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詩人歌德
詩人歌德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但你真正了解他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德國詩人歌德,歡迎閱讀!
德國詩人歌德 1
詩人歌德的成就
歌德是德國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提起歌德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文學創作上做出的杰出貢獻,而并不知道歌德其實在很多領域內都有自己獨到的建樹,歌德的成就在很多領域內都出類拔萃,而歌德長達82年的高壽使得他能夠有充裕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因此歌德的成就有很多。
首先歌德是德國民族文學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創作將德國文學水平提高到了歐洲的先進水平,對整個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文學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歌德除了在文學上具有非常高的造詣之外,還在自然科學上擁有不俗的成就,他從事研究的有動植物形態學、解剖學、顏色學、光學、礦物學、地質學等,并在個別領域里取得了令人贊嘆的成就,如他在1784年發現了人的顎間骨。雖然法國科學家魏克—達蘇對此的發現比歌德早四年,但歌德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獨自完成這一發現的。
歌德還曾經擔任過魏瑪公國的重要職位,并且曾經積極的推行過一些改革措施。
歌德另一個值得稱道的成就是其在繪畫方面的杰出成就,歌德是一位造詣很高的風景畫畫家。其實歌德早年的時候就對繪畫非常的感興趣,曾經一度想要做一名畫家,這一興趣維持了一生,歌德的一生創作出了2700多幅作品,其中絕大多數屬于風景畫,還有一些是他進行科學研究時所繪下的畫圖和他對人體進行的臨摹等。
詩人歌德簡介
歌德是德國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和科學家,歌德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學創作方面,在今天的世界上提起歌德很多人都知道,了解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為科學家的歌德并不為人所知,這是因為其在文學創作方面的成績實在是太突出了,掩蓋了其作為科學家的光芒。
歌德1749年8月28日生于萊因河畔的法蘭克福,父親是法學博士, 擁有皇家參議的頭銜,母親是市議會會長的女兒,特別擅長講故事,對幼年的歌德影響非常大。1765年歌德在萊比錫大學攻讀法律,1768年因病輟學。1770年歌德進斯特拉斯堡大學繼續攻讀法律,次年獲法學博士學位。歌德曾經一度想要成為一名律師,還曾經夢想成為一名畫家,但是后來卻成為了一名蜚聲世界的文學工作者。
歌德在1773年創作出了《鐵手騎士葛茲·封·伯里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 年發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作品更是讓歌德名聲大震。1775年他應邀到魏瑪,擔任重要官職一直到1786年,由于改革行動處處受阻,加上他對科學研究與文學創作的愛好,最終導致歌德在1786年秋不辭而別,化名去了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瑪。
再次返回魏瑪的歌德辭去了重要的官職,只負責一些文化方面的事情,并且開始了自己的創作高峰期,之后創作出了大量的文藝作品,并且憑借著自己的作品成為了德國歷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也是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的作家。
歌德與貝多芬關系
歌德生于1749年8月28日,貝多芬生于1770年12月16日,兩個人的年齡相差21歲,也就是說貝多芬還是一個青年的時候,歌德已經步入了中年人的行列了,歌德的作品在德國曾經風靡一時,貝多芬自然也就成為了歌德的崇拜者之一,于是兩個人可以說在沒有見面之前就已經深交已久。
貝多芬青年時期像很多青年人那樣看過歌德的作品,特別是《葛茲》和《少年維特的煩惱》兩部作品更是給貝多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德的抒情詩更是一度激起貝多芬的創作熱情,1810年,貝多芬為歌德的《埃格蒙特》譜寫了音樂。1811年4月12日,貝多芬寫信給歌德。信中傾訴了自己對詩人的敬仰之情,并希望能夠聽到歌德對《埃格蒙特》音樂的意見。6月25日,歌德回了一封信,表示希望能夠在魏瑪上演這部貝多芬譜曲的悲劇,并且贊揚了貝多芬的音樂,說一定會給兩個人的崇拜者帶來新的感官享受。
1812年夏天,貝多芬和歌德都來到特普利策。歌德到達時,貝多芬已到了一周了,但他并不知道歌德來了。歌德于是主動去看望貝多芬,當天晚上,歌德給他的妻子寫信說:“在我見過的藝術家當中,沒有誰比他更專注、更有毅力和更誠摯可親的了。”
老年的歌德欣賞并且尊重貝多芬的為人和才能,卻對貝多芬的革命精神無法理解。對貝多芬來說,歌德也讓他覺得有些失望。貝多芬眼中的歌德只是一個彬彬有禮的社交家,沒有任何的激情。貝多芬希望能夠得到歌德美的批評、理性的批評,但是歌德卻沒有任何的批評的言語。他覺得這次見面與他對《少年維特的煩惱》、《葛茲》的創作人的想象差距太大。
德國詩人歌德 2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
1776年,歌德作為樞密公使館參贊開始為薩克森-魏瑪-埃森納赫公國(魏瑪公國)服務,他在大公送給他的帶花園的房子(歌德屋)中住了六年,并按照公園的規格親自設計和建設了房子周圍的花園。
1832年3月22日11點半,星期四,歌德病逝。
他的臨終遺言是:“給我更多的燈吧!”
朋友席勒——一段特別的友誼
歌德和席勒塑像坐落在魏瑪德意志國家劇院和包豪斯博物館之間的'小廣場上。
席勒在1794年9月1日給朋友的信中這樣描述了他與歌德的第一次討論:“每個人都可以填補對方缺少的東西,同時還有所獲得。”
他們的友誼始于 1794 年夏天,一直持續到十年后席勒去世。他們開始頻繁給對方寫長信,兩位詩人之間的通信交流在今天成為了德語語言的重要見證。
主要作品
《葛茲·馮·伯里欣根》 1773年
《普羅米修斯》 1774年
《少年維特的煩惱》 1787年
《大科夫塔》 1792年
《平民將軍》 1793年
《中小說》 1797年
《私生女》 1804年
《意大利游記》 1816—1817年
《好女人》 1817年
《西東詩集》 1819年
《浮士德II》 1833年(遺作)
《箴言和沉思》 1833年(遺作)
人物評價
如果是玫瑰,它總會開花的
他年輕時也推崇浪漫主義的風格,推崇著精神的解放和自由,幻想著再造一個烏托邦式的新世界,一度的“狂飆運動”讓他的一部《少年維特的煩惱》名聲大噪。
然而,當他發現浪漫主義的思潮已經淪為感性的濫觴,維特在房間里的一聲槍響,歌德用一支筆寫盡了對他那個時代的青年心中向往的烏托邦的絕望與無奈。
中年的他與文壇的浪漫主義思潮居然相悖而行,終于將狂飆時代的浪漫不羈遠遠的拋到了腦后,甚至不希望用少年維特所經歷的那般苦難來豐富鍛造自己的靈魂,并將悲痛化為文字去取悅世人。他,只愿用自己的文字去記錄現實的煩惱和幸福。
【德國詩人歌德】相關文章:
德國詩人歌德的成長故事04-07
偉大詩人歌德的生平介紹11-25
德國歌德最經典的格言03-25
德國作家歌德的個人介紹作文素材03-18
歌德的名句04-18
歌德《浮士德》經典語句01-14
歌德經典語錄精選04-02
歌德的愛情格言03-31
歌德經典語錄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