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故事17個
在日常的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為文言文的理解而發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小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言文小故事 1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獨奔,甚艱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麗。心相愛樂,問:“何夙夜踽踽獨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憂,何勞相問。”生曰:“卿何愁憂?或可效力不辭也。”女黯然曰:“父母貪賂,鬻妾朱門。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將遠遁耳。”問:“何之?”曰:“在亡之人,烏有定所。”生言:“敝廬不遠,即煩枉顧。”女喜從之。生代攜襆物,導與同歸。女顧室無人,問:“君何無家口?”答云:“齋耳。”女曰:“此所良佳。如憐妾而活之,須秘密勿泄。”生諾之。乃與寢合。使匿密室,過數日而人不知也。生微告妻。妻陳,疑為大家媵妾,勸遣之,生不聽。偶適市,遇一道士,顧生而愕。問:“何所遇?”答言:“無之。”道士曰:“君身邪氣縈繞,何言無?”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將臨而不悟者!”生以其言異,頗疑女。轉思明明麗人,何至為妖,意道士借魘禳以獵食者。無何,至齋門,門內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坦,則室門已閉。躡足而窗窺之,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鋪人皮于榻上,執彩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于身,遂化為女子。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遍跡之,遇于野,長跪求救,請遣除之。道士曰:“此物亦良苦,甫能覓代者,予亦不忍傷其生。”乃以蠅拂授生,令掛寢門。臨別約會于青帝廟。生歸,不敢入齋,乃寢內室,懸拂焉。一更許,聞門外戢戢有聲,自不敢窺,使妻窺之。但見女子來,望拂子不敢進,立而切齒,良久乃去。少時復來,罵曰:“道士嚇我,終不然,寧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壞寢門而入,徑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號。婢入燭之,生已死,腔血狼藉。陳駭涕不敢聲。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怒曰:“我固憐之,鬼子乃敢爾!”即從生弟來。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遠。”問:“南院誰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現在君所。”二郎愕然,以為未有。道士問曰:“曾否有不識者一人來?”答曰:“仆早赴青帝廟,良不知,當歸問之。”去少頃而返,曰:“果有之,晨間一嫗來,欲傭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道士曰:“即是物矣。”遂與俱往。仗木劍立庭心,呼曰:“孽鬼!償我拂子來!”嫗在室,惶遽無色,出門欲遁,道士逐擊之。嫗仆,人皮劃然而脫,化為厲鬼,臥嗥如豬。道士以木劍梟其首。身變作濃煙,匝地作堆。道士出一葫蘆,拔其塞,置煙中,飗飗然如口吸氣,瞬息煙盡。道士塞口入囊。共視人皮,眉目手足,無不備具。道士卷之,如卷畫軸聲,亦囊之,乃別欲去。
陳氏拜迎于門,哭求回生之法。道士謝不能。陳益悲,伏地不起。道士沉思曰:“我術淺,誠不能起死。我指一人或能之。”問:“何人?”曰:“市上有瘋者,時臥糞土中,試叩而哀之。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二郎亦習知之,乃別道士,與嫂俱往。見乞人顛歌道上,鼻涕三尺,穢不可近。陳膝行而前。乞人笑曰:“佳人愛我乎?”陳告以故。又大笑曰:“人盡夫也,活之何為!”陳固哀之。乃曰:“異哉!人死而乞活于我,我閻羅耶?”怒以杖擊陳,陳忍痛受之。市人漸集如堵。乞人咯痰唾盈把,舉向陳吻曰:“食之!”陳紅漲于面,有難色;既思道士之囑,遂強啖焉。覺入喉中,硬如團絮,格格而下,停結胸間。乞人大笑曰:“佳人愛我哉!”遂起,行已不顧。尾之,入于廟中。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無端兆,慚恨而歸。既悼夫亡之慘,又悔食唾之羞,俯仰哀啼,但愿即死。方欲展血斂尸,家人佇望,無敢近者。陳抱尸收腸,且理且哭。哭極聲嘶,頓欲嘔,覺鬲中結物,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腔中。驚而視之,乃人心也,在腔中突突猶躍,熱氣騰蒸如煙然。大異之。急以兩手合腔,極力抱擠。少懈,則氣氤氳自縫中出,乃裂綹帛急束之。以手撫尸,漸溫,覆以衾裯。中夜啟視,有鼻息矣。天明竟活。為言:“恍惚若夢,但覺腹隱痛耳。”視破處,痂結如錢,尋愈。異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
文言文小故事 2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出自《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成語魏王想攻打趙國,季梁勸他說:“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個向北走卻要去楚國的人,我告訴他說:“你的方向錯了!”
他卻回答我說:“沒關系,我的馬跑得很快!”這位馬車夫駕車技術非常高明,但是他這樣走下去,只會離楚國越來越遠而已。現在,大王仗著強勢想稱霸,你越是這樣做,離稱霸的.目的就越遠,和那個想到楚國去,反而往北走的人一樣。”魏王聽了之后覺得很有道理,最后終于放棄攻打趙國的計劃。
文言文小故事 3
原文:
粵中莊有恭,幼有神童之譽。家鄰鎮粵將軍署,時為放風箏之戲,適落于將軍署之內宅,莊直入索取。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進。將軍方與客對弈,見其神格非凡,遽詰之曰:“童子何來?”莊以實對。將軍曰:“汝曾讀書否?曾屬對否?”莊曰:“對,小事耳,何難之有!”將軍曰:“能對幾字?”莊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將軍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廳事所張畫幅而命之對曰“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莊曰:“即此間一局棋,便可對矣。”應聲云:“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譯文:
粵中部的莊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聲。(他的)家在鎮粵將軍署旁邊,有一次放風箏玩耍,(風箏)恰好落到將軍署的.內院中,莊有恭直接進入要求歸還。所有衙役都認為他歲數小而忽略了他,沒有來得及阻擋他進入。將軍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狀態與眾不同,急促喝問他說:“小孩從哪來的?”莊有恭實話回答。將軍說:“你讀書了沒有?曾經學過對對子嗎?”莊有恭回答說:“對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難的!” 將軍問:“能對幾個字的對子?”莊有恭回答:“一個字能對,一百個字也能對。”將軍以為他在吹牛,于是就指著廳里張貼的畫讓他做對子,說:“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莊有恭說:“就是這里一盤棋,便可以對呀。”應聲對道:“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文言文小故事 4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之,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返為其患。
【注釋】
食:食物。
聞已:聽罷。
益:增加。
更:改變。
空:空口。
口爽:口味敗壞。
返:同“反”,反而的意思。
文言文小故事 5
沈麟生云:其友某翁者,夏月晝寢,朦朧間見一女子搴簾入,以白布裹首,缞服麻裙,向內室去,疑鄰婦訪內人者。又轉念,何遽以兇服入人家?正自皇惑,女子已出。細審之,年可三十余,顏色黃腫,眉目蹙蹙然,神情可畏。又逡巡不去,漸逼近榻。遂偽睡以觀其變。無何,女子攝衣登床壓腹上,覺如百鈞重。心雖了了,而舉其手,手如縛;舉其足,足如痿也。急欲號救,而苦不能聲。女子以喙嗅翁面,顴鼻眉額殆遍。覺喙冷如冰,氣寒透骨。翁窘急中思得計:待嗅至頤頰,當即因而嚙之。未幾果及頤。翁乘勢力龁其顴,齒沒于肉。女負痛身離,且掙且啼。翁龁益力。但覺血液交頤,濕流枕畔。相持正苦,庭外忽聞夫人聲,急呼有鬼,一緩頰而女子已飄忽遁去。
夫人奔入,無所見,笑其魘夢之誣。翁述其異,且言有血證焉。相與檢視,如屋漏之水流浹枕席。伏而嗅之,腥臭異常。翁乃大吐。過數日,口中尚有余臭云。
文言文小故事 6
《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譯文
《論語》講:“一個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們也不會聽從。”這正好用來說明李將軍。我看李將軍誠誠懇懇嚴肅認真,像一個質樸的鄉下人,不善于講漂亮話。但是當他死的時候,普天下的人,不論是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全都沉痛地哀悼他。這是因為他那忠誠樸實的品德,實實在在地展現在士大夫面前啊。諺語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話講的雖是平常小事,卻說明了一個大道理。
文言文小故事 7
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
竹林七賢中的王戎,是個摳門的人。摳門到什么程度呢?他家有好李子,要賣掉,心里想啊,別人要是把我這種子拿走了種該如何是好?愁啊,晚上睡不著啊。后來他做了一件頗有毅力的'事情,把每一個李子的果核都摳出來留著了。這下睡得著覺了。
文言文小故事 8
蔡司徒渡江,見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頓,方知非蟹。后向謝仁祖說此事,謝曰:「卿讀爾雅不熟,幾為勸學死。」
蔡謨渡江的時候,見著一種動物叫彭蜞,就很高興,說蟹八足而二螯,快去做了來吃。結果吃了后拉肚子,才知道這不是螃蟹。后來被謝仁祖笑話,說你沒有讀熟《爾雅》,差點因為《勸學》而死。
文言文小故事 9
王敦初尚主,如廁,見漆箱盛乾棗,本以塞鼻,王謂廁上亦下果,食遂至盡。既還,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箸水中而飲之,謂是干飯。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權臣王敦剛和公主結婚的時候,就鬧過這樣的笑話。人貴族上廁所,怕臭,用棗子堵鼻孔,王敦不知道啊,還樂呵,上個廁所還有果子吃,結果把人棗子吃完了。出來,侍女端著裝水的金澡盤和裝澡豆的'琉璃碗讓他洗手,這澡豆,就跟我們今天用的香皂一樣,可王敦沒見過啊,以為是吃的,倒進水里攪合攪合吃了,還以為是干糧。
文言文小故事 10
王荊公知制誥。吳夫人為買一妾。荊公見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執事左右。”安石曰:“汝誰氏?”曰:“妾之夫為軍大將,部米運失舟,家資盡沒猶不足,又賣妾以償。”公愀然曰:“夫人用錢幾何得汝?”曰:“九十”公呼其夫,令為夫婦如實,盡以錢賜之。
譯文
王荊公做知制誥這個官職。吳夫人給他買了一名小妾。王荊公看見了后,說:“這是什么東西?”女子回答道:“夫人讓我在您身邊伺候您。”王荊公說:“你是誰的妻室?”女子說:“我的丈夫是軍中的大將,隊里運米船丟了,家里的`財產被沒收了還不足以償還,又把我賣了來賠償。”王荊公感嘆道:“夫人買你花了多少錢?”女子說:“九十。”王荊公叫來了她的丈夫,讓他們再結為夫婦,把錢全賜給他們了。
文言文小故事 11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注釋】
宣王:齊國國君。
竽(yú):古代樂器名。
必:定,必須。
處士:古代稱有學問、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這里帶有嘲諷意味。
請:請求。
說:同“悅”。
廩食:官府供食。廩:糧倉。食:供養、給……吃。
立:繼承了王位。
【啟示】
強調個人應該勤學苦練,使自己具有真才實學。
文言文小故事 12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
譯文:
范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后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續寫:
某日道中遇錢囊,收而還家,啟之數百金也,喜于形色。妻曰:“妾聞君子守操明志,無義之財一毫莫取。今得金喪德,何喜之有?”曰:“拾之未視,固非盜也。”
文言文小故事 13
把自己家里的破掃帚當成寶貝。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惜。出自漢·劉珍《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和陸游的《秋思》詩。
成語傅毅和班固兩人文才相當,難分伯仲,然而班固心高氣傲,輕視傅毅,他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說:“傅武仲(傅毅)因為能寫文章當了蘭臺令史的官職,(但是卻)下筆千言,不知所指。” 但凡人總是善于看到自己的優點,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種體裁,很少有人各種體裁都擅長的,因此各人總是以自己所擅長的輕視別人所不擅長的',鄉里俗話說:“家中有一把破掃帚,也會看它價值千金。”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文言文小故事 14
薛譚學謳
【原文】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于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云。薛譚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后,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文言文小故事 15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出自《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成語魏王想攻打趙國,季梁勸他說:“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個向北走卻要去楚國的人,我告訴他說:“你的方向錯了!”
他卻回答我說:“沒關系,我的'馬跑得很快!”這位馬車夫駕車技術非常高明,但是他這樣走下去,只會離楚國越來越遠而已。現在,大王仗著強勢想稱霸,你越是這樣做,離稱霸的目的就越遠,和那個想到楚國去,反而往北走的人一樣。”魏王聽了之后覺得很有道理,最后終于放棄攻打趙國的計劃。
文言文小故事 16
原文:
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響應者矣!”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
續寫:
逖引兵數退北虜,軍勢稍振,日附之者以千數。是時眾欲復社稷,迎宗廟,歸黔首于水火,建不世之功業。請之,睿令軍江南,不得行進。深恐沮將士,乃擢祖逖中郎將,以下皆拔,使課黎民,董軍事,主三老豪杰事。卒無北向之事。
文言文小故事 17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續寫:
明日,宋人市雉于市,暮反。居旬日,雉雛不異初。宋人食以食,舊態也。曰:“必多啖以成雞。”復進食于舍,日以十計,強雛者甚。子日于隴歸,怪而請父。曰:“是物也,躬親養之,奈何亡者重?”俱以前事對,子悵然矣。
【文言文小故事】相關文章:
文言文小故事06-13
(經典)文言文小故事10-30
【精選】文言文小故事08-19
文言文小故事08-05
(精選)文言文小故事07-23
文言文小故事05-21
文言文小故事(精選)09-23
文言文小故事(集合)07-23
[熱]文言文小故事07-24
【集合】文言文小故事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