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蔡京北宋詩人簡介
蔡京,男,字元長,北宋宰相、書法家,興化軍仙游縣慈孝里赤嶺(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楓亭鎮東宅村)人。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達17年,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蔡京北宋詩人簡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蔡京(1047~1126),字元長,北宋興化仙游(今屬福建仙游縣)人。著名書法家的堂弟。登神宗熙寧三年進士第。調錢塘尉、舒州推官。使遼還,拜中書舍人。元豐七年知開封府。哲宗元祜元年出知成德軍。
歷知瀛州,揚州、鄆州、永興軍、成都府。紹圣初,入權戶部尚書。弟卞拜右丞,以京為翰林學士兼侍讀,修國史,進承旨。徽宗即位,奪職提舉洞霄宮。明年,起知定州。崇寧元年徙大名府。復為翰林學士承旨,拜尚書左丞,俄為右仆射。二年,進左仆射。五年,罷為中太乙宮使。大觀元年復拜左仆射、太尉、太師。三年,致仕。政和二年召復輔政。宣和二年令致仕。六年,再起領三省,復致仕。欽宗即位,連貶崇信、慶遠軍節度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卒,年八十。《東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蔡京的藝術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詞、散文等各個藝術領域均有輝煌表現。存世書跡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
蔡京的福利事業的名人故事
北宋末年,蘇州建了個居養院。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該居養院重建,規模宏大,有房300多間,有官民捐獻的田地1660畝,募民耕種,每年可得租米700多石。院旁建有三個糧倉,開鑿了三口水井,還有廚房、果蔬園圃。生活在那里的'孤寡老頭和孤兒,吃喝拉撒睡不愁,挺幸福。
宋朝的居養院,類似現在的福利院,收養重點是六十歲以上孤寡老人,還包括孤兒、流浪兒童、殘疾人以及基本生活無著的難民饑民。福利院放在現代并不新鮮。偏僻的鄉鎮都有。放在1000年前,世界上唯獨中國有,很牛。
這個事與蔡京有關。
首見于史冊的宋代濟貧福利制度,是蔡京主持修訂的。《宋史》記載:“崇寧(宋徽宗年號)初,蔡京當國,置居養院、安濟院……三年,又置漏澤園”。也就是說。老幼孤,病殘貧,你們有福了,公款養著你們。生病了請到安濟院(坊),享受免費治療。死了也不用擔心在荒地上被野狗啃了,官家花錢購買的福利性公墓——漏澤園(明代改稱“義冢”)等著你。
大致而言,宋代官辦福利的龐大費用,主要來自賦稅,還有幾個來源:“內藏錢”,即皇室經費;公田的收入;常平倉的利息錢米;國營商業機構的收入,如“僦舍錢”,即官設貨棧的租金收入,宋代有著相當發達的“國企”,“國企”紅利用于國民福利,天經地義。到南宋時,還有一些官員自掏腰包辦福利。
但美好的救濟福利政策在推行時,幾乎不可避免地變味,沾染上常見的“福利病”。比如,居養院配備炊事員、保姆、勤雜工,又要添置炊具飲膳、衲衣絮被,待遇比較奢侈,以致“貧者樂而富者擾矣”。比如,公款揮霍不心痛,有些居養院居然要“給酒肉食,祭醮加贈典,日用既廣,糜費無藝”。又如,應付公事總是漫不經心,有些居養院混入了“少且壯者”,“游惰無圖,廩食自若,官弗之察,弊孰甚焉”。冒領、冒濫以及機構內部貪腐案,也有發生。
這給了舊黨保守派攻擊蔡京的強烈“口實”:救助太過、太廣,鼓勵了懶惰,荒廢了正業,“不養健兒,反養乞丐”,“不管活人,只管死戶”。基于這一點,舊黨相對于新黨右派,在總體上占據了道德優勢,救濟福利制度幾度廢弛也就難免。
史上的蔡京,是個能臣,其行政手腕和經濟改革(比如茶、鹽、酒等專賣改革和錢法改革)手段,成效超過王安石。《水滸傳》里的蔡京,作為道德意義上的大壞蛋、大奸臣,當然不是什么好鳥,但社會救濟非私惠、小慈可比,故我們不能“因人廢法”。
【 蔡京北宋詩人簡介】相關文章:
陳翥北宋詩人簡介04-01
北宋詩人仲殊簡介02-23
女詩人蔡琰簡介03-24
詩人蔡允恭的簡介04-01
詩人蔡幼學的生平簡介04-23
南,北宋的詩人有哪些04-01
北宋詩人席旦04-02
北宋詩人蘇轍的詩09-28
北宋詩人周敦頤介紹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