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聊齋志異·于成龍》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聊齋志異·于成龍》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于中丞成龍按①部至高郵。適巨紳家將嫁女,妝奩(lián)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無術。公令諸門盡閉,止留一門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嚴搜裝載。又出示諭闔城戶口各歸第宅,候次日查點搜掘,務得贓物所在。乃陰囑吏目:設有城門中出入至再者捉之。過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無行裝。公曰:“此真盜也。”二人詭辯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見袍服內著女衣二襲,皆奩中物也。蓋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選自《聊齋·于成龍》)[注]①按:巡視,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譯文:
中丞于成龍,巡視部屬來到高郵。恰逢一大富人家將要嫁女,置辦的嫁妝很多,夜晚被強盜挖墻進去席卷一空。刺史對此束手無策。于成龍下令將其他城門全部關閉,只留一個城門讓行人來往出入,派吏盯守,嚴格搜查裝載的東西。又發出告示,讓全城之人,各自回到家中,等候第二天查點搜尋,務必查出贓物的所藏之處。于是暗地里叮囑守城官吏:如果有從城門中出出進進達到兩次的人,就把他抓住。中午過后就抓得兩人,他們除了自身外,身上并沒有帶著行裝。于公說:“他們就是真正的盜賊。”二人不停詭辯。于公下令解開他的衣服搜查,見袍內還穿著兩套女裝,都是嫁妝衣物。原來是擔心第二天大搜查,就急于轉移贓物,可是物多又難以攜帶,所以就這樣秘密地穿在身上多次出城。
原文及翻譯
原文:
細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或以其飄梟可愛,戲呼之“細柳”云。柳少慧,解文字。而生平簡默,未嘗言人臧否。但有問名①者,必求一親窺其人。閱人甚多,俱言未可,而年十九矣。父母怒之曰:“天下迄無良匹,汝將以丫角老②耶?”女曰:“我實欲以人勝天,顧久而不就,亦吾命也。今而后,請惟父母之命是聽。”時有高生者,世家名士,聞細柳之名,委禽③焉。既醮④,夫婦甚得。生前室遺孤,小字長福,時五歲,女撫養周至。
福年十歲,始學為文。父既歿,嬌惰不肯讀,輒亡去從牧兒遨。譙訶⑤不改,而頑冥如故。母無奈之,因呼而諭之曰:“既不愿讀,亦復何能相強?但貧家無冗人,便更若衣,使與僮仆共*作。不然,鞭撻勿悔!”于是衣以敗絮使牧豕歸則自掇陶器與諸仆啖飯粥。數日,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讀。母返身面壁,置不聞。不得已,執鞭啜泣而出。殘秋向盡,休無衣,足無履,冷雨沾濡,縮頭如丐。里人見而憐之,納繼室者,皆引細娘為戒,嘖有煩言。女亦稍稍聞之,而漠不為意。福不堪其苦,棄豕逃去;女亦任之,殊不追問。積數月,乞食無所,憔悴自歸,不敢遽入,哀求鄰媼往白母。女曰:“若能受百杖,可來見;不然,早復去。”福聞之,驟入,痛哭愿受杖。母問:“今知改悔乎?”曰:“悔矣。”曰:“既知悔,無須撻楚,可安分牧豕,再犯不宥⑥!”福大哭曰:“愿受百杖,請復讀。”女不聽。鄰嫗慫恿之,始納焉。濯發授衣,令與弟同師。勤身銳慮,大異往昔,三年游泮⑦。
(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
【注釋】①問名:古代婚姻禮儀之一,指男方去女方家提親。②以丫角老:終身做姑娘。③委禽:送聘禮,表示定婚。④醮(jiào):嫁。⑤譙訶:責備呵斥。⑥宥(yu):寬恕。⑦游泮:進縣學,成為秀才。
譯文:
細柳姑娘,是中原一個讀書人的女兒。因為她的細腰柔軟可愛,有人便半開玩笑地稱呼她“細柳”。細柳從小很聰明,善解文字,喜歡讀相觀的書籍。但她平素沉默寡言,從不評論別人好壞;只是有來求婚的,她必定要親自暗中相看。看了很多求婚的人,都沒相中,而她的年齡已經十九歲了。父母生氣地對她說:“若天下始終找不到中意的男人,你還想梳著丫髻當一輩子老閨女嗎?”細柳說:“我本想以人力勝天;可看了這么久沒見有合適的男人,這也是我命該如此。從今往后,完全聽憑父母作主。”當時有個姓高的書生,是個出身于官宦世家的知名人士,聽說了細柳的好名聲,就和她訂了親。結婚以后,夫婦二人感情很好。高生的前妻死時留下一個兒子,小名叫長福,如今已經五歲,細柳撫養他很周到。
長福到了十歲那年,才開始學習作文。父親死了以后,他嬌慣懶惰得不肯讀書,經常逃學出去跟著放牧的孩子玩耍。細柳責罵他不改,仍然愚頑如故。細柳對他無可奈何,就喊他過來告訴他說:“既然你不愿意讀書,何必再勉強你呢?只是窮人家沒有閑飯養活閑人,可換下你的衣裳來,去和僮仆們一塊干活。不然的話,就用鞭子抽你,不要后悔!”于是給他穿上破衣服,叫他去放豬。回家就讓他自己拿個碗,和那些仆人們一起去吃飯。過了幾天,長福吃不了這個苦,哭著跪到堂下,表示愿意再去讀書。細柳回過臉去朝著墻,置之不理。長福不得已,只好拿著鞭子哭著出了門。秋天最后的幾天將要過去,長福還光著個膀子沒有衣服,打著赤腳沒有鞋穿,冷雨淋濕了,他縮著頭頂活像個要飯的乞丐。村里人見了都可憐他,那些續娶后妻的人,都以細柳娘子為戒,很多人都對她的做法不滿,議論紛紛。細柳對此也漸漸聽說了,但卻漠然置之,不往心里去。長福實在受不了這個罪,便丟下豬逃走了。細柳也不去追問。過了幾個月,長福沒處討飯了,才面容憔悴地回了家;但又不敢急著進門,只好哀求鄰居老婦人去和母親說。細柳說:“他若能受得了一百棍子打,可以來見我;不然的話,他還是早一點離去。”長福聽了這話,驟然進門,痛哭流涕表示愿受棍打。細柳問道:“你今天知道悔改了?”長福說:“我悔改了。”細柳說:“既然知道悔改,就不必打了,可以老老實實地去放豬,要再犯了決不饒你!”長福大哭著說:“我愿意挨一百棍子打,請母親再叫我去讀書吧。”細柳不聽。鄰居老婦人在一邊勸解,最后才答應了長福讀書的請求。給他洗了頭換上衣服,讓他和弟弟一同學習。長福自此發奮勤學,與以前大不相同,三年就考中了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