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瑟怨》唐詩
冰簟銀床夢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
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詩鑒賞
詩的題目和內容都很含蓄。瑤瑟,是玉鑲的華美的瑟 。瑟聲悲切 ,相傳“ 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漢書·郊祀志 》)。在古代詩歌中,它常與別離之悲聯系在一起。 題名“瑤瑟怨”,正暗示詩所寫的是女子別離的悲怨。
頭一句正面寫女主人公。冰簟銀床,指冰涼的竹席和銀飾的床。“夢不成”三字很可玩索 。它不是一 般地寫因為傷離念遠難以成眠 ,而是寫她尋夢不成。會合渺茫難期 ,只能將希望寄托在本屬虛幻的夢中; 而現在,難以成眠,竟連夢中相見的些微愿望也落空了 。這就更深一層地表現出別離之久遠 ,思念之深摯,會合之難期和失望之強烈。一覺醒來,才發現連虛幻的夢境也未曾有過,伴著自己的,只有散發著秋天涼意和寂寞氣息的冰簟銀床。——這后一種意境 , 似乎比在冰簟銀床上輾轉反側更雋永有情致。我們仿佛可以聽到女主人公輕輕的嘆息。
第二句不再續寫女主人公的心情 , 而是宕開寫景。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幅清寂淡遠的碧空夜月圖:秋天的深夜,長空澄碧,月華似水,只偶爾有幾絲飄浮的云絮在空中輕輕掠過 ,更顯出夜空的澄潔與空闊。 這是一個空鏡頭,境界清麗而略帶寂寥。它既是女主人公活動的環境和背景,又是她眼中所見的景物。不僅襯托出了人物皎潔輕柔的形象,而且流露了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緒。孤居獨處的人面對這清寥的景色,心中縈回著的也許正是“碧海青天夜夜心”一類的感慨吧。
“雁聲遠過瀟湘去 ”,這一句轉而從聽覺角度寫 景,和上句“碧天”緊相承接。夜月朦朧,飛過碧天的`大雁是不容易看到的,只是在聽到雁聲時才知道有雁飛過。在寂靜的深夜,雁鳴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調 。“雁聲遠過 ”,寫出了雁聲自遠而近,又由近而遠,漸漸消失在長空之中的過程,也從側面暗示出女主人公凝神屏息 、傾聽雁聲南去而若有所思的情狀。 古有湘靈鼓瑟和雁飛不過衡陽的傳說,所以這里有雁去瀟湘的聯想 , 但同時恐怕與女主人公心之所念有關。雁足傳書。聽到雁聲南去,女主人公的思緒也被牽引到南方。大約正暗示女子所思念的人在遙遠的瀟湘那邊。
“十二樓中月自明 ”。前面三句,分別從女主人 公所感、所見、所聞的角度寫,末句卻似撇開女主人公,只畫出沉浸在明月中的“十二樓”。《史記·孝武本紀》集解引應劭曰 :“昆侖玄圃五城十二樓,此仙 人之所常居也。”詩中用“十二樓”,或許借以暗示女主人公是女冠者流,或許借以形容樓閣的清華,點明女主人公的貴家女子身份 。“月自明”的“自”字用 得很有情致。孤居獨處的離人面對明月,會勾起別離的情思,團圓的期望,但月本無情 ,仍自照亮高樓。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詩人雖只寫了沉浸在月光中的高樓女主人公的孤寂、怨恨,卻仿佛融化在這似水的月光中了。這樣以景結情,更增添了悠然不盡的余韻。
這首寫女子別離之怨的詩頗為特別 。全篇除 “夢不成”三字點出人物以外,全是景物描寫。整首詩就象是幾個組接得很巧妙的寫景鏡頭。詩人主要傳達的,并不是女主人公的具體心理活動、思想感情,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組合,渲染一種和主人公相思別離之怨和諧統一的氛圍 、情調 。冰簟、銀床、秋夜、碧空、明月、輕云、南雁、瀟湘,以至籠罩在月光下的玉樓,這一切,構成了一幅清麗而含有寂寥哀傷情調的畫圖。整個畫面的色調和諧地統一在輕柔朦朧的月色之中。讀了這樣的詩,對詩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許只有一個朦朧的印象,但那具有濃郁詩意的情調、氣氛卻將永久留在記憶中。
回到詩題 。“瑤瑟怨”是否僅僅暗示女子的別離 之怨呢 ?似同時暗示詩的內容與“瑟”有關。“中夜 不能寐 ,起坐彈鳴琴”(阮籍《詠懷》),寫女主人公 夜間彈琴(瑟)抒怨也是可能的。如果說溫詩首句是寫“中夜不能寐 ”,那么后三句可能就是暗寫“起坐 彈鳴琴(瑟)”了 。不過,寫得極為含蓄,幾乎不露 痕跡 。它把彈奏時的環境氣氛 ,音樂的意境與感染力,曲終時的情景都融化在鮮明的畫面中。彈瑟時正好有雁飛向南方,就像是因瑟聲的動人引來,又因不勝清怨而飛去一樣。曲終之后,萬籟俱寂,惟見月照高樓,流光徘徊。彈奏者則如夢初醒,悵然失落。這樣理解,詩的抒情氣氛似乎更濃郁一些,題面與內容也更相稱一些。
【《瑤瑟怨》唐詩】相關文章:
《瑤瑟怨》原文及鑒賞03-10
瑤瑟怨注釋譯文賞析及作者簡介03-28
唐詩《錦瑟》賞析03-08
《宮怨》唐詩賞析06-24
《春怨》唐詩賞析06-23
《怨情》唐詩賞析06-15
唐詩怨情賞析03-09
《春怨》唐詩原文賞析06-25
《西宮春怨》唐詩賞析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