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2篇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我們總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 篇1
一:《荊軻刺秦王》
1、鑒賞荊軻形象,注意所用表現手法。
首先,作者善于通過人物的對話和神態描寫來刻畫人物。荊軻和樊於期的對話,荊軻先用話挑起樊於期對秦的仇恨,再問樊於期對這樣的深仇大恨怎么辦,然后針對顧計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試探地提出了既能為樊於期報仇,又能保全燕國的計劃,一層進一層,結果是樊於期慷慨陳辭,毅然自刎。見秦王時秦武陽色變振恐,荊軻顧笑武陽而向秦王作了解釋,在千鈞一發之際,鎮靜的神態和得體的言辭消彌了危機。這些對話,既表明了事態的逐步發展,也描寫了荊軻的精細、沉著,在緊要關頭不慌不忙,隨機應變。
其次作者善于通過對比襯托手法的運用來突出人物性格。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頭腦簡單跟荊軻遇事審慎,三思而行對比,以突出荊軻的深沉多謀。又如寫武陽在緊急關頭神態失常,同荊軻的鎮定自若對比,突出了荊軻的機智勇敢。
2、鑒賞作者交織描寫場面的筆法。
如易水送別的白衣冠擊筑和而歌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各種現象綜合成一個充滿悲壯氣氛的場面,有極為強烈的感人力量。這是刺秦前故事情節發展的一個高潮,也是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傳誦的閃光章節。在這一情節中,荊軻的內心世界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展現。面對渾身著素的送行的人們和風寒水冷的自然環境,荊軻用慷慨悲歌來表達自己對于高漸離等知己者生離死別的悲涼心情,抒發自己視死如歸的壯烈情懷。荊軻在太子丹對他缺乏足夠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況下仍然決心履行自己的諾言,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劇色彩,這一情節也暗示了整個事件的悲劇性結局。荊軻的歌聲由凄切悲涼轉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們也由感動、惜別轉為激憤、激勵。就在這激動人心的壯烈場面中,荊軻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獻身刺秦的征途。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躍然紙上。又如,刺秦王時,荊軻的動作,秦王驚起拔劍不出,環柱而逃的狼狽相,群臣的驚愕,侍醫的擲藥囊,左右呼王負劍,一直到荊軻身被八創,箕踞以罵。在極短的時間里,寫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狀,寫動作、寫表情、寫高呼、寫怒罵,組織成一個驚心動魄的壯烈場面。
3、準確評價荊軻和荊軻刺秦王的行動。
荊軻具有義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是極其危險的事,但還是毅然前往,直至事敗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荊軻刺秦王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國的危亡,荊軻也是為報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荊軻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為太子丹報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爭的最前列反對秦國對山東六國的進攻和挽救燕國的危亡。千百年來,受壓迫的人們之所以敬仰荊軻,也正是基于他那種同情弱小和反抗強暴的義俠精神。從荊軻刺秦王的做法來看,這種個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圖憑借個人的拼殺來改變歷史的.進程更是不太可能。
二:《燭之武退秦師》
1、把握全文中心事件,理順故事情節的發展線索:
全文以燭之武說退秦軍為中心。故事先點出了戰事爆發的原因,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接著寫鄭國君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除危機,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鄭伯自責,情真意切感動燭之武,燭之武以國家利益為重,決定只身見秦伯。進而闡述保存鄭國對秦的好處,利用秦晉的矛盾,指出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后必然要進犯秦國,使秦國意識到與晉訂立盟約不助鄭的危險,終于達到秦鄭為盟的結果。
2、鑒賞燭之武說服秦穆公的思路:
燭之武為了說服秦穆公退師,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戰術,大體說來分為五步: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這段說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于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說辭更妙之處在于他心里處處為鄭著想,但口口聲聲說的是為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說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說服力。
3、分析燭之武、佚之狐、鄭伯等主要人物形象: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時,深明大義,以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只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說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是個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了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則是個勇于自責的上級領導人。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的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于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4、鑒賞課文人物形象塑造的藝術性:
課文人物形象塑造主要運用正面描寫的方法。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燭之武,作者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特別是說秦時的舉重若輕、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體現了一位出色的辯臣的形象。另外,佚之狐的推薦,鄭伯的自責,退秦師的事實,都從側面烘托了這個人物。
三:《鴻門宴》
1.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古人坐的姿勢是:兩膝著地,兩腳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鍾上。現在在亞洲的某些國家如朝鮮、日本同樣保留著這種做法。如果將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長跪,又叫跽,這是將要站起來的準備姿勢,也表示對別人尊敬。按劍而跽是一種下意識的準備自衛的動作。樊噲側舉盾牌,撞到衛士,頭發直堅,眼眶似裂,瞪眼看著項羽,項羽被這一突發的情況弄的措手不及,只能按劍而跽。
2.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古代人的飲食習慣和現代人不同,古人一天吃兩頓飯。第一頓飯叫做朝食。在《鴻門宴》中,項羽聽說劉邦欲占關中,于是大怒,拋出旦日饗士卒的號令,旦日是一大清早,本來是不吃早飯的,項羽的意思是提前開飯,早早進軍,表現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3.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玉是古人重要的配飾之一,不僅因為玉很貴重,為統治者專有,而且玉還被賦予了某些神秘的色彩。玦,屬于環形玉,即缺了一塊的環形玉。又因為玦的名稱來源于決,形狀又是環形斷開,所以古人用玦寓意決斷。范增應經看出項羽的優柔寡斷,并無心傷劉邦,又由于在席間,只能暗示。
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肉在器皿中煮熟之后,古人用匕首把肉取出放在一塊砧板上,這塊板叫做俎。然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著吃。《鴻門宴》中又見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樊噲是后闖進去的,身份又低,自然沒有他的席位。但他復盾為俎,以劍代刀,吃的既有氣魄又合禮。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 篇2
1.《燭之武退秦師》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供應。)
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秦伯說(“說”通“悅”,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
2.《荊軻刺秦王》
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高興,喜歡。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來。
請辭決矣 “決”,通“訣”,告別,辭別。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同“捧”。奉,兩手捧著。
秦武陽色變振恐 “振”,通“震”,害怕。
圖窮而匕見“見”,通“現”,出現,顯露出來。
秦王還柱走 “還”,通“環”,繞。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3.《鴻門宴》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內通納)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
置之坐上。(“坐”通“座”)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03-27
語文高一必修一教案09-28
高一語文必修一古文復習知識點教學要點04-09
高一語文必修作文08-29
高一語文必修②試卷03-20
高一語文必修作文08-29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1-24
高一語文必修一作文08-25
高一語文必修一教案01-11
高一語文必修一的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