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位田園詩人是誰
田園詩派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流派,那么我第一位田園詩人是誰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第一位田園詩人是誰:
在中國文學史上,陶淵明第一個以田園景色和田園生活為題材進行了大量的詩歌創作,他的田園詩創立了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個新流派——田園詩派,被歷代詩人推崇備至。
如果僅從他的田園詩的字面上看,詩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兩忘的超凡脫俗,真有著神仙般的無限風韻。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陶淵明的田園詩雖取材田園,貌似田園,其實際意義早已超出田園領域之外。只有在這個意義上,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認識,探索它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梁朝學者鐘嶸,在《詩品》中高度評價陶淵明是山水田園詩歌的宗師。此后歷代著名詩人如李白、白居易、蘇東坡等無不敬仰效模他。
陶淵明不僅千百年來在國內為后人所雅愛,在國際上也有巨大影響,朝鮮、日本、蘇聯、英、美、法、德等許多國家把對陶學的研究當作人類文化和世界文學加以研究和發展,因而陶淵明的詩歌、散文和學術思想在我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陶淵明詩歌藝術成就
陶淵明的詩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
(一)他的詩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這是和他的詩歌內容以及表現上的特點分不開的。他的詩的主要內容是平淡的田園風光,農村的日常生活,以及處于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而又是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寫出來,使人感到真好像是從“胸中自然流出”,沒有一點斧鑿痕跡。
(二)陶淵明的詩歌雖然平淡,卻不淺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他的詩歌語言雖然只是極普通的“田家語”,卻是經過高度藝術提煉的。而在這十分精粹的語言中又都含有豐富的形象,這些形象無論是自然風光,或是社會生活,都有著深厚的現實生活基礎。如“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蔭”,這是寫詩人的生活環境。“貯”字雖只是一個平常的字眼,但用到這里卻很形象很新鮮,中夏清幽涼爽的林蔭好像是可以貯存、可以掬取的一甕清泉蘇軾說陶詩“似癯實腴”,正好說明了這個特點。
(三)陶淵明的一些詩歌還富有意境。這在他的田園詩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如前引的《歸園田居》第一首,我們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幾間草房,村落中的幾縷炊煙,聽見深巷的犬吠,樹頭的`雞啼,所有這一切還構成一種境界,它寧靜安謐、淳樸自然。這種特點的形成與詩人的創作方法密切相關。詩人寫作田園詩,目的并不在于客觀地描摹田園生活,而是要強調和表現這種生活中的情趣。困此,他在創作時并不是隨意攝取田園生活的影象,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鳴的東西攝取到詩中來,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極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潛移默化,使人們感到親切,又感到崇高。蘇軾說:“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復不已,乃識其奇趣。”所謂“奇趣”正是從意境中產生的。由于他的詩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渾然一體。這在藝術上又與漢魏詩的“氣象混沌,難以句摘”不謀而合。
(四)陶淵明的詩歌由于內容不同,風格也不完全一樣。比如他的田園詩多半蕭散沖澹,而《詠荊軻》等詩卻豪放有力。但后者雖然豪放,卻又“豪放得來不覺”(朱熹語),和他的田園詩的平淡自然仍有相通之處。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的“田園詩人”,他的詩作,以描寫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著稱。在現存的一百二十多首陶詩中,描寫農村景色和農居生活的作品,占了很大的分量。而且,由于他親自參加了勞動,接近了農民,對農村生活體驗較深,所以這類作品顯得內容真實,感情深厚,形象明朗,表現了樸素的自然美和詩人不愿與黑暗現實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最為人們所傳誦。“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從彭澤縣令解職歸田后回到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是詩人對和平田園的吟詠。在這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村居圖中,蘊含著樸素的自然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詩人置身在大自然懷抱里悠然自得的寫照,對陶然自樂的隱居生活的歌唱。“菊”是高潔的象征,“采菊”表明詩人品格的高尚;“南山”即“廬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比兩句是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主觀與客現融為一體。詩人通過一系列意象暗示了作者歸依自然、順應自然的人生理想,使他的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在這類描寫村民生活的作品中,還有一部分是敘述勞動體會和艱苦生活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寫出了早出晚歸、沾霜帶露勞動的辛苦,勞動后的愉快和對勞動生活的贊美。
陶淵明在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大貢獻,是開創了文人詩歌創作的新領域—田園詩,詩人親切自然地描繪出田園風光,真實地描寫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對勞動的艱辛詩人卻表現出平靜樂觀的心態,躬耕之志始終不渝。雖然一般的玄言詩人都注意到從審察自然來體會哲理,并由此產生了山水詩的萌芽,但沒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無奇的鄉村。只是在陶淵明的筆下,農村生活、田園風光才第一次被當作重要的審美對象,由此為后人開辟了一片情味獨特的天地。他把農業勞動視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頌在勞動生活中包含著美的意趣,這同樣是深刻的發現。陶淵明在詩歌發展史上的另一大貢獻,是開創了新的審美領域和新的藝術境界,創造了情味極濃的沖淡之美。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詩。最能代表作者沖淡之美的詩,是《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對陶詩的藝術特點,前人早有定評,謂之樸素、自然。但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響的風格,而是詩人有意識的美學追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陶淵明的“自然”哲學決定的。在他看來,人為的繁復禮儀破壞了社會的自然性,矯飾的行為破壞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詩歌在外現形式上的過度追求,也必然破壞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絕少使用秾艷的色彩,夸張的語調,深奧的語匯,生僻的典故。他的詩中也常使用對仗句式,但多數是比較古樸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覺上并不明顯。他的詩歌充滿感情,但真正表現得很強烈、顯得激蕩起伏的時候很少,而是和冷靜的哲理思維結合在一起,呈現為清明淡遠的意境。他詩作的境界韻味,是一種平和淡泊,于世事無所爭,無所求,心與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現為寧靜平淡的境界,是一種新的意境美的類型。這一種美學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達到的。進一步說,陶詩語言的樸素,又并不是隨口而道,毫無加工,而是高度精煉,洗凈了一切蕪雜粘滯的萬分,才呈現出明凈的單純。陶詩語言質樸無華,不加雕飾,極盡語言純凈之美。他對自然的美,無疑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因而能夠用準確用樸素的語言將其再造為詩的形象。
總之,陶淵明的田園詩,是詩人農村生活的真實反映。不過,這是通過詩人思想的三棱鏡透視出來的農村生活,是詩人藝術心靈的外化。同時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富有意境,所選的景物多具有鮮明的特征,且飽含著詩人的感情,體現了詩人的個性特征。他的詩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再現農村的田園生活,體現出平淡自然,真實生動,意味深遠,情理渾融的藝術風格。
【我第一位田園詩人是誰】相關文章:
第一位田園詩人是誰02-06
田園詩人是誰?02-03
田園詩人是誰02-03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誰02-03
唐朝田園詩人是誰02-04
田園詩人指的是誰12-22
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07-01
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11-23
田園詩人的開創人是誰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