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作文【優秀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言文作文 篇1
云霧繚繞,山峰高聳入云,在這座山崖上矗立著一座竹亭。飛鳥盡去,在這空蕩的山間,飛雁撲棱翅膀的聲音顯得格外突兀。
突然一道琴聲打破天際,繼而傳來不斷的琴聲,錚錚——音調低沉緩和,如江流般一瀉千里,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忽而音調突變,豪放昂揚,如山峰般高峻挺拔,突生一種磅礴之氣。琴聲時高時低,時起時伏,令飛禽走獸駐足癡望。錚一曲終畢,抬手撫琴,但見此人呈現毫不拘泥之態,舉手投足間盡顯瀟灑之氣,原來是調琴高手俞伯牙。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好!隨即一陣鼓掌聲從遠方傳來。俞伯牙緩緩睜開雙眸,詫異地抬眼望去,只見一位素衣男子佇立在不遠處,外貌清秀,低眉淺笑,神態中滿懷欣佩之情。正疑惑間,面前男子作揖道:打擾了,在下姓鐘名子期,先生這等高超的`琴技,想必是聞名天下的俞伯牙俞先生吧。俞伯牙起身,抱揖回道:正是鄙人。鐘子期笑道:久仰久仰,方才我聽到先生的琴聲,感覺時而置身于崇山峻嶺中,徒生浩然之氣,又時而置身于流水潺潺中,泰然自若,不禁心生喜愛,不免駐足于此。聽到這一番話,俞伯牙不禁一喜:這天下竟有人能會意吾的琴旨,實是能稱得上我的知已啊。于是說道:過獎了,先生可愿每日來這里傾聽鄙人的琴聲?鐘子期回道:幸甚至哉。
于是,每日于這竹亭之中,俞伯牙備琴等待,熱上一壺濃茶,在這茶香氤氳中,鐘子期如約而至,不必言語,相視一笑便可會意。愈伯牙專注調琴,手指快速飛動,婉轉動聽的音樂傾瀉而出。而鐘子期則手執清茗,淺酌低嘗,表情時而悲傷;時而歡笑;時而激帛;時而低沉。變幻無常,仿佛置身于琴聲之境中。一曲終了,鐘子期稍作點評,二人飲茶作樂,談笑風生,實是欲界之至樂。
然而一日,俞伯牙照舊備琴等待,熱茶也已備好。日漸黃昏,卻遲遲不貝鐘子期的到來,心甚焦慮,翹首楚盼,等待的人依舊未來。這時正值秋季,空谷清幽,猿鳥哀啼,旁邊的老樹落葉紛紛,佝僂的枝干無力地伸展著,遠處的斜陽置于山間,卻顯孤獨寂寥之感。俞伯牙長嘆一聲,失望離去。
飛雁傳書,卻帶來不幸的消息,得知好友病逝,俞伯牙攜琴再次來到了竹亭中,正襟危坐,雙手覆于琴弦上,錚——琴聲卻與以往的激昂豪放格然不同,悲沉婉轉,似對知己的悼念,又似對往日的追憶,終不解意。曲畢,物是人非,望著周圍空蕩的氛圍,俞伯牙悲從中來,抬手揮袖,檀琴被打翻在地,仰天大嘆:知己已不在,吾要這琴何用!一滴清淚泫然落下。
此生若能得一知己,無悔,足矣。
文言文作文 篇2
我輩作文,必幾經刪潤①,而后文成。聞歐陽文忠作《晝錦堂記》,原稿首兩句是:“仕宦②至將相,富貴歸故鄉。”再四改訂,最后乃添兩“而”字。作《醉翁亭記》,原稿處有數十字。粘之臥內,到后來又只得“環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聞吾鄉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視,輒④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萬無可去,而后脫稿⑤示人。此皆后學所當取法也。
①刪潤:刪改和潤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進士。④輒:總是。⑤脫稿:(著作)寫完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而”與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富貴而歸故鄉A.雜然而前陳者(《醉翁亭記》)B.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C.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小題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視,輒去十余字。
【小題3】“此皆后學所當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體指什么?(3分)
答案
【小題1】B
【小題2】每寫完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貼在墻壁上,天天仔細閱讀,每次總會刪除十多個字。(每句1分,意思對即可)
【小題3】作文,必幾經刪潤,而后成文。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例句中的“而”起連接作用,把兩個動詞連在了一起。A表修飾,B表連接,C表并列,D表轉折。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辨析能力。
點評:平時學習中,對于文言虛詞、多義詞要多加比較,知道它有幾個意思,并分別舉出例句,積累下來。遇到多義的文言虛詞、實詞后一定要加以聯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該詞是什么意思,這樣熟能生巧。考試時再遇到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區別開了。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兩個句子中的的關鍵詞有“成”“ 熟”“ 去”,根據語境理解這幾個字,分別譯為“寫成,寫好”“仔細”“刪掉”。了解了關鍵字詞的意思,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3】試題分析:審題后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在原文中找到題干中的句子,到它的前面去尋找答案,因為代詞一般指代前面的內容,句中的“此”即是題干所說的“法”。理解可知,指前面的“作文,必幾經刪潤,而后成文”這一概括性的語句。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信息的提取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點評:審題后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找到相關的語句,進一步精讀之,確定哪些語句與題干要求相符,提取出來即可。題干中要求用原文語句回答的,必須用原文語句回答;能借用原文語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語句。
文言文作文 篇3
蘇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贊其“簡直絕了”,古典文獻專家也“驚呆”了
本報訊 昨天本報一篇《今年有位古文奇才》引起讀者強烈關注,這位高考作文通篇用文言文寫成,自如運用大量古字的考生到底是誰?記者昨天采訪了作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他對這位考生表示高度贊揚,“相當難得!前途無量!以他現在的文化修養完全可以被破格錄取!”而語文基礎知識閱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也表示在看了這篇“奇文”后,自己光對字詞的注釋就寫了4頁。但由于考卷仍處于加密狀態,閱卷老師也不知這位考生到底姓甚名誰。希望這位“古文奇才”或知情者看到報道后主動與本報聯系(熱線電話:025-96096)。
“看到這篇奇文的第一感覺是,很驚訝!在中學生中絕對是絕無僅有的!”吳新江老師是古典文獻學專家,雖然他負責的是語文基礎知識部分的閱卷,但當作文閱卷組發現這篇奇文時,只能請他來救援,“不僅普通閱卷老師不認識,看不懂,就連我這個教古典文獻的老師,也不全懂,有些見過但沒用過,還有四五十個古字根本不認識。回去后我查閱資料,做了注釋,光注釋就寫了滿滿4 頁!”不過光會用文言,會寫古字還不算什么,這畢竟是高考作文,切題才是第一要務。“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位考生和《赤兔之死》、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的都不一樣,他的作文寫得非常切題,寫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天地的和諧,他用他的特殊語言和特殊文字來自由表達這樣的主題,非常值得嘉許!”而且對這位考生的文風,吳新江也大力推崇,“不是唐宋散文式的,而是古老的.文言,有賦體特征,也有駢文特征,非常善于描寫,文采恰到好處,特點是拙、實、沉,我印象中,這種文風和漢代楊雄以及近現代的章太炎、魯迅比較接近,作為中學生,非常出類拔萃。而且他的古字也好,典故也好,運用得非常流暢自然,可見這種文化修養已經內化為他自己的東西。”吳新江本學期正好在南師大文科基地班教授實用文言寫作,“不過我還沒見過這樣的學生,我認為他在這方面的程度已經超過我了。”吳新江謙虛地說。
而作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也對這位“古文奇才”推崇有加,“簡直絕了!”何教授說,“這篇文章洋洋灑灑、一瀉千里,非常難得!我想他在這方面的修養已經相當高了,不是一般的優秀可以形容。以他現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被高校破格錄取,如果招生政策允許,他甚至可以直接攻讀研究生。”
這究竟是一位什么樣的考生?大家都充滿了好奇。“我猜想,他一定特別愛讀書,而且讀過很多書,對于楊雄、章太炎、魯迅的文章爛熟于胸,第二,他肯定非常聰明,作為高考考場作文能寫出這樣的水平,靠耍小聰明可做不到。一句話,真是不簡單!”吳新江說。
文言文作文 篇4
從新文化運動開始,中國人便用上了白話文。白話文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大伙要不是有教育,怕是要把文言文拋到腦后。
如同大多數零零后孩子一樣,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是家長們拿著一個啟蒙讀物,指著一只白天鵝一遍又一遍地念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湖綠水,紅掌撥清波。”當時那么小,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哪里會知道詩里說的是什么,只知道跟著一起念:“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也當知道了一種新動物——鵝。
上小學后,接觸的文言文就是古詩。當時感覺真是神奇,這么一句詩,一個字的意思竟是一個詞,雖只有20個字,卻一下子描繪了四幅畫面。當然,一開始肯定喜歡,畢竟以前要背的東西是一篇課文,現在可只有四行字,背起來開心多了。甚至后來也開始模仿著那些詩寫一些打油詩,內容大多都是惡搞別人,發牢騷,以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為名罵一罵日本。可能我當時自己都不知道,這可是我最愛為文言文的時候了吧。
到了中學,文言文可就變成噩夢了。一篇文言文,足足有一頁紙,又看不懂,還要背,這對于當時的我還真是個不容易的事。對于題目更是無語——對于一首古詩的賞析,每一個人的理解應該是不一樣的,也也不應當有人能夠準確說出當時古人的想法,所以每一個文言文賞析題都應該是開放的答案,只要符合當代價值關即可,而當時的老師卻要我們把文言文賞析的答案背下來,以便考試的時候規范作答。
文言文,的確傳播了傳統文化。但我認為,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不能夠像以前那樣八股取士一樣禁錮思想,他應當容許不同時代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們對于他不同的評判、不同的理解。
像文言文等這樣的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是我們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延續。多看文言文,多讀文言文,把我們自己的東西傳下去,讓中華文明更加閃亮,熠熠生輝!
【文言文作文】相關文章:
文言文作文[經典]09-20
(經典)文言文作文09-24
文言文作文(精選)08-14
(精選)文言文作文08-15
[經典]文言文作文08-19
【經典】文言文作文08-04
(精選)文言文作文08-20
文言文作文【精選】08-21
[精選]文言文作文08-27
文言文作文[精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