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唐宋八大家宋代詩人有哪些
"唐宋八大家"的稱謂最早出現于明初朱右選韓、柳等人文為《六先生文集》,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唐宋八大家宋代詩人有哪些,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蘇軾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贈太師,追謚號"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詞人、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韓愈并稱"韓潮蘇海",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全才"。蘇軾與其父蘇洵(1009~1066)、其弟蘇轍(1039~1112)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嘉佑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東坡志林》等。
蘇洵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四川眉山人。年五十八歲。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歲余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寫文章,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佑間,與二子軾、轍同至京師。歐陽修上其所著《衡論》《權書》等二十二篇,士大夫爭傳之。宰相韓琦奏于朝,除秘書省校書郎。與陳州項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來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而卒。洵著有<嘉佑集>二十卷,及<謚法>三卷,均《宋史本傳》并傳于世。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發憤雖晚,但用功甚勤。在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有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的蘇軾。
蘇轍
蘇轍(1039年—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佑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
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六一即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常置酒一壺,醉翁一人),吉州永豐人,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綿陽)。天圣進士。仁宗時,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又喜獎掖后進,蘇軾兄弟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他的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詩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王安石
原籍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生于臨江軍(治今江西清江)字介甫,號半山。長期在今江西、廣東諸州縣任職,卒于江寧府(治今江蘇南京)通判任上,全家舉遷后久居不去,江寧成為第二故鄉。幼隨其父遍歷各地,見多識廣,深諳民情。慶歷二年(1042)舉進士,出任濰南東路(治今江蘇揚州)判官。慶歷七年(1047),調任鄞縣(今浙江寧波東南)知縣,遍訪東西14鄉,部署水利興修,創導貸谷與民(為"青苗法"之發端),政績有聲,且對理財必須"資之天地"(即靠發展生產)有獨特的見解。皇佑三年(1051)再調任舒州(今安徽懷寧)通判。時在京名人范仲淹、富弼等聞其文辭政事有聲,交表推薦,均以"家貧口眾"不愿就翰林館職,其間僅一年任太常寺群牧判官,堅請離京出任東南地方官吏,"得盡其才"。嘉佑二年(1057)即改任常州知州。次年移任提點江南東路(治饒州,今江西波陽)刑獄,不久入為三司度支判官。向仁宗上《言事書》,力言當從培養、使用人才的各個環節著手改革吏治,兼及理財、軍事等各方面的改革,實為后來變法的早期綱領或理論雛形。仁宗贊其文才,拔為知制誥,然對改革不加采納。再上《時政疏》(又名《本朝百年無事札》;一說呈于熙寧元年,神宗時,強烈呼吁及時改革,"有為之日,莫急于今日;過今日臣恐有無所及之憂"。嘉佑八年(1063)仁宗死,不久母喪回江寧守制,離職去。英宗在位四年,居家不出。
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次年改元熙寧。由江寧知府改任翰林學士,應神宗之召,力主變法。熙寧二年(1069)二月,出任參知政事,入主制置三司條例司,準備變法。呂惠卿亦于同時被任為條例司檢詳文字,成為王安石變法行政副手。是年頒行均輸法、青苗法與農田水利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宰相。神宗罷制置三司條例,權歸中書。頒行保甲法與募役法(先在開封府試行)。此后三年內漸次頒行貢舉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均稅法與置將法;免役法在開封府試行次年即推行至全國。熙寧七年(1074),因外有文彥博、司馬光,內有三后(仁宗后、英宗后與神宗皇后)激烈反對新法,鄭俠獻《流民圖》危言聳聽,又加新法要員呂惠卿與曾布互爭失和,神宗權罷新法,憤而辭職凡六次,出知江寧府,離相位而去。次年二月,復相,終因與神宗不合,變法進展困難,一年不到,再次辭相,出判江寧府,退居江寧半山園。封爵荊國公。晚年好佛,閑賦以著述《字說》為娛,仍不忘變法。元豐八年(1085)神宗死,次年,哲宗改元"元佑",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為宰相,先后罷免役、青苗法。是年四月病逝。謚"文",故史稱"王文公"。有《王文公文集》、《臨川先生文集》及《周官新義》、《詩義鉤沉》輯本等傳世,余佚。
曾鞏
曾鞏自稱"家世為儒"(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祖父作過尚書戶部郎中,父為太常博士。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非常強,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史稱鞏"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而且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18歲時,赴京趕考,與隨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識,并結成摯友。20歲入太學,上書歐陽修并獻《時務策》。歐陽修見其文筆獨特,非常賞識。歐陽修說:"過吾門者百千人,獨于得生為喜。"(《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自此名聞天下,但因其擅長策論,輕于應舉時文,故屢試不第。慶歷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為次子(其上尚有一兄長),只好輟學回歸故里,盡心侍奉繼母。曾鞏少年時與王安石為密友,登歐陽修之門以后,就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直至嘉佑二年(1057),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曾鞏才與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進士第一。
嘉佑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當涂縣)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五年,由歐陽修舉薦到京師當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理校出《戰國策》、《說苑》、《新序》、《梁書》、《陳書》、《唐令》、《李太白集》、《鮑溶詩集》和《列女傳》等大量古籍,對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寫了大量序文。
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熙寧五年后,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為政廉潔奉公,勤于政事,關心民生疾苦。他根據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實施。致力于平反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置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深受群眾擁戴。
元豐三年(1080),改任滄州(今河北)知州,途經京城開封時,宋神宗召見。宋神宗對其"節約為理財之要"的建議大為贊賞,留任為三班院勾判。元豐四年,朝廷認為"曾鞏史學見稱士類,宜典五朝史事",任為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同年九月,遭母喪,去官。次年,病逝于江寧府(今南京)。后葬于南豐源頭崇覺寺右。南宋理宗時追謚為"文定",人稱"南豐先生"。
韓愈
(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一說懷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91],自稱“郡望昌黎(今遼寧義縣)”[121],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中國唐朝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120]、教育家。
韓愈三歲而孤,隨兄嫂生活。自幼攻讀六經百家之書,于貞元八年(792年)登進士第。最初兩任節度推官,后授四門博士,升監察御史。因論宮市之弊而被貶為陽山縣令,之后遇赦,調江陵法曹參軍。歷任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升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為潮州刺史。唐穆宗即位后被召入朝,拜國子祭酒。[122]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享年五十七歲。獲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加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1]
韓愈鄙六朝駢體文風,推崇古體散文,其文質樸無華,氣勢雄健,“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96],開古文運動之濫觴。后人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有《韓昌黎集》傳世。
柳宗元
(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祖籍河東郡(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芮城一帶)人,[1]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2]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被推為“游記之祖”。
【唐宋八大家宋代詩人有哪些】相關文章:
宋代詩人有哪些?11-23
唐代和宋代詩人有哪些11-23
宋代詩人有哪些代表作12-19
宋代著名詩人有哪些01-19
宋代詩人的詩詞01-08
宋代婉約代表詩人04-11
宋代詞人有哪些11-04
詩人詩風有哪些03-03
明代詩人有哪些?01-24
詩人有哪些派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