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卜算子》意思及作者全詞翻譯賞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譯文] 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滴漏聲斷了,人群開始安靜。
[出自] 北宋 蘇軾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 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注釋:
此篇是蘇軾于元豐五年十二月在黃州所作。蘇軾因所謂的“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自元豐三年二月至黃州,至元豐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黃州貶所居住四年多。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黃崗縣東南。蘇軾初貶黃州,寓居于此。
疏桐:枝葉稀疏的桐樹。
漏斷: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計時用的漏壺;即指深夜。
幽人:隱士。這里是作者自指。
省:了解。
譯文1:
殘月彎彎掛在稀疏的梧桐上,夜深人靜,漏壺的水已滴光。誰看見閑居的人在月光下獨自徘徊?只有那時隱時現的孤鴻知道我的惆悵。驚起的孤鴻不斷回頭探望,好像充滿無人理解的幽傷。她尋遍了寒冷的枯枝不肯留宿,卻躲到了寂寞清冷的沙洲上。
譯文2:
殘缺之月,掛在疏落的桐樹間,夜深人靜,只有我這個幽人無法入睡,漂泊無依好似孤獨的大雁。
被驚起的大雁回過頭望去,沒有人了解它心頭的煩憂。它物色著棲身之地,即使無枝可依,也不會違背自己的原則同流合污。
譯文3:
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滴漏聲斷了,人群開始安靜。誰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徘徊?惟有那縹緲高飛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卻無人能懂。它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卻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譯文4:
弦月高掛桐樹梢,漏斷夜深靜悄悄。只見幽人獨往來,恰似孤雁影縹緲。
驚飛起頻頻又回頭,滿腹哀愁無人曉。良禽擇木棄寒枝,沙洲凄冷多寂寥。
賞析:
上闋前兩句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這兩句出筆不凡,渲染出一種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來的兩句,先是點出一位獨來獨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隨即輕靈飛動地由“幽人”而孤鴻,使這兩個意象產生對應和契合,讓人聯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縹緲若仙的孤鴻之影嗎?這兩句,既是實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嫁接,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
下闋專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這里,詞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對象化,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
簡評:
這首詞的境界,確如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藝術技巧。作者“以性靈詠物語”,取神題外,意中設境,托物寓人;在對孤鴻和月夜環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空靈飛動,含蓄蘊藉,生動傳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有恨的,究竟是孤鴻還是幽人?靜夜如此寂寞,又何須漏壺提醒辰次?月兒依然殘缺。不見有清滿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寫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詞境,難歇哀憤的心。
話外音:
這首詞的主旨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為王姓女子而作,有人認為是為溫都監女作,即這是一首愛情詞;但也有人認為是作者對現實不滿,抒發憤懣之情的,也就是說這是一首影射、刺時之作;還有人認為這首詞是寫作者的寂寞之情的。本文認為,將此詞定位為作者抒發自己對現實不滿的寂寞之情是比較恰當的。
集評:
黃蓼園《蓼園詞選》謂:“語語雙關,格奇而語雋,斯為超詣神品。”陳廷焯《詞則·.大雅集》評此詞說:“寓意高遠,運筆空靈,措語忠厚,是坡仙獨至處,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也推崇備至。至于這首詞的章法也很獨特,前人已有道出者。
在《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九中說:“此詞本詠夜景,至換頭但只說鴻。正如《》詞‘乳燕飛華屋’,本詠夏景,至換頭但只說榴花。蓋其文章之妙,語意到處即為之,不可限以繩墨也。”可見蘇軾在詞的`創作上的天才縱橫之氣。
賞析二:
這首詩寫于宋元豐五年1082年牎K臻因與時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見不合,出補外官。他看到當時地方官吏執行新法擾民,心中不滿,發泄于詞中,因而激怒新黨,被捕入獄,歷時百余日。出獄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暫居定慧院。這段經歷,總不免使他產生孤寂之感。
開頭一句,在“缺月”和“疏桐”之間著一“掛”字,自然而巧妙地把天與地的景色連接起來,顯示出無限幽渺的夜空。由此奠定了本詞的感情基調,并為引出全詞的審美意象--孤鴻熝悖牐埋下了伏筆。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在這般夜色之中,仿佛有個幽人獨來獨往,如同孤鴻之影。這“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蘇軾自比。作者在這里以幽人來比況孤鴻,暗示自己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的品格和操守。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孤鴻縹緲不定,剛一棲身,又遭驚擾。“卻回頭”,極逼真地描摹出倍受驚擾的神態。“有”什么“恨”,蘇軾未正面回答,以空白的筆法給讀者留下思維空間,增強了本詞的誘發力和神秘色彩。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孤鴻心懷幽怨和不滿,寧愿寄宿于荒冷的沙洲,也不肯棲于寒枝之上。“揀盡”和“不肯”兩詞,明確地表明了孤鴻不愿隨俗同污,入世屈志的孤高品質。“寂寞”和“冷”,則說明孤鴻甘于忍耐寂寞和苦痛。
這首詞運用了比興、象征等藝術手法,抓住“孤鴻”這一特定的審美意象來狀物抒情,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這正是蘇軾貶居黃州時的心情與處境的真實寫照。
【蘇軾《卜算子》意思及作者全詞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蘇軾《卜算子》全詞翻譯賞析01-19
卜算子蘇軾翻譯及賞析01-19
《卜算子》蘇軾詞翻譯賞析01-21
《卜算子·詠梅》的閱讀答案及全詞翻譯賞析08-03
《卜算子·不是愛風塵》全詞翻譯賞析01-18
卜算子古詩翻譯及賞析01-18
卜算子詠梅翻譯及賞析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