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詩人的語言和詩
詩是一種文學體裁。它誕生的開始,是和歌緊密相連的,人們通常稱之為詩歌。詩歌來源于勞動人民的生活。它是勞動人民生產(chǎn)勞動的陪伴,生活情趣的反映,思想愿望的抒發(fā),喜怒哀樂的內(nèi)心折射。勞動者在生產(chǎn)勞動時,為了打破沉悶的氛圍,為了解除疲乏的身心,自發(fā)地用語言把自己內(nèi)心的要求哼出來,這就是最原始的歌和詩。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文人出現(xiàn)了。他們汲取了勞動人民的詩歌營養(yǎng),采用了勞動人民的詩歌形式,用文字把自己或者勞動人民的生活情感、思想憧憬表達出來,和歌漸漸分了家,這就是人們現(xiàn)在所說的詩。
詩人是勞動人民的代言人,他的思想感情基調(diào)應當是勞動人民的愛和憎。離開這一點,自命不凡,孤芳自賞,以為自己超塵拔俗,居于凌霄瓊宮的'無尚清雅,高人一籌,那是既無知又可笑的。
縱觀古今,凡是被稱之為偉大詩人的,無不是因為他的詩是那個朝代,那個社會,那時勞動人民生活現(xiàn)實的鏡子。戰(zhàn)國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執(zhí)著追求的,就是要警醒楚懷王,斥退讒佞之徒識破秦國吞楚的陰謀。唐代詩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創(chuàng)作主張,表達了文學作品是為社會現(xiàn)實服務的態(tài)度。宋代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現(xiàn)代巨匠魯迅的“俯首甘為孺子!,都充分說明,一切文人要寫些與國與民緊密相聯(lián)的作品。反之,無病呻吟,詠唱脫離社會所謂的詩,只能是空頭文學家,閑寂無聊的詩人。
詩的語言,要注意洗練,不能拖泥帶水。要明快曉暢,不宜晦澀生硬。要有韻律節(jié)奏,讀起來,瑯瑯上口,抑揚頓挫。要形象生動,力求避免呆板抽象。要自然天成,切忌生拼胡故弄玄虛。任何一首好詩,都是讓別人讀了,能領悟其旨通曉情境,明白它的思想觀點,了解它的所憎所愛,從而得其熏陶,產(chǎn)生共鳴。然而,有些詩,讀了叫人如墮五里霧中。特別是有些語言令人費解。比如說,“受傷的風”。風是無形的,你說受傷了,到底是什么樣子呢?能啟發(fā)讀者怎樣的聯(lián)想呢?又比如說,“驕陽佩上碩大的藍色勛章”!膀滉枴保瑧斒翘柫,那“藍色勛章”是什么呢?如果說指的是藍天,那太陽怎么去佩上呢?再比如說,“用山道栓住圓圓的驚喜”。作者用“圓圓”來修飾“驚喜”!绑@喜”好懂,那當然是意外的喜,但加上圓圓,卻實在叫人費解。什么樣的驚喜才是圓圓的呢?匪夷所思。大概作者的感受,是不要別人知道的了。
是的,無論新體詩還是舊體詩,都講求形象思維。但是,這形象必須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中,必須讓人讀了你的詩句,能確切喚起具體聯(lián)想,這才能產(chǎn)生共鳴。否則,怎么能打動讀者呢?也許,這幾位作者會說,這是屬某某詩派。但究其實際,不管什么流派,他的詩只要寫出來,都是供廣大讀者欣賞的。讀者讀了詩后,能領會其中奧妙,才能達到欣賞的目的。如果不知所云,又如何去欣賞呢?故此,希望這些作者還是端正一下文風為好。
【談談詩人的語言和詩】相關文章:
詩和詩人散文11-30
詩人和詩詩歌04-20
談談“無能”的詩人04-14
醫(yī)生和詩人故事散文03-10
詩人女人和詩歌04-11
愛國詩人和詩句09-29
作家和詩人的才具04-10
詩的末路和詩人的自戀的散文05-18
張志和詩人的生平介紹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