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于綿州昌隆縣青蓮鄉。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仙李白簡介,歡迎閱讀與收藏。
詩人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為被滅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說缺乏佐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三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后,李白受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寫下《早發白帝城》。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投奔族叔當涂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說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發疾病而死(見皮日休《李翰林詩》)。也有說是單純的喝酒猝死(見《舊唐書》)。也有說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這種說法古已有之且廣為流傳。
第一種說法:那是李白七歲時,父親要給兒子起個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親就熱愛讀書,他們要培養兒子做個高雅脫俗的人。
父親平時喜歡教孩子看書作詩,父親在醞釀起名之時,同母親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時考考兒子作詩的能力。父親看著春日院落中蔥翠樹木,似錦繁花,開口吟詩道:“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接著道:“火燒葉林紅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詩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續下去。他走到正在盛開的李樹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說:“李花怒放一樹白”。
“白”——不正說出了李花的圣潔高雅嗎?父親靈機一動,決定把妙句的頭尾“李”“白”二字選作孩子的名字,便為七歲的兒子取名為“李白”。
第二種說法: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中說:“逃歸于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范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中寫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復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咸取所象”。
從以上文獻中我們不難看出,李白的姓名是李白的父親回到蜀中先給自己恢復了李姓后才給后來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夢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陣痛難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據這一夢境得來的。
生平經歷
(1)年少有為
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并“好劍術”(《與韓荊州書》)。他很早就相信當時流行的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道;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自稱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一方面要做超脫塵俗的隱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輔弼大臣,這就形成了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但積極入世、關心國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構成他作品進步內容的思想基礎。李白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像《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
(2)辭親遠游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乘舟沿江出峽,漸行漸遠,家鄉的山巒逐漸隱沒不可辨認了,只有從三峽流出的水仍跟隨著他,推送著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城市中去。
讓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會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他居然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承禎。天臺道士的司馬承禎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而且寫得一手好篆,詩也飄逸如仙。玄宗對其非常尊敬,曾將他召至內殿,請教經法,還為他造了陽臺觀,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隨他學道。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恩寵的道士,自然十分開心,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李白器宇軒昂,資質不凡,司馬承禎一見已十分欣賞,及至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嘆不已,稱贊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當世的榮祿仕宦,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贊美他。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來賀知章贊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承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他決心去追求“神游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興奮之余,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以大鵬自喻,夸寫大鵬的龐大迅猛。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從江陵起,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經岳陽,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當在洞庭湖泛舟時,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毆打致死)。李白悲痛萬分,他伏在朋友的身邊,號陶大哭,“泣盡繼之以血”。由于他哭得過于傷痛,路人聽到都為之傷心落淚。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真是無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于洞庭湖邊,自己繼續東游,決心在東南之游以后再來搬運朋友的尸骨。李白來到了廬山,在此作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偉,虎踞龍盤,六朝宮闕歷歷在目。這既引起李白許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自豪感。他認為往日之都,已呈一片衰頹之氣,沒有什么好觀賞的了,根本不及當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現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氣雖己消亡,但金陵的兒女卻飽含深情地接待李白。當李白告別金陵時,吳姬壓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頻頻舉杯勸飲,惜別之情如東流的江水,流過了人們的心頭,使人難以忘卻。李白告別金陵后,從江上前往揚州。揚州是當時的一個國際都市。李白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熱鬧的城市,與同游諸人盤桓了一些時日。到了盛夏,李白與一些年輕的朋友“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邊。天邊看綠水,海上見青山”,好不愜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揚州)病倒了。臥病他鄉,思緒很多,既感嘆自己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鄉,惟一能給他帶來點安慰的,便是遠地友人的書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蘇。這里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懷古有感,寫了一首詠史詩《烏棲曲》。這首詩后來得到了賀知章的贊賞,稱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來,李白的樂府詩有時雖襲用舊題,卻多別出新意。姑蘇的歷史遺跡雖然引起了李白的懷古之情,美麗單純的吳姬、越女更讓李白贊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紗的蔦蘿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筆為現今在浣紗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優美的速寫。李白由越西歸,回到了荊門。在荊門他一呆就是三個月。雖然思鄉心切,但功業沒有一點成就,他自覺難于回轉家園。最后,他決定再度漫游。首先,他來到洞庭湖,把吳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結識了僧行融,又從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為人,于是便去襄陽拜見孟浩然,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律詩《贈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陸,在小壽山中的道觀住了下來。然而,隱居于此并非長久之計,他仍然想尋找機會,以求仕進。在隱居壽山時,李白以干謁游說的方式結交官吏,提高自己的聲譽。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時宰相許圉師的賞識,便將其招為孫女婿。李白與夫人許氏在離許家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巖下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沒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圖功業的心志有所衰微減退。他以安州妻家為根據地,又幾次出游,結識了一些官吏和貴公子,并于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謁見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
(3)初進長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獵。唐玄宗即位后,已有過多次狩獵,每次都帶外國使臣同去,耀武揚威,以此震懾鄰國。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
他的《大獵賦》希圖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幅員遼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遠勝漢朝,并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來的目的是獻賦,另外,也趁此游覽一下長安,領略這座“萬國朝拜”的帝京風光。他居住在終南山腳下,常登臨終南山遠眺。當他登上終南山的北峰時,眼前呈現出泱泱大國的風貌。
他深感生存在這樣的國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頗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這興旺發達的帝國內部己產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軒昂情緒又受到打擊。李白進長安后結識了衛尉張卿,并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最后兩句說“何時人少室,王母應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還在送衛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希望引薦,愿為朝廷效勞。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治階級的上層。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極宮,不料竟在那里遇見了賀知章。他早就拜讀過賀老的詩,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見,并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興奮地解下衣帶上的金龜叫人出去換酒與李白共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
一年快過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長安,沒有機會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喪。好友誠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陽的別業幽居,但李白無意前往。這次去長安,抱著建功立業的理想,卻毫無著落,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點憤懣。往王公大人門前干謁求告,也極不得意,只有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了長安。
(4)賜金放還
42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薦(一說由道士吳筠引薦)到了長安,唐玄宗對李白的才華很賞識,禮遇隆重。李陽冰《草堂集序》謂:“降輦步迎,如見綺皓(秦漢間“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但唐玄宗只讓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學侍從。三年后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
三年長安生活,使李白對朝中種種腐敗、黑暗有了更多的認識。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嶺。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于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贊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草擬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后世,以盛況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艷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在長安時,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經常在長安市上行走。他發現國家在繁榮的景象中,正蘊藏著深重的危機,那便是最能夠接近皇帝的專橫的宦官和驕縱的外戚。他們如烏云一般籠罩著長安,籠罩著中國,給李白以強烈的壓抑感。
與此同時,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又被翰林學士張坦所誹謗,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嫌隙。
朝政的腐敗、同僚的詆毀, 使李白不勝感慨。他寫了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誰料就在此時,倒被賜金放還,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這次被賜金放還似乎是李白說了不合時宜的話。
(5)再次遠行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并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里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游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后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箓(道教的秘文)、授道箓去了。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清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簏,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篆的蓋寮,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兩人分手,李白準備重訪江東。
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由于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會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泛舟鏡湖,往來剡溪等處,徜徉山水之中,即興描寫了這一帶的秀麗山川和歷史底蘊。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時,都盡情暢游,不計早晚。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6)應邀入幕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居廬山。那時,他的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璘恰在此時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李白入幕后,犯下人生之中最大的錯誤。他認為天下亂局已定,此時大唐的情形十分類似于東晉永嘉南渡,正是割據江南的大好時機。因此力勸永王直取金陵,并在永王發動叛亂之后寫下《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等語,自比謝安,慫恿李璘割據稱帝意圖昭然。同在江南的蕭穎士、孔巢父、劉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參加,以此免禍,李白在這點上顯然不及他們。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時崔渙宣慰江南,收羅人才。李白上詩求救,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將吳兵三千軍駐扎在潯陽的宋若思,把李白從監牢中解救出來,并讓他參加了幕府。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為宋寫過一些文表,并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并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來不但未見任用,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完全出乎意料。至德二年(757)冬,李白由潯陽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為所判的罪是長流,即將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時已屆暮年,“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覺憂傷。
(7)重病而逝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這樣,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于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于洞庭之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舊游之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于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上元二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涂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一歲。 關于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當涂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說李白在當涂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還后不久,就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
家庭生活
(1)父母
據《 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名叫 李客,為 任城尉。母,無記載。
(2)妻子
李白一生,先后有過四個妻子。
1.許氏,(原名許紫煙)結發妻子,高宗時期的宰相許圉師(許紹最小的兒子 )的孫女。
2.劉氏,南陵名家之女兒,同居后分手。
3.宗氏,東魯人。李頗黎的生母,李白的側室。以外不詳。
4.宗氏,最后一個妻子,宗楚客的孫女
第一個妻子,是公元727年在湖北襄陽經過朋友孟浩然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其實也談不上娶,就是當了個倒插門女婿。由于在婚后長達十年的時間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籬下的滋味本來就使他非常的郁悶了,哪兒還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還是抱著很負責的心態去對待的,并且從婚后得育一男一女兩子這個情況來看,雙方的婚姻生活還是十分和諧的。其子名:伯禽,(小字明月奴) ;女名:平陽。許氏于公元738年去世。
第二個妻子,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結婚12年、距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個姓劉的女人。不久,因為劉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憤而離開。
第三個妻子,公元745年,李白在山東任城,與一當地婦人結婚。這時候的李白剛從首都長安出來,背著一大布袋金銀財寶和杜甫、高適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與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過任城,他結識了這位婦人,兩人情投意合。李白的這個老婆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并且李白在山東兗州置下了大批田產,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這些田產就交給了妻子。可見,李白對該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這個妻子在他們結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四個妻子,公元744年,李白在河南開封結識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要說起兩人的結識還頗有點浪漫的味道,說是李白酒醉梁園,詩興大起,便揮筆在墻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園吟》,然后歪歪倒倒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來到了這,看見這首詩,久久不能釋懷。正好梁園的人看見了,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并花千金買下了這面墻壁。于是也就留下了這段“千金買壁”的佳話。在很多史料的記載中,都描述這個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閨秀,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實的道教 信仰者,可以說和李白是志同道合。在李白因李璘案下獄,發配夜郎時,宗氏還多次施救,從此兩人沒再見面。李白很喜歡最后一個妻子宗氏,曾作詩《自代內贈》表達對妻子的思念。
(3)子女
長子伯禽,許氏所生,李白逝世30年后去世。
長女平陽,許氏所生,出嫁后死。
次子頗黎,李白在東魯時和一女子所生,不知所蹤。
(4)身世之謎
關于詩仙李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當時就諱莫如深,特別是對其祖父、曾祖父,史料無一記載。李白自己很少談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遠祖,諱言近親,閃爍其辭,故布疑陣。盡管如此,還是有人從歷史的塵幕中看出了蛛絲馬跡。最早提到此事的是唐梓州刺史于邵,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紀念,明末曹學全《蜀中名勝記》載有碑文內容:“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接著提到此事的乃宋人杜田。
延至當代,才有《中國青年報》1985年7月28日所載兼葭《李白身世之謎》,轉述臺灣學者羅香林認為:李白乃李建成之后;韓維祿1988年撰文《李白“五世為庶”當為李建成玄孫解》論證李白乃唐宗室,李建成玄孫;持同樣觀點的徐本立1990年發表《李白為李淵五世孫考》亦認為李白應為涼武昭王十二世孫、太祖李虎七世孫、高祖李淵五世孫、太子建成玄孫;而朱秋德的《論李白的宗室情結及對其人生諸要素的影響》(《絲路學刊》1997年第4期)更對李白的身世及人生諸要素作出一番綜合考察和評價,以期接近歷史本來面目。
李白的研究者們主要引據的是李陽冰《草堂集序》和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李陽冰《草堂集序》作于李白同時,其中的身世內容當出自李白口授;范傳正作《序》時有李白孫女陪范主持其祖父遷墓之事。照理說,以兩序時間之早和與當事人關系之近,它們都該是真實可信的。但由于李白狂放的性格給人造成的錯覺,以為他攀龍附鳳自高身價,更因為他至死也不肯公開身世的真象,導致兩序所述內容歷來不為人所重視,不僅不為人所深信,反為人多所詰難、置之存疑。
《草堂集序》云:“……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余為序……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于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
《碑序》云:“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牒。公子孫女搜于箱篋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數十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世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國朝以來,漏于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高臥云林,不求仕祿。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復姓。”
朱秋德在他的文章中說:“李白作為淪落民間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劇是命定的,是誰也無法解救的。祖先的血脈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為,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為;建功立業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為在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間首鼠兩端。他的一生就是在這種矛盾中,在祖先留下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枷鎖中度過的。他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人,而這鐐銬世人看不見,只有他自己知道。”
(5)人物個性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不畏權力,藐視權貴,曾讓“力士脫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當時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成熟起來的。
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贈辛判官》)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玉壺吟》)他有時也發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內心中的高傲。
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百姓基層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鴦。”(《古風》第三十九)并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權位者的丑態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云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個藝術概括在李白詩歌中的意義,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在杜詩中一樣重要。
在天寶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系起來。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行路難》):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表達了詩人不被重用而產生對朝廷的失望和氣憤。在《書情贈蔡舍人雄》、《古風》第五十一、《登高丘望遠海》等詩中,李白甚至借古諷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貴的主題發揮到了淋漓酣暢的地步。任華說李白“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這種在權貴面前毫不屈服、為維護自我尊嚴而勇于反抗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和重氣骨傳統的重要內容,李白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秀傳統而成為詩壇巨星的。
李白的詩歌充滿熱烈的人生之戀。他的詩往往于曠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生活如同馥郁的濃酒使詩人心醉,這當然不是說生活中沒有悲哀和痛苦,但詩人的樂觀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戰勝憂患意識,所謂“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襄陽曲》之四),就是他曠達心態的寫照。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一,表明了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詩中構想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愿,為人駐頹光。”這里沒有嗟老嘆卑的哀惋,卻用“勸酒”的天真想象表達了對人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這些詩篇以其純真的情趣,感召著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沒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詩中說:“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又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具有英風豪氣,又追求單純高潔的心境,這些不同的性格側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大類型:一類是在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運動的美,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豪情壯思;另一類則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麗的意境中表現纖塵不染的天真情懷。例如他筆下的黃河、長江,奔騰咆哮,一瀉千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橫江詞》)。他筆下的山峰高聳峻拔,崢嶸奇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游天姥吟留別》)。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贊,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一體的。
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美意境的山水詩。例如“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尋陽送弟昌岠鄱陽司馬作》);“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覺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西樓望吳越。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等。這些詩以明朗純凈取勝。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他只求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憑倏來飆起的感興潑墨寫意,而略去具體的細節,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詩又是無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征之間有著“同構互感”的微妙的呼應關系。例如《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詩中的“浮云”、“落日”,既是眼前景,又是古詩中有著特定情感內容的比興意象,意謂游子一去如浮云飄泊無止,故人惜別又似落日依依,緣情布景而不留鑿痕。又如“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首兩句既點明了季節和時辰,又用“云”和“雁”的意象喻指離別和遠行。此外如“有時白云起,天際自舒卷。 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金陵酒肆留別》),“西輝逐流水,蕩漾游子情”(《游南陽清泠泉》)等等。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傾向的個性,還使他能更深入地開掘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人情美。這里有對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吳歌》其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有對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所有這些詩篇,都無不是以理想的光輪使日常生活題材煥發出詩意的豐采。 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這位偉大的漂泊者用他的雙腳和詩筆豐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筆橫掃,狂飆突進,于是,洞庭煙波、赤壁風云、蜀道猿啼、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在詩中,詩人靈動飛揚,豪氣縱橫,像天上的云氣;他神游八極,自由馳騁,像原野上的奔馳的駿馬。在詩里,詩人一掃世俗的塵埃,完全恢復了他仙人的姿態:上窮碧落下黃泉。他的浪漫、癲狂、愛恨情仇,寂寞與痛苦、夢與醒,他的豪氣義氣,他的漂泊,全都達于極端。
他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6)人物祖籍
李白祖籍早于古書有記載《草堂集序》云:“……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余為序……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于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
可見李白祖籍為隴西成紀,爭議不大。至于隴西成紀是當代哪里,爭議較大。
2010年3月,甘肅籍學者雷達寫了一篇《李白“故里”在甘肅秦安》的文章,隨即當地組織了網友簽名等活動,頗為熱鬧。
出生地爭議
李白生于碎葉城,也就是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
2009年10月29日,吉爾吉斯斯坦駐中國大使館商務參贊朱薩耶夫·古邦訪問安陸,稱李白故里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 ,希望托克馬克與安陸兩個城市能夠以李白為紐帶,共同擔負起弘揚李白文化的責任,并進一步拓展經濟 、貿易等方面的合作。
事實上,早在2008年10月,吉爾吉斯斯坦文化信息部部長拉耶夫就對中國媒體表示,中國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就是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托克馬克市,他們正與中方協商要為李白塑造一個紀念雕像,推動兩國李白文化的經濟合作。這次朱薩耶夫·古邦造訪安陸,更是表明吉方已經認識到李白故里所蘊含的經濟價值,力圖分上一杯羹。隨后,兩地草簽了一系列文化和經濟的合作意向。
四川綿陽江油
2009年8月21日,江油市委宣傳部致函中央電視臺、湖北省安陸市委宣傳部,認為江油才是李白的故里,安陸涉嫌“侵權”。
2009年8月24日,安陸市政府發專函給江油,希望兩地能“共享李白”。
2009年8月28日,江油市文化旅游局向安陸市政府發去律師函,希望對方在10日內,立即停播或刪除含有“李白故里”字樣的宣傳廣告片,并保留用法律手段進一步追索的權利,最后勝訴。
主要作品
李白唯一存世的真跡《上陽臺帖》,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李白《將進酒》
李白《將進酒》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靜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
主要影響
詩
綜述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
風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詩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
對權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社稷傾覆、民生涂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總之,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倜(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征。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夸張。他的夸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夸張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跡;那么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夸張與鮮明的對比結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反差,加強藝術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構。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似無跡可循,詩的結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格。如《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說詩晬語》上)。
語言
李白詩歌的語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近于散文,但都統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之中。這和他自覺地追求自然美有關。他繼承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以恢復詩騷傳統為己任,曾說“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孟棨《本事詩·高逸》)他崇尚“清真”,諷刺“雕蟲喪天真”的丑女效顰,邯鄲學步。他的詩歌語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認真學習民歌明白通俗的特點的結果,明白如話,通俗生動。
代表作品
《將進酒》《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詞
今傳李白詞大多出于《尊前集》,但由于《尊前集》本身的成書年代及真偽都成問題,故李白詞的真偽也許仍會繼續爭論下去。按照詞學界的一般看法,至少《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憶秦娥·簫聲咽》和《清平樂》的前四首,在沒有發現有力的證據之前,應該據宋人的說法,看作李白的作品。
不管李白是否有詞作,“李白詞”已經成為一個代名,這一名稱代表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而這些詞到底是不是李白所作倒是次要的事情了。就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在詞史上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這一地位猶如古代希臘神話在西方藝術中的地位,作為一種“不可企及”的規范,“李白詞”成為人們心目中永遠的偶像。
李白在詞壇上處于開山祖地位,這是詞學家的共識。即便傳世“李白詞”確實全部是偽作并不屬于詞體,李白仍然是詞體發展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沒有這一環,就無法全面地說明詞體的發展史。從唐末五代《花間集》以來,所有的唐宋詞選集、總集,在具體操作中,都不會忘記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題記中提上一句。其作為文學史上的第一位大詞人,雖然只有很少幾首著作權經常受到懷疑的詞作,但卻從來沒有人對他表示過任何的不滿或批評意見。
書法
《上陽臺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行草詩,也是其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紙本,縱28.5厘米,橫38.1厘米。草書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歷楷書題“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臺”七字。背有宋徽宗趙佶,元張晏、杜本、歐陽玄、王馀慶、危素、騶魯,清乾隆皇帝題跋和觀款。卷前后鈐有宋趙孟堅“子固”“彜齋”、賈似道“秋壑圖書”,元“張晏私印”“歐陽玄印”以及明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岐、清內府,近代張伯駒等鑒藏印。
劍術
李白不僅文采斐然,喜歡劍術。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
據統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一百零七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三次,“劍壁”一次,武器之“劍”猶有一百零三次之多。屬于劍的“鋏”出現了一次、“吳鉤”一次、“吳鴻”一次、“湛盧”一次、“干將”一次、“莫邪”一次、“青萍”兩次、“秋蓮”兩次、“霜雪”兩次、“匕首”三次、“龍泉”四次。總計,“劍”字共出現了一百一十八次(統計時把“吳鉤霜雪明”“空余湛盧劍”“劍花秋蓮光出匣”“拙妻莫邪劍”“吾家青萍劍”分別計做一次),分布在一百零六首詩中,約占全詩總數的10%。
思想
盛唐國力強盛,多數士人渴望建功立業。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功業自許,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實現“談笑安黎元”、“終與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輔佐明君,像諸葛亮興復漢室。《梁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抒懷》《永王東巡歌》《行路難》(其二)都反映了他的這類思想。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是李白的老師,此人于開元四年(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那時李白才十五歲。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治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業,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李白覺得憑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對于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鄙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愿阿諛奉迎,也不屑于與俗沉浮。現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謠》),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云,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卷一切,表現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烈愿望。
這是李白對社會的憤怒抗爭,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體現。他反對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揭露將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驕縱,宦官權勢炙手可熱……通過對政事綱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實地觀察,李白以詩人的敏感,洞幽燭微,在當時詩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禍亂將作。“安史之亂”爆發,他的愛國熱情因此升華,擺脫了用藏出處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愛國內涵,并富于社會意義和時代特征。《古風》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對社會現實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逃避現實等思想,這在封建社會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歷史評價
杜甫: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②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③“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④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贈李白》)⑤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一作始)歸來。(《不見》)⑥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天末憶李白》)⑦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夢李白二首·其二》)
賀知章:“謫仙”(《本事詩》)。
崔宗之:思見雄俊士,共話今古情。李侯忽來儀,把袂苦不早。清論既抵掌,玄談又(一作多)絕倒。分明楚漢事,歷歷王霸道。擔囊無俗物,訪古千里馀。袖有匕首劍,懷中茂陵書。雙眸光照人,詞賦凌子虛。(《贈李十二白》)
任華:①我聞當今有李白,大獵(一作鵬)賦,鴻猷文,嗤長卿,笑子云。班張所作瑣細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登廬山,觀瀑布,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一作明)。余愛此兩句:登天臺,望渤海云垂大鵬飛,山壓巨鰲背,斯言亦好在(一本無在字)。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擺超騰,既俊且逸。或醉中操(一作掃)紙,或興來(一作乘興)走筆。手下忽然(一作有)片云飛,眼前劃見孤峰出。②見說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新詩傳在宮人口,佳句不離明主心。身騎天馬多意氣,目送飛鴻對豪貴。承恩召入凡幾回,待詔歸來仍半醉。權臣妒盛名,群犬多吠聲。有敕放君卻歸隱淪處(一本無處字),高歌大笑出關去。且向東山為外臣,諸侯交迓馳朱輪。白璧一雙買交者,黃金百鎰相知人。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測,數(一本無數字)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八詠樓中坦腹眠,五侯門下無心憶。(《寄李白》)
魏萬:“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白居易:①“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②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渚蘋溪草猶堪薦,大雅遺風不可聞。(《李白墓》)③翰林江左日,員外劍南時。不得高官職,仍逢苦亂離。暮年逋客恨,浮世謫仙悲。吟詠留千古,聲名動四夷。文場供秀句,樂府待新詞。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后》)
姚合:李白墳三尺,嵯峨萬古名。(《送潘傳秀才歸宣州》)
許渾:氣逸何人識,才高舉世疑。(《途經李翰林墓》)
曹松:李白雖然成異物,逸名猶與萬方傳。昔朝曾侍玄宗側,大夜應歸賀監邊。山木易高迷故壟,國風長在見遺篇。投金渚畔春楊柳,自此何人系酒船。(《吊李翰林》)
貫休:①日角浮紫氣,凜然塵外清。雖稱李太白,知是那星精。御宴千鐘飲,蕃書一筆成。宜哉杜工部,不錯道騎鯨。(《觀李翰林真二首 其一》)②誰氏子丹青,毫端曲有靈。屹如山忽墮,爽似酒初醒。天馬難攏勒,仙房久閉扃。若非如此輩,何以傲彤庭。(《觀李翰林真二首 其二》)
皮日休:①負逸氣者,必有真放,以李翰林為真放焉。(《七愛詩》)②吾愛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跡作人間客。磥砢千丈林,澄澈萬尋碧。醉中草樂府,十幅筆一息。召見承明廬,天子親賜食。醉曾吐御床,傲幾觸天澤。權臣妒逸才,心如斗筲窄。失恩出內署,海岳甘自適。刺謁戴接,赴宴著縠(一作谷)屐。諸侯百步迎,明君九天憶。竟遭腐脅疾,醉魄歸八極。大鵬不可籠,大椿不可植。蓬壺不可見,姑射不可識。五岳為辭鋒,四溟作胸臆。惜哉千萬年,此俊不可得。(《七愛詩 其五 李翰林》)
韋莊:李白已亡工部死,何人堪伴玉山頹。(《漳亭驛小櫻桃》)
杜荀鶴:何為(一作謂)先生死,先生道日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詩人。天地空銷骨,聲名不傍身。誰移耒陽冢,來此作吟鄰。(《經青山吊李翰林》)
齊己:竭云濤,刳巨鰲,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驪龍不敢為珠主。人間物象不供取,飽飲(一作飯)游神向懸圃。鏘金鏗玉千馀篇,膾吞炙嚼人口傳。須知一一丈夫氣,不是綺羅兒女言。(《讀李白集》)
徐夤:謫下三清列八仙,獲調羹鼎侍龍顏。吟開鎖闥窺天近,醉臥金鑾待詔閑。舊隱不歸劉備國,旅魂長寄謝公山。遺編往簡應飛去,散入祥云瑞日間。(《李翰林》)
殷文圭:詩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飛上九天。身謫蓬萊金籍外,寶裝方丈玉堂前。虎靴醉索將軍脫,鴻筆悲無令子傳。十字遺碑三尺墓,只應吟客吊秋煙。(《經李翰林墓》)
裴說:杜甫李白與懷素,文星酒星草書星。(《懷素臺歌》)
徐鉉:高情麗句誰偏重,圣代詞臣李謫仙。(《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 其八》)
宋白:李白宮詞多好句。(《宮詞 其一百》)
田錫:太白謫仙人,換酒鹔鹴裘。扁舟弄云海,聲動南諸侯。諸侯盡郊迎,葆吹羅道周。哆目若餓虎,逸翰飛靈虬。落日青山亭,浮云黃鶴樓。浩浩歌謠興,滔滔江漢流。下交魏王屋,長揖韓荊州。千載有英氣,蘭君安可儔。(《讀翰林集》)
王禹偁:李白王維并杜甫,詩顛酒狂振寰宇。(《酬安秘丞歌詩集》)
胡瑗:李白好溪山,浩蕩旌川游。題詩汪氏壁,聲動桃花洲。(《石壁》)
梅摯:賈生學贍思儀漢,李白才多合繼騷。(《酬贈王益舜良殿丞·其二》)
梅堯臣:①禰衡負其才,沉沒鸚鵡洲。李白負其才,飄落滄江頭。后亦多效此,才薄空羈囚。文章本濟時,反不能自周。吾嘗戒吾曹,慎勿異爾流。(《送李逢原》)②我讀李白問月詩,乃知白也心太癡。明月在上爾在下,月行豈獨君相隨。(《讀問月》)
黃庶:句編天下口,千載字不滅。(《宿采石》)
楊杰:半醒半醉游南國,浮利浮名重一毛。天上星精鐘太白,人間文格埒風騷。仙翁曾換金龜酒,老筆空傳紫兔毫。姑熟遺音千古在,長隨春色滿江皋。(《李翰林祠》)
曾鞏:①世間遺草三千首,林下荒墳二百年。信矣輝光爭日月,依然精爽動山川。曾無近屬持門戶,空有鄉人拂幾筵。顧我自慚才力薄,欲將何物吊前賢?(《謁李白墓》)②子之文章,杰立人上。地辟天開,云蒸雨降。播產萬物,瑋麗瑰奇。大巧自然,人力何施?又如長河,浩浩奔放。萬里一瀉,末勢猶壯。大騁厥辭,至于如此。意氣飄然,發揚俊偉。飛黃駃騠,軼群絕類。擺棄羈馽,脫遺轍軌。捷出橫步,志狹四裔。側睨駑駘,與無物比。始來玉堂,旋去江湖。麒麟鳳凰,世豈能拘?古今僻儒,鉤章摛字。下里之學,辭卑義鄙。士有一曲,拘牽泥滯。亦或狡巧,爭馳勢利。子之可異,豈獨茲文?輕世肆志,有激斯人。姑熟之野,予來長民。舉觴墓下,感嘆余芬。(《代人祭李白文》)
王安石:①太白詩詞迅快,無疏脫處,然其識污下,十句九句言婦人、酒耳。②白之歌詩,豪放飄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變也。
范純仁:李白千篇敏異常。(《到漢東和張伯常六首 其一 》)
韋驤:堂間畫像冰玉質,高風爽氣何凄凄。文章光燄本萬丈,來此寂寞由讒擠。當時放蕩沉清骨,因有聲名不漂沒。莫論楚屈與吳胥,誰有高才追彷佛。(《李白祠堂》)
蘇軾:①“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后》)②李白當年流夜郎,中原無復漢文章。(《沿流館中得二絕句 其二 》)③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世傳徐凝〈瀑布〉詩云: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偽作樂天詩稱美此句,有「賽不得」之語。樂天雖涉淺易,然豈至是哉!乃戲作一絕》)④李太白,狂士也。又嘗失節于永王璘,此豈濟世之人哉? 而畢文簡公以王佐期之,不亦過乎?曰: 士固有大言而無實,虛名不適于用者,然不可以料天下之士; 士以氣為主,方高力士用事,公卿大夫爭事之,而太白使脫靴殿上,固已氣蓋天下矣。使之得志,必不肯附權幸以取容,其肯從君于昏乎?夏侯湛贊東方生云:“開濟明豁,包容宏大。陵轢卿相,嘲哂豪杰。籠罩靡前,跆藉貴勢。出不沐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介。雄節邁論,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吾于太白亦云。太白之從永王璘,當由迫脅;不然,璘之狂肆寢陋,雖庸人知其必敗也。太白識郭子儀之為人杰,而不能知璘之無成,此理之必不然者也。吾不可以不辨。(《李太白碑陰記》)
蘇轍:李白詩類其為人,駿發豪放,華而不實,好事喜名,不知義理之所在也。語用兵,則先登陷陣,不以為難;語游俠,則白晝殺人,不以為非。此豈其誠能也哉!白始以酒詩奉事明皇,遇讒而去,所至不改其舊。永王將竊江淮,白起而從之不疑,遂以放死。(《欒城三集》)
郭祥正:又如李白才清新,無數篇章思不群。(《奉和蔡希蘧鵠奔亭留別》)
舒亶:不見風流李謫仙,彩箋誰繼碧云篇。(《秋日登中山懷道人》)
孔平仲:①灑落風標真謫仙,精神猶恐筆難傳。文章若出斯人手,壯浪雄豪一自然。(《李白祠堂 其一 》)②太白之精出李白,詩中元帥酒家豪。軒然眉目已如此,況著當年宮錦袍。(《李白祠堂 其二 》)
黃庭堅:李白詩如黃帝張樂于洞庭之野,無首無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槧人所可擬議。
晁補之:客星一點太微傍,談笑青蠅玉失光。載酒五湖狂到死,只今天地不能藏。(《采石李白墓》)
陳師道:青蓮居士亦其亞,斗酒百篇天所借。(《題畫李白真》)
李廌:山東太白謫仙人,筆卷天河氣拂云。(《釣臺 其二 》)
王庭圭:始知李白飄然思,俊語天成安用些。(《次前韻酬劉美中》)
李綱:①謫仙英豪蓋一世,醉使力士如使奴。當時左右悉諛佞,驚怪恇怯應逃逋。我生端在千載后,祭公只用一束芻。遺編凜凜有生氣,玩味無斁誰如吾。(《讀李白集用奴字韻》)②謫仙乃天人,薄游人間世。詞章號俊逸,邁往有英氣。明皇重其名,召見如綺季。萬乘尚僚友,公卿何介蒂。脫靴使將軍,故自非因醉。乞身歸舊隱,來去同一戲。沈吟紫芝歌,緬邈青霞志。笑著宮錦袍,江山聊傲睨。肯從永王璘,此事不須洗。垂天賦大鵬,端為真隱子。神游八極表,捉月初不死。(《讀四家詩選四首 其四 太白》)③嗚呼天寶間,治亂如反掌。兵戈暗中原,豪杰多長往。謫仙當此時,逸氣隘天壤。脫身來江東,縹渺青霞賞。作詩幾千篇,醉筆籠萬象。(《游五松山觀李太白祠堂》)
呂本中:“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后之言詩者,皆莫能及。”(《江西宗派圖序》)
李彌遜:眾鳥高飛云去閑,相看只有敬亭山。孤標尚想風塵外,佳句長留天地間。影落金牛撩客恨,手摩玉兔練仙顏。故山風月非人世,何事騎鯨去不還。(《夏日宿廣教寺風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詩有懷用似表弟韻》)
林季仲:江漢滔滔去不回,幾人留得詩名來。要須洗以千斛水,莫令胸臆生纖埃。清狂我愛李太白,亂之鷗鷺誰嫌猜。一生事業在杯酒,富貴于我何有哉。長安市上喚不醒,醉眼徐為君王開。揮毫散霧金鑾殿,氣使權倖如奴儓。風騷獨步千載上,鞭撻揚馬咍鄒枚。長流夜郎得不死,定知造物須憐才。文采至今獨未泯,耳孫氣象何崔嵬。寤言世士少風骨,慨然力欲扶衰頹。刊傳家集流海內,廉頑立懦茲為媒。分頒亦及蓬蓽士,使者踏破階前苔。神交不待讀終卷,騎鯨恍惚來瑤臺。氣酣日落酒不足,更挽天河注玉杯。嗚呼俗隘直可哀,吾非斯人誰與陪。朝游蓬萊夕方丈,去去相隨翔九垓。(《謝李端明惠李翰林集》)
鄧肅:①李白豪篇驚倒人,舉目望天不計斗。(《醉吟軒》)②李白高視空無人。(《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 其三 自敘三首》)
釋本才:紅塵數盡去來人,李白元是癡措大。(《偈十二首 其二 》)
吳芾:高風直節誰能繼,只有詩篇后代傳。(《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其二十四》)
鄧元奎:謫仙詩在晚唐重,坡老身亡兩蜀輕。(《挽趙秋曉》)
馮偉壽:謫仙往矣,問當年、飲中儔侶,于今誰在。嘆沈香醉夢,胡塵日月,流浪錦袍宮帶。高吟三峽動,舞劍九州隘。玉皇歸覲,半空遺下,詩囊酒佩。云月仰挹清芬,攬虬須、尚友千載。晉宋頹波,羲皇春夢,尊前一慨。待相將共躡,龍肩鯨背。海山何處,五云叆叆。(《玉連環/解連環 憶李謫仙》)
張恪:常懷玉壘李謫仙,精神浩瀚游八表。頂摩蒼天弄白日,方丈蓬萊思清矯。(《安定山》)
崔敦禮:予為謫仙兮,薄游人間。傲岸不諧兮,世路艱難。(《太白招魂》)
陸游:①李白杜甫生不遭,英氣死豈埋蓬蒿。(《記夢》)②李白嵚崎歷落。(《感事六言八首 其七》)③飲似長鯨快吸川,思如渴驥勇奔泉。(《吊李翰林墓》)
朱熹:李太白詩非無法度,乃從容于法度之中,蓋圣于詩者也……李白見永王璘反,便從臾之,文人之沒頭腦乃爾……李白詩中說王說霸,當時人必謂其果有智略,不知其莽蕩,立見疏脫。(《朱子語類》)
辛棄疾:“當年宮殿賦昭陽,豈信人間過夜郎。明月入江依舊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憶李白》)
陳亮:①李白字太白,清風肺腑明月魄。揚鞭獨步止一人,我誦太白手屢拍。②豈特文章惟足法,凜凜氣節安可移。金鑾殿上一篇頌,沉香亭里行樂詞。此特太白細事耳,他人所知吾亦知。脫靴奴使高力士,辭官妾視楊貴妃。此真太白大節處,他人不知吾亦知。(《謫仙歌》)
金朋說:筆端文彩輝星斗,懷抱詩豪泣鬼神。超邁英才貫絕世,明皇寵異貴無倫。(《李謫仙》)
韓淲:采石磯頭捉月仙,脫靴意氣尚飄然。沈香亭北驚塵世,且惜閒身棹酒船。(《李白泛舟圖》)
釋居簡:齪齪復齪齪,未死如未生。公去月明在,留得青山塋。青山倚公高,屹立千載英。翠巘拓吟壘,飛瀑按酒兵。行客一仰止,折幾鄙吝萌。狂歌長短吟,邁古日月明。俊逸兼鮑謝,麗則儕云卿。驊騮博艷姬,土苴群方兄。節峻玄霜嚴,義重紫禁輕。酹土土長燥,雷魁何由平。生男禁多才,此話聞阿庚。真才棄如土,大廈誰支傾。不用謝安石,大雅空垂名。(《續當涂別駕林率庵賦謫仙李翰林》)
高翥:白骨定隨風月冷,青山長共姓名存。(《拜李謫仙墓》)
劉克莊:等閑揮醉筆,咳唾千篇,長與詩家竊膏馥。身是酒星文星,剛被詩人,喚做、禁中頗牧。便散發、騎鯨去何妨,從我者誰歟,安期徐福。(《洞仙歌·其一·癸亥生朝和居厚弟韻,題謫仙像》)
羅大經:李太白當王室多難、海宇橫潰之時,作為歌詩,不過豪俠使氣、狂醉于花月之間耳!社稷蒼生,曾不系其心膂;其視杜少陵之憂國憂民,豈可同年語哉!(《鶴林玉露》)
陳東之:謫仙一去五百載,人間山水無清輝。(《游沃洲山》)
張侃:冠世文章李翰林,掀天功業漢淮陰。抹靴捧硯榮雖甚,受鉞登壇眷益深。遠竄夜郎揮老淚,生擒云夢負初心。窮泉二子應追恨,不解君前早脫簪。(《戲用東坡先生韻二首·其一》)
嚴羽: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太白《夢游天姥吟》《遠別離》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滄浪詩話》)
吳龍翰:先生放曠士,浩氣吞洪濛。(《拜李謫仙墓》)
方一夔:翰林非世人,金晶應星躔。手弄玉帝旂,墮作詩酒仙。行跡老屐齒,俠氣馀龍泉。淋漓灑醉墨,妙語窮真筌。信手拈斧斤,一揮中方圓。彼哉夸奪子,駭汗莫敢肩。玉堂不能留,飄落南海邊。從此誇汗漫,一往五百年。(《讀李翰林詩》)
宋無:①嗜酒傲明時,何因賀監知。承恩金馬詔,失意玉環詞。名與三閭并,身將四皓期。匡山有書讀,應亦嘆歸遲。(《李翰林墓·其一》)②一騎紫鯨去,空掩謝山塋。落月今誰吊,長庚夜自明。乾坤沉秀氣,江水帶哀聲。天上多宮府,文章不可輕。(《李翰林墓·其二》)
王奕:唐朝組綬不能羈,驢背人者(譜本作看)醉似泥。自欲駕虬憑化往,不因飛燕誤宮題。(《和疊山拜李白墓》)
徐鈞:風骨神仙籍里人,詩狂酒圣且平生。開元一遇成何事,留得千秋萬古名。(《李白》)
薩都剌:我思李太白,有如云中龍。垂光紫皇案,御筆生青紅。群臣不敢視,射目目盡盲。脫靴手污襪,蹴踏將軍雄。沉香走白兔,玉環失顏容。春風不成雨,殿閣懸妖虹。長嘯拂紫髯,手撚青芙蓉。掛席天(一作千)萬里,遨游江之東。濯足五湖水,脫(一作掛)巾九華峰。放舟玉鏡潭,弄月秋浦中。羈懷正浩蕩,行樂未及終。白石爛齒齒,貂裘淚濛濛。神光走霹靂,水底鞭雷公。采石波浪急(一作惡),青山云霧重。我有一杯(一作斗)酒,和淚灑天風。(《過池陽懷李翰林》)
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詩自為一體。子美學優才贍,故其詩兼備眾體,而植綱常系風化為多,三百篇以后之詩,子美其集大成也。(《清江集》)
鄭珞:半世醺醺笑獨醒,九原漠漠掩重扃。月沉牛渚三山晚,云抹蛾眉萬古青。遺廟有碑題姓字,荒阡無主泣山靈。文光不泯歸天上,臥看樓頭太白星。(《和吳當涂源吊李白墓》)
高棅:太白天仙之詞,語多率然而成者,故樂府歌詞咸善。或謂其始以《蜀道難》一篇見賞于知音,為明主所愛重,此豈淺材者徼幸際其時而馳騁哉!不然也。白之所蘊,非止是。今觀其《遠別離》《長相思》《烏棲曲》《鳴皋歌》《梁園吟》《天姥吟》《廬山謠》等作,長篇短韻,驅駕氣勢,殆與南山秋氣并高可也。雖少陵猶有讓焉,余子瑣瑣矣。(《唐詩品匯》)
陳叔紹:荒祠林下棲精爽,遺韻人間泣鬼神。(《過李白墓》)
程敏政:誰見吟魂月里歸,臨風懷古思依依。史中出處猶真偽,地下形骸果是非。采石人家空奠酒,盛唐詩派不傳衣。騎鯨浩氣今安在,一片江流蕩落暉。(《李白墓》)
祝允明:千載更無仙謫下,只應愁殺賀知章。(《當涂歷陽溧水界中數還往遂懷李翰林》)
孫承恩:①白也真天才,變化如神虬。生平恥齷齪,邁往隘九州。詞林昔供奉,天子寵渥優。一朝被讒搆,斥遠金殿頭。高情與逸思,芥帶弗少留。供奉非公榮,夜郎非公憂。詩筆驅萬象,醉眼輕王侯。晞發扶桑巔,濯足滄海流。今古等一瞬,天地同一漚。以茲昔人言,謂公似莊周。公去幾閱世,公名重千秋。誰云公則亡,神爽八極游。蓬壺隔弱水,浩蕩不可求。緬懷舊行蹤,使我心悠悠。(《襄陽為自古要地撫遺跡吊往事有懷七人焉因各賦詩一首·其五·李翰林》)②天才踔發,逸氣橫出。龍驤鵬摶,不可控執。友視萬乘,奴使貴珰。采石捉月,神游不忘。(《古像贊二百零五首·其一百二十三·李翰林》)
楊慎:李太白為古今詩圣。(《周受庵詩選序》)
李攀龍:①太白縱橫,往往強弩之末,間雜長語,英雄欺人耳。②太白五七言絕句,實唐三百年一人。蓋以不用意得之,即太白亦不自知其所至,而工者顧失焉。
王世貞:①五七言絕句,李青蓮、王龍標最稱擅場,為有唐絕唱。少陵雖工力悉敵,風韻殊不逮也。②五言古、選體及七言歌行,太白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以俊逸高暢為貴;子美以意為主,以獨造為宗,以奇拔沉雄為貴。其歌行之妙,詠之使人飄揚欲仙者,太白也;使人慷慨激烈,歔欷欲絕者,子美也。《選》體,太白多露語率語,子美多穉語累語,置之陶謝間,便覺傖父面目,乃欲使之奪曹氏父子位耶!五言律、七言歌行,子美神矣,七言律,圣矣。五七言絕者太白神矣,七言歌行,圣矣,五言次之。太白之七言律,子美之七言絕,皆變體,間為之可耳,不足多法也。太白古樂府,窈冥惝怳,縱橫變幻,極才人之致然自是太白樂府。(《藝苑卮言》)
李贄: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生亦榮,死 亦榮,囚亦榮,流亦榮,永生、永榮!(《李白詩題辭》)
梅之煥: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題李太白墓》)
郭之奇:①蒼松渺渺謫仙墳,采石磯頭草木芬。此地江山空識李,唐朝內外不容君。詞林氣魄青蓮重,詩酒風流白水分。聞道騎鯨非復是,春峰箕尾佇遙氛。(《過采石吊李白墓》)②英豪相視一杯中,笑向金鑾顧紫宮。貂作當年知己具,靴留千載侍臣風。《過采石吊李白墓四首 其一 一快其遇知章也》③主恩朋意兩殊遭,知遇無緣答寸毫。只為宮閹多氣色,故藏名姓入醇醪。《過采石吊李白墓四首 其四 一快其以酒相忘而傷其志也》
程文正:蒼蒼松柏繞層岑,謝朓青山葬翰林。天子呼來猶得謗,世人欲殺亦知音。煙迷墓杳漁樵路,月照樓空江海心。鸚鵡鸕鶿杯杓好,死生有約酒星沉。(《采石李翰林墓》)
胡介:才可壓宮妃,氣能輕宦寺。才氣兩無虧,先生非大醉。(《書李翰林集后》)
龔自珍:莊、屈實二,不可以并,并之以為心,自白始;儒、仙、 俠實三,不可以合,合之以為氣,又自白始也。(《最錄李白集》)
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評價:“李白之詩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詩德參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黃錦祥:“執唐詩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詩仙李白簡介】相關文章:
詩仙李白的簡介09-04
詩仙李白簡介01-09
詩仙李白的資料簡介04-24
詩仙李白12-14
詩仙-李白09-16
詩仙--李白05-23
詩仙-李白的故事02-26
詩仙李白作文04-12
詩仙--李白(推薦)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