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陶淵明的詳細介紹
陶淵明:我的田園我做主
這是陶淵明的中國,在人命無常的魏晉南北朝,舟楫車馬沉默匆忙,人間的道路險象環生,名士少有保全者,只有山林寂靜安全。此時的陶潛,還年輕,還在做著“大濟蒼生”的夢。
這時候,在潯陽柴桑的天空下,你還無法把這個追夢少年的英姿和日后那個隱逸村夫的形象聯系起來。人啊,怎么就從一開始對世界的滿腔熱情,轉而變成了晚年寫《感士不遇賦》的心灰意冷了呢?那些陪伴他長大的春燕,在堂前斑駁的梁柱上,已經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窗外的菊花鮮妍地盛開然后無聲地枯死。雖然家道衰落,但好在有書可讀。和風清穆,吹開那一頁頁陳舊的書行。先師的遺訓不敢有忘,上古的理想銘記心上,憂道不憂貧的陶淵明那時候志向很大很大,他那時是“少時壯且勵,撫劍獨行游”。
從陶淵明的詩文看,“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他是喜愛“六經”并深受儒家教養的。儒家的忠孝信義倫理觀念以及孔子“進德修業”的教導,都曾經對青少年時代的陶淵明發生過作用。在他內心深處,勤于政務的曾祖陶侃始終是一個光彩奪目的偶像。陶侃所建赫赫功勛是陶淵明最向往的,他渴望有所作為,“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從這些激情飛揚的詩句里,浮現出的是青年志士意氣風發的俊朗身影。
陶淵明二十九歲這年,謀了個祭酒的差事。這時候,正是王凝之任江州刺史,以王氏為代表的士大夫都普遍信仰一種叫作“五斗米道”的早期道教,祭酒其實就是“五斗米道”的主持。王凝之是個狂熱癡迷的“五斗米道”教徒,而陶淵明偏偏又不信這些神神鬼鬼。他不堪祭酒一職,與上司王凝之的沖突不斷。自傲的陶先生,容不得委心降志聽命別人,受不了當小官的種種束縛,覺得這樣曲殺了自己的才華。對于尊嚴感過強的人來說,官場確實和牢籠沒有區別,這樣的人做官一定度日如年、如在樊籬。現在,對于內心敏感的陶淵明來說,官事繁瑣,案牘勞形,虛文縟禮,都與他喜好清省的性情不合。兇險的現實政治和濁流縱橫的世風,使他滿心失望。陶淵明只能退隱鄉田。解歸之后,又很快被召為州主簿,他卻辭而不就。
第一次仕途結束,陶淵明并未灰心。只是運氣不好吧,既然“達”不成,就獨善其身,回家讀書去。陶淵明歸去了,一去就是六年。在這六年中,他娶了翟氏,并且生了三個兒子,再加上亡妻生的長子,一共是四個兒子。他不得不考慮全家的生計問題,也許是實在是過不下去了,他又一次選擇了從政。
陶淵明三十五歲。這時候,天下更亂了。他來到荊州,投入荊江二州刺使桓玄門下當了個參謀。但陶淵明很快就發現桓玄是個想做皇帝的野心家。桓玄令陶淵明起草《討海賊表》,實際上是為了造反,陶先生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作為一個秉承儒家思想的正統文人,陶淵明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絕對不想趟這謀反的渾水。桓玄的種種丑行,加上行役之苦,使他對仕途感到厭惡。“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是他當時內心矛盾的真實寫照。恰恰這年冬天,母親去逝了,于是因母喪辭職回家,丁憂三年,名正言順。陶淵明守在母親墳前感慨萬千了許久。
儒家用世的熱情漸漸熄滅了,隨著人生閱歷和生活體驗的增多,他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晉安帝元興二年的春天,當他第一次走上田野,開始躬耕實踐。盡管為時很短,卻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放松感,那是一種緊貼大地的真實,是遠離現俗的舒展。他愈發堅信,惟有躬耕田園才是自己人生的最終歸宿。
二、
元興三年,政局大變。造反成功的桓玄入建康篡帝位以后,殘酷專橫,作威作福,引起眾臣一片討伐聲。劉裕兵進建康,當了三個月皇帝的桓玄敗走,從江州把晉安帝挾持到江陵。時事的變化,劉裕的興起,使陶淵明看到了一線轉機。世事弄人,正當陶淵明喪失了對于政治的興趣的時候,劉裕趕走桓玄取得了東晉政權,以身作則,嚴格執行政務,一改從前腐化奢侈、政治敗壞的風氣,又一次勾起了陶淵明沉寂不久的用世之心。
這年陶淵明快四十歲了,人生短促的緊迫感和建功立業的焦慮感,讓他惴惴不安。再不及時建功立業,恐時不我待了。在門閥制度森嚴的魏晉,庶族知識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識階層其實無法實現“兼濟天下”的宏愿。傳統儒家的教義要求飽學經書的儒者積極入世,尋求禮樂文化支配下的仕宦生涯,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建金石之功,流萬世之名。可是,現實社會里充滿了暗礁和逆流,世襲的士族階層把持政局,為權力、地位、名利勾心斗角,無法給予一般士人展示政治才華的舞臺,天下寒士掙扎在社會邊緣,陶淵明掙扎在仕與隱之間,仕與隱在心中常常相持交戰。出于對桓玄篡晉的義憤,對晉朝皇室的忠貞,他不遠千里地來到劉裕那里做起了鎮軍參軍。對劉裕雖然不敢奢望,他還是三度出仕了。
劉裕追擊并擊敗了把持朝政的.桓玄,殺掉晉安帝,立恭帝。這就是魏晉南北朝,世人對于這樣的篡亂早已見慣不怪。在途經曲阿時,陶淵明寫下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陶淵明想說,如果劉裕真的能和自己志同道合,就暫時委屈一下歸隱愿望而繼續從政。然而, “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他更有舍棄不下田園生活的矛盾糾纏。最終他只能用“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的慰藉心態暫且消解自己內心的紛紛攏攏。
沒過多久,他發現自己與劉裕政權同樣合不來。鎮軍參軍本非要職,不過一個小小幕僚,有似雜役。官差的勞頓對陶淵明來說毫無意義,也不感興趣。劉裕對陶淵明表面上還算客氣尊重,但同樣是野心家的劉裕正雄心勃勃忙于征戰,不會真正重用陶淵明。陶淵明入幕不久,就對劉裕對仕途厭倦失望了。劉裕其人,雖有精明干練的一面,但其陰險毒辣、無信無義不減桓玄。
他越來越懷念田園,想著要乘船歸去,這種念想像嚴霜中的松柏那樣堅定不移。
陶淵明辭去鎮軍參軍后,并沒有馬上回家,而是投入建威將軍劉敬宣幕下,任了建威參軍。任期很短,就返回鄉里。“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一心處兩端的日子,很累很累。
三、
陶淵明家貧,僅靠耕種田地不足以養活自己。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他不得不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天,恰逢郡督郵來縣里視察,縣吏就對陶淵明說:“您必須穿戴整齊,去跪迎上差。”陶淵明嘆息:“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當即解綬去職,在任僅八十多天。這是東晉義熙元年發生的促使陶淵明與官場徹底決裂的一件富有戲劇性的事件,就是千百年來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后來的《歸去來兮辭》就是這個事件和這番心理的自白。糾纏在他心中十三年的矛盾終于得以解決,看他歸去的腳步是多么輕快,“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心情又是多么急切,“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歸去的生活又是多么從容悠閑,跟鄉里故人談心何等快樂,彈琴讀書就能將憂愁驅散。農夫告訴我春天來了,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有時駕著巾車,有時劃著孤舟,既可探尋那幽深的溝壑,又可走過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樹木欣欣向榮,泉水緩緩流動,我羨慕萬物各得其時,感嘆自己一生行將告終。“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這一告白,是說給自己聽的,卻從此扣動了后世讀書人的心弦,令一代代中國知識人怦然心動。
亂也看慣了,篡也看慣了。戰亂是疾苦之源,篡位是戰亂之根,君權又是引發篡逆之因。幾進幾出之后,陶淵明最后遠離了魏晉的中國官場。陶淵明走進一個無人的殘破村落。他問砍柴人,這里的人都去哪兒了?砍柴人說,都死了,一個都不剩了,一家家妻離子散,一戶戶家破人亡。這是戰亂之下的、人命無常的東晉。陶淵明忽然心里有了點隱痛,他生出無限悲愴,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他對這個時代的失望,堅定了他自己在廬山腳下的歸隱生活。
東晉詩人陶淵明逝世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又名潛,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死后由朋友劉宋著名詩人顏延之所謚),故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沒落仕宦家庭。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約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卓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陶淵明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9月15與世長辭。他死后,后人稱之為“靖節”。故他的墓亦稱靖節墓。
他身世坎坷,出生時家道衰落,童年喪父,嘗盡生活的酸苦;中年喪妻,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他曾先后擔任江州祭酒、桓玄幕僚、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參軍、彭澤縣令,五次出仕,五次辭官,直至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歸隱田園。他蔑視權貴,多次拒絕統治者的征召,不與他們同流合污。甚至將劉宋新貴檀道濟送上門的粱肉扔出門外。他熱愛生活,能放下士大夫的架子,和農民一樣在田間耕種勞動。他喜愛讀書,但嗜酒如命,當理想與現實發生矛盾的時候,他用古代圣賢的故事勉勵自己;在心靈經歷了痛苦的時候,他用酒精麻醉自己,暫時逃離悲慘的現實。他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以及耕作的體驗寫到詩文辭賦中,在寧靜的鄉居生活中完成了由士大夫向偉大詩人的轉變,被后人贊譽為“田園詩人”。他追求真理,歸隱后他家曾遭受火災,無房居住,但他依然婉拒劉遺民等人的邀請,不去廬山侍佛,因為他不相信佛教所說的生死輪回。在他的晚年,統治者對人民的盤剝更加變本加厲,他的生活更加貧困潦倒。基于對現實的思考,他向封建剝削制度提出了質疑,他在《桃花源詩并記》中虛構了一個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勞動的理想世界。他的思想上升到了空想社會主義的高度,對中國文化具有積極的進步影響。
陶淵明辭官歸隱后沒成貧下中農
陶淵明確實敘說過自己的清貧景況,并寫有相當多的嘆“貧”苦“寒”之句。其實他的“窮”,只是比起祖輩來要“窮”,晚年比起前半生要“窮”,比起門閥世族的巨富來是“窮”。
很多人一直以為,陶淵明辭官歸隱以后,就成了貧下中農,生活質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時揭不開鍋還要去討飯。梁啟超甚至說他“不過廬山底下一位赤貧的農民”,“真是窮到徹骨,常常沒有飯吃”。
其實,陶淵明的祖輩已仕宦三世,是潯陽的名門望族,陶淵明出生后,雖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為有家產田業的官宦門庭。歸田后,詩人的居地可考的就有上京閑居、園田居和南村等處,田莊別業則有西疇、南畝等處,遠不止“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歸田初,陶淵明在家飲酒賦詩,琴書自娛,生活清閑。這時的詩人,過的是舒適的文人閑居生活。50歲以后,由于連年遭受自然災害,再加戰禍綿延,境遇確已非昔比。然而,他仍能“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常著文章以自娛”,勞逸結合,也不是一位赤貧的農民。
陶淵明晚年的《乞食》詩被很多人看成他淪為乞丐的重要證據。但清人陶必銓指出這是借韓信乞食的故事以起興,故題曰《乞食》,不一定真有此事。而且《乞食》是詩人晚年遭災時所作,并非反映其平時生活狀況。詩人寫此詩的意旨,主要是讓子孫后代了解他在貧困的情況下如何勵志苦節。
陶淵明的晚年,與有“五斗米”俸祿的時期相比,生活狀況是有變化,但他除農業收入之外,另有教授生徒的酬資,還有顯貴的饋贈。至于故人延請,新知相邀,飯局一直不少,給詩人的資助也是司空見慣的了。所以,魯迅先生就斷言:“縱使陶公不事生產,但有人送酒,亦尚未孤寂人也。”
陶淵明確實敘說過自己的清貧景況,并寫有相當多的嘆“貧”苦“寒”之句。其實他的“窮”,只是比起祖輩來要“窮”,晚年比起前半生要“窮”,比起門閥世族的巨富來是“窮”。但是,他絕非一貧如洗,與真正的貧農相比,則要小康得多。
陶淵明寫情書口味重:想變成心中女神鞋子和影子
陶淵明是多情、深情、柔情、苦情的情書王子?答案錯誤?不,答案正確!每個男人都有著很愛情的一面,帶著隱士和士大夫面目的陶老師也不能例外,別以為他只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雞鳴桑樹顛,犬吠深巷中”的宅男情懷,他寫的情書可不是蓋的。
陶淵明是口味清淡的隱士?答案正確!陶淵明是金剛怒目的勇士?答案正確!陶淵明是為家事焦慮的父親?答案正確!陶淵明是心懷天下的有志之士?答案正確!
陶淵明是多情、深情、柔情、苦情的情書王子?答案錯誤?不,答案正確!每個男人都有著很愛情的一面,帶著隱士和士大夫面目的陶老師也不能例外,別以為他只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雞鳴桑樹顛,犬吠深巷中”的宅男情懷,他寫的情書可不是蓋的。
不信?我手里可有證據的,我們且來讀一讀陶淵明老師寫得超級牛的大情書《閑情賦》。
陶淵明的情書:或可以說是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的始祖
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不知道是哪位美眉,觸動了陶淵明那一顆愛情的心,尤其是那顆為愛傷感的心。
按照陶老師本人的敘述,這位美眉德才兼備,要論相貌,有“傾城之艷色”;要論品德,有“德于傳聞”,大家都說這位姑娘品德好。
陶淵明深深地愛上了她,這位姑娘對陶老師感覺如何,似乎有點說不清,根據陶老師的愛情自白書,他認識這位美眉,應該是在一次音樂會上,姑娘正在彈古箏,纖纖玉手拂動琴弦,也拂動陶老師的心;尤其是美眉的眼睛,顧盼生輝,似乎矚目于陶老師,還巧笑倩兮,但這并不影響她專注于彈琴。
陶老師沒有機會上臺表白,心里糾結得很,回到家,寫了一封愛情告白書,別看陶老師“不為五斗米折腰”,對榮華富貴的口味淡得很,可對愛情,對美眉,卻似乎不怎么講究氣節,口味也不輕。
陶老師是個悶騷的人,他想走上臺去跟意中人表白,并達成戀愛的約定,卻又害臊,生怕觸犯禮節,不敢表白;直接表白不行,于是想到寫情書表白,又擔心其他的哥們搶先,“恐他人之我先”,擔心到魂飛魄散了N次。糾結來糾結去,就是沒法接近美眉本人,有什么辦法接近呢?
陶淵明(資料圖)
陶淵明是口味清淡的隱士?答案正確!陶淵明是金剛怒目的勇士?答案正確!陶淵明是為家事焦慮的父親?答案正確!陶淵明是心懷天下的有志之士?答案正確!
陶淵明是多情、深情、柔情、苦情的情書王子?答案錯誤?不,答案正確!每個男人都有著很愛情的一面,帶著隱士和士大夫面目的陶老師也不能例外,別以為他只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雞鳴桑樹顛,犬吠深巷中”的宅男情懷,他寫的情書可不是蓋的。
不信?我手里可有證據的,我們且來讀一讀陶淵明老師寫得超級牛的大情書《閑情賦》。
陶淵明的情書:或可以說是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的始祖
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不知道是哪位美眉,觸動了陶淵明那一顆愛情的心,尤其是那顆為愛傷感的心。
按照陶老師本人的敘述,這位美眉德才兼備,要論相貌,有“傾城之艷色”;要論品德,有“德于傳聞”,大家都說這位姑娘品德好。
陶淵明深深地愛上了她,這位姑娘對陶老師感覺如何,似乎有點說不清,根據陶老師的愛情自白書,他認識這位美眉,應該是在一次音樂會上,姑娘正在彈古箏,纖纖玉手拂動琴弦,也拂動陶老師的心;尤其是美眉的眼睛,顧盼生輝,似乎矚目于陶老師,還巧笑倩兮,但這并不影響她專注于彈琴。
陶老師沒有機會上臺表白,心里糾結得很,回到家,寫了一封愛情告白書,別看陶老師“不為五斗米折腰”,對榮華富貴的口味淡得很,可對愛情,對美眉,卻似乎不怎么講究氣節,口味也不輕。
陶老師是個悶騷的人,他想走上臺去跟意中人表白,并達成戀愛的約定,卻又害臊,生怕觸犯禮節,不敢表白;直接表白不行,于是想到寫情書表白,又擔心其他的哥們搶先,“恐他人之我先”,擔心到魂飛魄散了N次。糾結來糾結去,就是沒法接近美眉本人,有什么辦法接近呢?
陶老師設計了很多套接近美眉的方案,雖然很新奇,很有創意,我們看可不可行。
方案一:想變成美眉的衣領。積極作用:這樣就可以接近美眉的臉部,占據一定的高地,從而感受美眉臉部發出的芬芳氣息。消極效果:美眉一到晚上就脫衣睡覺,作為衣領,不得不被掛在一旁忍受整整一個晚上的分離。變成了衣領的陶淵明,會抱怨夜是何等的漫長。
(原文:愿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余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方案二:降低接觸高度,從衣領下降到腰部,愿意變成心上人的腰帶。積極作用:可以盡情擁抱心上人的小蠻腰。消極作用:天氣一變,美眉就得換腰帶,被甩的可能性太大。
(原文:愿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方案三:想變成發膏,涂在美眉的頭發上。積極作用:可以附在美眉的秀發上,一路下垂到肩膀,全方位覆蓋。消極作用:這位美眉勤洗澡,愛洗頭,好不容易貼上去了,一陣熱水沖刷而來,變成了發膏的陶老師又在熱氣中被蒸發,變成浮云。
(原文:愿在發而為澤,刷玄鬢于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方案四:愿意變成心上人的眉黛。積極作用:可以貼近美眉的眼神,和她一起秋波流轉。消極作用:就怕美眉卸妝。有些男朋友就是美眉的眉黛,讓你神采飛揚一段,然后就卸掉你。
(原文:愿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于華妝!)
方案五:實在不能成為美眉身體上的服飾,退而求其次,成為美眉的床上用品,例如床席。積極作用:可以讓美眉貼著自己睡。消極作用:天氣一涼,墊被取代涼席,變成了涼席的陶老師又得熬到明年的夏季,美眉才會對他有需求。
(原文:愿在莞而為席,安弱體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
其他方案:想成為心中女神的鞋子和影子
接下來還有方案六,陶老師想變成鞋子,掛在鞋子專賣店里讓美眉買回去,附在美眉的足部,每天跟她跑腿周旋,可惜啊,一到晚上美眉就把陶老師丟在床腳,讓他孤零零地熬夜等黎明。
還是不妥。那就變成心上人的影子,二人同進同退,寸步不離,這下行了吧?還是有導致分離的因素:一旦到了樹蔭下,變成影子的陶老師就灰溜溜地被樹影吞噬了。言下之意是不是說被某位高大偉岸的帥哥給蓋下去了呢?陶淵明沒有交代,不好做結論。反正沒緣分就是沒緣分,做了美人的影子,還得被樹影給滅掉。
影子情人做不了,那就做美眉夜間的照明工具吧?南北朝時期沒有燈泡,那就做蠟燭吧,犧牲自己,照亮美人,尤其是變成蠟燭的光線,照射著美麗的臉蛋,此生足矣!“愿在夜而為燭,照玉容于兩楹(楹,堂屋前的柱子)”。
可惜黑夜并不漫漫,一到天亮,美眉就把我給滅了,連燈泡都沒得當。
當蠟燭不行,那就當扇子吧,給心上美人送來清涼,可惜天氣一涼,白露一到,美人就把我晾在一邊了。
最后的方案:做一把梧桐琴,橫躺在美人膝蓋上,為她發出美妙的音樂,“愿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這下如意了吧?沒想到,美眉鬧情緒,有時候覺得音樂太悲催,將我一把推開。
與美眉偶遇而不得
以上方案五花八門,從美人的用具到美人的衣著,乃至影子,無所不用其極,其終極目標無非就是和心上的美女全天候相守,二十四小時廝守,陶淵明老師的胃口不小,寫的情書口味也很重,連鞋子都想做,真所謂辛曉琪所唱的:“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身上的味道。”味道很重啊。
這些方案可行嗎?答案是否定的。文學青年陶淵明急得沒法,只好設想一場偶遇,于是漫步到樹林,希望在青松下,芳草地上,不經心地遇到心上的美眉,然而,大多數單相思的結局都不會按照主人公設計的路子走,夕陽西下,美人不見,陶老師感覺如同沒有了魂魄,就好像船兒沒了漿,“神飄飄而不安;若憑舟之失棹”。
陶淵明情書的影響
有人很生氣 沒有收錄文學教輔
一向以隱士面目出現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的陶淵明,卻不太配合讀者對他的規范和要求,寫了封這么重口味的情書,他的心上人不知道有沒有看到,反正一千多年來的讀者都看到了。
有些陶老師的粉絲看著就不爽了:陶老師,你咋這樣破壞自己的形象呢?扮膚淺的文藝青年呢?普通粉絲生氣也就罷了,但重量級的粉絲一生氣,后果就很嚴重了。 南朝文學大家,梁昭明太子蕭統,他編了一本流行上千年的文學教參,名為《昭明文選》,簡稱《文選》。
這本教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家,例如李白,杜甫,蘇軾,乃至龔自珍等,都熟讀過《文選》。
因此,如果能入選《文選》,幾乎等于獲諾獎,等于青史留名,蕭統選了陶老師不少的山水田園詩,對這首文采斐然的《閑情賦》,卻加以排斥,說陶老師一生淡泊,沒想到在個人感情上如此不淡定,這封情書是他老人家的“白璧微瑕”。
陶淵明情書心理分析:男性在戀愛中對女性也有依偎心理
讀陶淵明的《閑情賦》,會想起一首歌,一首名為《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歌,那位男子想心上美人想得不行了,于是忽發奇想,要變成一只羊,跟在她身旁,讓她每天用皮鞭抽。真是欠抽。
男性在戀愛中張揚的是征服感,然而,男性的心理世界中也有一種“女性特質”,這種心理特質不是說男人太娘,而是說男人也有感性的,陰柔的心理世界,這種心理促發男人有時候會憂郁,感傷,懷舊,也就是所謂的鐵漢柔情,例如段正淳對馬夫人等人的懷舊。
陶淵明老師在《閑情賦》的背后,就是隱藏這種心理,西北的漢子都想做綿羊了,何況詩人氣質的陶老師,當然想做美人的鞋子,襪子和影子,自己想讓美眉偎依,也想讓自己偎依美眉。
從這個角度而言,陶淵明的《閑情賦》可謂情書之圣者也。
王重陽武功蓋世? 曾中文武雙舉人 愛陶淵明
金庸先生的一部《射雕英雄傳》,因其同名改編影視作品的精典而膾炙人口,而其中長春子丘處機也為廣大《射雕》迷所熟悉。可是要說到歷史上真實的“全真七子”,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提起“全真七子”,還得先從他們的師傅王重陽說起。《射雕》把王重陽描繪成天下武功第一人,在華山論劍中技壓群雄,奪取《九陰真經》。王重陽死后,各大高手對其所遺《九陰真經》的爭奪,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那么歷史上真有王重陽其人,他真的武功蓋世嗎?
王重陽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別全真教的創始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據說因為他喜歡陶淵明,便改名知明。又因與陶淵明一樣喜愛菊花,而菊花在重陽節開放,便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重陽子。
王重陽出身于一個“家業豐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淪亡,金人入侵,民族災難深重的時代。青年時代,他“痛祖國之淪亡,憫民族之不振”,曾于金天眷年間應過文、武試,得中文、武雙舉人,有志于拯救民族危難。但由于南宋政權孱弱,舍棄廣大北方人民不顧,茍且偏安,王重陽的抱負沒有能夠施展。
抗金失敗后,王重陽掘地穴居,稱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掛其上,書云:王害瘋(王自稱瘋子)靈位。七年后,王重陽走出活死人墓,開始以另一種方式實現自己的理想。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陽東至今山東東部傳教。在寧海(今山東牟平)講道時,他對被宋徽宗寵信的道士林靈素弄得喪失人心的傳統道教進行了改造,創立了全真教。在國難當頭、“南渡君臣輕社稷”的大背景下,王重陽舉起全真教的旗幟,為的是留住中國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保存于宗教社會、民間社會。這實屬無奈之舉。
王重陽在山東傳教過程中收納了許多弟子,其中又以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太古子)、劉處玄(長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清靜散人)七人為翹楚,人稱北七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全真七子”。
王重陽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廣泛傳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即:馬鈺遇仙派、丘處機龍門派、譚處端南無派、劉處玄隨山派、郝大通華山派、王處一全真派、孫不二清靜派。這其中,又以丘處機及其龍門派影響最大。
全真道雖然是陜西人王重陽創立的,但只能說關隴文化培育出了一顆優良的種子,王重陽在關中傳道的七八年里,只收了兩三個弟子,沒有多大作為,因為當時的關中沒有適合新道思想生長的土壤。王重陽來到煙臺地區傳道,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就發展了“三州五會”,道眾達幾萬人。王重陽還在煙臺這片土地上發現、培養了七位弟子,即“全真七子”,從而使全真道在全國得以振興。
當國難當頭之時,一個新興的道教宗派挺身而出,承擔了存續文脈的工作,并盡己所能保護百姓,這種貢獻,只能用功德無量來形容。此外,有人認為,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寫的《長春真人西游記》一書,為后來吳承恩的《西游記》提供了素材。
古代隱士如何忙衣食?陶淵明種地孟浩然當啃老族
三歲娃兒都曉得,吃飯穿衣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想瀟灑地“舊山歸隱浪搖青,綠鬢山童一帙經”,就得準備足夠的柴米油鹽。
所謂隱士,須得強調是“士”,即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不仕就無俸祿,怎么糊口生存?總不能為了做“賢人隱”而去喝西北風吧。蘇東坡因此感嘆:“白發未成歸隱計,青衫儻有濟時心”。“濟時心”三字,很有些麻麻的感覺,囊中羞澀恐怕才是真的。魯迅一言以蔽之:“登仕,是啖飯之道,歸隱,也是啖飯之道”。所謂“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倒也不全是譏諷之詞。
中國古代著名的隱士不少,或入名山大川,或居偏僻鄉野,令人好奇的是,他們是如何解決生計問題做到衣食無憂的?
陶淵明:自己種點,親友接濟點
“夫耕于前,妻鋤于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是陶淵明在公元405年年底自彭澤歸隱后生活的寫照。小日子貌似過得溫馨醉人,其實也不盡然。遇到災年,他同樣挨餓受凍,“夏日抱長饑,寒夜列被眠”,還不如杜甫“殘杯與冷炙,處處潛悲幸”。
好在陶淵明無需勒緊褲腰帶買房子,他原先就有“草屋八九間”;他也無需另外租地種,方宅(自留地)十余畝,足夠他忙活。歸隱后,生存的壓力還不算很大,自己種點兒,親友再接濟點兒,差可勉強。晚年無力耕種,生活越來越困窘,他能放下身段去接受饋贈。安郡太守顏延之是他老朋友,常一起喝酒,曾以兩萬錢相贈,他就愉快的笑納了。
陶淵明是個真隱士,追求詩意的棲居,注重“隱”的本質——回歸人性,而不是唱高調。當然,在沒酒喝的時候,他也會吼幾句“先師有立訓,憂道不憂貧,貧富常交戰,道勝五成顏”,但這僅僅是自我安慰而已,人之常情。公元427年,他于貧病交加中結束了生命歷程,從此不再忙衣食。
孟浩然:歸隱靠當啃老族
李白曾對孟浩然羨慕得五體投地:“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確實,孟浩然是值得李白羨慕的,他遇到了好時代——盛唐,生在了好家庭—— “薄有恒產”,不工作,不勞動,還可以“縱情宴飲”當小資。
孟浩然曾經京漂過,因為寫了句“不才明主棄”,讓唐玄宗很不爽,不追究也不錄用,孟浩然只得棄仕歸隱,四十歲后居襄陽鹿門山不問世事。
他的隱士生活,全是閑情逸致:喝酒,寫詩,養花,種草。偶爾去逛逛寺廟,去周圍山間徜徉;來了朋友,就談談作詩作文的法門,商略著游仙游道的路子。大好的春天,處處聞啼鳥,他還能“春眠不覺曉”。
起來,伸伸懶腰,抬手磨墨,寫下自己一剎那間的心情。他無需忙衣食,做個啃老族就行,爹娘足以負擔他的生計。
公元740年因食鮮疾發而亡。
林逋:售梅一樹,一日之需
北宋著名隱士林逋,字君復,也就是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那位,晚年在西湖旁邊的孤山亭下居住,“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在家種花植梅、養鶴豢鹿、釣魚喂貓、賞景賦詩、拂琴訪友,忙得不亦樂乎。
他的忙衣食之法,比較雷人。《西湖人物》中說他“種梅三百六十余樹,花既可觀,亦可實售。每售梅實一樹,以供一日之需。”看來林先生也是個矯情的人,有意而為之,計算好了,不多種,也不少種,一天一棵樹,賣掉這棵樹的梅子,恰好夠一日之費。
這般的沒有儲蓄意識,挺讓人費解,遇到歉收年份怎么辦?沈括的二舅許洞,在林逋死后,寫過一首譏嘲詩,或能從中找到答案。
“寺里掇齋饑老鼠,林間吟嗽病獼猴。豪民遺物鵝伸頸,好客臨門鱉縮頭。”(《嘲林和靖》)林逋去世后,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故而得名。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林逋這人病怏怏的,像寺廟里偷東西吃的老鼠,又像樹林里咳嗽的猴子。他是個勢利眼,達官貴人送來禮品他就高興得很,普通朋友一來他就變成縮頭烏龜。措辭是刻薄了些,或許還有些文人相輕,但能解釋林逋的衣食來源絕不止售梅一途。
【詩人陶淵明的詳細介紹】相關文章:
古代詩人李煜詳細介紹02-21
詩人陶淵明的簡介02-15
詩人陶淵明簡介03-23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詩人03-23
詩人陶淵明的歷代評價05-18
詩人陶淵明的主要成就12-16
唐朝詩人李白的詳細介紹及詩歌鑒賞02-21
東晉詩人陶淵明的經典語錄04-04
詩人陶淵明辭官隱居的故事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