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金幼孜傳閱讀附答案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明史列傳第三十五》中的明史·金幼孜傳閱讀附答案,希望大家喜歡!
明史金幼孜傳
金幼孜,名善,新淦人。建文二年進士。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直文淵閣,遷侍講。永樂五年,遷右諭德兼侍講,因諭吏部,直內閣諸臣胡廣、金幼孜等考滿,勿改他任。七年從幸北京。明年北征,幼孜與廣、榮扈行,駕駐清水源,有泉涌出。幼孜獻銘,榮獻詩,皆勞以上尊。帝重幼孜文學,所過山川要害,輒命記之,幼孜據鞍起草立就。使自瓦剌來,帝召幼孜等傍輿行,言敵中事,親倚甚。嘗與廣、榮及侍郎金純失道陷谷中。是夜,帝遣使十余輩跡之,不獲,比至,帝喜動顏色。自后北征皆從,所撰有《北征前錄》和《北征后錄》。二十二年從北征,中道兵疲。帝以問群臣,莫敢對,惟幼孜言不宜深入,不聽。次開平,帝謂榮、幼孜曰:朕夢神人語上帝好生者再,是何祥也?榮、幼孜對曰:陛下此舉,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岡,玉石俱毀,惟陛下留意。帝然之即命草詔招諭諸部還軍至榆木川帝崩秘不發喪榮訃京師幼孜護梓宮歸仁宗即位拜戶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尋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學士。是年十月,命幼孜、榮、士奇會錄罪囚于承天門外。詔法司,錄重囚必會三學士,委寄益隆。帝御西角門閱廷臣制誥,顧三學士曰:汝三人及蹇、夏二尚書,皆先帝舊臣,朕方倚以自輔。嘗見前代人主惡聞直言,雖素所親信,亦畏威順旨,緘默取容。賢良之臣,言不見聽,退而杜口。朕與卿等當深用為戒。幼孜等頓首稱謝。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大學士、學士如故,并給三俸。尋乞歸省母。幼孜簡易靜默,寬裕有容。眷遇雖隆,而自處益謙。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疾革時,家人囑請身后恩,不聽,曰:此君子所恥也。
(節選自《明史列傳第三十五》)
【閱讀訓練】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帝然之/即命革詔/招諭諸部還軍/至榆術川帝崩/秘不發喪/榮訃京師/幼孜護梓宮歸/仁宗即位/拜戶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
B.帝然之/即命草詔/招諭諸部/還軍至榆木川帝崩/秘不發喪/榮訃京師/幼孜護梓宮/歸/仁宗即位/拜戶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
C.帝然之/即命草詔/招諭諸部/還軍至榆木川/帝崩秘不發喪/榮訃京師/幼孜護梓宮歸/仁宗即位/拜戶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
D.帝然之/即命草詔/招諭諸部/還軍至榆木川/帝崩/秘不發喪/榮訃京師/幼孜護梓宮歸/仁宗即位/拜戶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
【解析】帝然之,即命草詔,招諭諸部,還軍至榆木川,帝崩,秘不發喪。榮訃京師,幼孜護梓宮歸。仁宗即位,拜戶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
【答案】D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職務、調動等事務,長官為吏部尚書。
B.先帝是古代朝代更替之后,后代人對前代帝王的一種尊稱,既包括已經去世的,也包括健在的。
C.頓首是古代的一種跪拜禮,雙腿跪下,叩頭至地,后多用于書信署名的后面,表示敬意。
D.大學士是古代官名,不同朝代設置情況不同,權限也不同。明代中葉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負責起草詔令、批復奏章等事務,官品雖低,權力很大。
【解析】先帝是對前代已故帝王的.尊稱。
【答案】B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金幼孜很有文才,受到皇上敬重。北征途中,他寫了有關泉水的銘文,受到皇上高級別的慰勞;經過山川要害,皇上就讓他記載下來,他騎在馬上很快就寫好了。
B.金幼孜直言進諫,未被皇上采納。北征半路上,士兵疲憊,皇上向群臣問對策,沒有人敢應答,只有他建議不宜深入,但皇上沒有聽取。
C.金幼孜深受器重,升官加俸。仁宗下詔給法司,審查重案犯時,一定要會見金幼孜等三人;洪熙元年,又讓他晉升為禮部尚書,并兼原職,享受三份俸祿。
D.金幼孜為人平易,淡泊謙虛。他平易少言,心胸寬闊,雖然很受皇上恩寵,但仍非常謙虛,病重時,家人囑咐他向皇上請求身后的恩榮,被他拒絕。
【解析】C會見說法錯誤,文中會應為會聚、會合。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
【答案】C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是夜,帝遣使十余輩跡之,不獲。比至,帝喜動顏色。 (5分)
(2)賢良之臣,言不見聽,退而杜口。朕與卿等當深用為戒。 (5分)
【答案】(1)(5分)那個晚上,皇上派出十余批人追蹤、尋找他們,但都沒有找到,等到他們回來后,皇上十分高興,臉上露出了笑容。(關鍵詞輩跡比顏色各1分,句意1分)
(2)(5分)賢良之臣,進言不被采納,便會退下去閉口不言。我與諸位愛卿一定應該深以為戒。(關鍵詞見杜用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金幼孜,名善,是新淦人。建文二年中進士。成祖即位后,改任翰林檢討,與解縉等人同在文淵閣為官,后升為侍講。永樂五年,(皇上)晉升金幼孜為右諭德兼侍講,并趁機傳諭吏部,在內閣當值的胡廣、金幼孜等人任滿時,不要改作他任。永樂七年,金幼孜隨從皇上到北京。第二年北征,金幼孜與胡廣、楊榮隨行。圣駕駐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幼孜獻上銘,楊榮獻上詩,皇上都給予最高等級的慰勞。皇上敬重金幼孜的文學才華,經過山川要害之地,總命他加以記載,金幼孜跨坐在馬鞍上起草文書,很快就寫好。有使者從瓦剌來,皇上召金幼孜等人傍車輿而行,談論敵方之事,對他很親信和倚重。他曾與胡廣、楊榮和侍郎金純迷路陷在山谷中。那個晚上,皇上派出十幾批人追蹤尋找楊榮和金幼孜,但都沒有找到,等到他們回來后,皇上十分高興,臉上露出笑容。此后每次北征金幼孜都隨從,寫下了《北征前錄》和《北征后錄》。永樂二十二年,金幼孜隨從皇上北征,途中士兵疲憊,皇上向群臣問對策,沒有人敢回答。只有金幼孜說不宜深入,皇上不聽。駐扎在開平時,皇上對楊榮、幼孜說:我夢見神人兩次對我說上帝愛惜生靈,這是什么兆頭?楊榮、幼孜回答說:陛下此舉,本意在于除暴安民。但火燒昆侖,玉石俱焚,望陛下留意。皇上認為他們說得對,當即命他們起草詔書,招撫各個部落,軍隊回到榆木川時,皇上駕崩,秘不發喪。楊榮到京師報喪,金幼孜護衛棺槨返回。仁宗即位,幼孜被任命為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不久加封為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學士。這一年十月,命金幼孜、楊榮、楊士奇在承天門外一起審查并記錄囚犯的罪狀。皇上還下詔給法司,審查重案的囚犯必須會同這三位學士一起辦,皇上對他們的委任更重了。皇上御臨西角門閱覽廷臣的制誥,對三學士說:你們三人和蹇義、夏原吉兩位尚書,都是先帝的舊臣,我正靠你們來輔佐。我曾見前代君主討厭聽直言,(所以)即使是一向所親近的人,也因為懼怕君主之威而順從君主的旨意,緘默不言以討好君主。賢良之臣,所言不被采納,也會退而閉口。我與諸位愛卿一定要引以為戒。金幼孜等人叩頭謝罪。洪熙元年,皇上晉升金幼孜為禮部尚書,仍兼大學士、學士,并支給三職俸祿。幼孜不久請求回家探望母親。金幼孜為人平易,沉默寡言,心胸開闊。雖很受皇上寵信,但他自己更加謙虛。他給自己起居之室命名為退庵。他病重時,家人囑咐他向皇上請求身后的恩榮,但金幼孜沒有聽從。他說:這種做法是君子感到恥辱的。
【明史·金幼孜傳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文言文明史·金幼孜傳閱讀附答案03-25
明史·金幼孜傳文言文翻譯03-31
明史金幼孜的文言文翻譯03-31
明史金幼孜文言文翻譯03-31
明史·周鑣傳 閱讀附答案03-15
金幼孜傳文言文閱讀翻譯04-01
金幼孜是哪個朝代04-14
明史熊鼎傳文言文閱讀答案附翻譯03-31
明史·陳以勤傳閱讀附答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