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和晉陵陸丞相早春游望》唐詩鑒賞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做過古詩詞鑒賞吧?古詩詞鑒賞,最通俗的解釋就是,運用了什么手法,描寫了什么內容,突出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古詩詞鑒賞怎么做會更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和晉陵陸丞相早春游望》唐詩鑒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和晉陵陸丞相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詞句注釋
⑴和(hè):指用詩應答。晉陵:即今江蘇常州,唐代屬江南東道毗陵郡。陸丞:作者的友人,不詳其名,時在晉陵任縣丞。
⑵宦游人:離家作官的人。
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氣象和季節變化。
⑷淑氣:和暖的天氣。黃鳥:即黃鶯,又名倉庚。
⑸晴光:謂春光。蘋(pín):多年生草本植物。
⑹古調:指陸丞寫的詩,即題目中的《早春游望》。
⑺巾:一作“襟”。
白話譯文
只有遠離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別敏感自然物候轉化更新。
海上云霞燦爛旭日即將東升,江南梅紅柳綠江北卻才回春。
和暖的春氣催促著黃鶯歌唱,晴朗的陽光下綠蘋顏色轉深。
忽然聽到你歌吟古樸的曲調,勾起歸思情懷令人落淚沾襟。
創作背景
杜審言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進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縣丞、縣尉之類小官。大約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前后,他到江陰縣任職。此時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詩名甚高,卻仍然遠離京洛,在江陰這個小縣當小官,心情很不高興。在江陰縣任職時,杜審言與陸某是同郡鄰縣的僚友。他們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時。陸某原唱應為《早春游望》,內容已不可知。此詩是杜審言為唱和而作。
杜審言詩鑒賞
晉陵,唐郡名,即今江蘇省常州市。陸丞相,名元方,晉陵人,武則天時期為相,與杜審言頗有交往。陸元方有《早春游望》詩寄給他。因有感于陸元方能夠在宦游中賞玩春光,而自己卻在異鄉為“歸思”所苦,于是杜審言將自己的感想結構成篇,作《和晉陵陸丞相早春游望》一詩以和原唱。
首聯“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起筆就從同為“宦游人”的角度來應和陸元方《早春游望》的心理感受,說明只有宦游他鄉的人,才對自然界的物象和氣候的變化特別敏感。而詩人與陸元方都同為客居異鄉的人,“獨”字和“偏”字,既是對陸元方詩中感受的充分肯定,又表現了“宦游人”對于歲月流走的特殊敏感性,顯得警拔有力;一個“新”字緊扣題中的“早”字,這兩句主要是寫情,以共同的感受拉近兩人間的距離,但也概括地顯示了早春“物候新”的非凡景象,為下文粗筆勾勒了總體畫面輪廓。
頷聯和頸聯,是“物候新”的具體化,展示了題中“游望”的詳細內容。頷聯“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說清晨太陽從東海海面升起,曙光乍現,云氣被朝陽折射,變成絢爛的彩霞,布滿東方天際,從江北來到江南,忽見早春的江南梅樹已經開花,楊柳也遍抽新綠,仿佛梅柳一過長江就染上了迷人的春色一般。這幅畫面緊扣了題中的“望”字。頸聯“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是說江南那溫暖的春的氣息,似乎在催促著黃鶯婉轉早啼;江南那明媚的陽光,也使水中的萍草顏色愈染愈綠。這幅畫面緊扣了題中的“游”字。這兩聯中,“云霞”、“梅柳”,“黃鳥”、“綠蘋”、“曙”、“春”、“淑氣”、“晴光”色彩鮮明,給人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之感,而“出”、“渡”、“催”、“轉”四個動詞,尤具傳神之妙,它們賦予“云霞”等四“物”人格化的性靈,從而使詩歌畫面呈現著一種流動的美感,把江南早春的氣候變化描摹得淋漓盡致。
中間這兩聯在細致生動的景物描寫中融注了詩人對江南春光的無比驚慕、喜悅之情。江南春景越美,但在“宦游人”眼中,越容易引起令人觸景傷情的“歸思”。因為更容易引起對故鄉春色的回憶,從而也就更能加重身在異鄉的客游感。從詩的總體上加以考察,這兩聯鋪襯“歸思”宕然而生,有了它的渲染,才使尾聯的“歸思”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四句詩二十個字已窮形盡意地繪制出一張江南早春游望圖,圖中的遠景近景層次分明,大景小景相映襯,格局勻稱優美,著色明麗和諧。宋人范晞文在《對床夜語》中說過:“詩在意遠,固不以詞語豐約為拘。
狀景物,則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似此之類,詞貴多乎哉?”他所稱贊杜審言的是能“以少少許,勝多多許”,詞約而意豐。這也正是中間兩聯詩的精彩所在。
長期“載筆下寮”的詩人,宦游千里之外,置身于良辰美景之中,“雖信美而非吾土”的情思便油然而生。他以寫景來寄情,異鄉的景物寫得愈美好,懷鄉的情思表現得愈沉摯。詩人善于化景物為情思,為尾聯的直抒胸臆作好準備。
尾聯“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詩人正陶醉于江南佳景,忽然讀到陸元方寄來的格調古樸的游春詩,鄉思不禁油然而生,幾乎要潸然淚下。這里一個“忽”字,在突兀中寓有對陸詩表示驚喜的感情,又使上文對江南美景留連忘返的詩情陡轉,由興發而轉感傷,由眼前景而勾起歸鄉情,從而給畫面景物進一步浸染了感情的色彩,增強了詩歌的容量和深沉感。
這首詩在結構上也富有特色。一般的“和詩”是依循“原唱”的內容或韻腳作詩;唐人的和詩多是和內容,宋代才流行和韻之作。而杜審言的這首詩卻二者兼而和之,不僅合原唱“人新春蘋襟”的韻腳,而且也巧妙地合其詩中“早春”之意。首聯以“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起句,中間兩聯緊扣題中的“游望”二字工筆細描“物候新”,末聯以“忽聞歌古調”,很自然點明和意,而以“歸思欲沾巾”照應篇首“宦游人”作結,道出自己傷春的本意。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是唐代詩人杜審言的詩作。此詩寫詩人宦游他鄉,春光滿地不能歸省的傷情。詩一開頭就發出感慨,說明離鄉宦游,對異土之“物候”才有“驚新”之意。中間二聯具體寫“驚新”,寫江南新春景色,詩人懷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聯點明思歸和道出自己傷春的本意。這是一首和詩,采用擬人手法,寫江南早春,歷歷如畫。對仗工整,結構細密,字字錘煉。
作者簡介
杜審言,字必簡,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祖父時遷居洛陽鞏縣(今河南鞏義)。西晉名將杜預的后裔,唐代詩人杜甫的祖父。中國唐代詩人。
杜審言于高宗咸亨元年(670年)進士及第。官隰城尉,轉洛陽丞,又因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后又入朝,任為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因依附張易之、張昌宗,與宋之問、沈佺期等同時被貶,流配至峰州(今越南境內)。不久召還,任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中宗景龍二年(708)卒,年六十余。
杜審言少時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杜審言傳世作品多為五言律詩,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其詩主要抒寫羈旅情懷,描繪山川景物,如《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春日京中有懷》《登襄陽城》等,筆力雄健,能夠寓湛深的藝術構思于嚴整格律之中。在武后召見之后,則多歌功頌德、應制獻酬的篇什。杜甫對其詩評價很高,稱為“吾祖詩冠古”。
【《和晉陵陸丞相早春游望》唐詩鑒賞】相關文章:
和晉陵陸丞相早春游望古詩翻譯及賞析09-29
唐詩賞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04-02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古詩原文及賞析04-15
新沙陸龜蒙唐詩鑒賞09-01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詩賞析(精選5篇)05-07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歌鑒賞08-29
《漁翁》唐詩鑒賞08-28
《牡丹》唐詩鑒賞03-04
《山中》唐詩鑒賞04-28
《鸚鵡》的唐詩鑒賞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