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雄傳文言文翻譯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下面我們來看看揚雄傳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借鑒。
原文
揚雄,宇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學,博覽無所不見,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靜亡為,少耆①欲,家產不過十金,乏無儋石②之儲,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書不好也;非其意,雖富貴不事也。
雄嘗好辭賦。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又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③身哉!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離騷》。
初,雄年四十余,自蜀來至游京師,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召以為門下史,薦雄待詔。歲余,奏《羽獵賦》,除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并。哀帝之初,又與董賢同官。當成、哀、平間,莽、賢皆為三公,權傾人主,所薦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徒官。及莽篡位,談說之士用符命稱功德獲封爵者甚眾,雄復不侯,以耆老久次轉為大夫。恬于勢利乃如是。
於時,劉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譚以為絕倫。桓譚曰:“今楊子之書文意至深,而論不詭于圣人,若使遭遇明君,更閱賢知,為所稱善,則必度越諸子矣。”
(選自《漢書·揚雄傳》,有刪改)
【注】
①耆:通“嗜”,嗜好。
②儋石:兩石與一石,指數量少。
③湛:通“沉”,使沉沒。
④符命:古代指天賜吉祥給人君的憑證,即祥瑞之物。
⑤耆老:年壽高。
翻譯
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揚雄小時候喜歡學習,博覽群書,沒有什么不知道的。為人簡樸,悠閑自在,很少特別的喜好,對于富貴不急求,對于貧賤不悲傷,不求品行端方有志氣來要求名滿天下。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賢的書不喜歡,不適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貴也不去做。
揚雄曾經喜好辭賦。此前,蜀有司馬相如,作賦很壯麗典雅,揚雄心中佩服他,每次作賦,常把他作為榜樣模仿。又驚訝屈原文才超過相如,卻至于不被容納,作《離騷》,自己投江而死,為他的文章感到悲傷,讀時沒有不流淚的。認為君子時勢順利就大有作為,時勢不順就像龍蛇蟄伏,機遇好不好是命,何必自己投水呢!便寫了一篇文章,常常摘取《離騷》中的.句子而反駁它,從豎山投到江水中來哀悼屈原,名為《反離騷》。
起初,揚雄四十多歲時,從蜀來京師游學,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為他的文才感到驚奇,就召來把他任命為門下史,推薦揚雄待詔,一年多后,上奏《羽獵賦》,拜為郎官,任黃門給事,和王莽、劉歆并列。哀帝初,又和董賢同官。成、哀、平年間,王莽、董賢都作了三公,權力超過人君,推薦的人沒有不提拔的,但揚雄三代不升官。到王莽篡位,論談者用符命贊美其功德而被封爵的人很多,揚雄仍不被封侯,因年紀大而漸升為大夫,他就是如此淡泊勢利。
當時人都瞧不起他;只有劉歆和范逡敬重他,而桓譚認為他無與倫比。桓譚說:“現在揚子的書文義最深,論述不違背圣人,如果后來遇到逢時的明君,再經歷幾個賢明的人的閱讀,被他們稱道,那么必定超過諸子了。”
【揚雄傳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大鐵椎傳》魏禧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3
蝜蝂傳_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8-27
《謝靈運傳》全文翻譯05-03
《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傳第五十七下07-19
《漢書》卷八十七上·揚雄傳第五十七上07-19
《逐貧賦》揚雄12-26
揚雄《酒箴》注釋12-26
揚雄《酒箴》賞析12-04
文言文“公輸”翻譯01-20
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譯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