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白素材運用
1.漂泊家族,異域生活
公元701年,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李氏家族,在西域碎葉城,誕生了一位不同尋常的男孩一一李白。在這地廣人稀的異域游牧民族中,頑強生存了一百多年的李白家族,已深深被異族血液所滲透,五年的異域生活,對幼年李白的影響是巨大的。四處漂泊、四海為家的游牧生活,和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文化,沖撞糅合成了天性酷愛自由、灑脫飄逸、有清風朗月般純凈心境的李白。李白從碎葉入蜀,入楚,入魯,入大唐各地,棲隱求仙、交游,過著四方游歷的生活,與家族的百年漂泊、幼年的異域生活息息相關。
【素材運用】(1)傳承:(2)源泉;(3)歷史的滄桑;(4)經歷是一種財富
2.良好家境,蜀中立志
李白五歲那年,舉家內遷西蜀隴葉,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嚴格的家教,使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朝廷崇道形成熱潮,蜀中道教盛行,“家本紫云山,道風未淪落”(《題嵩山選人元丹丘山居》),李白深受影響,他“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十八歲師從趙蕤學縱橫術,從小受儒、道、縱橫三家影響。從少年時期,就有建功立業的功名心,“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又深受道教功成身退的影響,“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他有完美的人生理想一一功成、名遂、身退。他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舉入仕之路,而寄希望于“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這幾近完美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這位“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有著游俠之氣的少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在積蓄著自己的才氣和閱歷,準備一鳴驚人。
【素材運用】(1)志存高遠;(2)獨立的世界;(3)扎根;(4)背景
3.志在宰輔,游歷拜謁
李白自負有“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雄氣,在四川綿州初謁益州長史蘇蕤時就呈上得意之作《大獵賦·冠年聞天子獵》《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等。李白以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夸張,大氣磅礴、雄奇浪漫的壯美風格,傳遞著豪邁、奔放、昂揚的激情。他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人生,得到蘇蕤的非凡禮遇、真心推許和誠摯教導,使他信心倍增,對仕途充滿希望,但因蘇蕤的特殊政治境地,而未被舉薦。李白又悵然若失,當他再次拜謁渝州刺史李邕時,卻費盡周折。年輕氣盛、狂傲自負的李白,借謝罪之辭,給李邕呈上《大鵬賦》:“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自比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責問李邕“宣父猶且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這擲地有聲的詩句引起李邕的震顫。
【素材運用】(1)機遇在自已手中;(2)主動;(3)起點;(4)山腳的啟示
4.謁見狂客,惆悵失落
李白憑著七分豪腸、三分劍氣,吟誦排律長歌,寫大塊文章,杯不停筆不休的驚人之舉,在長安城名氣遠揚,卻沒有得到理想的舉薦之機。他黯然神傷,慷慨悲歌,發出了撼人心魄的鳴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他又把希望寄托在“四明狂客”賀知章身上,但仍“舉薦未果”。李白憤慨惶惑,空有一身才華,卻不得識。他在等待和思念妻兒的煎熬中,度日如年,曾經“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的他,多么希望“窮地之險,極路之峻”。即使“山崩地摧壯士死”,也心甘情愿。如今仕途無望,只能“側身西望長咨嗟”!對妻子的思念使他“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難》)。“一飲三百斗”的李白,只能“一一醉累月輕王侯”,在外奔走多年一事無成,悵然低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素材運用】(1)理想和現實的差距;(2)靠人與靠己;(3)面對挫折;(4)家的呼喚
5.供奉翰林,躊躇滿志
經玉真公主、賀知章、吳筠等人舉薦,李隆基金門傳詔,李白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準備大展宏圖的李白,滿懷對大唐天子的感激和崇拜,躊躇滿志,奔赴長安。朝廷之上,天子特賜七寶御床,力士脫靴,貴妃研磨,天子引紙,震懾回鶻使者!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時期。
他相信必展鵬翼,搏擊云天。在天子“朕決不負卿”許諾下,李白神思飛縱,“我無為,人自寧。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云靳”(《春日行》)。并對天子感激涕零:“小臣拜獻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春日行》)。“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結襪子》)。他滿懷希望,做著他的“待詔”翰林,期待著皇上的真正重用。
【素材運用】(1)低調;(2)高處的風景;(3)得意與失意
6.奸佞當道,傲然而返
長久等待使天性爽朗的李白苦悶寂寞,“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月下獨酌》)。把酒問月的他與李林甫針鋒相對,毫不相讓。他深深憎惡黑暗現實,對橫行跋扈的權貴和趨炎附勢的小人強烈憤慨,“奸臣欲竊位,樹黨自相群”,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天子。
他決心披肝瀝膽,直諫天子,橫批逆鱗。提出十條勤政務本的建議,李隆基不悅,李白被“出宮思過”。他悲憤彷徨,過分高估天子的愛才之心,低估奸臣的誹謗中傷。這條理想道路竟然如此泥濘難行,“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難》之一)。
他日漸消極,“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行路難》之三)。懷著無限惆悵失落和郁悶難抑的苦楚,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冬天的等待,天寶三年春,李白傲然離開長安。
【素材運用】(1)文人的弱點;(2)意氣用事;(3)生命的迂回;(4)寧折不彎
【唐代詩人李白素材運用】相關文章:
唐代詩人李白11-07
唐代詩人李白的簡介02-07
唐代詩人李白簡介02-02
唐代詩人李白作品精選05-28
唐代詩人李白的古詩06-13
唐代詩人李白的故事02-19
唐代詩人李白的資料02-18
淺談唐代詩人李白02-18
唐代詩人李白的詩詞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