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威后問齊使》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趙威后問齊使》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品簡介
《趙威后問齊使》出自《戰國策·齊策》,趙威后即趙太后,惠文王之妻。她雖然年事已高,但對國家政治的清明有著最樸素的理解,她僅僅從國家對個別人才的褒貶任用上就指出了齊王治國政策弊端,雖然簡單但卻很有道理。本文通過趙威后的連續七問,都是圍繞一個“民”字,表現了這位女政治家治國應該以民為本的思想,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進步思想。
作品原文
趙威后問齊使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1。書未發2,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3?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4,曰:“臣奉使使威后5,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6,何以有民?茍無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鐘離子7,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8,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9,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其民也,何以至今不業也10?葉陽子無恙乎11?是其為人,哀鰥寡12,恤孤獨13,振14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15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16?徹其環瑱17,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18,胡為至今不朝也19?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20?於陵子仲尚存乎21?是其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22。此率民而出于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
詞語注釋
1、齊王:戰國時齊王建,齊襄王之子。趙威后:戰國時趙惠文王妻。惠文王死,其子孝成王立,因年幼由威后執政。
2、發:啟封。
3、歲亦無恙耶:年成還好吧?歲,年成。亦,語助詞,無義。無恙,無憂,猶言“平安無事”。
4、說:通“悅”。
5、奉使使威后:奉使命出使到威后這里來。
6、茍:假如。
7、處士:有才能、有道德而隱居不仕的人。鐘離子:齊國處士。鐘離,復姓。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8、食(sì):拿食物給人吃。
9、衣(yì):拿衣服給人穿。
10、不業:不是他做官以成就工業。
11、葉(shè)陽子:齊國處士,葉陽,復姓。
12、鰥(guān):老而無妻。
13、恤:撫恤。獨,老而無子。
14、振:通“賑”,救濟。
15、息:繁育。
16:、北宮之女嬰兒子:北宮氏的女子嬰兒子。北宮,復姓。嬰兒子是人名。
17、徹:通“撤”,除去。環:指耳環、臂環一類的飾物。瑱:一種玉制的耳飾。
18、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這些都是帶領百姓行孝的行為。
19、不朝:不使她上朝。古時夫人受封而有封號者為“命婦”,命婦即可入朝。此句意即,為什么至今不封嬰兒子為命婦,使她得以上朝見君呢?
20、子萬名:以萬名為子女,猶言“為民父母”。
21、於(wū)陵子仲:齊國的隱士。於陵:齊邑名,故城在今山東省長山縣西南。
22、索:求。
原文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邪?民亦無恙邪?王亦無恙邪?”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鍾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其民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于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
白話譯文
齊國國王派遣使者去問候趙威后,書信還沒有啟封,威后就問使者說:“今年的年成好嗎?老百姓好嗎?齊王好嗎?”使者不高興,說:“下臣奉齊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這里來,現在您不問齊王,反而先問年成和百姓,豈不是把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后面嗎?”威后說:“不是這樣。假如沒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沒有百姓,哪里有國君?因而有所問,能不問根本而問末節的嗎?”
威后進而又問他說:“齊國有個處士叫鐘離子,平安無事嗎?這個人做人呀,有糧食的人給吃,沒糧食的人也給吃;有衣服的人給穿,沒有衣服的人也給穿。這是幫助國君撫養老百姓的人呀,為什么到今天不讓他在位成就功業?葉陽子平安無事嗎?這個人做人呀,憐憫那些無妻無夫的人,顧念撫恤那些無父無子的人,救濟那些困苦貧窮的人,補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這是幫助國君養育百姓的人,為什么到今天不讓他在位成就功業?北宮氏的女兒嬰兒子平安無事嗎?她摘掉耳環等裝飾品,到老不嫁,來奉養父母。這是帶領百姓盡孝心的人,為什么到今天還不讓她上朝呢?這兩個處士沒有成就功業,一個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來統治齊國,做百姓的父母呢?於陵的那個子仲還在嗎?這個人做人呀,對上不向國君稱臣,對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諸侯交往,這是帶領百姓無所作為的人,為什么到今天還不殺掉呢?
作品背景
趙威后是趙惠文王之妻、趙孝成王之母。公元前266年.惠文王卒,孝成王立,其年幼,故趙威后執政。趙威后清正廉明、洞悉政治民情、明察愚賢是非,是一位優秀的女政治家。這篇文章就是記敘趙威后接見齊國使者的一次談話,通過雙方的問答,委婉的批評了齊國政治失當,贊揚了“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
作品鑒賞
這篇文章表現了趙威后的政治思想,同時也對齊國的.政治狀況有所批判。戰國以前,民本思想已逐漸掘起。一些思想家、政治家都已意識到人民的作用,提出了諸如“民,神之主也”,“上思利民,忠也”等主張。這種思潮在戰國時繼續發展。孟子有“民貴君輕”一說,田于方、顏斶也有“士貴王不貴”的思想。趙威后提出“茍無歲,何有民?茍無民,何有君”的思想,是與歷史上這一民本思潮相一致的。齊王使者問候趙威后,信函還沒有拆開,威后就連續發問:“年成還好吧?百姓安樂吧?齊王安康吧?”她把收成放在第一位,因為“倉稟食而知禮節”,“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接著,她問到百姓,而把國君齊王放在末位,這明顯地反映出了她的民本位思想。收成好自然百姓安樂,百姓安樂自然國君無恙,逐步推理,簡明而正確,卻使“使者不悅”,他詰問趙威后“先賤后尊”,威后的回答清晰明了,層層遞進,駁得使者無話可說。
接下來威后問道:“幫助君王撫養百姓的至賢至德的鐘離子為什么沒有被任用,沒有成就功業呢?幫助君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的葉陽子為什么也得不到重用呢?帶動百姓奉行孝道的嬰兒子為什么得不到封號呢?”這三位賢士孝女是幫助齊王治理國家的有德之人,故以“無恙乎”熱情發問。弦外之音即是對齊王昏庸無道的指責。與對賢士孝女的關愛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不賢不孝、帶領百姓無所事事、無益于國的於陵子的憤恨,她問道:“尚存乎?何為至今不殺乎?”對比和連續發問表現了趙威后豪爽坦率的個性。
全文圍定一個“民”字,以趙威后對齊使的問話一貫到底,卻問而不答、問而無答、問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勢,引而不發,憑空制造出峭拔、險絕的獨特氣勢。文章開頭便以“今年的收成還好嗎7百姓還好嗎?齊王還好嗎”三個問句,“斗問三語,如空隕石”(金圣嘆語),劍拔弩張,形成尖峭的文勢,奠定了文章的基調。當齊使對趙威后的問話表示不滿時,趙威后并末一如常態以一般陳述句作解釋。而是寓答案于反問句中。進一步助長壁立千仞的奇絕之勢。趙威后的“進而問之”,復將文章向深處推進一層。對于齊國三位賢才與有德之士,威后以三“無恙耶”發問,體現了她對士人的作用、價值的清醒認識。對于於陵子仲,威后一直以“尚存乎”相詢,明顯表現出對“率民出于無用”的隱士的深惡痛絕。文章就在這種率直而尖銳的追問中戛然而止。文勢卻在循環往復的發問中蓄得十足,駐足不住,直沖出篇外。足令人回味!
綜觀全文,雖以問構篇,卻又顯得常中有變。一是問句有一般問句與反問句的變化,二是句式編排上有排比問句與零散問句的變化。排比問句的運用,增加了文章波瀾壯闊、排山倒海的氣勢。文章在這類整齊的句式中回環相生,氣韻又在前后幾組問句中層層推進,一浪高過一浪。在這種整齊之中,又穿插以參差錯落的零散問句,點染以靈動變幻的一般陳述句;同時排比句式本身又不拘一格,時出變異句式。這些使得文章整齊與參差交錯,力量與韻致并生,為文增色不少。
文集介紹
《戰國策》是古代國別體史料匯編。最初有《國策》《國事》《短》《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西漢武帝時,劉向進行了整理,按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12國次序,編訂為33篇,取名為《戰國策》。
《戰國策》主要記述戰國時代謀臣策士游說各國或互相辯論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突出表現了縱橫家的思想和人生觀主要藝術特色是敘事生動形象,人物刻畫栩栩如生,說理論辨精辟犀利,善用比喻、夸張、寓言。
【《趙威后問齊使》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相關文章:
《吳起守信》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8-19
《曾子殺豬》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08
《勸學》荀子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10
《愚人食鹽》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11
文言文義士趙良原文及翻譯01-24
義士趙良注釋翻譯11-04
趙某誤子文言文翻譯注釋及啟示01-17
《義士趙良》注釋及翻譯11-03
《神童莊有恭》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17
杵聲齊·砧面瑩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