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晏子使楚》(集錦15篇)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晏子使楚》,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言文《晏子使楚》1
[甲]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①更道②,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③,張袂④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⑤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注:①儐者:接引賓客的人;②更道:改變道路;③閭: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字詞:(4分)
①坐盜( ) ②圣人非所與熙也 ( )
③晏子避席對曰( ) ④故直使楚矣( )
小題2:下列選項中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晏子使楚使子為使
B.嬰聞之齊之臨淄三百閭
C.寡人反取病焉王子猷、子敬俱病篤
D.今民生長于齊不盜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
小題3:翻譯下列句子。(6分)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然則何為使子?
小題4:結合甲、乙文段的具體情節,分別評述楚王和晏子的性格特點。(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因某事犯罪,或者犯……罪(2)熙:通“嬉”,戲弄,(3)座位(4)所以
小題2:D
小題3:(1)葉子只是相似,但它們果實的味道是不同的。
(2)該不會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于偷盜吧!
(3)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會派你當使臣呢?
小題4:楚王:仗勢欺人 晏子:機智善辯。
小題1:試題分析:“坐”根據“坐盜”可知,是“犯……罪”的意思。“熙”是通假字,先寫出所通的字,再解釋。“席”和“故”都是文言文中的`常見字,此句中也是該字的常規用法,即分別為座位和所以的意思。
小題2:
試題分析: A中加點的字,前一個是動詞,出使,后一個是名詞,使者。B中加點的字,前一個是代詞,后一個是助詞。C中加點的字,前一個是羞辱的意思,后一個是生病的意思。D中加點的字意思相同,均為“在”的意思。
小題3:
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其實”“ 善盜”‘ 然則’“何為”等。“其實”是它們的果實的意思,“善盜”是善于偷盜的意思,‘然則’是個復合詞,既然這樣。“何為”為什么。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4:
試題分析: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楚王仗著自己是大國,三度羞辱晏子,甲文中羞辱齊人善盜,乙文中先是讓晏子從小門(狗洞)進入,再是以晏子身材小羞辱齊國無人。可見其囂張霸道、無事生非。是仗勢欺人的表現。而晏子面對楚王對自己和對齊國的羞辱,運用靈活的頭腦,善辯的口才化解了危機,并使得楚王絲毫沒占到便宜。
文言文《晏子使楚》2
《晏子使楚》相關知識
成語有的來自寓言,如“亡羊補牢”;有的來自歷史故事,如“完璧歸趙”;有的來自古詩文語句,如“學而不厭”;有的來自民間俗語,如“眾志成城”。
《晏子使楚》中晏子這樣回擊楚王:
“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叱?”
晏子的這段話里,至少含藏著兩個成語,你知道嗎?
1、揮汗成雨:
揮,甩掉;大家用手汗,灑出去的汗珠就像下雨一樣,形容人很多。當然,這一成語后來也形容出汗很多,就不是原先的意義了。
2、比肩繼踵:
比,并;比肩,肩膀靠肩膀;踵,腳跟;繼踵,腳尖碰腳跟。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多,擁擠。這一成語也寫作“摩肩接踵”。
這兩個成語見于《晏子春秋》,屬于古書中的語句,是現成的`;課文作者解釋出它們的意思,寫在晏子的回話中了。我們要多讀書,積累了足夠的知識就能分辨出來。
文言文《晏子使楚》3
閱讀《晏子使楚》選段,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①坐盜( )
②嬰聞之( )
③齊人固善盜乎( )
④齊之習辭者也( )
⑤吏二縛一人詣王( )
⑥寡人反取病焉( )
2.翻譯下列句子
① 吏二縛一人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上文中,你覺得晏子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
A.這則故事通過寫晏子出使楚國,挫敗楚王誣齊人為盜的陰謀的故事,表現了晏子機智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風度。
B.晏子既要反駁楚王的誣陷,維護楚國的尊嚴,又不能激怒楚王,“避席”一詞表現了他莊重態的度。
C.晏子在宴會上機智巧妙地運用了類比手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義正辭嚴,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
D.本文通過橘子這一事物,以小見大,表現了晏子高超的.語言藝術和過人的智慧。
參考答案:
1.①犯罪。
②指晏子將要出使楚國這個消息。
③本來。
④熟練。
⑤到。
⑥辱。
2.①兩個小官吏綁著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
②只是葉子的形狀很相像,它們果實的味道完全不同。
③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3.根本原因是他把國家尊嚴看得最重要,勇敢捍衛祖國榮譽和自身尊嚴。(意對即可)
4.D
文言文《晏子使楚》4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題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
(1)圣人非所與熙也( ) (2)齊人固善盜乎( )
(3)吾欲辱之,何以也?( ) (4)晏子避席對曰( )
(5)酒酣( ) (6)左右對曰( )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②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3.楚國君臣采用了怎樣的計謀來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話回答)
4.晏子的回答,體現了一個外交家的風范,請指出晏子外交語言的特點。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答案
1、(1)同“嬉”,開玩笑;(2)本來;(3)用;(4)離開座位,表示鄭重;(5)暢快;(6)回答
2、①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兩個小官吏捆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
②橘樹在淮河以南就成長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兩者只是葉子相似,它(果實)味道是不同的。
3、預先安排抓住齊人偷盜的情境,當晏子到來時,故意帶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齊人都善偷,從而戲弄晏子。
4、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運用比喻、類比等反駁方式反擊了楚王的無禮和無理。
晏子使楚譯文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賞賜給晏子酒喝,喝酒正當暢快盡情的時候,兩個士兵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做什么了?’公差回答 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于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成為橘子,它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成為枳,只是葉子相像罷了,他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莫非楚國的社會風氣使百姓善于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文言文《晏子使楚》5
晏子使楚
兩漢:劉向
一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張袂成陰 一作:張袂成帷)
二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三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
(一)
晏子出使到楚國。楚人因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門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門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狗門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就能遮天;揮灑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后跟,怎么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規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國家,沒有德沒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沒有德沒有才的國王所在的國家。我晏嬰是最不賢,沒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國來了。”
(二)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的一個能言善辯的人,現在 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的時候,大王請允許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做什么的?’(我則) 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接著再)問:‘(他)犯了什 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竊罪。’"
(三)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名小官員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 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擅于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子相像罷了,他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注釋
(一)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后面的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動詞即委派。
以:因為。
短:長短,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袂:衣袖
命:命令,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張,這里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
不肖:不賢,這里指沒有德才的人。
宜:應該
(二)
將:將要
使:出使
聞:聽說
之: 之 這個消息,代“晏子將使楚”這件事。
左右:身邊的人
謂……曰:對……說
習辭者:善于辭令(很會說話)的人。 習,熟練、善于;辭,辭令;者:......的人。
方:將要
吾:我
欲:想
辱:侮辱
之:代詞,代晏子
何以也:用什么辦法呢?何以,即以何。
對:回答
為:這里相當于“于”。
縛:捆綁
而:表順承
何:什么
坐:犯罪
(三)
賜:賞賜,給予。
酒酣: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酣,喝得正暢快的時候。
詣:到........去(指到尊長那里去)。
曷:同“何”,什么。
為:相當于“于”,當。
固:本來。
善:擅長
避席:離開座位,表示鄭重和嚴肅的意思古代把席子鋪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避,離開。席,座具
聞:聽說
之:代下面晏子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生:生長
則:就是。
則為:就變為。為:變為。
枳:一種灌木類植物,果實小而苦。也叫【枸橘】,果實酸苦。
徒:只是,僅僅。
其實:它們的果實。
味:味道
不同:不一樣
所以然者何: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然,這樣。所以:……原因
對曰:回答道
得無:莫非。
耶:語氣助詞,“嗎”?
圣人:才德極高的人
熙:同“嬉”,開玩笑。
反取病焉:反而自討沒趣了。病,辱。
賞析
1、整個故事就是一條成語:自取其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子貢問怎樣交朋友。孔子說:“忠言相告,好話對導,他不聽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但是多數后人對這個成語的了解來自本篇課文。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結果不但輕而易舉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成語的意思是說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難堪,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2、面對楚王的第二次侮辱,晏子這樣回擊楚王:“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晏子的這段話里,衍生出三個成語:一是舉袂成云;二是揮汗成雨:揮,甩掉;大家用手灑出去的汗珠就像下雨一樣,形容人很多。當然,這一成語后來也形容出汗很多,就不是原先的意義了。三是磨肩接踵:磨,并;磨肩,肩膀靠肩膀;踵,腳跟;接踵,腳尖碰腳跟。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多,擁擠。這一成語也寫作“摩肩接踵”。)
3、當楚王取笑齊國人偷盜時,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這段話中包含了一個成語:南橘北枳。枳:落葉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會變成枳。比喻同一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后人遂用“南橘北枳”來比喻環境對人的影響,現代漢語中似乎用于貶義稍多些,形容某種事物因為環境的變化而“異化”或者“變質”。
文言文《晏子使楚》6
晏子使楚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翻譯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手下說:“晏嬰是齊國的善于言辭的人,今天他將要來,我想要侮辱他,用什么辦法呢?”手下回答說:“當他到來時,請允許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干什么的人?’我們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么罪?’(我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小官吏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去。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于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坐席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竊嗎?”
楚王苦笑著說:“圣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習辭者:善于辭令的人。吾欲辱之:我想要羞辱他。國。后面的兩個使字,一習,熟練。辭,言辭。
之,他,代晏子。
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吏二縛一人詣王縛:捆綁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的.動詞即委派。
詣:到??去。
時候。
詣:到(尊長者那里去)。曷:通“何”,什么。
王聞之:之:這個消息,今:現在。代“晏子將使楚”這件方:將要。事。宜:適合。
何以也:即“以何也”,為:相當于“于”,當。
謂左右曰謂??曰:用什么方法呢?以:用。過:經過。
對??說左右:近旁的何坐:犯了什么罪。坐:避席:離開座位,表示鄭人,這里指近侍。
犯罪。
重。避:離開。
古今異義詞
其實(其實味不同):古義:它們的果實。今義:真實情況。
謂左右曰,左右,古義:近旁的人。今義:左右表方位,約數。
反取病焉,病,古義:辱。今義:疾病,患病。特殊句式
1.何以也賓語前置:以何也2.何坐賓語前置:坐何通假字:1.曷:同“何”,什么。
2.熙:同“嬉”,開玩笑,嬉笑。 3道:通“導”
齊之習辭者也,習:古義:熟練。今義:學習。
何坐,坐:古義:犯罪,今義:坐下,動詞。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今方來,方:古義:將要,今義:方,一種形狀。
葉徒相似,徒:古義:只,今義:徒弟,學生。
3.吏二縛一人詣王定語后置:二吏縛一人詣王
文言文《晏子使楚》7
學習目標
1、借助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
2、熟讀課文,嘗試翻譯全文;
3、讀通全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聰明才智和善變的口才。(重點)
(一)自主學習
1、讀課題:“使”的意思是: 。“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2、介紹晏子
3、給加點字注音。
賜( )晏子酒 酒酣( ) 縛者曷( )為者也 吏二縛( ) 一人詣( ) 橘生淮( )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
4、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5、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內容:
《晏子使楚》講的是
(二)合作、探究
活動一:一讀,讀準字音。(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做到讀音準確、吐字清楚,)
活動二:二讀,(注意正確的朗讀節奏、停頓。感受文章簡約、優美的節奏)
活動三:三讀,分組,分角色讀。
活動四:小組合作討論:晏子使楚發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結果怎樣?
(三)課堂檢測: 翻譯下列句子。
“桔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為枳”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四)反思
《晏子使楚》(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體會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個性化的語言。(重點)
2、學習晏子熱愛祖國的精神,培養維護尊嚴的品格(難點)
※合作、探究
1、分析晏子和楚王的對話,體會晏子的'外交語言藝術。
2、用一個成語或歇后語來形容失敗后的楚王。
3、晏子在楚國嚴辭反擊楚王的目的是什么?
4、小組討論總結:晏子和楚王各是個什么樣的人? (組內可以先談論交流)
晏子是一個:
楚王是一個:
5、從這則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獨立思考)
※ 課堂檢測
練習冊本課習題
※反思:
文言文《晏子使楚》8
閱讀文言文,回答11—13題。(11分)
(甲)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齊景公為高臺,勞民。臺成,又欲為鐘。晏子諫曰:“君者,不以民之哀為樂。君不勝欲,既筑臺矣,今復為鐘,是重斂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斂民而以為樂,不祥,非治國之道也。”景公乃止。
【注】為:筑 復:又 斂:征收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齊之習辭者也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君不勝欲 既筑臺矣
小題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君者,不以民之哀為樂
小題3:甲文中晏子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反擊楚王,乙文則反映晏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小題4:讀完甲乙兩文你認為晏子是個怎樣的人。(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熟練、善于 只、僅僅 經得住 已經
小題2:課內略
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當做快樂的。
小題3:橘化為枳 關心民生或愛國憂民
小題4:機智勇敢 能言善辯,以國事為重,以民為本的人 意對即可
小題1:
試題分析:做此題時,課內重點字詞的解釋要嚴格按照注釋來答,而課外字詞的解釋一是要以課內相關詞語為基礎,二是要結合所在句子的整體意思來理解。做此類題,關鍵是平常的積累,在學習課內文言文時,對重點常用字詞的解釋和用法要掌握牢固,并能靈活運用。
小題2:
試題分析:翻譯句子1時,要注意“非”不要漏譯,以及“焉”的用法;翻譯句子2時要明確這是一個判斷句,同時要注意“以……為……”這一句式的翻譯方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翻譯文言句子時要關注每一個詞的意思,同時還要注意特殊句式。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細讀甲文不難概括出故事內容,由文中人物表現也可以推斷出人物的特點。
小題4:
試題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對人物的評價。兩文均講了晏子的故事,所以在評價人物時要結合兩篇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結合人物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分析出人物機智、善辯、以國事為重等特點。
文言文《晏子使楚》9
以,因為; 坐,犯罪;
短,身材矮小; 盜,偷竊;
延,迎接,引進; 賜,賞賜;
道,通“導”,引導; 詣,到……去
辱之,羞辱他; 曷,同“何”;
踵,腳后跟; 固,本來;
宜,適宜; 席,座具;
徒,只是; 其,它;
然,這樣; 熙,同“嬉”,開玩笑;
取病,自取其辱; 焉,相當于“啦”。
文言文《晏子使楚》10
閱讀下列文言文。(17分)
【甲】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①,使燭鄒主②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之罪有三,請數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數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數燭鄒已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 (節選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用帶有繩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
小題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1)詣
(2)固
(3)亡
(4)故
小題2:用/標出下列句子朗讀節奏(每句僅劃一處)。(2分)
(1)其實味不同
(2)燭鄒之罪有三
小題3:將文中劃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
小題4:閱讀兩文,回答問題。(3分)
甲文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富有侮辱性的話,表現了楚王的傲慢無禮;乙文通過勿殺!寡人聞命矣這句話,表現了景公的則共同表現了晏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題5:請結合甲乙兩文的內容分別分析晏子的語言技巧及其效果。(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到(2)本來(3)丟失(4)原因,緣故
小題2:(1)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2)讓天下的諸侯聽到這件事,認為我們的國君重視鳥而輕視士,這是第三條罪過。
小題3:(1)其實/ 味不同 (2)燭鄒之罪 /有三
小題4:齊人固善盜乎;善于納諫(知錯能改);機智善辯。
小題5:甲文中晏子用類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說法,寓剛于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乙文中晏子用迂回曲折的方法,表面上是在列舉燭鄒的罪狀,其實是在點出景公的錯誤,語言靈活睿智,既維護了君王的尊嚴,又挽回了燭鄒的性命。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亡為古今異義,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
小題2:
試題分析:在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判斷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分析其結構,按照現代漢語的閱讀習慣判斷停頓,比如主謂之間要停頓,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可停頓。關鍵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題3: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熙病重輕,最后疏通句子。
小題4:
試題分析:疏通短文,了解內容,根據題中信息楚王的傲慢無禮勿殺!寡人聞命矣在文中搜尋相關語句理解作答。
小題5:
試題分析:抓住文中晏子所說的話,理解其含義,在文中找到其語言效果的句子概括即可。
文言文《晏子使楚》11
晏子至,楚王踢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因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3.解釋加下劃線字詞。
⑴齊人也,坐盜 坐:
⑵其實味不同 其:
⑶詣王 詣:
⑷得無楚之水土 得無:
14.“王笑曰”中的“笑”是 ;“寡人反取病焉”中的“病”是
15.翻譯句子。
(1)縛者曷為者也?
(2)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所以然者何?
(4)吏二縛一人詣王。
16.請簡析晏子的推理過程。
參考答案
13. ⑴犯 (2)它的 (3)到 (4)難道不是 14.自嘲的笑 沒趣,自取其辱 15. ⑴被綁著的是干什么的`? (2)圣人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3)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是什么? (4)兩個差役綁著一個人去見楚王。 16.齊人在齊不盜,人楚則善盜,因此是楚地讓齊人變得善盜了。
文言文《晏子使楚》12
晏子使楚
兩漢:劉向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張袂成陰 一作:張袂成帷)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 :
晏子被派遣到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后跟,怎么能說沒有人才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里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國王那里去。我晏嬰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便對侍臣說;“晏嬰,是齊國的善于辭令的人,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到時,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干什么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么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喝酒。當酒喝得正高興時,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從楚王面前走過。楚王說:“綁著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都善于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橘,長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難道楚國的水土會使人民善盜嗎?”楚王笑著說:“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文言文《晏子使楚》13
文言文閱讀。
【甲】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于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回:“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側陛④。妻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饑寒者。孔子聞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節選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齊國國君。②霽(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宮的臺階。
1.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應有的兩處停頓。
其 實 味 不 同
2.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①吏二縛一人詣王( )
②晏子避席對曰( )
③晏子入見,立有間( )
④逸而知人之勞( )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饑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現象說明了什么?請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兩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請選其中兩人,略作評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其/實味/不同
2.①捆綁;②座位;③一會兒;④舒服(安逸、安樂、安閑)
3.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戲弄(開玩笑)的,我反而自取恥辱(自討沒趣)了。
②(景公)于是命令下屬拿出衣服和糧食賜給挨餓受凍的百姓。
4.環境影響成長(水土異也)。(意對即可)
5.示例:①晏子機智善辯,具有民本思想和強烈的愛國熱情。
②楚王具有自知之明。
③景公有著民本思想,從諫如流,且知錯即改。(答案不唯一)
文言文《晏子使楚》14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
①更道
②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
③張袂
④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使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
⑤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
①儐者:接引賓客的人;
②更道:改變道路;
③閭: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
④袂:衣袖;
⑤不肖:不才。
翻譯:
晏子出使到楚國。楚國人因為晏子個子矮小,就在大門旁邊設置了一個小門來接見晏子。晏子不進,說:出使到狗國的人才從狗門進,現在我出使到楚國,不該從這個門進。接待他的人改變了引導的方向,讓他從大門進。晏子朝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回答說:臨淄有三百閭的人口,張開袖子能遮住太陽,如同下雨,人們肩并肩,腳挨腳,怎么能說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如此,那為什么要派遣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是按國家派遣相當的使者,各自都有所擔負的'使命,賢者出使君主賢明的.國家,不賢者出使君主不賢明的國家,我晏嬰最不賢,所以適合出使楚國。
1、解釋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詞語。
(1)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延:請
(2)今臣使楚使:出使
(3)晏子對曰對:回答
(4)比肩接踵而在比:并、挨
2、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義用法分類。
(1)晏子使楚(2)使狗國者從狗門入(3)使子為使
(4)齊使使各有所主(5)使使賢主(6)何為使子
(1)(2)出使(3)(5)(6)讓、派(4)使者
3、翻譯以下幾句。
(1)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張開衣袖就形成濃陰,流下的汗水像下雨,肩并肩,腳跟挨腳跟,憑什么說沒人?
(2)其賢者,使使賢主。
那些有品德、能力的人,讓他們出使有品德、才能的君主。
4、面對楚王的戲弄,晏子是怎樣回擊的?用原文回答。
略
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閱讀審題技巧
在初三生進行語文的答題的時候是要一定的技巧的,無論是你在答說明文還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的時候,審題是非常之關鍵的,因為如果你連題目都讀不好那再怎么答題都是思路對不上的。任何一個初三學生在做語文的閱讀理解的時候都是要自己仔細審題的,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然后才能做好文章的后續工作,答題的時候才會做到總結好每一個問題都清楚問題的思路。
文言文《晏子使楚》15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正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釋文段中加粗的`詞語。
習辭:______何以:______何坐:______避席: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縛者曷為者也
B.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C.路轉溪頭忽見
D.寡人反取病焉
3.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目的是想說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翻譯成現代漢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習辭:能言善辯,長于辭令。何以:用什么辦法。何坐:犯了什么罪。避席:離開座位。
2 .D
3 .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盜,一來到楚國就偷盜,是因為楚國的水土使人喜歡偷盜。反擊“齊國人本來就喜歡偷盜”的發難。(意對即可)
4 .當他到來的時候,請讓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
【文言文《晏子使楚》】相關文章:
文言文《晏子使楚》04-24
文言文《晏子使楚》的翻譯01-17
《晏子使楚》文言文鑒賞03-26
晏子使楚文言文的翻譯01-17
文言文《晏子使楚》賞析03-15
晏子使楚的文言文翻譯08-04
晏子使楚文言文賞析03-13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譯12-09
文言文閱讀:晏子使楚04-04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