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黃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幼警悟,讀書數過輒誦。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常驚,以為一日千里。舉進士,調葉縣尉。熙寧初,舉四京學官,第文為優,教授北京國子監,留守文彥博才之,留再任。蘇軾嘗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作,由是聲名始震。知太和縣,以平易為治。時課頒鹽(征收分攤鹽筴),諸縣爭占多數,太和獨否,吏不悅,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逾年,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實錄》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艱(遭母喪)。庭堅性篤孝,母病彌年,晝夜視顏色,衣不解帶,及亡,廬墓下,哀毀得疾幾殆。服除,為秘書丞,提點明道宮,兼國史編修官。紹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與其黨論《實錄》多誣,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摘千余條示之,謂為無驗證。既而院吏考閱,悉有據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堅書“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至是首問焉。對曰:“庭堅時官北都,嘗親見之,真兒戲耳。”凡有問,皆直辭以對,聞者壯之。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言者猶以處善地為骫(歪曲,枉曲)法。以親嫌,遂移戍州,庭堅泊然,不以遷謫介意。蜀士慕從之游,講學不倦,凡經指授,下筆皆可觀。
徽宗即位,起監鄂州稅,簽書寧國軍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員外郎召,皆辭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罷,主管玉龍觀。庭堅在河北與趙挺之有微隙,挺之執政,轉運判官陳舉承風旨,上其所作《荊南承天院記》,指為幸災,復除名,羈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聞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學甫而不為者。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士,而庭堅于文章尤長于詩,蜀、江西君子以庭堅配軾,故稱“蘇黃”。軾為侍從時,舉以自代,其詞有“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語,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樂其林泉之勝,因自號山谷道人云。(《宋史黃庭堅傳》)
1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舅李常過其家過:經過
B.聞者壯之壯:稱贊(他的膽量)豪壯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俾:使,讓
D.舉以自代舉:舉薦
12.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B.
C.D.
13.分別表現黃庭堅“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組句子是()
A.B.
C.D.
14.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
A.黃庭堅奉命修訂《神宗實錄》,他據實直書,卻被章敦、蔡卞及其黨羽誣陷并盤問。
面對盤問,他照實回答,毫無顧忌,因此被一再貶官。
B.黃庭堅在河北時與趙挺之有些不和,趙挺之掌權后,挾嫌報復,指使心腹抓住黃庭
堅《荊南承天院記》的問題大做文章,乘機將他除名管制。
C.黃庭堅的學問文章,天性生成,人們的評價很高,說他詩比杜甫,文配蘇軾,其人其文深受蘇軾推重。
D.該傳記按時間的順序介紹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學成就,材料翔實,結構清晰,全面真實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風貌。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蘇軾嘗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作,由是聲名始震。
(2)庭堅性篤孝,母病彌年,晝夜視顏色,衣不解帶,及亡,廬墓下,哀毀得疾幾殆。
答案
11.【答案】A【解析】過:造訪。
12.【答案】D【解析】A項而:連詞,前表承接,譯為“就”,后表因果,譯為“因而”;
B項于:介詞,前表比較,譯為“比”,后表地點,譯為“在”;C項焉:前為代詞,譯為“他”,后為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D項兩個“以”均為“因為”。
13.【答案】B【解析】“時”句表現他對百姓仁愛,“至”句反映他仕途被排擠、打擊的命運。
14.【答案】A【解析】B項中“指使心腹抓住《荊南承天院記》的問題”表述不當,一是《荊》文并非真有問題,二是陳舉所為完全是出于迎合趙挺之的心理,謀在自己,并非趙挺之所指使;C項中“詩比杜甫”錯,黃庭堅只是作詩向杜甫學習,并不是詩歌成就可與杜甫相提并論了;D項中“按時間的順序”錯,前三段按時間的順序記敘其生平經歷,第四段概述其文學成就。
15.(10分)【答案】
(1)蘇軾有一次看到他的詩文,以為他的詩文超凡絕塵,屹然獨立于千萬詩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沒有這樣的佳作了。由此他的名聲開始震動四方。
(2)黃庭堅性情至孝,母親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顏色,衣不解帶,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傷成疾幾乎喪命。
【《黃庭堅傳》文言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金史張中彥傳》閱讀答案05-17
《宋書謝莊傳》閱讀以及答案05-17
《宋書·王曇首傳》閱讀答案06-24
閱讀唐才子傳試題與答案05-16
《勤訓》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3-22
唐才子傳節選閱讀答案及譯文05-17
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朋黨論》03-21
文言文《進學解》閱讀練習及答案03-21
文言文《日喻》閱讀練習及答案04-21
《宋書· 郭原平傳》閱讀理解答案翻譯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