只有把翻譯好的解釋認真記下來,才能把文章理順,最后再死記硬背地把內容背下來,這樣一連串的行為基本就實現了對文言文的學習。可以說,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除了記筆記就是背誦課文。至于學生有沒有理解文章的內容,教師根本無從關注。教師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是進行背誦和默寫字詞句。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枯燥,根本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形式比較單一。
(二)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不夠
通過了解,現在有很多初中生根本不愿意讀古文,也不愿意看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這樣一來,讀寫技能就相對比較缺乏,更不懂得中外的傳統文化和一些基本的文史知識。比如,中國的四大名著有很多學生就根本不愿意讀,原因就是他們的文言文基礎底子太差,沒有形成語感,對于一些基礎的常識性的東西還是不能形成認識。教師要求讓學生記住的文言文詞匯,學生不去記,即使積累了一些文言文詞匯,翻譯理解時也不懂得用,對著句子無從下手。從根本來說,應該加強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培養。
二、解決文言文教學的對策
(一)加強學生的閱讀量,落實對字詞的積累
對于古代文言文教學來說,加大學生的字詞掌握量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如果學生沒有足夠多的'字詞積累,想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只是空想。可以說,文言文的詞義識記和閱讀具有因果關系,學生掌握的古漢語詞匯太少,是沒有辦法完成古文閱讀的。因此,要加強文言文的水平,就必須加大閱讀量。其實,很多古文名著和短小的散文作品集,都是值得學生去閱讀和欣賞的。教師可以在認為關鍵的地方進行點撥,使學生把在課堂上的文言用于運用到閱讀當中,使課外閱讀能和實際相結合,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二)改變傳統的文言文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中,文言文的講解主要是通過初讀課文,閱讀注釋來通順文章的內容,再解決字詞,分析文章的主要脈絡,這樣單純講解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動地位,使他們真正走進課文,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加深對文言文的學習。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學習,使他們在小組間的討論中,真正地理解課文,實現自主體驗,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養成良好的對譯習慣
一般來說,我們對漢語詞匯和句子的理解和使用的困難并不大,但是如果要求我們用比較規范的方式去解釋句子中的字詞,尤其是一篇比較新的文言文,就不那么容易了。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盡管學生記住了一些單個文言文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但是在翻譯時并不會運用或者也不能進行逐字地落實,當然,只有在學生養成反復地實踐和記憶以后理解課文才能更加容易。所以,教師在一開始學習文言文,就應該做好文言文直譯的示范,讓學生能夠通過進行練習,養成文言文翻譯的習慣。當然,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學會對新文章和新句子的猜測,不能不分青紅皂白,而要根據上下文進行推斷,以減少漏譯的現象。
(四)加強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強化閱讀和背誦的要求
通常來說,語言是一種表達思想的工具,現代的漢語句子可以通過一定的節奏和語氣來表達思想感情。同樣地,在初中學生剛接觸到古詩文時,很多學生都會覺得新奇和畏懼,如果這時學生能了解古詩文的語感,就可以為文言文的節奏打動,就比較愿意學習文言文,這不僅有利于理解文言文的含義,還能使學生保持對文言文的興趣,既少了教師的講解,也使學生達到了對古詩文的情感內涵的深入感悟并得到內化。可以說,背誦應該比朗誦的效果好得多,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泛讀一定的古詩文,并且從一開始就堅定不移地進行讀和背。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使學生真正地學好文言文,教師就必須首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夠注重閱讀,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積累一些充實的資料和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從而形成比較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文言文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文言文的水平。
初中文言文8
摘要:語文教材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載體,是否能夠順利被執行是至關重要的。教材選文的合理性也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掌握情況,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部分的選文工作更需要進一步研究總結,把這部分作為重點分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選文;研究
“文言”是與“白話”相對應的,是在古代漢語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種書面語形式。從先秦到清末沿用了兩三千年的時間。五四運動以后,白話文才開始替代文言文作為新的書面表達形式廣泛使用。到目前為止,文言文已基本退出歷史舞臺。那么現行教材為什么還要把文言文編進去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經過激烈地討論后,中學語文界得出一致結論:文言文有必要學。但是,學習什么樣的文言文?如何能使學生更清楚、更快速地掌握文言文?這是中學語文界需仔細考慮的問題,也是本文的中心議題。
一、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選文的現狀
在古代,文言文的用處非常廣泛。人們主要用它記載歷史,各地區風土人情,個人的思想活動或情感抒發等,學習文言文就是在學習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比方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古代思想派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在風云變幻的商場上,企業家們如何能夠帶領自己的團隊化險為夷,不斷創新,在儒家思想中也都能找到答案。由此可見,文言文對提高現代人的文化修養和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選文存在很多問題。
(一)篇數
目前,高中語文教材共有七個版本。分別是語文版、人教版、滬教版、蘇教版、魯教版、粵教版及鄂教版。經筆者調查,不同版本的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數各不相同:滬教版66篇;鄂教版36篇;粵教版17篇。然而,現行語文教學大綱要求,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數不能少于56篇。這樣看來,只有滬教版符合標準,其他版本的數量相差較多。
(二)時代
縱觀這七個版本的語文教材,在選擇文言文的年代方面,主要有:秦漢時期、唐宋時期、明清時期。但是,不同版本選擇的文言文時期卻各有不同。有的選用明清時期的較少,有的選用唐宋時期的較多。并且都是將秦漢文章排在最前面。根據這種狀況,學者的意見出現了分歧。部分學者認為,文言文材料應該按照朝代的順序編排,學生學起來更加容易;還有學者認為,文言文材料應該按照由淺入深的.難易程度來排序,這樣學生有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學起來才輕松。
二、針對問題提出的建議
(一)文學性及思想性兼得
選擇編進高中語文課本的文言文應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和思想性。選文要考慮到文章的結構是否緊湊,條理是否清晰、明確。文章表現的思想內涵及情感態度都必須充滿正能量,積極向上。例如《勸學》這篇文章,節選自《荀子》的首篇。文章圍繞著“學不可以己”的中心論點,分別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態度三方面分步進行闡述。條理清晰、層次感強,大量運用比喻手法是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荀子,是繼“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師,他認為,客觀世界不會按人的思想意志而改變,但人類能夠感知、適應、利用自然趨吉避兇。這一思想正是我國早期唯物主義觀點的核心代表。學生學習了這類作者和他們的文章,一定能夠得到正面的引導,繼而再運用這樣的思想學習其他知識,得到更高的提升。
(二)突出寫作技巧
學生學習語文課的目的包括提高書面語表達的能力。文言文中的寫作技巧大部分都沒有運用到現代文的寫作當中。因此,要多選些寫作技巧突出的文章編進高中語文課本中。例如像《完璧歸趙》《負荊請罪》《不恥下問》等名篇佳作,舉不勝舉。學生可以直接引用這樣的佳句,或者模仿文中的語言改造佳句。比如,對王羲之《蘭亭集序》中“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一句,就可以作出這樣的改編:“仰觀宇宙之大,俯察作業之多,所以頭暈目眩,足以極視聽之苦,倍可悲也。”。這樣的改編可以極好地引發學生的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整合文中語言創造佳句。例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一句便是學生在多篇文言積累的基礎上對語言進行整合而來的。這種創造使文章熠熠生輝。
三、結語
高中語文課程中,文言文是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文言文選文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語文課本整體的質量水平,影響著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因此,只有保證了文言文選文的質量,學生才能從中學到更多具有教育意義的篇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推動祖國繁榮富強。
初中文言文9
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10~13小題。(12分)
【甲】黔之驢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 虎因喜,計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乙】蜘蛛殺蛇
嘗見一蜘蛛,布網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而下,垂身半空,蛇復昂首待之。蜘蛛引絲疾上,還守其網。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動;蛇狂跳顛擲,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腦,果腹而去。
(選自薛福成《庸庵筆記》,略有改動)
【注釋】①飆下:帶著一股風跳下。 ②踞:趴。 ③盬(gǔ):吸飲。
10.解釋下列加點詞。(2分)
A.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好事 B.虎大駭,遠遁 遁
C.果腹而去 果腹 D.蜘蛛引絲疾上 疾
11.用現代漢語解釋下面句子。(4分)
(1)驢不勝怒,蹄之。
(2)蛇復昂首待之。
12.填空。(4分)
(1)【甲】文中老虎對驢的認識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從 A到覺無異能者,再到B。 【乙】文如是者三四次中的是指代的具體內容是: C 。(請用選文原句填空)
(2)甲、乙兩文都寫了動物斗爭的過程,但描寫方法不同:甲文側重描寫虎的 A ;乙文側重描寫蜘蛛的 B 。
13.驢和蜘蛛的斗爭過程,引人深思。請任選其中一種,說說你從它身上得到的'啟示。(2分)
參考答案:
10.(2分) A.喜歡多事; B.逃跑; C.吃飽肚子; D.飛快(迅速)
11.(4分)(1)驢不能忍受(或禁不住)憤怒,用蹄子踢虎。
(2)蛇又昂著頭等待著(吃)蜘蛛。
12.(4分)(1)甲文:A 以為神 B 技止此耳;(各0.5分)
乙文:C 蜘蛛忽懸絲而下,垂身半空,蛇復昂首待之。蜘蛛引絲疾上,還守其網。(1分)
(2)A 心理, B 動作。(各1分)
13.(2分) 示例:從驢的身上我們得到的啟示:
(1)生活中我們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弱點;
(2)人有真才實學,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
從蜘蛛的身上我們得到的啟示:
(1)只要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就能克敵制勝,弱者也可以戰勝強者;
(2)弱有所長,強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機而動,善于斗智,攻其不備,也能出奇制勝。
初中文言文10
陳灌,字子將,廬陵人也。元末,世將亂,環所居筑場種樹①,人莫能測。后十年,盜蜂起。灌率武勇結屯林中盜不敢入一鄉賴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詣軍門謁見。與語奇之,擢②湖廣行省員外郎,累遷大都督府經歷。從大將軍徐達北征。尋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寧國知府。時天下初定,民棄《詩》《書》久。灌建學舍,延師,選俊秀子弟受業。訪問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創戶帖以便稽民。帝取為式,頒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門蓄泄,護瀕江田,百姓咸賴。有坐盜麥舟者,論死數十人。灌覆按④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謀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減死。灌豐裁⑤嚴正,而為治寬恤類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節選自《明史·列傳》)
【注釋】①環所居筑場種樹:在住處周圍種了大量的樹。②擢:提拔。下文中的'遷、除都與此相類似,授予官職的意思。③豪右:豪強。④覆按:復審案件。⑤豐裁:風紀。
19.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段2處)(2分)
灌 率 武 勇 結 屯 林 中 盜 不 敢 入 一 鄉 賴 以 全
2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
1.灌詣軍門謁見( ) (2)尋命筑城泰州( )(3)百姓咸賴( )
2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灌建學舍,延師,選俊秀子弟受業。
22. 結合本文所列舉的事件,說說陳灌是個怎樣的人。(3分)
參考答案:
19、 灌 率 武 勇 結 屯 林 中 / 盜 不 敢 入 / 一 鄉 賴 以 全(2分)
20.(1)拜見 (2)不久 (3)都 (3分)
21. 陳灌建立學堂,邀請老師,選出有才的年輕后輩跟隨老師學習。(2分)
22. 從他在世將亂前在住處周期種了大量的樹,保全一鄉人可以看出他智慧過人,有先見之明;從他 建學校邀請老師教育學生看出他重視教育;從他訪問疾苦、禁止豪強兼并可見他體恤民情等。(3分)
初中文言文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馬》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的一篇自讀課文,這篇課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體現本單元的一個"關愛動物世界"的學習重點,課文內容與環保聯系緊密,可指導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選材非常好,有如下特點:
(1) 課文體現了人類與動物的關系.文章關注動物世界,也就是關注人類本身,有利于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
(2) 課文適應初中生的身心發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創新合作精神.
2,教學目標
我設計教學目標的依據是: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運用祖國語言,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根據教學目標,從認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設計.我設計這篇課文的教 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通過整體感知馬的形象及特征,了解布封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表現他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和超越,啟發學生領會文章內容.
能力目標:通過品位積累優美的詞句,體會語言的生動形象,培養個性化的感悟能力;通過了解對比手法及其作用,培養學生描摹動物的技巧;通過"野生意義"和知識競賽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德育目標:理解作者對野馬的贊美,反思人類應善待動物,珍視生命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
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我依據賈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既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形成良好的個性的教學目標,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領會文章內容;積累優美詞句,體會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傾向.
教學難點;設計"動物園中的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專題活動和"馬"的知識競賽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增強學生善待動物珍視生,的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感.
4.教材與學生
教材處理要符合教學實際,教學的總體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堂課首先要考慮學生,"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仔細研究教學對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語文學習的特點,設計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法
關于教法,魏書生老師的一句話對我的啟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的心靈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或者是世界,人類的大師和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聯系."所以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采用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容量;幫助學生走進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并采用激發興趣法來激活學習思維,啟迪學生智慧.
教師充分考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創設情景,組織教學,把學生強弱搭配分成幾個四人學習小組,這樣便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助,共同提高.
這篇課文可以拓寬學習領域,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的跨學科學習,這節課我要領學生到微機室去上,運用微機對關于 "馬"的成語,俗語,諺語搜集和整理,語文教師也要指導學生上網,進行資料的搜索.
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并進行適當點撥.采用了激發興趣,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
三,學法
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據新《標準》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時間活動,指導認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教師可以適當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具體做法是:
(1)指導學生用圈點批注法自由讀課文.
(2)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體現自學輔導法,主體思維法.
(3)指導學生上網搜索有關野生動物的資料.
(4)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運用對比手法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四,教學程序
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規律,思維發展規律并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根據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就是有目的的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邏輯性,綜合性.還要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題活動.所以確定一下教學步驟: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欣賞有關"馬"三種字體的書法作品,隨著社會的發展,馬的
生存方式及命運也在發生著變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布封的文章去了解關注人類忠實而高貴的朋友,去感受被賦予人性光彩的馬兒吧!(板書:馬 布封)結合注釋請學生介紹作者及作品(多媒體顯示)后師補充.
2,有感情朗讀
⑴請同學們結合注釋自由地,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在讀的過程中把你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劃出來.
學們在讀時,遇到哪些不認識的字詞請說出來.
師幫助解決疑難字詞.(多媒體顯示)要求同學們齊讀,整理識記.
⑵欣賞精彩的語段,領略文章的真諦
誰能選擇文中你最欣賞的一段大聲地,有感情地來讀其他同學認真欣賞,聽后,說出你認為他哪讀的最好 誰再來讀你最欣賞的一段
3,整體感知課文
⑴,我們已對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認為課文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
⑵ 兩種馬在作者布封的筆下各有千秋,請同學們來欣賞現實生活中有關"馬"精美圖片,(多媒體顯示)請同學們再結合文中作者對馬的生活描繪,論說你喜歡家馬還是野馬 給大家一分鐘的準備,喜歡家馬到這兩組,喜歡野馬到這兩組,請按照句式"我喜歡 馬,因為 "來陳述理由,自由論說現在開始:
⑶,請喜歡家馬的同學用一個兩個字的詞概括你喜歡家馬的最主要的原因 (馴良)同樣要求,請字歡野馬的來概括 (自由)(師板書)這也是家馬和野馬的最突出的特點.
⑷,剛才,我們對馬談了自己的喜愛之情,那么,我們再來看課文,作者對這兩種馬又持怎樣的態度呢 (同情,贊美)(師板書)這里同時也寄托了作者的社會政治理想,表達了他對自由精神的追求和超越.
⑸,文中作者在介紹家馬和野馬特征時運用了怎樣寫法 (對比)有什么作用 (突出事物的特征)
4,品讀賞析,揣摩語言.
請你在文中用波浪線畫出你認為作者用得最好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并用"我發現 用得好,好在 "的句式來回答
5,指導合作探究"我們的身邊也出現了供人觀賞的一些野生動物園,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呢 "請同學們前后四人一小組討論一下 從而進行思想教育,完成教學重點,并本著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發展,激勵學生進步.
6,拓展遷移(突破難點)
教師組織開展一個"馬"的知識競賽活動.
座位分成兩大組為平安隊和普通隊,并推選出各組隊長.
選兩名工作人員,一名記分員,一名監督員.
師宣布比賽規則: ①,我這有一個幸運箱中裝有一黃一白兩個幸運球,請隊長站在兩邊,每題輪流摸取幸運球,摸到黃色為先答題,摸到白色為后答題.
②,一般答題為10秒,特殊題為60秒.
③,在規定時間內未答出,倒計時5秒后由對方答.
④每題的內容由摸到白球的隊長為對方讀題.
⑷多媒體顯示關于馬的成語,俗語,詩詞的知識競賽題.
⑸宣布比賽結果,同時送給學生一幅對聯(多媒體顯示)以激勵學生.
以上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先獨立搜集資料,然后按學習小組總和,完成小論文或調查報告,這也是這節課的課后活動的展開,我相信一定可以解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7,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
8,作業布置
盡管目前減負的呼聲很高,但我認為必要的作業布置還是必需的,語文課畢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終歸姓語,因此,我要求學生學習本課,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去感受人類與動物的相伴而生,生趣盎然.
9,板書設計(略)
初中文言文12
【摘要】文言文是中華古代燦爛文化的載體,文言文學習是我們學習和吸納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渠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視文言文教學,提高學生的文言素養,獲得基本的文言知識和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是語文學習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就初中文言教學的現狀、問題和提高文言文教學的質量等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文言文教學;問題分析;應對策略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所選篇目都是傳承多年、文質兼美的名篇,是培養學生思想情感,提升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文言文作為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需要得到國人的學習傳承和保護。但是初中語文課程中的文言文一直是限制學生語文水平的難點之一。初中蘇教版的教材中也有關于文言文的學習,以此來提醒學生們文言文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但當前狀態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環境促使文言文的教學存在著很多問題,使學生的文言文成績越來越差,甚至產生了逆反心理。隨著國家新的教育指標頒布,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文言文的重要性,并要求中學語文教師找尋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文言文興趣。
一、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存在問題分析
(一)傳統教學模式固定
根據調查了解顯示,不少初中的教師在講解文言文的過程中都會考慮到教學參考書中的指導方法,并按照參考中的要求來講解講學內容。該種教學模式不僅固定,且無法滿足當前的教育需求。教師采用該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接受知識時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經常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將大量的思想灌輸給學生,并且要求學生一定要記牢。學生為了不遺漏教師所教導的'知識,就會在課堂當中記錄大量的筆記。該種情況下的學生所學習的只是固定知識,缺乏了自身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初中語文課程本來就比較枯燥,在該種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更加感覺到了文言文的乏味,就會對文言文的學習失去興趣。例如:蘇教版教材中《論語八則》所講解的是古代圣人所講解的做人以及學習的道理。而教師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會簡單的為學生介紹論語的背景,并且要求學生對該文章進行朗誦,糾正學生的讀音,然后進行簡單的講解。該種方式下,忽視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始終缺乏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二)教學指導方法單一
教師在教導學生文言文的過程中僅僅認為朗誦最為重要。為此,教師會要求學生一遍一遍的在課堂當中朗誦文言文。但該種教學方法不僅單一,也缺乏指導作用。既然教師認為朗誦比較重要,就應該對學生提出朗誦方面的要求和指導。但事實上,大部分的教師都會忽略指導部分,而是要求學生自行練習。該種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得到糾正,一旦出現了錯誤,就會一直錯下去。例如,蘇教版語文教材中有一篇《愛蓮說》,該篇文言文主要是為了記錄情感,向學生轉達蓮花的高潔。但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分為男生和女生兩個部分進行朗誦,并且缺乏對學生朗讀節奏的指導。促使學生無法從朗誦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二、中學文言文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注重文與言
所謂的文言文,自然要突出文與言的重要性。教師首先要了解到文與言的教學定位,從而才能夠了解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所在。傳統的教師既然會采用零散的教學方法來教導學生,就會使文言文的整體出現被肢解的現象。為了轉變該種現象,避免學生對于文言文的記憶太過機械,教師應該注重文言文中的文與言。例如,在蘇教版教材當中,《桃花源記》一課,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來解讀文章的具體含義。該種幫助并不是指教師自己將整個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然后由學生對此進行記憶。而是由教師作為引導,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逐句翻譯。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做出要求,要求學生能了解文言文的文本,并注重對書中注釋的理解。教師還需要督促學生進行自學,并且感悟整篇文言文的含義。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首先需要培養學生對于文言文的興趣和愛好。初中的蘇教版教材當中,很多文言文雖然比較晦澀難懂,但其中的內容都與中國古代比較著名的人物相關。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可以抓住文言文的這一特點。例如:《花木蘭》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來了解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并在課堂中講解花木蘭的故事。教師講解的內容能夠使學生對此產生興趣,并引發學生對于花木蘭的敬佩之情。教師能夠將文言文從學生比較陌生的內容轉化成為學生熟悉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也能夠轉變自身的心態,愿意接受文言文的學習。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當代比較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向學生展示文言文的故事。為學生創設出比較真實的文言文環境。多媒體教學方法能夠使教師利用視頻以及課件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文言文的畫面感,并且沖擊學生的精神世界,打動學生的心。學生也能夠在觀看文言文故事的過程中領略到當時環境的震撼。例如,教師在講解《田忌賽馬》時,可以配上一些比較雄壯激昂的音樂,以此來使文言文的故事展現得更加形象具體。最后,教師可以設計比較合理的文言文問題,引導學生對文言文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讀,感受文言文作者的情感。例如,蘇教版中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充分展現了作者當時的生活窘狀,要求教師能夠針對該項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才能夠使學生產生對文言文的興趣。總而言之,文言文在初中的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但要學習文言文卻非常不容易。為了能夠使初中語文中的文言文教學更加順利,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找尋合適的教學方法,并且培養學生對于文言文的興趣,從而塑造學生的文化內涵。只要教師能夠改善教學單一以及教學模式固定等相關問題,初中文言文的教學效率就一定能夠提高。
參考文獻
[1]洪珍珍。淺談中學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課外語文,20xx(12)。
[2]拓佳燕。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才智,20xx(29)。
作者:孫建國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岔河九年制學校
初中文言文13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蓋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佩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相關賞析:
這是一篇贈序。
明洪武年間,宋濂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制誥,洪武十年(1377)致仕。第二年,宋濂至應天(今江蘇南京)去朝見明太祖朱元璋。其時,在國子監讀書的馬君則,以同鄉后輩的身分前來拜訪,宋濂就寫了這篇文章贈送給他。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學而功成名就的事實,現身說法,勉勵后輩專心向學,刻苦自勵,情真意摯,語重心長。
就文章的內容而言,作者主要以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苦經歷,與太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進行對比。作者簡潔生動地敘述早年的經歷:幼時酷愛學習,但因家境貧寒,無書可讀,只得向人借閱。借到書,即使在嚴冬季節,也要自己動手抄錄;為了取信于藏書之家,到期一定歸還,可見得書之難。年長以后,仰慕圣賢的道統,渴望名師指點,且又并非容易的事;為了求師,不顧窮冬烈風,負篋曳屣,奔走于深山巨谷之中,以致足膚皸裂。生活上,自己也甘于貧苦,自得其樂。這些典型事例全面地敘述了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生活。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正是以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不斷地克服障礙,最后才功成名就的。筆墨酣暢,說理透徹,為下文的對比蓄滿了氣勢。接著,有針對性地指出了太學生的優越條件:無凍餒之患,無奔走之勞,有教授相伴,有豐富藏書。這樣,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結論只有一個:學業道德上的成長,取決于自己主觀上是否努力,確鑿的事實,強烈的對比,得出了無可置疑的結論,完成了所要揭示的主旨。此后,又交代了寫作的緣由和宗旨。
就文章的寫法而言,除全篇主體結構進行對比之外,在具體記敘的過程中,又處處予以對比。在記敘自己勤苦求學生活時,以主觀上的勤奮與客觀上的艱苦作對比。譬如,寫讀書需手自筆錄時: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寫求師時,師嚴而禮恭:或遇叱咄,色愈恭,禮愈至;寫求學時,不辭勞苦,困難愈大愈見其志堅;寫生活方面,以同舍生若神人的打扮與自己的.緼袍敝衣作對比;在記敘太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時,又以客觀條件的優越與主觀上的努力與否作對比作者以鮮明的對照,分辨事理,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和說服力量。而在對比中,又可看出文章錯綜變化,富有波瀾,毫無單調呆板之感。加之,措辭委婉,如話家常,表達出一種懇摯的感情,自然會親切動人,催人奮進。
初中文言文14
【摘要】初中文言文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古文水平、扎實語言基本功有著無比重要的促進意義,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積極推進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不僅僅是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扎實了學生的文學功底,提升了他們的鑒賞力和審美能力。特別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積極實現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對于提升文言文教學質量、強化學生語文文言文基本功有著重要的督促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素質教育改革。
【關鍵詞】語文;文言文;教學模式;情境教學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同時也是考試的重難點。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來說,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句式結構、詞語類型、翻譯技巧、主題掌握等,這對于沒有文言文基礎的學生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實現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成了值得思考的問題,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素質教學目標是否得以實現,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文言文學習質量。
一、目前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過多強調藝術性,忽視內容本身
從目前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來看,過多地強調藝術性教學,忽視了內容本身教學,不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在文言文教學時,不少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到了對于整篇文章結構、重點詞句、經典句子的把握上,過多地對文章進行藝術性的分析和評論,而忽視了對于內容本身的把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文言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重視翻譯教學,忽視學生感悟能力
重視翻譯教學,忽視學生感悟能力的提升,這對于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一般在進行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時候,老師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進行課文的預習和思考,直接逐字逐句地來對學生進行文本的翻譯,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學生主動性地發揮,限制了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對于文言文水平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值得注意的是,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翻譯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從而來不斷提升他們的悟性和綜合分析能力。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探析
(一)情境教學,提升文言文教學氛圍
情境教學,提升文言文教學氛圍。在這個現代化社會中,由于長期以來學生的生活生長環境的影響,學生幾乎沒有機會來親近文言文學習,更無法在文言文生活情境中進行語言潛移默化地學習和提升。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在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實現情境教學,營造良好的文言文教學環境。比如在蘇軾《記承天寺夜游》教學中,可以通過借助于多媒體圖片或動畫的方式來對文中的.景物和場景進行深入地解讀,重點來捕捉意象,從而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當時文中的意境,體會“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的月夜之美,以此來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后續的文章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啟發式教學,提升學生感悟能力
啟發式教學,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對于語文文言文教學而言,應該以學生為核心進行教學,努力地調動學生的主觀動機,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實現個人文言文素質的提高。比如在進行周敦頤《愛蓮說》教學的時候,可以這樣來啟發學生:本文的題目是“愛蓮說”,為什么還要提到菊、牡丹等意象,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以此來啟發學生思考,強化他們對于文本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明白通過對比來烘托出作者的蓮花般高潔的人格,以此來不斷地加深學生對于文章主題的理解,以此來不斷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三)實現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
實現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提升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將語文課堂教學資源不斷整合,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語文教學活力,并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提升教學有效性。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設定具體的討論話題,讓學生進行小組來進行討論和分析,從而來不斷地提升教學質量。比如韓愈《馬說》一課,老師可以設定題目:千里馬和伯樂到底哪一個更重要?讓學生自由結成小組來討論,分別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在這個討論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認識,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學有效性。
(四)深刻解讀文章,升華文本主題
深刻解讀文章,升華文本主題。對于語文文言文教學來說,其教學目標絕對不僅僅是基本詞語和句子的掌握和翻譯,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引導學生正確地思考和認識,從而來養成正確的文言文學習方式。在學生掌握文章主題之上,還要結合社會現實來進一步地實現教學延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現代社會背景下桃花源是否有可能存在?浮躁的社會現實與桃花源之間的碰撞和矛盾等,這些問題的設置能夠將語文文言文教學與現實巧妙地結合起來,從而提升了文言文教學質量。
三、結語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文言文承載的不僅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還是古人智慧的象征。針對目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情境教學、啟發式教學、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深刻解讀文章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深入地討論和分析,從而來最大限度地保證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文言文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小學生的語文素質、文言文解讀能力得到較大提升,提升他們的語言素質。
參考文獻
[1]郭仕康.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翟朔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策略探討[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3]張麗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
[4]陳麗華.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探討[J].學園(教育科研)
初中文言文15
1.買鴨捉兔
昔有人將獵而不識鶻,買一鳧去原上。原上兔起,擲之使擊。鳧不能飛,投于地。再擲之,又投于地。至三四,鳧忽蹣跚而人語曰:“我鴨也,殺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擲之苦乎?”其人曰:“我謂爾為鶻,可以獵兔耳,乃鴨耶!”鳧舉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這腳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從前有個人準備去打獵但不認識鶻,買了一只野鴨子就去原野打獵。原野上兔子出來,他就把野鴨子投放出去,讓他襲擊兔子。野鴨子不會飛,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鴨子投放出去,還是掉落到地上。這樣反復了三四次,野鴨子忽然蹣跚著走到獵人面前像人那樣對獵人說:“我是一只鴨子,殺死我并吃掉,這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亂拋亂扔的痛苦加于我呢?”那個獵人說:“我以為你是鶻,可以捕捉到兔子,你竟然是鴨子啊?” 野鴨子舉起腳掌給那個人看,笑著對他說:“你看看我這腳手,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嗎?”
2.良狗捕鼠
齊有相狗者,其鄰假以買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 其鄰畜之數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則桎之!'其鄰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齊國有個人善于識別狗的優劣。他的鄰居請他找一只捉老鼠的狗。過了一年,這人才找到一只,說:'這是一條優良的狗呀!' 鄰居把狗養了好幾年,可這只狗并不捉老鼠。他把這個情況告訴了那個善于識別狗的人。那個善于識別狗的人說:'這的確是一只好狗呀,它想捕捉的是獐、麋、豬、鹿這類野獸,而不是老鼠。如果你想讓它捉老鼠的話,就得把它的后腿拴起來。' 這個鄰居果真把狗的后腿拴住了。這狗才捉起老鼠來。
3.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主人乃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堂,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佯睡以俟,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之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有一個有錢的人家,偶然間得到兩只小狼,將它們與家中的狗一起混雜在一起飼養,這兩只小狼也和狗和平共處。時間久了,也挺聽話的,居然忘了它們的本質是狼。有一天,主人晚上在房間里睡覺,聽到許多狗發出憤怒的嗚嗚的聲音,驚醒,起身看周圍沒有一個人,再躺下準備睡覺,狗又跟剛才一樣發出嗚嗚的`聲音。于是主人假裝睡覺等著看會發生什么事情。那兩只狼趁著主人沒有發覺,正要咬主人的喉嚨的時候,狗起身阻止使它們不能上前。于是主人就殺了那兩頭狼,割下它們的皮。 狼子野心,這樣的說法確實是可信的,而不是誣蔑!表面上假裝親昵,而心里卻心懷不軌,更不單單有這么點野心。野獸有這樣的情況不并足以說什么,為什么連人都會這樣而延誤自身呢?
4.澤人網雁
具區之澤,白雁聚焉。夜必擇棲,恐人弋己也,雁奴環巡之。人至則鳴,群雁藉是以暝。澤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鳴,澤人遽沉其火。群雁皆驚起,視之無物也。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紿己,共啄之。未幾,澤人執火前,雁奴不敢鳴,群雁方寐,一網無遺者。
太湖,有很多白雁聚集在這里。夜晚它們必定選擇地方棲息,惟恐人類用帶絲線的箭射自己,選派值班 雁在四周巡邏。有人來到就叫,群雁憑借這樣可以閉眼睡覺。湖邊的人熟悉它們的事情,點著火光照它。值班雁嘎嘎鳴叫,湖邊的人馬上放低并遮蔽火光。群雁都驚醒,看看,沒什么東西。如此這般三四次。群雁認為值班雁欺騙自己,共同啄它。沒多久,湖邊的人拿著火上前,值班雁不敢再叫了,群雁正在睡覺,一網捕去沒有一只遺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