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人程顥的作品有哪些
程顥北宋(1032~1085)字伯淳,人稱明道先生,原籍河南洛陽,生于湖北黃陂縣。宋代大儒,理學家、教育家,封先賢,奉祀孔廟東廡第38位。 與程頤為同胞兄弟,世稱二程。二程早年受學于理學創始人,宋神宗趙頊時,建立起自己的理學體系。下面是詩人程顥的作品有哪些,歡迎參考閱讀!
1、【晚春】
人生百年永,光景我逾半。
中間幾悲歡,況復多聚散。
青陽變晚春,弱條成老干。
不為時節驚,把酒欲誰勸。
2、【春雪】
二月將臨尾,群陰久退潛。
只知桃李艷,何復雪霜嫌。
密霰仍先集,飄霙忽散沾。
帶風成料峭,和雨作廉纖。
江漢初彌望,珠璣亦間兼。
片痕才著瓦,斜勢漸穿簾。
鳥化遼城鶴,途鋪越女縑。
落英時斗舞,飛絮或同黏。
直把瓊瑤比,誰疑鵠鷺挦。
透肌錐共利,灑面刃爭铦。
寒怯開闈賞,光凝伴月覘。
價增樵市炭,興入酒家簾。
駐足銀妝履,昂頭玉裹髯。
如何欺煦律,重復困窮閻。
薪乏經朝備,衣因恃暖拈。
擷芳游女恨,憂歲老農占。
惜竹頻敲葉,愁花旋覆苫。
失權悲太皞,助虐有飛廉。
驟降初疑勇,旋消亦訝謙。
朔云雖借便,水后可無厭。
縱任陰靈巧,難令木氣殲。
寒威徒自奮,春氣亦時添。
積勢方平壟,澌流已墜檐。
暗空猶沓沓,近地即佔佔。
遠水難遮面,高峰不裹尖。
著墻聊畫粉,蓋地豈成鹽。
紈扇驚塵曀,昆崗認火炎。
端來薦融釋,空復助洳漸。
積潤終滋嫩,驚雷亦震淹。
東君莫惆悵,杲日待重瞻。
3、【春日偶成】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4、【題淮南寺】
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
5、【和諸公梅臺】
急須乘興賞春英,莫待空枝謾寄聲。
淑景暖風前日事,淡云微雨此時情。
6、【草堂·下山偶成】
襟裾三日絕塵埃,欲上籃輿首重回。
不是吾儒本經濟,等閑爭肯出山來。
7、【游鄠山詩十二首·馬上偶成】
身勞無補公家事,心冗空令學業衰。
世路崄巇功業遠,未能歸去不男兒。
8、【九日訪張子直承出看花戲書學舍五首·其二】
須知春色醲于酒,醉得游人意自狂。
直使華顛老公子,看花爭入少年場。
9、【是游也得小松黃楊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戲作五絕呈邑令張寺丞·其三】
功名不是關心事,富貴由來自有天。
任是榷酤虧課利,不過抽得俸中錢。
10、【早寒】
一夜威霜特地嚴,朝來寒氣入書簾。
乍須火暖親爐獸,初覺冰澌結硯蟾。
敗葉卷風輕蔌蔌,遠峰經曉靜尖尖。
出門未要貂狐燠,且著輕裘次第添。
11、【游月陂】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12、【高觀谷】
轟雷疊鼓響前峰,來自彤云翠藹中。
洞壑積陰成氣象,鬼神憑暗弄威風。
噴崖雨露千尋濕,落石珠璣萬顆紅。
縱有虬龍難駐足,還應不是旱時功。
13、【桃花菊】
仙人紺發粉紅腮,近自武陵源上來。
不比常花羞晚發,故將春色待秋開。
存留金蕊天偏與,漏泄春香眾始猜。
兼得佳名共堅節,曉霜還獨對樓臺。
14、【春日江上】
新蒲嫩柳滿汀洲,春入漁舟一棹浮。
云幕倒遮天外日,風簾輕飏竹間樓。
望窮遠岫微茫見,興逐歸槎汗漫游。
不畏蛟螭起波浪,卻憐清泚向東流。
15、【秋日偶成】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16、【郊行即事】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醉,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17、【新晴野步·其二】
陰曀消除六幕寬,嬉游何事我心閑。
鳥聲人意融和候,草色花芳杳藹間。
水底斷霞光出岸,云頭斜日影銜山。
緣情若論詩家興,卻恐騷人合厚顏。
18、【和家君早寒之什】
滿地清霜結曉寒,平明飛霰灑柴關。
乍憑酒力溫肌骨,陡覺風威著面顏。
閭里相呼泥北戶,牛羊收牧下前山。
急須趁日藏薪炭,凍后高枝不易攀。
19、【和王安之五首·小園】
閒坊西曲奉常家,景物天然占一窊。
恰似庾園基址小,全勝浥澗路途賒。
知君陋巷心猶樂,比我僑居事已誇。
且喜杖藜相過易,隔墻無用少游車。
20、【和堯夫西街之什二首·其一】
先生相與賞西街,小子親攜幾杖來。
行次每容參劇論,坐隅還許侍馀杯。
檻前流水心同樂,林外青山眼重開。
時泰身閑難兩得,直須乘興數追陪。
代表作品
程顥一生著述不少,又長期講學,有后人效《論語》等將其言論輯錄成冊。二程的著作有后人編成的《河南程氏遺書》《河南程氏外書》《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二程粹言》《經說》等,程頤另著有《周易傳》。二程的學說后來由南宋朱熹等理學家繼承發展,成為“程朱”學派。
1、《遺書》(《河南程氏遺書》),25卷,系二程門人所記二程的語錄,后由朱熹編定。
2、《外書》,12卷,朱熹編定的是《遺書》的補編或續編,內容多系傳聞雜記。
3、《文集》,12卷,為二程的詩文,南宋張栻,朱熹等先后纂輯。
4、《經說》,8卷,是程頤以義理疏解儒家經典的著作,包括《易》《詩》《書》《春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8種。其中:《易》《孟子》《中庸》不一定是程頤手著;《粹言》2卷,是楊時根據二程語錄撮要文飾而成,后又由張栻重新編次。
5、《易傳》又稱《程氏易傳》《伊川易傳》,4卷,是程頤注解《周易》的著作。以上《遺書》《外書》《文集》《經說》4種,在宋代均單獨刊行,也有的合在一起刊行,稱為《程氏四書》。
明代末年徐必達匯集二程所有著作共6種,以《二程全書》之名刊行。清康熙間呂留良又加校勘,重新刊刻,后涂宗瀛又重校印行,此即為今本《二程集》所據本。其舊本《二程全書》,尚有1920年上海中華書局鉛印的四部備要本。
《二程集》是一部重要的理學著作,書中第一次把“理”作為宇宙本體,闡述天地萬物生成和身心性命等問題,奠定了以“理”為中心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其中,程顥的識仁、定性,程頤的性即理、主敬、體用一源等許多重要哲學概念和命題,都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來的,為后來許多哲學家所沿用,對宋明哲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程顥簡介
程顥(hào)(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男,字伯淳,號明道,世稱“明道先生”。出生于武漢市黃陂區、河南府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理學的奠基者,“洛學”代表人物。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舉進士后,歷官鄠縣主簿、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監汝州酒稅、鎮寧軍節度判官、宗寧寺丞等職。
神宗初,任御史。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不受重用,遂潛心于學術。《宋史》本傳稱: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濫于諸家,出入于老、釋者幾十年,返求諸‘六經’而后得之。與弟程頤開創洛學,奠定了理學基礎。在教育上,先后在嵩陽、扶溝等地設學庠,并潛心教育研究,論著頗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體系。程顥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養圣人,君子之學,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棄也。孝者所當孝,弟者所當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認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愛物,謹守封建倫常。學《論語》則為知道,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道,所謂雖多亦奚以為?《大學》、《中庸》亦不可不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此理也。而《中庸》天理也,不極天理之,不足以道中庸。總之,教育必以儒家經典為教材,以儒家倫理為教育之基本內容。程顥還提出,讀書以期講明義理,注重讀書方法,讀書將以窮理,將以致用也,不可滯心于章句之末,為此者乃學者之大患。同其理學思想一樣,程顥的教育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后人為求學統淵源,于他講學之處立祠或書院以為紀念。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于京師講《易》處(今河南開封繁塔之左)立二程祠。明成化二十年(1489),河南巡撫二程祠建大梁書院,祀二程于講堂。另嵩陽書院亦為紀念二程所立。《嵩陽書院志·序》稱:嵩陽書院,宋藏經處,兩程夫子置散投閑與群弟子講學地也。
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賜謚程顥為純公,程頤為正公。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顥為河南伯,程頤為伊川伯,并從祀廟庭。元明宗至順元年(1330年),詔加封程顥為豫國公,程頤為洛國公。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詔令兩程祠以顏子(即顏淵)例修建, 規制比于闕里,前后殿廡齋室等房共六十余間,祭文稱頌兩程闡明正學,興起斯文,本諸先哲,淑我后人。清康熙二十五年,二程進儒為賢, 位列孔子及門下、漢唐諸儒之上,次年康熙皇帝又賜給兩程祠‘學達性天’匾額 。
二程的著作有后人編成的《河南程氏遺書》、《河南程氏外書》、《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二程粹言》、《經說》等,程頤另著有《周易傳》。二程的學說后來由南宋等理學家繼承發展,成為程朱學派。
理學主張
二程的學說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基本內容并無二致。皆以理或道作為全部學說的基礎,認為理是先于萬物的天理, 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萬事皆出于理,有理則有氣。現行社會秩序為天理所定,遵循它便合天理,否則是逆天理。提出了事物有對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強調人性本善,性即理也,由于氣稟不同,因而人性有善有惡。所以濁氣跟惡性,其實是人欲。人欲蒙蔽了本心,便會損害天理。無人欲即皆天理。因此教人存天理、滅人欲。要存天理,必須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窮理,逐日認識事物之理,積累多了,能豁然貫通。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二程宣揚封建倫理道德,提倡在家庭內形成像君臣之間的關系。程頤還反對婦女改嫁,宣稱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流毒頗深。
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宋代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世稱二程。因二程兄弟長期講學于洛陽,故世稱其學為洛學,二程在哲學上發揮了孟子至周敦頤的心性命理之學,建立了以天理為核心的唯心主義理學體系。二程在學術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題是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他們認為陽陰二氣跟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創生萬物的材料,從二程開始, 理或天理被作為哲學的最高范疇使用,亦即被作為世界的本體,而且人類社會的等級制度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道德規范,也是天理在人間社會的具體表現形態,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河南程氏遺書》五)
二程的人性論祖述思孟學派的性善論, 但二程的人性論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深化了, 回答了性為什么至善,為什么會產生惡的因素等一系列問題。 二程認為人性有天命之性跟氣質之性的區別,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體現,未受任何損害跟扭曲,因而是至善無疵的;后者則氣化而生的, 不可避免地受到氣的侵蝕, 產生弊端, 因而具有惡的因素。 二程認為,性的本然狀態,由于是天理在人身上的折射,因而是至善的,人性中的善自然是其天理的本質特征,惡則表現為人的不合節度的欲望、情感,二程稱之為人欲或私欲,人欲是天理的對立面,二者具有不相容性,天理盛則人欲滅, 人欲盛則天理衰。由此可見宋代理學家所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欲這一命題,實際上是有其一定的積極意義,不容全盤否定。
程顥、程頤所創建的天理學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我國古代政治思想跟哲學思想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并受到了后世歷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變成為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統治地位的思想。
【詩人程顥的作品有哪些】相關文章:
明朝詩人有哪些及作品03-29
詩人有哪些派03-09
詩人的雅號有哪些08-19
西晉有哪些詩人03-10
現代有哪些詩人03-25
意大利詩人有哪些03-16
宋朝有哪些詩人09-11
山西的詩人有哪些07-20
南宋有哪些詩人11-07
詩人詩風有哪些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