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哪些詩人
元代最出名的詩人是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朝哪些詩人,歡迎來參考!
元代詩人大全
馬致遠
王冕
徐再思
元好問
張養浩
張可久
趙子昂
白樸
高明
李仕興
黃鎮成
關漢卿
王實甫
鄭光祖
盧摯
黨懷英
趙秉文
阿魯威
奧敦周卿
曹明善
查德卿
陳草庵
陳孚
鄧玉賓
傅若金
高克禮
貢性之
貫云石
盍志學
胡紹開
賈策
揭傒斯
景元啟
李致遠
劉秉忠
劉庭信
劉燕歌
劉因
劉致
盧浩
孟昉
倪瓚
錢霖
喬吉
任昱
薩都剌
商挺
守常
孫周卿
滕斌
王伯成
王鼎
王和卿
王元鼎
衛立中
魏初
吳仁叔妾
吳西逸
謝宗元
行端
許衡
薛昂夫
薛蘭英
嚴忠濟
楊朝英
楊果
楊維楨
姚燧
耶律楚材
虞集
元無名氏
元遺山
張鳴善
張翥
趙孟頫
趙善慶
趙顯宏
趙禹圭
鄭禧
鐘嗣成
周德清
周文質
珠簾秀
顧從禮
李俊明
許有壬
許有孚
馬熙
許楨
李齊賢
馮子振
趙雍
王國器
沈禧
王蒙
陸祖允
張*
金炯
王容溪
吳景奎
宋*
契玉立
袁士元
蘇大年
謝應芳
趙孟*
束從周
湯彌昌
梁寅
舒*
舒遜
華幼武
邵亨貞
幼武
錢應庚
顧阿瑛
于立
陸仁
岳瑜
張遜
石巖
郯韶
何繼高
劉忠之
何可視
柯九思
九思
王禮
王逢
何景福
吳*
陶宗儀
周巽
沈景高
汪斌
章凱
羅慶
唐桂芳
何守謙
鄭*
俞俊
袁介
徐遜
詹仲舉
馬需庵
王吉昌
孫景文
王瞞
殷恕
洪翼
邢叔亨
俞和
凌云翰
韓奕
原妙
善住
覺達
智久
明本
梵琦
漂泊羈旅的游子心 ──《天凈沙·秋思》賞析
馬致遠,元代杰出的戲劇家、散曲家,他的《天凈沙·秋思》歷來被人們推為小令中出類拔萃的杰作,被譽為“秋思之祖”,幾百年來,它以其“深得唐人絕句妙境”(王國維《人間詞話》)的藝術魅力而膾炙人口,久誦不衰。
馬致遠少年時曾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治者在初期執行著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說,作者一生幾乎都過著一種漂泊無定的羈旅生活,他終生也因之被注定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法朗士斷言:“文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對這一斷言是否過于絕對我們姑且不論,但用來觀照這首小令卻是非常恰切的。曲中的“枯藤”、“老樹”、“昏鴉”等意象,在馬致遠這些失意文人的眼中,本來就是一些易于讓人愁思一觸即發的秋色,加之時值黃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這種滿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羈旅的愁苦而在心頭蔓上愁思萬縷,進而結晶出這樣一首蘊藉著游子綿綿不絕的愁緒,且格調蒼涼、籠罩著愁云慘霧的《天凈沙·秋思》也就不足為怪了。可以說,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生活真實而又生動的寫照。
這首小令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煉卻容量巨大,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悲緒四溢的“游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游子心。這幅圖畫由兩部分構成:
一、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
二、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凄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戚。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游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裊起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閑致。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跡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在這里,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凄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游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里,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游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游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游子面對如此蕭瑟凄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一顆漂泊羈旅的游子心在秋風中鮮血淋淋……
馬致遠就是以這樣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
關漢卿簡介
關漢卿(約1234年以前-約1300年),原名不詳,字漢卿,號已齋(又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另有籍貫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等說。元雜劇奠基人,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居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的戲劇創作十分豐富。劇目有六十多個,劇本大多散佚。他的雜劇,有悲劇、有喜劇,題材廣闊,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他的《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魯齋郎》《單刀會》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劇中最優秀最光輝的劇本,它猶如一篇聲討元代統治者的檄文,通過純潔、善良的竇娥的悲劇,揭露了元代社會高利貸盤剝、地痞流氓橫行和官吏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撻了元代社會的混亂、畸形和吃人的丑惡本質。
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形成了他的主題深刻、結構嚴謹、形象活潑鮮明、語言潑辣質樸的雜劇特色。他是我國戲劇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馬致遠簡介
馬致遠(約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間),號東籬,大都(今北京,有異議)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
馬致遠出生在一個富有且有文化素養的家庭,年輕時熱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兒只斤·真金獻詩并因此而曾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兒只斤·真金去世而離京任江浙行省務官,后在元貞年間(1295年初-1297年初)參加了“元貞書會”,晚年似隱居于杭州,最終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間。
戲曲創作方面,馬致遠在音樂思想上經歷了由儒入道的轉變,在散曲創作上具有思想內容豐富深邃而藝術技巧高超圓熟的特點,在雜劇創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傾向和虛實相生之美。
鄭光祖簡介
鄭光祖(1264年—?),字德輝,漢族,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元代著名雜劇家、散曲家。
鄭光祖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熏陶,青年時期置身于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做過杭州的小吏,主要活動在南方,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激賞鄭光祖的文詞,將他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并列,后人合稱為“元曲四大家”。
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后三種被質疑并非鄭光祖作品。除雜劇外,鄭光祖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白樸簡介
白樸(1226年-約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開封)人,晚歲寓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終身未仕,生于公元1226年,卒于公元1306年。
白樸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和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簡稱《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簡稱《墻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墻記》(簡稱《東墻記》)、《天凈沙·秋》等。
【元朝哪些詩人】相關文章:
元朝詩人白樸的詩詞精選07-04
詩人詩風有哪些03-03
宋代杰出詩人有哪些05-08
南宋詩人有哪些05-08
著名的詩人有哪些06-04
中國近現代詩人有哪些11-23
宋代詩人朱熹的貢獻有哪些?06-25
盛唐的邊塞詩人有哪些05-17
明朝有哪些著名詩人02-24
山水田園古代詩人有哪些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