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宋詞三百首之《賀新郎·賦琵琶》
《賀新郎·聽琵琶》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為作者閑居江西上饒時期所作。上片以《琵琶行》、王昭君等典故中之愁苦表達作者的愁苦難言,下片以唐由盛轉衰喻宋之衰敗。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宋詞三百首之《賀新郎·賦琵琶》,歡迎閱讀!
原文
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
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
記出塞、黃云堆雪。
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櫳慢捻,淚珠盈睫。
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千古事、云飛煙滅。
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
彈到此,為嗚咽。
【注釋】:
①此詞賦琵琶而累用故實。或謂其“運典雖多,卻一片感慨,故不嫌堆垛”(《白雨齋詞話》);或謂其“大氣足以包舉之,故不粗率”(《藝衡館詞選》)今之論者亦多謂憂國之感,興衰之慨。或謂此詞作法與《賀新郎·送茂嘉十二弟》同一機杼,以其羅列故實相仿。然細察之,《賀新郎》詞脈清晰,此篇章法頗有紊亂不明、融貫不力之弊。
②“鳳尾”句:琴槽似鳳尾,琴撥以龍香柏木削就。極言此琵琶之精致名貴。鄭嵎《津陽門》詩:“玉奴琵琶龍香撥。”詩人自注云:“(楊)貴妃妙彈琵琶,其樂器聞于人間者,有羅檀為槽,龍香柏為撥者。”蘇軾《聽琵琶》詩:“數弦已品龍香撥,半面猶遮鳳尾槽。”撥:撥弦之具。
③“自開元”兩句:言自開元年間《霓裳》一曲以來,這琵琶經歷了幾多歲月磨蝕。開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713—741)。《霓裳》:即《霓裳羽衣曲》,為唐代宮廷中著名琵琶樂曲,起于玄宗開元年間,盛于天寶年間。按:說“《霓裳》曲罷”,暗用白居易《長恨歌》詩意:“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謂安祿山叛亂,驚破了唐玄宗的艷夢。這里暗含興亡之感。風月:風晨月夕,指歲月。
④“最苦”兩句:言潯陽江邊,送客舟頭,一曲琵琶最動謫人離愁。白居易《琵琶行》序說他貶江州司馬時,送客江邊,夜聞舟中琵琶聲,慨然命筆作《琵琶行》。詩中有“潯陽江頭夜送客”、“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諸句。辛詞本此。潯(xún循)陽江:江名,指長江在今江西九江市北的一段。客:指白居易。畫舸:泛指華麗的船。亭亭:形容畫舸高挺秀麗。
⑤“記出塞”三句:用漢昭君出塞和親事,見前《賀新郎》(“綠樹聽鵜)”注⑤。這三句具體描繪其馬上琵琶、回望漢家宮闕情景。黃云堆雪:黃沙蔽天,白雪遍地。極言塞外之苦寒。歐陽修《明妃曲》:“不識黃云出塞路,豈知此聲能斷腸。”即是此意。昭陽:漢都長安未央宮中的一座殿名,這里泛指漢宮,以見昭君塞外思漢之意。
⑥“弦解語”兩句:言琵琶弦絲雖能傳語,卻訴不盡彈奏者心中的怨恨。庾信《王昭君》詩:“別曲真多恨,哀弦須更長。”
⑦“遼陽”句:言遙望遼陽方向,親人音訊全無。遼陽驛使:遼陽(今遼寧省遼陽縣)驛道中的信使。司空圖《偶題三首》詩:“遼陽音信近來稀。”
⑧“瑣窗寒”兩句:言寒窗下,思婦含淚獨彈琵琶。瑣窗:雕刻花飾的窗,代指女子臥室。攏、撚(niǎn同捻):以手指叩弦、揉弦,奏琵琶的兩種指法。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么》。”
⑨“推手”兩句:言思婦飽含深情,一曲《梁州》哀痛欲絕。推手、卻手:琵琶指法。手指前彈曰“推手”,后撥曰“卻手”。歐陽修《明妃曲》:“推手為琵卻為琶,胡人共聽亦咨嗟。”抹:也是琵琶指法,言順手下抹。《梁州》:唐教坊曲調名,亦名《涼州》。元稹《連昌宮詞》:“逡巡大遍《梁州》徹,色色《龜茲》轟陸續。”
⑩“千古”三句:千古往事如云飛煙滅,琵琶名師消息全無,想來沉香亭北百花爭艷、歌舞繁喧的景象已經消歇。賀老:指開元、天寶間善彈琵琶的藝人賀懷智。定場:謂奏樂者技藝高超,使場中人都無聲傾聽,俗稱能壓住場子。元稹《連昌宮詞》:“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蘇軾《虞美人》詞:“定場賀老今何在?幾度新聲改。”
⑾“彈到此”兩句:謂琵琶彈出千古哀怨之聲,令人黯然泣淚。按:“為嗚咽”,也可解作琵琶發為嗚咽之聲。
譯文
以鳳尾紋飾槽,以龍香柏為撥,這琵琶從開元年間彈過《霓裳羽衣曲》后,經歷了多少風月變遷啊!最苦的莫過于潯陽江頭送客的人了,當明麗的畫船將要出發之際,他在江上傾聽了琵琶女的演奏。記得古時昭君出塞,黃云堆壓在白雪上,馬上的琵琶聲寄托著遠涉三萬里外的離愁,她回望長安的昭陽宮殿,唯有孤飛的大雁漸漸消失在天邊。縱然琵琶弦能代替講話,可是心中的怨恨卻難以訴說啊!
遼陽征戍地,那里的驛使不來,音訊全無。閨閣瑣窗中的思婦,只感到寒意襲人。她輕輕地慢慢地撥弄著琵琶,眼睫毛上沾滿了淚珠兒;情脈脈地在弦上將手指推前又收回,彈一支《梁州》曲,從頭到尾全都是哀音。千年歷史上的事情,都已云飛煙滅了。開天盛世時琵琶高手賀懷智老先生出來壓場的事情再也聽不到了,想那明皇與貴妃賞牡丹、李白作新詞于沉香亭北的繁華景象也不再有了。彈到這兒,就不免為之嗚咽起來。
創作背景
根據鄧廣銘先生考證,此詞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到淳熙十五年(1188年)間,正是詞人閑居江西上饒時期。
作品鑒賞
此琵琶,乃檀木所制,尾刻雙鳳,龍香板為撥,十分精美名貴。“鳳尾龍香撥”,這楊貴妃懷抱過的琵琶,它標志著一個“黃金時代”。詞人在此,暗指北宋初期歌舞繁華的盛世。而“《霓裳曲》罷”則標志著國運衰微與動亂開始。借唐說宋,發端即點到主題而又不露痕跡,可謂引人入勝之筆。
“潯陽江頭”二句,詞人筆鋒一轉,用白居易《琵琶行》所敘事。白氏送客江邊“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詩序云“是夕始有遷謫意”,是聽了琵琶曲與彈奏女子自述身世之后的所感。此詞以“最苦”二字概括之,表明詞人也有同感。“畫舸”句用鄭文寶《柳枝詞》“亭亭畫舸系春潭”句意。詞人以白居易的情事自比,并切琵琶,其“天涯淪落”之感亦可知矣。
“記出塞”接連數句又一轉,從個人遭遇寫到國家恨事。“望昭陽宮殿”等句分明是寫一種特殊感情,與當日昭君出塞時去國懷鄉之痛不完全是一回事。這里恐怕是在暗喻“二帝蒙塵”的靖康之變。這種寫法在南宋詞家中也不乏其人。姜夔《疏影》詞中有“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之句,鄭文焯亦云“傷二帝蒙塵,諸后妃相從北轅,淪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
“遼陽驛使”數句轉到眼前現實。詞人懷念北方故土,聯想瑣窗深處,當寒氣襲人時,閨中少婦正在懷念遠戍遼陽而杳無音信的征人。她想藉琵琶解悶,結果愈彈愈是傷心。“推手”等句,指彈琵琶,漢劉熙《釋名·釋樂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歐陽修《明妃曲》本此而有“推手為琵卻手琶”之句。所彈之曲為《梁州》,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謂貞元初康昆侖翻入琵琶。白居易詩:“《霓裳》奏罷唱《梁州》,紅袖斜翻翠黛愁。”可見其聲哀怨。“哀徹”兩字加深了悲涼的意緒。“云飛煙滅”已將上文結束,“賀老”句便是尾聲。這尾聲與發端遙相呼應,再次強調盛時已成過去,已成為歷史。“賀老定場”既無消息,則“沉香亭北倚欄干”(李白《清平調》)的貴妃面影當然也不可見,這“鳳尾龍香撥”的琵琶亦無主矣。故詞人云“彈到此”即“鳴咽”不止,寫出悲慨無窮的國難家愁。
此篇手法新穎,從章法上看與《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可并為姊妹篇。二詞都列舉了許多典故,而其中皆有一線相連。即所用典故中情事都與詞人內心的情感和生活經歷有關,與當時時代特點有關,故典故雖多,卻不為事所累,且抒情氣氛濃郁。仍覺圓轉流麗。由此可聯想到唐時李商隱的《淚》(永巷長年怨綺羅)一詩,也是列舉古來各種揮淚之事,最后歸結為一事。本詞章法可能學自李商隱,而又有出藍之妙。再上溯可找到江淹的《恨賦》、《別賦》,李白《擬恨賦》等類篇章,詞人用之以作詞,可謂創新。
此詞除顯示辛棄疾的詞作用典故多能流轉自如外的特色外,還顯示了其詞的另一特色,即豪放而兼俊美,所謂“肝腸似火,面目如花”者。詞中如“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句,不獨用昭君出塞之典故,且含嵇康“目送歸鴻,手揮五弦”(《贈秀才入軍》)的詩意,形象很美,韻味亦深長。又“輕攏慢捻”四字,不獨是用白居易詩點出彈琵琶,還將閨人愁悶無意緒、心情懶慢的神態也描畫出來。“淚珠盈睫”,令人想見那長睫毛閃動的晶瑩珠淚,悲而見美,更渲染了哀怨氣氛,烘托了主題。
前人評辛詞曰“大氣包舉”,所謂“大氣”,就是指貫穿在辛棄疾詞中那種濃烈的愛國之情,沉郁而激昂。而他的詞風卻不見粗獷,反倒是思理細膩綿密,語言典麗高華,雖“用事多”,不嫌板滯。“情”在其中,密處見疏,實中有虛,令人讀后有蕩氣回腸之感。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著名愛國詞人,也是兩宋詞史上最具成就的詞人之一。辛棄疾繼承了蘇軾豪放詞風和南宋初期愛國詞人的傳統,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后人遂以“蘇辛”并稱。辛棄疾年輕時參加抗金義軍,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后轉江陰簽判,曾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安撫使等陣。辛棄疾的詞作現存600余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表現了恢復祖國統一的豪情壯志,并在詞作中表現出對北方地區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贊揚,基調昂揚,熱情奔放。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宋詞三百首之《賀新郎·賦琵琶》】相關文章:
賀新郎賦琵琶宋詞賞析09-23
《賀新郎》宋詞賞析12-14
琵琶仙宋詞賞析01-30
月賦宋詞欣賞08-28
宋詞《賀新郎·乳燕飛華屋》譯文鑒賞03-26
《全宋詞》廖行之05-14
《玲瓏四犯被召賦荼》宋詞鑒賞05-18
宋詞講解之《八聲甘州》04-22
宋詞賞析之四字令02-19
唐詩宋詞之離人淚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