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8篇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要一起來學習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 篇1
文言句式(例)
1)判斷句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過也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動詞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吾屬今為之虜矣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斷頭置(于)城上,顏色不少變
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
則思三驅以(之)為度
大王見臣(于)列觀
項王則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劍撞(之)而破之
其不義又甚(于)入人園圃竊桃李
從而譽之,謂之(為)義
4)特殊句式。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狀語后置句)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語后置句)
鉤黨之捕遍于天下(賓語前置句)
以其無禮于晉(狀語后置句)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
雖董之以嚴刑(狀語后置句)
將崇極天之峻(定語后置句)
設九賓于廷(狀語后置句)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句)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句)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 篇2
1.《燭之武退秦師》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供應。)
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秦伯說(“說”通“悅”,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
2.《荊軻刺秦王》
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高興,喜歡。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來。
請辭決矣 “決”,通“訣”,告別,辭別。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同“捧”。奉,兩手捧著。
秦武陽色變振恐 “振”,通“震”,害怕。
圖窮而匕見“見”,通“現”,出現,顯露出來。
秦王還柱走 “還”,通“環”,繞。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3.《鴻門宴》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內通納)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
置之坐上。(“坐”通“座”)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 篇3
原文: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譯文: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南。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于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筑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并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借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筑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并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借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 篇4
季氏將伐顓臾
一、實詞
1、季氏將有事于顓臾(用兵)
2、無乃爾是過與(責備)
且爾言過矣(錯)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過錯)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這,語氣詞)
4、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 擔任)
5、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攙扶盲人走路的人)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輔佐)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痛恨,托詞)
7、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使—來)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使—來,使—安定)
二、詞類活用
(1) 使動用法。 既來之,則安之(使……來、使……安定)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使……來)
(2) 名詞作動詞。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托辭,找借口)
三、虛詞
1、而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卻)
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并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卻)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并列)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卻)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卻)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并列)
2、于
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對)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從,在)
固而近于費(跟)
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在)
3、為
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成為)
何以伐為。(語氣詞)
4、之
既來之,則安之。(代詞)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的)
四 常見的文言句式翻譯
1.判斷句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疑問句
(1)求!無乃爾是過與(疑問語氣詞“與”,表疑問)
(2)何以伐為(疑問代詞“何”與句末語氣詞“為”,表反問)
(3)是誰之過與(疑問代詞“誰”與疑問語氣詞“與”,表疑問)
3.省略句
(1)昔者先王以(之)為東蒙主(省動詞賓語“之”,即顓臾)
(2)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國君)則修文德以來之(省去主語“國君”)
(3)(國君)既來之,則安之(省去主語“國君”)
(4)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之)也(省去賓語“之”)
4.倒裝句
(1)季氏將有事于顓臾(于顓臾有事,介詞賓語后置)
(2)何以伐為(以何伐為,賓語前置)
(3)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
寡人之于國也
一 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過”。句意是:只是沒有跑百步罷了。)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鄰國的多。)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頒,通“斑’。句意是:頭發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東西頂著東西了。)
涂有餓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餓死的人。)
二 實詞
1、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谷物收成不好/黃河)
2、鄰國之民不加少 (更加)
3、棄甲曳兵而走。(逃跑)
4、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5、直不百步耳(只)
6、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這 遺憾)
7、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道路, 賑濟)
8、七十者衣帛食肉(穿)
9、樹之以桑(種植)
10、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歸罪,責備)
三 古今異義詞
寡人之于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于形影孤單的人。)
河內兇(河,黃河。今泛指河流。)
請以戰喻(請,請允許我。今常用于對方“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借。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
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于選擇復句中的選擇詞。 )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么。今常用于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四 詞類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敲起鼓。)
樹之以桑(樹,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種植。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帶賓語“帛”作動詞,穿上。)
謹庠序之教(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 )
然而不王者(王,名詞受副詞“不”的修飾作動詞,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
五 虛詞
1、于
寡人之于國也,(對于)
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到)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比)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在)
2.焉
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語氣詞)
斯天下之民至焉。(代詞)
3.之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的)
填然鼓之(音節助詞)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的 音節助詞)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申之以孝悌之義(代詞 的)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取獨)
4.以
請以戰喻(用)
以五十步笑百步(拿,憑)
斧斤以時入山林(按照)
5.而
棄甲曳兵而走(修飾)
或百步而后止(承接)
然而不王者(卻)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并列)
六 常見的文言句式翻譯
1、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認真從事學校的教化,用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義反復告訴學生,頭發花白的人不啊在道路上負擔東西。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不稱王的.,不曾有過這樣的事。
3、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這和刺人把他殺死,說不是我,是兵器殺的有什么不同呢?
《黃花崗烈士事略》序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又或有紀載而語焉不詳(通“記”,記述)
(2)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 (通“倡”,倡導)
2.特殊詞義
(1)直可驚天地(簡直)
(2)滋可痛矣(更加、越發)
(3)視清季有加(比)
(4)滿清末造(一個季節或一個朝代的末了)
3.古今異義
(1)益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矣
古義:益、更加,副詞 今義:滋生,增添
(2)顧自民國肇造
古義:建立 今義:制作
4.詞類活用
(1)名詞為動用法。 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為…作傳)
(2) 形容詞用作動詞 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將……發揚光大)
(3) 使動用法 直可驚天地,泣鬼神(使……驚動,使……哭泣)
二、文言虛詞
1.之
(1) 以堅毅不撓之精神/全國久蟄之人心 結構助詞,的。
(2)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結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3) 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 吾黨菁華付之一炬(代“吾黨菁華”) 代詞。
2.以
(1)以堅毅不撓之精神/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 介詞,憑借。
(2) 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 介詞,因為。
(3)倘國人皆以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斗/以所輯《黃花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介詞,拿、用。
(4)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介詞,把。
(5)不半載而武昌之革命以成 連詞,因而。
(6)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 連詞,來。
3.且
(1)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連詞,表讓步,尚且。
(2)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 連詞,表遞進。
4.為
(1)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 介詞,替。
(2)草木為之含悲 介詞,為了。
(3)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 介詞,被。
(4)余為斯序,既痛逝者 動詞,寫作。
5.于
(1)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介詞,比。
(2) 以所輯《黃花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介詞,向。
(3)猶湮沒于荒煙蔓草間/而徒感慨于其遺事 介詞,在。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風云因(之)而變色(省動詞賓語“之”,即“是役”)
(2)不半載而武昌之革命以(之)成(省賓語“之”,指廣州起義)
(3)并以(之)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省動詞賓語“之”,即“斯序”)
(4)時予方以討賊督師(于)桂林(省介詞“于”)
(5) (是)滋可痛矣(省主語“是”,譯為“這”)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 篇5
1、通假字(例)
肇錫余以嘉名(同賜)
扈江離與辟芷兮(同僻)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幾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過,僅僅;同又)獨五人之
(同皎皎,光明顯耀的樣子)斂貲財以送其行(同資)
亦曷故哉(同何,疑問代詞)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同矣,語氣詞,了)共其乏困(同供,供給)
夫晉,何厭之有(同饜,滿足)
秦伯說,與鄭人盟(同悅,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同智,明智)
肉袒伏斧質(同锧,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同否)
拜送書于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圖(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同佯,假裝)設九賓于廷(同儐)
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同熟,仔細)
請奏盆
秦王(同缶)
距關,毋內諸侯(同拒,據守;同納,納入)要項伯(同邀,邀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違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同早,早上)
令將軍與臣有郤(同隙,隔閡,嫌隙)
因擊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拔劍切而啗之(同啖,吃)
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絲毫)
涇流之大(同徑,直)
不辯牛馬(同辨,分辨、辨別)
其不仁茲甚(同滋,更加)
故擇先王之成法(同釋,舍棄,拋棄)
嘗一
肉(同臠,切成塊狀的肉)
雍水暴益(同溢,漲水)
溺死者千有余人(同又)
2、一詞多義(例)
使:
使北營(出使)
會使轍交馳(使者)
奉使往來(出使的人,使者)
竟使遇哨(假使)
使來者讀之(讓)
使臣奉璧(派)
求人可使報秦者(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使臣,使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讓)
間:
得間奔真州(機會)
出沒于長淮間(之間)
間以詩記所遭(間或,有時候)
度:
予自度不得脫(估計)
付之度外(考慮)
當:
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時候)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掌管,主持)
然五人之當刑也(在時候)
盛: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興旺、旺盛)嗚呼,亦盛矣哉!(盛大隆重的事)
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把東西放入器物中)發:
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拿出)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發動)
而又有減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頭發)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抒發)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發送)
徒:
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類人)
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空,徒然)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僅僅)卒:
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士兵)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
買五人之
豆而函之,卒與尸合(終于)
五萬兵難卒合(通猝)
私: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自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愛)
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偏向)
項伯乃夜馳至沛公軍,私見張良(私下、偷偷)下:
慮壅蔽則虛心以納下(臣下)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伐: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砍伐)
十年春,齊師伐我(攻伐,討伐)
載:
載舟覆舟(乘載,裝載)
載歌載舞(又)
安: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安定)
君安與項伯有故(怎么)
蓋:
克終者蓋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斷,大概)
蓋在殷憂(因為)
拜:
拜為上卿(授予官職)
拜送書于庭(叩拜)
見:
徒見欺(被)
于是王召見(接見)
我見相如(看見,遇見)
不見水端(看見)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
計:
計未定(計策)
竊計欲亡走燕(打算)
臣從其計(主意)
廉頗藺相如計曰(商量,商議)
故: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所以)
故遣將守關者(特意)
君安與項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如:
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
沛公起如廁(往,去)
意: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料想)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圖)
舉: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舉起)
殺人如不能舉(盡)
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道歉,謝罪)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感謝)
乃令張良留謝(兼有道歉和告辭之意)
若:
望洋向若而嘆(海神名,北海若)
以為莫己若者(比得上)
聞:
聞道百(聽見)
且夫吾嘗聞(聽見,聽說)
少仲尼之聞(見聞,學識)
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
始吾弗信(開始)
法:
凡先王之法(法律,法令)
猶若不可法(效法,取法)
時:
有要于時也(當時)
時不與法俱至(時代)
幸:
而君幸于趙王(寵幸)
則幸得脫矣(僥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不幸短命死矣(幸運)
始皇帝幸梁山宮(特指皇帝到某處去)
負:
寧許以負秦曲(使擔負)
負其強(倚仗)
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辜負)
肉袒負荊(背負)
引: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引趙使者藺相如(延請)
引車避匿(調轉)
秦軍引而去(避開)
引酒且飲(拿)
所以:
而法其所以為法(的依據)
此其所以敗也(的原因)
以:
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連詞,表目的)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介詞,表憑借)于是乘其厲聲以呵(連詞,表修飾)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介詞,用)
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介詞,因為)亦以明死生之大(連詞,表目的)
以其無禮于晉(連詞,因為)
敢以煩執事(介詞,拿,用)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介詞,把)
越國以鄙遠(連詞,表承接)
焉用亡鄭以陪鄰(連詞,表目的)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連詞,相當于而,表轉折)必竭誠以待下(連詞,表修飾)
縱情以傲物(連詞,表并列)
則思無因喜以謬賞(連詞,表承接)
則思知足以自戒(連詞,表目的,用來)
則思三驅以為度(介詞,把)
雖董之以嚴刑(介詞,用)
具告以事(介詞,把)
請以劍舞(介詞,用)
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詞,憑)
項王未有以應(連詞,來)
貴以近知遠(介詞,根據,按照)
以益所見(連詞,來)
而:
去今之墓而葬焉(連詞,表承接)
其疾病而死(連詞,表修飾)
死而湮沒不足道者(連詞,表承接)
則噪而相逐(連詞,表修飾)
而仆之(連詞,表承接)
買五人之頭而函之(連詞,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連詞,表承接)
夜縋而出(連詞,表修飾)
朝濟而夕設版焉(連詞,表轉折)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連詞,表轉折)
功成而德衰(連詞,表因果)
擇善而從之(連詞,表承接)
則思謙沖而自牧(連詞,表目的)
勞苦而功高如此(連詞,表并列)
項王按劍而跽(連詞,表修飾)
拔劍切而啗之(連詞,表承接)
焉:
激于義而死焉(兼詞,于之,在這件事上)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詞,代五義士)
吳之民方痛心焉(語氣詞,無實義)
子亦有不利焉(語氣助詞,表陳述)
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為什么)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之: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助詞,的)
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佯狂不知所之者(動詞,去,往)
人皆得以隸使之(代詞,代他們)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前為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后一個代詞,指代石碑)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是寡人之過也(的)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
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個助詞,的;后一個代詞,指代秦君)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詞,代這件事)
將焉取之(代詞,代土地)
豈取之易(天下)
擇善而從之(它)
代百司之職(的)
思國之安(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董之以嚴刑(人民)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到)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野語有之曰(代詞,代后面所說的俗語)
我之謂也(賓語提前的標志)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的)
其:
以旌其所為(代詞,指代五義士,作定語成分)斂貲財以送其行(代詞,代周順昌)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詞,代自己)
發其志士之悲哉(代詞,代他們)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詞,那)
以其無禮于晉(代詞,指代鄭文公)
君知其難也(代詞,這)
又欲肆其西封(代詞,指代晉國)
失其所與(代詞,指代自己)
吾其還也(表商量語氣,相當于還是)
且: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連詞,表并列,又)且君嘗為晉君賜矣(連詞,表遞進,況且)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將)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尚且)
于:
激于義而死焉(介詞,表被動)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介詞,向)
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介詞,在)
不能容于遠近(介詞,表被動)
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介詞,在)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對)
貪于財貨(對于)
長于臣(比)
得復見將軍于此(在)
為:
以旌其所為(做)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作為)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是)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是)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替,給)
無虧為之大道哉(作為)
則思三驅以為度(作為)
為天下笑(被)
相如為上大夫(當,做)
為趙宦者令謬賢舍人(是)
趙王竊聞秦王善為奏者(演奏)
為一擊(替,給)
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立下)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成為)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結成)
軍中無以為樂(作為)
竊為大王不取也(認為)
君為我呼入(替、給)
為之奈何(對,對于)
何辭為(句末語氣詞,常用在疑問句末)
因:
不如因善遇之(趁機)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于是,就)
3、古今異義(例)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古:到;今: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古:黨羽;今:指與公家相對的個人)吳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極端傷心)非常之謀難于猝發(古:非同尋常;今:程度副詞,十分,極)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古:頭顱,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團的領導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個人;今:尊稱別人的妻子)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承天景命(古:大;今:景色)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古:虛;今:朝特定的方向或目標快速猛闖)簡能而任之(古:選拔;今:用于形容詞結構簡單或動詞使繁變簡)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古:放縱情欲;今:盡情)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古:以之為;今:認為)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古:從這里到那里,指地點;今:表示時間,從前,過去)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古:盟約;今:限制)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離開;今: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去)不如因而厚遇之(古:趁此就;今:表因果關系的連詞)于是相如前進缶(古:走上去奉獻;今:向前行動或發展)位在廉頗之右(古:上;今:方位名詞,與左相對)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古:揚言;今:表示政見的公告)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詞所和介詞以的連用;內親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成員)相如奉璧奏秦王(古:呈現,進獻;今:演奏或取得成效)傳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嬪;今:美貌女子)
璧有瑕,請指示王(古:指出來給看;今:上級給下級的指令)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古:尊重;今:嚴密、嚴厲、嚴格)故臣復取璧(古:再;今:往復,重復)
拜為上卿(古:授予官職;今:指一種表示敬意的禮節)竊計欲亡走燕(古:逃跑;今:行)
王必無人(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臣請完璧歸趙(古:請你允許我;今:請求你)沛公居山東時(古:崤山以東;今:指山東省)約為婚姻(古:由婚姻關系而形成的親戚;今:由結婚而形成的夫妻關系)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詞,很、非常)百川灌河(古:黃河;今:泛指河流)
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東海的北部;今: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國一部分海域)東面而視,不見水端(古:臉向東;今:東邊)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在這種情況下;臉;今:表示后一段緊接著前一段;面貌)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古:指修養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對財物不計較,言談舉止自然)4、詞類活用(例)
予分當引決(名詞作狀語,按名分)
詭蹤跡(形容詞作動詞,詭秘,隱蔽)
草行露宿(名詞作狀語,在草叢里,在露天)
道海安、如皋(名詞作動詞,取道)
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詞作動詞,為作序)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詞作動詞,修墓)
其疾病而死(名詞作動詞,患疾病)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 篇6
予分當引決(名詞作狀語,按名分)
詭蹤跡(形容詞作動詞,詭秘,隱蔽)
草行露宿(名詞作狀語,在草叢里,在露天)
道海安、如皋(名詞作動詞,取道)
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詞作動詞,為……作序)
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詞作動詞,修墓)
其疾病而死(名詞作動詞,患疾病)
緹騎按劍而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名詞作動詞,撫慰)
眾不能堪, 而仆之(動詞使動用法,使……倒地)
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名詞作動詞,用盒子裝)
不敢復有株治(動詞作名詞,株連治罪的事情)
不能容于遠近(形容詞作名詞,遠近的百姓)
則盡其天年(形容詞作動詞,享盡)
人皆得以隸使之(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奴仆那樣)
安能屈豪杰之流(動詞使動用法,使……屈身)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名詞作動詞,作記)
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駐軍、駐扎在函陵)
鄰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削弱)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動詞使動用法,使……亡)
越國以鄙遠(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鄙,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闕秦以利晉(動詞使動用法,使……損害;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受益)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名詞作狀語,在東方、在西方;名詞使動用法,使……為邊境)
樂盤游(意動用法,以……為樂)
宏茲九德(使動用法,使……光大)
將有作(動詞作名詞,興建,指興建宮室一類事情)
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使動用法,使神勞,使思苦)
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詞作狀語,向西)
間至趙矣(名詞作狀語,從小路)
卒廷見相如(名詞作狀語,在朝廷上)
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怒發上沖冠(名詞作動詞,向上,豎起)
臣乃敢上璧(名詞作動詞,獻上)
舍相如廣為傳(名詞作動詞,安置住宿)
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名詞作動詞,穿,懷里藏著)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名詞作動詞,發出苦笑聲)
趙王鼓瑟(名詞作動詞,彈)
秦御史前書曰(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名詞作動詞,用刀殺)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動用法,使……止,阻止)
寧許以負秦曲(使動用法,使……承擔)
歸璧于趙(使動用法,使……歸)
臣請完璧歸趙(使動用法,使……完整)
大王必欲急臣(使動用法,使……急,逼迫)
秦王恐其破璧(使動用法,使……破)
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使動用法,使……堅明,堅守,恪守)
畢禮而歸之(使動用法,使……完畢)
且庸人尚羞之(意動用法,以……為羞)
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動用法,以……為先,以……為后)
吾得兄事之(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那樣)
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沛公軍霸上(名詞作動詞,駐扎)
道芷陽間行(名詞作動詞,取道)
籍吏民(名詞作動詞,登記)
范增數目項王(名詞作動詞,用眼示意)
素善留侯張良(形容詞作動詞,與……友善)
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詞作名詞,危急的事)
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詞作動詞,接觸,沾染)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名詞使動用法,使……為王)
臣活之(動詞使動用法,使……活)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動詞使動用法,使……隨從)
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動詞使動用法,使……納入)
拔劍撞而破之(動詞使動用法,使……破)
秋水時至(名詞作狀語,按時)
順流而東行(名詞作狀語,向東)
東面而視,不見水端(名詞作狀語,朝東,向東)
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意動用法,以……為少;以……為輕)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形容詞作名詞,美景)
眾聞則非之(形容詞作動詞,指責、非難)
上為政者得則罰之(名詞作狀語,在上)
以虧人自利也(使動用法,使人虧)
從而譽之(名詞作動詞,稱贊)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 篇7
鴻門宴
司馬遷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 篇8
原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翻譯: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舉行祓禊活動。
講解:“永和九年”是用年號紀年法紀年,即:使用帝王確立的年號加上序數詞紀年;“癸丑”是用干支紀年法紀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進行依次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來紀年;這一年為東晉穆帝確立“永和”這一年號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兩種紀年方法一般單用,這里疊用有清晰紀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韻上的作用。“暮春”是用孟仲暮紀月法紀月,即:三月。“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狀語后置。“禊”為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蘭亭集序》還有個別稱叫“禊帖”。
鑒賞:一語道盡時地事也。
原文: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翻譯:有賢德的人都來(到這里),年輕的、年長的都(在這里)會集。
講解:“賢”“少”“長”為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意為“有賢德的人”“年輕的人”“年長的人”;“至”“集”后都省略了介賓短語“于此”,作狀語。
鑒賞:八字寫盡來人,更寫盡修禊之盛事。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翻譯:這里有高大險峻的山嶺,茂盛高密的樹林和竹叢;又有清澈激蕩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
講解:“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個短語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辭,翻譯時都需要調整。“映”為動詞“輝映”,“帶”為致詞“環繞”,其后省略了介詞“于”。
鑒賞:二十字寫盡幽美環境。
原文: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翻譯:(把水)引來作為飄傳酒杯的環形渠水,(人們)在它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可是)飲一杯酒,賦一首詩,也足夠用來痛快地表達幽雅的情懷。
講解:“引”后省略了賓語“之”,代“清流激湍”;“以”為承接關系的連詞,不譯;“列坐”后省略了介詞“于”;“一觴”“一詠”為動詞性短語“飲一杯酒”“詠一首詩”;“以”為介詞“用來”。
鑒賞:三十字寫盡飲酒賦詩之盛況。
原文: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翻譯: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微風和暖。
鑒賞:一張一弛,此為弛。
原文: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翻譯:抬頭觀望遼廓的宇宙,低頭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來放眼四望、舒展胸懷的(景觀),(都)足夠用來讓人盡情享受視聽的歡樂,實在快樂啊!
講解:“之”為定語后置的'標志;“品類”為名詞“世間萬物”;“所以”為固定結構“所用來……的景觀”,“極”為動詞“盡情享受”。
鑒賞:此為“游”,有景物、有游蹤。
第二段:
原文: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翻譯:人們彼此相處,俯仰之間(就是)一生。
講解:“夫”為助詞,不譯。“之”主謂之間的結構助詞,不譯。“俯仰”用兩個動作表示時間短暫。
鑒賞:所有的生命感悟實自一“夫”字始。
原文: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譯:有的人從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東西,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通過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懷所寄托的事物,在形體之外,不受任何約束地放縱地生活。
講解:“諸”為合聲詞“之于”,“之”代所言內容,“于”與其賓語“懷抱”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晤言”“放浪”后省略了介詞“于”,“于”與其賓語組成的賓語介賓短語作狀語;“因”為介詞“通過”,與其后面“寄所托”一起形成介賓短語作了狀語。
鑒賞:讀此句有“物喜”“己悲”之感。魏時的彌衡,西晉時的劉伶等人為典型代表。此實為政治黑暗,殘害屢起時,文人生活的畸變。
原文: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翻譯:雖然(人們的人生)取舍千差萬別,好靜好動,也不相同,但是,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暫時得意,快樂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待到他對于自己所到達的地方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就會隨之而來。
講解:“取”有兩解,一為“趣”,一為“取”,這里取“取”意。“欣于所遇”為典型的介賓短語作狀語的倒倒裝句,“所遇”為名詞性的所字短語。
鑒賞:此境而有此感,古今同也。
原文: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翻譯:以前感到歡快的事俯仰之間已經變為陳跡,仍然不能不因此產生感慨,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后終將以生命的結束為最終結局。
講解:“之”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結構助詞“的”,在句中譯為狀語,實因古今漢語習慣不同;“之”為代詞,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的情況;“修”為形容詞“長”;“期”為“以……為最終結局”;“盡”為“生命的結束”。
鑒賞:生命之痛感由此而出也!
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翻譯: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鑒賞:千古同此一嘆!
原文:豈不痛哉!
翻譯:怎能不悲痛呢?
鑒賞:此痛感為文學史上最初的痛感!西晉時阮籍的窮途而哭為其先聲!
第三段:
原文: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翻譯: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沒有不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說明。
講解:“合契”:古代的契分為兩半,各執其一,相合為信。“喻”為動詞“說明”;“于懷”介賓短語作為后置了的狀語。
鑒賞:此為閱讀之真境界!
原文: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翻譯:(我)本來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講解:“一”“齊”為意動用法,意為“把……看作一樣”。
鑒賞:生命之痛更加重一層哲學感矣!
原文: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翻譯: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
講解:“之”為主謂之間的結構助詞,不譯。
鑒賞:生命之痛更加一層厚重的歷史感矣!
原文: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翻譯: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
講解:“時”為“當時的”,指“參加這次聚會的”;“其”為人稱代詞“他們的”。
鑒賞:補錄蘭亭集之成因,實因生命之感,實因修禊始也!
原文: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翻譯:即使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
鑒賞:補錄蘭亭集之理論依托。
原文: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翻譯:后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于生死這件大事吧。
鑒賞:補錄蘭亭集序之目的,其間顯示著極其強大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