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穿井得一人的文言文和翻譯
上學期間,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穿井得一人的文言文和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穿井得一人原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穿井得一人注釋
①選自《呂氏春和·慎行覽·察傳》。
②溉汲——從井里打水澆地。溉:音gai,澆灌。汲:音ji,從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國人道之——都城的人談論這件事。國:古代國都也稱“國”。
⑤聞之于宋君——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之:代詞,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聞”的賓語。于:介詞:當“被”講,引進主動者。宋君:宋國國君。
⑥問之于丁氏——向丁氏問這件事。于:介詞:當“向”講。
⑦使——使用,指勞動力。
穿井得一人譯文
宋國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沒有井,須到外面打水澆地,因此經常有一個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對別人說:“我家打井得到一個人。”
有人聽到這話,傳播說:“丁家打井打出了一個人。”都城的人都談論這件事,一直傳到宋國國君那里。
宋國國君派人去問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說:“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不是從井中挖出一個人來呀。” 早知道是這個結果,還不如不問。
《穿井得一人》閱讀答案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一,日:“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呂氏春秋 察傳》
1.用“/”給文中無標點的文字斷句。
2.解釋加點的詞:
及其家( ) 道之( )
《穿井得一人》閱讀答案文章《穿井得一人》3.宋君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呢?
4.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1.……道之/……宋君/宋君……丁氏/丁氏對曰/
《穿井得一人》閱讀答案閱讀答案2.到,等到。 傳說。
3.因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于道聽途說的傳言,萬勿輕信,必須認真地思索,進行實際的考察,否則很容易把事情搞錯。
語文穿井得一人教案
學習目標
1.學習如何對特自己缺點和錯誤。
2.朗讀背誦語文言課文。
3.整體感知道課文,理解文章。
4.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朗讀背誦語文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
2.難點:
(1)翻譯文言文。
(2)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閱讀課文,思考理解與探究第二題。
2.試翻譯課文。
3.課外查找作家作品資料。
二、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習《梟逢鳩》,講了怎么樣對待缺點和錯誤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穿井得人》,這篇課文。
三、正課
1.交流作家作品資料。
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南)人。先為陽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繼任相國,號為“促父”,掌秦國實權。秦王政親理務后,被免職,貶遷蜀郡,憂懼自殺。
呂不韋掌權時,有門客三千、家童萬人。他曾組織門客編纂《呂氏春秋》26卷,內計12紀、8鑒、6論,共160篇,為先秦時雜家代表作。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乃名、法、墨、農及陰陽家言,匯合先秦各派學說,為當時秦統一天政治理國家提理供論依據。
2.朗讀課文。補充重點詞語。
宋之丁氏:丁氏,姓丁的人家。
常一人居外:居外。居外打水。
告人曰:告,告訴。
國人道之:道之,互相傳說。
4.質疑:請講述穿井得人的故事。
討論并歸納:略
5.質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討論并歸納:意義是我家打井得了一個勞動力。
6.傳說的人把這句話聽成了什么意思?
討論并聯歸納:聽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個人。
7.質疑: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了一個什么道理?
討論并歸納:
(1)道聽途說的話不能輕信,不能盲從,更不能以訛傳訛。
(2)說明求賢不應該僅憑傳聞,對于傳聞必須驗之以理。
(3)在現實生活中對待傳聞都應采取調杳研究的確良審慎的態度、去偽存真的求實精神。
8.質疑: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情況?
討論并歸納:略
四、課堂小結
1.內容小結
《穿井得人》這則寓言選自《呂氏春秋察傳》。“察”即細查明辨,:“傳”即傳聞。《穿井得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宋國有個有打井節省了一個勞動力誤傳為從井挖出了一個人。告訴我們對于傳聞不要輕信,也不要瞎傳,一定要詳察的道理。寓言的本義是為了說有求賢不應該僅憑傳聞,對于傳聞必須驗之以理。引申到做學問既要注意“經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實踐。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對待傳聞都應采取調查研究的審慎的態度、去偽存真的求實精神。不要經信,不能盲人,更不能以訛傳訛。總之,這則喜劇帶給我們的不應該僅僅是笑聲,還應該有我們笑過之后的理性思考。
2.詞語小結
(1)古今異義
安:古義:哪里子將安之
今義:平安
惡:古義:討厭猶惡子之聲
今義:壞的
(2)詞性活用東,方位名詞用為動詞。
(3)一詞多義。
之:聞之于宋君代詞這件事
子將安之動詞去
得一人之使助詞的
聞:有聞而傳之者聽到的人
聞之于君使聽到
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認為
以故東遷因為
于:聞之于宋君向
非得一人于井中在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理解與探究二、三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穿井得一人的文言文和翻譯】相關文章: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與翻譯11-28
關于穿井得一人的文言文翻譯12-15
有關穿井得一人的文言文翻譯03-17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01-18
文言文《穿井得人》翻譯01-14
文言文《穿井得人》的原文及翻譯12-26
關于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譯11-29
穿井得人文言文字詞翻譯12-01
穿井得一人寓言故事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