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事
李白的故事1
這是一本由一系列李白的小故事串成的小書。
李白小時候很淘氣不好讀書。一天他在河邊看見一位要把鐵杵磨成針的老奶奶,李白很不解,就問老奶奶為什么要這么做,奶奶只說了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讓李白受益終身。從此,李白用功學習,當小伙伴去玩耍時他在奮筆疾書。
《道觀求學》,李白為了專心讀書,甚至還搬到了一所道觀中去安心苦讀;《李白與明月》,李白傍著月亮讀書習武,直至雞鳴拂曉。經過不懈努力,李白終于成為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大詩人。堅持就是他成功的必經之路。
對于堅持,我自己也是有親身體驗的。記得一年級時,老師教我們跳繩,可我總跳不好。但老師沒有批評我,反而鼓勵我說不要灰心,只要你天天練、堅持練、努力練,總會練好的。這句話也讓我受益終身。從那一天起,我做任何事想放棄時,總會想起體育老師說的那句話,告訴自己:堅持就是勝利。慢慢地,我跳繩越來越好。從笨拙的一分鐘五十下,到流暢的一分鐘一百多下,我流下了無數的汗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校運動會上,我獲得了一年級男子組冠軍。這再一次證明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讀完這本書,我更深切地體會到了“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堅持和百分之一的天才”,這是那些偉人成功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們每一個想要成為不平庸的.孩子的座右銘。
鐵杵磨成針,李白一生的堅持,也將成為我一生的堅持。
李白的故事2
晚上,我趁爸爸在家就纏著他給我講故事,我撒嬌地說:“爸爸,您好久沒給我講故事了,我好想聽您講故事啊。”爸爸說:“好吧,就講一個吧。”他思考了一下,說:“在講故事之前,你得先回答我一個問題。”我說:“好啊,你問吧。”爸爸就說:“你知道李白是誰嗎?”我想了想就說:“李白啊,我知道,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啊,我們還學過他的詩歌呢,他那首《靜夜思》我會背的。”我剛準備背,爸爸就說:“對,今天我要講的就是與他有關的趣聞,還跟這首詩有關系呢。”爸爸說,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詩人,號稱“詩仙”,他留下的千古佳句數不勝數。可是他這幾天身體不舒服,無法集中精力寫詩了,不得不去看醫生。李白來到醫生那里,醫生問他哪里不舒服,李白說頭痛。醫生就要他去做一個CT,李白心里想:“我的病會不會很嚴重啊?我可不能就這樣英年早逝啊,我還要寫更多的詩歌呢!”CT做好以后,李白拿給醫生看,醫生說:“檢查沒什么問題啊,我看你是酒喝得太多,憂愁太多了,神經倒可能有點問題呢。你不是自稱是酒中仙嗎?你還寫了首什么《秋浦歌》,說你自己把頭都愁白了,白頭發都三千丈了。”李白聽了,不服氣地說:“我一向不是很樂觀的嗎?我怎么會憂愁呢?我每天都游山玩水,喝酒寫詩,快樂得很啊。你沒搞錯吧?”醫生又說:“我還發現你眼睛也不好使呢,從你那首《靜夜思》就可以看出來。”李白低聲吟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沒什么問題呀?你怎么說我眼睛不好呢?”李白的眉毛都擰成了一個問號了。醫生說:“你看你,把月光都看成了霜了,而且還是近在床頭,居然都看錯了。這眼力能算好嗎?我看你是高度近視了。”醫生又接著說:“不過我們這里有一套治療近視眼的方法,只要3000元。還可以治療你的'白頭發,只要5000元。如果你住院的話,我們還可以把你的神經衰弱治好,不過那就要80000元了。怎么樣李白先生?”李白搜遍全身,也只摸出幾兩碎銀。醫生一看李白這么窮,就把他推了出去,一邊還嘲諷他說:“窮鬼,沒有錢就別來看病!”李白被醫生給氣得七竅生煙,第二天就真的一病不起了。聽了爸爸講的故事,我馬上就說:“這肯定是假的,李白怎么會這么窮呢?”爸爸哈哈大笑:“當然是假的啦,因為李白寫詩很喜歡用比喻和夸張,而那個醫生卻不懂得李白詩歌的真正用意,所以這次李白真是栽到家了。”我也跟著大笑起來。
李白的故事3
李白名人故事簡介:
有一年,冬天剛到,寒氣襲人。住在采石磯的李白,常到街頭的一家酒店里買酒喝。這店是一個姓魯的財主家開的,人們都叫他魯老板。別看這魯老板表面對人和顏悅色,骨子里才狠哩!他家用的幾個酒保(酒店中的伙計)個個累得彎腰駝背,到頭來,都被他踢出門外。
這天,李白又走進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魯老板捻著胡子,瞇著眼,笑呵呵地打量著李白,心想,這個窮寫詩的離開京都幾年了,帶來的錢興許花得差不多了。記得,李白頭次進店,他笑臉相迎,以后常來常往,他估計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臉色就一次比一次難看。他暗示小酒保別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熱情為李白斟酒:臨走,還把上等美酒給李白灌上一大壺。這回,說什么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邊,弦外有音地說:“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淺,經不住翰林(唐初設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學上有才能的人,為朝廷服務。)這樣的大酒壺呵!”
李白明知上回給的錢還夠買幾次酒,現在看魯老板這副模樣,不愿同他爭辯,就從懷里取出最后一錠銀子往柜臺上一扔,“啪”!震得魯老板兩眼發花,滿面烏云立時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識江底淺,沒想到李翰林還有這么多酒錢。”他轉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錢!”
李白一揮袖子:“算了,別找了,下次再來!”魯老板兩眼瞇成一道縫,一個勁地連說:“是,是!”
第二天黃昏,李白又來了,酒保又為他滿滿灌上一壺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魯老板很不耐煩,他算算李白丟下的銀子,再有個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語支開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壺里兌水。
李白喝了幾口,覺得味道不濃,也沒說什么。以后每次來,魯老板總裝得特別熱情,親自為李白灌酒,暗地里卻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無其事。后來魯老板干脆給李白灌上滿滿一壺涼水。李白還以為是酒,高高興興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壺往杯子里倒,一聞,味道不對;喝一口,“呸”地吐了出來!一看,才知是又濁又渾的.江水。他氣壞了,想找店主論理去。又一想,和這種人沒講頭!可是采石磯一帶就這一家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爺面前,李白也不愿低三下四,更何況對這樣一個前(錢)心貼后心的小人呢!
更深夜靜,他翻來覆去地睡不穩;想寫點詩,寫不出。多年了,酒,和他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壺下肚,他便暫時忘記愁苦;把霧漒鳚韉氖瀾紓?看個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這滿目凄涼的采石磯頭,連唯一能使他解悶的酒都沒有了?
唐朝的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去街上閑逛。
一天,李白有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河邊。和暖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鮮花綠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呆在家里那多沒意思啊!”
李白走著走著,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坐在一塊大石頭上,老奶奶正在專心致志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好奇地走過去問:“老奶奶,您在干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繡花針。”老奶奶抬起頭,對李白慈祥地笑了笑,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棒這么粗,什么時候才能磨成針呢?”
老奶奶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那鐵棒為什么不能磨成針呢?”
“可是,您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奶奶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他再也沒有逃過學,學習也很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史的詩仙。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成功。
李白的故事4
國人對于野史的偏愛,想必由來已久。當年李白供奉翰林,曾用野史狠狠娛樂了楊貴妃,“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趙飛燕的野史形象,無非纖瘦、美艷、命好。楊玉環當然高興,不說其他,單說纖瘦,就足令她芳心大悅。胖妹子總是喜歡別人夸苗條的,否則賈寶玉說“楊妃體豐怯熱”,寶釵也不至大怒。李白的“壞心眼”,呆會再說,他大概料定楊妃讀書少,歷史讀得更少。
那么,歷史中的趙飛燕,顏值到底如何?《漢書》(下同)載:“孝成趙皇后,……屬陽阿主家,學歌舞,號曰飛燕。成帝嘗微行出。過陽阿主,作樂,上見飛燕而說之,召入宮,大幸。”按慣例,某女生得好,史家會交代,沒交代,就說明容貌平平。
趙飛燕舞技出眾,對顏值自有補益。比如她多半會“芭蕾跳”,顯得體態輕盈,所以人送外號“飛燕”;她打小學歌舞,不會胖,當然也未必瘦弱,畢竟舞蹈也是體力活兒,“掌中舞罷簫聲絕”,那是文學夸張。漢成帝為她傾倒,緣于青春年少及優美舞姿的可能性較大,無關顏值。
從實際寵幸來看,也能佐證這一點。“皇后既立,后寵少衰,而娣絕幸,為昭儀。居昭陽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漆,切皆銅沓黃金涂,白玉階,壁帶往往為黃金釭,函藍田璧,明珠、翠羽飾之,自后宮未嘗有焉。”
就是說,成帝對趙飛燕的寵愛,時間非常短,完全像“三分鐘熱度”的那種,熱過了,給個名分,每月支付點贍養費。至于夫妻義務,想起來,履行一下,想不起來,你也別不服!對小姨子趙合德,他反而表現出了異常的癡戀,“姊娣顓(專)寵十余年”,怕是愛屋及烏的說辭,他連死都要死在趙合德的住處,可見趙飛燕的顏值誘惑遠不及其妹。
常說人靠衣裳馬靠鞍,“倚新妝”,是否也包括穿新衣服呢?漢初服裝尚黑,女子穿黑色裙裾,給人以混夜店的感覺,不會太美;元封改制后,服色尚黃,華貴了許多,可是內命婦的著裝也多了不少條條框框,隨便穿著,不容易了。顏值一般的趙飛燕,就算穿上新,化個“新妝”,又能有多美?
那么,歷史中的趙飛燕,命真的好嗎?可以說,很不好!因為是女孩,因為家里窮,她剛出生就淪為棄嬰,“三日不死,乃收養之”,頑強的生命力救了她。在陽阿公主家學歌舞,名為宮女,跟奴婢也差不離兒。嫁了皇帝老公,結果被妹子搶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好在她知道宮廷水深,姐妹之間不能窩里斗,否則早杠上了。肚皮不爭氣,或許是她最大的命苦,如果她有兒子,其家族乃至西漢末期的許多悲劇都可以避免。不明白?回家查史料去,不能啥都推給我吧,短短千字文,實在容納不了。
公元前8年,定陶王劉欣來長安謀奪繼承人位置,其祖母傅太后行賄趙飛燕姐妹,使得這哥們順利成為太子。成帝也不是沒兒子,只是生一個,死一個,有的無端夭折,有的被趙合德害死了。關于這個公案,哀帝即位時,司隸解光上的一道奏章說得清清楚楚。此君不愧是搞刑偵的,兇手,被害人,時間地點,證人證言,甚至趙合德的原話,漢成帝的.態度,各種細節,他都查實了,然后話鋒一轉,“趙昭儀傾亂圣朝,親滅繼嗣,家屬當伏天誅。”此時趙合德已然自殺,解光的真實意圖昭然若揭,若非議郎耿育上疏辯護,趙飛燕在劫難逃。饒是如此,新城侯趙欽、成陽侯趙?等親屬,還是丟了爵位,驅至遼西郡安置。
如果哀帝活得長一些,哪怕活四十歲,趙飛燕“命好”的野史說法也還是可以成立的。這哥們跟姓王的沒啥交情,對趙飛燕,卻是感恩的,尊為皇太后加以保護。偏偏他是短命鬼,在位七年就去世。他剛死,民間就流傳童謠,誣陷趙飛燕偷漢子,還將趙合德的罪行加于趙飛燕頭上,“燕啄皇孫”之典故即出于此。一個月后,趙飛燕自殺,也許入殮前會給化個新妝。
這首寫給楊貴妃的詩恐怕正是李白失官的原因。得罪高力士,那是野史,正史里沒說原因。只說玄宗很禮貌地送了一些錢物給他,然后拜拜。我個人倒是認為,楊妃拿到贊美詩,必然研究一下趙飛燕。她又不傻,結果可想而知。枕頭風一吹,小脾氣一發。玄宗又不能將這事兒公開,只好心照不宣,攆走李白以慰佳人。
李白的故事5
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他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被后人稱作“詩仙”。
李白小時候不愛學習,還經常逃課,學習也不用功。有一天,李白又出來逃課了。他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
李白很好奇,便走過去看。李白上前問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說:“我正在用這根鐵棒磨一根又細又長的繡花針呢!”
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棒,怎么可能會磨成一根細長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李白聽了這句話后非常后悔,也很受啟發,于是便發奮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成為一位著名的詩人,寫了許多優美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些詩一直流傳至今。
關于李白,還有一件有趣的`故事呢。有一天,李白來到了黃鶴樓,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于是便登上了黃鶴樓。
李白在黃鶴樓上,看到風景如畫,剛想吟詩,突然他看見崔顥已經在上面題了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看到這首詩,李白驚訝的寫不出詩來,只好寫了一首打油詩“三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踏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于是惆悵而去。
盡管在黃鶴樓下留下了遺憾,但李白仍不愧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流傳千古,至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李白的故事6
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有詩仙之美稱。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公元701年,他出生在隨葉河畔(前蘇境內)一戶商人家里。五歲的時候全家一起遷居到現在的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
因為父親是以經商為生,所以家里的生活條件優越。李白從五歲就跟隨父親認字念書。他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只要教一遍,就能學會。到了他十歲的時候,已經能看很多的書了。有一次李白的父親要出遠門,便叮囑說:
“孩子,你很聰明,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要更加努力才行啊”!
李白說:“我知道!”父親走后,李白拿起一卷《老子》讀起來。讀著,讀著,感到讀不懂,頭腦發脹,便跑到外面去玩了。到了外面一看,外面的天地這么廣闊,比整天關在屋子里面讀書快活讀了。
李白和伙伴們一起玩,早把父親的叮囑忘了,讀書的事也忘了。
父親回來后,便把他送進了私塾。李白聰慧伶俐,悟性極強。先生角的書,讀一遍就能記住,而不會忘記。他比一般的學生學得快,加上本來他的基礎就比別人好,因此成績突出。但是李白活潑、好動,經常是坐不住的。
有一天上課時,他就趁先生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跑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坐在小溪邊上的大石頭旁,手里拿著一根鐵杵,用力地來回磨呀磨,不停地磨!李白覺得很奇怪,連忙走上前去問道:
“老婆婆,你磨這個干什么呀?”
老婆婆回答說;“我想要把它磨成針哪!”
李白又問道:“這樣粗的一根鐵杵要磨成針,那得磨到什么時候啊?”
老婆婆對他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用到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天天不停地磨,鐵杵雖然粗,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
李白一聽恍然大悟,他想:老婆婆的話有道理。這和讀書一樣,天下的好書很多,可是只要天天認真地讀,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能夠把所有的`書讀完哪!老婆
婆的話,就像一把重重的錘子猛擊在了李白的心上。他對照幾天來自己的行動,捫心自省,感到辜負了父親的期望。
從那以后,他又道私塾里去讀書了。他決心用鐵杵磨針的精神激勵自己,加倍努力勤學,再也不偷偷跑掉了。不論先生留下多少作業,他總是認真地按時完成。
除此之外,他還加緊讀課外的書籍,終于把古代諸子百家的經書都讀完了。
后來李白到戴天山中的大明寺去讀書,寫了一首《訪戴天道士不遇》的詩,成為他早期的著名詩篇之一,當時他只有十幾歲。
由于,李白的勤奮努力,終于使他成為一位著名的大詩人,人稱“詩仙”。
李白的故事7
李白是一位有才華的詩人,他一心希望能為國家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唐玄宗李隆基卻只讓他做了一個翰林供奉,給皇上、后妃們寫詩作賦,他很不愿意,常常一人喝悶酒。
蔑視權貴的李白這一天,李白又喝得大醉,突然侍衛來召他去見皇上。原來李隆基和楊貴妃正在花園賞花,想讓李白寫幾首詩助興。
李白看到如云似錦的牡丹襯托著美色傾城的貴妃,詩興大發,提筆寫下了著名的'《清平調》。李隆基看了非常高興,便叫宮中樂師李龜年演奏,自己吹笛,宮女們演唱,其中一句“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使楊貴妃聽得如醉如癡,高力士和楊國忠更是竭力討好皇上。
李白看了,覺得十分惡心,便借著酒勁,把腳伸到高力士面前說:“來,給我脫靴!”高力士哪受過這種羞辱?但現在李白是李隆基面前的“紅人”,高力士知道現在惹不起他,只得忍氣把他的兩只長靴脫下來。
李白心里十分痛快,用眼斜了一下旁邊的楊國忠,向李隆基磕了個頭說:“皇上,我聽說楊國舅研的墨很好,不如讓國舅爺研墨,我把《清平調》重新抄寫一遍,好嗎?”
李白的故事8
在唐宋時期,眾多的筆記小說、雜著中都保存有李白故事,如唐五代時期的《松窗雜錄》《酉陽雜俎》《唐遮言》,宋代的《太平廣記》《青瑣高議》《侯鯖錄》等①,一些文言小說也開始鋪寫李白故事,這說明唐宋時期李白故事已有多種多樣的流傳。進入元代后,李白故事進入了“戲曲化時期”。
元代有6 部關于李白題材的雜劇,其中3部亡佚,保存下來的3 部為:馬致遠《孟浩然踏雪尋梅》,寫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友;喬吉《李太白匹配金錢記》,其中李白只是配角,形象并不鮮明;王伯成《李太白貶夜郎》,堪稱最早的李白戲,已基本具備李白故事的主要情節。亡佚的雜劇作品有石君寶《柳眉兒金錢記》、無名氏《采石磯李白捉月》、鄭光祖《李太白醉寫秦月樓》。
到明代,李白題材的作品呈現高度繁榮的態勢,明代李白題材的作品有雜劇3 種、傳奇7 種、白話小說1 種(雜劇今存1 部,傳奇今存3 部)。其中雜劇《李太白醉寫平夷書》《捶碎黃鶴樓》已佚,只有朱有燉《孟浩然踏雪尋梅》今存,7 部傳奇中保存至今:無名氏《沉香亭》,吳世美《驚鴻記》、屠隆《彩毫記》,佚失的作品有戴子晉《青蓮記》傳奇、李岳《采石磯》、許次紓《合壁記》和佚名《李白宮錦袍記》。值得注意的是小說方面,明代有馮夢龍改編的.《李謫仙醉草嚇蠻書》,保存在《警世通言》中。這一作品最為大眾所熟知,算是李白故事中最知名的作品。
清代的李白題材作品有10 部,其中6 部是傳奇,分別為薛旦《九龍池》(亡佚)、李玉《清平調》(亡佚)、洪升《沉香亭》(亡佚),孫郁《天寶曲史》、蔣士銓《采石磯》、謝堃《十二金錢》。另外4 部短小的雜劇是尤侗《清平調》(又名《李白登科記》)、張韜《李翰林醉草清平調》、楊潮觀《賀蘭山謫仙贈帶》、黃之雋《飲中仙》。這其中,蔣士銓的《采石磯》影響最大②。
李白故事在流傳中,早期多以文人筆記、筆記小說的形式流傳,但從元代以后,戲曲成了李白故事流傳的主力,且往往同一個題材,會有多部戲曲。古代文人不厭其煩地敷演李白故事,并不僅僅是一個文學現象或文化現象,可能還帶有更廣泛的社會心理因素。
李白的故事9
李白他說他“千金散盡還復來”,是一種對金錢的不屑和人生的曠達,或許更有持才傲物的心理狀態。對于物質也許李白不在意,但是對于失去出仕為官的機會,李白就是一生不能釋懷了。
如果他不孤獨,就不會說“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他人到老年了仍然還對政治追求抱有幻想,永王謀反,招募李白去做幕僚,李白當時不知他是要造反,還以為自己有出頭之日,非常珍惜這次機會,所以寫詩說“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
后來永王謀反失敗,李白也被朝廷以謀反罪發配夜郎,他在充軍路上,何止是孤獨,還有絕望吧?一個當年冠蓋滿京華、名動天下,李隆基身邊御用的大詩人,淪落至此。你說他孤不孤獨?
盡管李白崇尚道教老莊思想,一生以大鵬自詡,喜歡訪名山追求自由灑脫的飄逸人生。但是他同時又兼有儒家出仕為政,救濟天下蒼生的宏愿,雖然無法確定李白,究竟是迷戀宮廷生活還是真心想匡扶社稷,但他被賜金放還是他一生的失意和疼痛。
那些說李白不孤獨的,一是不了解人性。二是不了解李白的詩,三是不了解李白的人。
孤獨難道是很丟臉的事?試問哪個大才子不孤獨?若不孤獨,何以在船上喝醉酒掉進江里淹死?
酒和孤獨從來都是良伴。你看到的只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時的.灑脫,卻沒看到李白內心的孤寂,花、月、酒,這樣的良辰美景之下,只有影子作陪,所謂對影成三人不過是掩飾內心的落寞。也許那一刻他有過寧靜的從容,然而深處依然是孤寂的。
梵高不孤獨嗎?海子不孤獨嗎?辛棄疾不孤獨嗎?中國古代文人有哪幾個能夠超越俗世,舍棄功名利祿呢?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這是明面上無數文人君子的追求。
李白的故事10
今天,我讀了《李白的故事》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李白的高深的學問與智慧。特別是他的詩,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亂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他不但有學問還具有許多人的氣質和擅長,例如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
讀到這我就更敬仰他了,我要學習他那風趣,巧妙的語言來愉悅我們的生活。
李白的故事11
李白是一位大詩人,我們學過很多李白的詩句,最近我讀了李白的故事,給了我很多的感觸。
李白小時候學習很不用功,他看見別人出去玩,就也想出去。父親看他學習不好還要出去玩,就不讓他出去玩,讓他在家里學習。李白在父親的督促下,就去讀書了。但是李白讀了一會兒書,就覺得枯燥無味。他趁父親不在,就偷偷地溜出去了。他跑到小溪邊,看見魚兒很活潑地在水里游來游去,他想:它們多么自由啊!我每天讀那么多的書,一點自由都沒有。這時候,他看見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很粗的鐵杵,李白很奇怪,就上前去問老奶奶:老奶奶,您為什么要磨這么粗的鐵杵呢?老奶奶就說:我這是在磨繡花針呢!李白說:老奶奶!你可真會哄小孩!老奶奶說:你可別看這個鐵杵粗,只要我每天都磨,肯定會被我磨成繡花針的!聽了老奶奶的話,李白想:是啊,只要我努力讀書,以后肯定會成為一代文章大師的!從此以后,李白發奮讀書,最后李白成了一個大詩人,人們都叫他詩仙。
李白的詩流傳到現在,有900多首呢!李白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李白的小故事篇李白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同時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七人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稱作詩仙。唐朝大詩人李白小的時候非常貪玩,上學時經常逃學出去玩。
一天,老師正在上面講課,他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從私塾里溜了出來,李白在外面閑逛著別說有多開心了。“啊,私塾里太悶了,外面的空氣真新鮮,我可以好好的玩一玩了。”李白在外面閑逛了半天,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一條小溪邊。他順著小溪走啊走啊,沒走多遠,他看見一位老婆婆蹲在小河邊正在石頭上不停的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就走向前去問:“老婆婆,你為什么要在石頭上磨這么粗的鐵棒呢?”“我要把這個鐵棒磨成繡花針那。”
“鐵棒磨成繡花針?這么粗的.鐵棒要什么時候才能磨成一根繡花針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
李白從老婆婆的話受到啟發,心想:老婆婆這么大年紀了,還充滿信心要把鐵棒磨成繡花針,我年紀輕輕的為什么就不能克服困難,努力學習呢?李白想到這里,便跑回學校誠懇的向老師道了歉,從此以后,李白發奮讀書,最終成為唐朝有名的大詩人。
李白的故事12
公元226年,秦王李世民心懷不軌,為了和兄弟爭奪帝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設計誅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為擺脫秦王的追殺,身懷六甲的太子妃在忠心家將的掩護下,逃往西域突厥,隱姓埋名,潛居異國,受到當地人的禮遇。安富尊榮的生活并沒有消除太子后裔對大唐之恨。他們要積聚力量并借助突厥,把屬于自己的大唐江山奪回來。但是大唐西征軍的金戈鐵馬并吞了突厥千里肥沃之地,再次踏碎了他們的夢想。光陰飛逝,大唐發展成繁榮昌盛四方降伏的強大帝國。太子后裔只好隱居深山,臥薪嘗膽,以圖光復大業。一天夜里,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外的山上一座豪華莊園掃葉山莊中,迷茫的產婦夢見太白金星飛入懷中,隨后,一個儀表非凡的男嬰誕生了,父親給他取名李白,字太白,意思是太白金星下凡來。
李白幼時隨父李復國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覽群書,多才多藝,尤好劍術。
李白因家仇對現任皇帝唐玄宗很是憤恨,他很想能遇到一位貴人,帶他去皇宮臥底,好尋機為他祖先報仇。在開元十八年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
后來前往玉真觀,在玉真公主的帶領下進入皇宮見駕,供奉于翰林,做了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李白苦等機會,終于在含元殿前刺殺玄宗,卻被突然出現的太華公主阻止。李白因玄宗實為一代仁帝,便答應太華公主放過玄宗。回到長安,在聽雨軒聽說安西都護張守圭進京進貢。李白急忙趕到皇宮,救下奄奄一息的太華公主,得知張守圭與血恨門主行刺皇上,就前往后殿搭救。血恨門主對李白手下留情,卻被張守圭暗算成重傷,面具跌下,其真面目竟是父親李復國。李白惡戰張守圭,魔頭終于授首。
父親在李白的勸說下,以天下百姓為重,避居掃葉山莊……玄宗賜李白金牌一面,上書掃除天下不平事,并給了他許多銀兩。李白辭官不做,到各處游覽,走到哪里都有當地官府暗中供應錢財,使他不用發愁。安史之亂后,天下已經動亂不安,老百姓不得安寧。李白也意識到這樣的局面,自己卻幫不上忙,就對自己說:我也要找份工作做了!他懷著平亂的志愿,到永王李璘那里做幕僚,結果陷入王室紛爭的漩渦。后因李璘與兄弟爭奪王位兵敗牽累,李白被送進監獄,但唐玄宗的`金牌起了作用,最終減刑流放夜郎,半途又遇赦而返。
李白非常喜歡喝酒,越喝越能寫出好詩。賀知章初遇李白時,曾解下金龜換酒,與李白共飲,稱李白為謫仙,后來人稱詩仙。到寶應元年,李白62歲時,病死在他的族叔當涂縣令李陽冰那里,在窮困和漂泊中結束了他的一生。他的作品風格為浪漫主義,其中一首俠客行使李白名傳千古……
李白的故事13
給李白寫了一封信,稱這里有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李白看完信后非常高興。立刻動身乘船去汪倫所指的村莊,可是到了那兒,卻發現哪有什么桃花和酒店啊,汪倫笑著說:我所指得是十里以外有一棵桃花樹,和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并不是有方圓十里的桃花樹林和一萬家酒店。李白一楞,馬上又笑著說:我堂堂一個大詩人居然被你給騙了。然后便答應汪倫在他那兒小住幾日,并答應他一定作一首詩送給汪倫。汪倫十分高興,于是便帶著李白游遍了這個地方的風景名勝。而李白和汪倫也聊得十分投機,常常徹夜長談。而白天則和李白一起喝美酒、作詩。
幾天時間一眨眼就到了,可李白卻還沒有作出首好詩,李白覺得自己愧對汪倫,于是便匆匆告辭,準備回去。
李白立在船頭,久久凝望著汪倫家的方向,這時一個人朝他走了過來,還唱著歌,仔細看時,才發現是汪倫來送他了,李白潸然淚下,詩興大發,作了一首千古流傳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故事14
李白,是一位著名的人,但是李白僅僅只在詩歌方面名揚天下,而他真正的理想卻沒有一個可以施展的舞臺。李白就像一匹千里馬,他在苦苦等待自己的伯樂,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李白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悠閑快樂,他其實每天都活在幻想之中,每天都活在理想之中,甚至是痛苦的,他渴望丞相的寶座能端放在自己的`面前,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對李白的看法。
根據我對李白的分析,他有三個特點:豪放、自信、懷才不遇,我一一來解釋一下。
李白的確是一個豪放的人,他豪放的喝酒,豪放的花錢,豪放的過每一天,在我們的理解與印象中,李白是一個很瀟灑的人,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入到生活中來,而且永遠都不會放棄,他一直在細心的尋找機遇,我們應該學習這種精神,讓它一直延續下去。
自信,這一點,我們從李白的詩中便可略知一二,例如:“昔謝安四十,臥白云于東山”,“安石東山三十春,傲然攜妓出風塵”,“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等詩句,李白曾在詩中多次把自己比喻成謝安、姜太公,并且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周公出現。還有一點能表示李白很自信,他從來不走科舉帶路,想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但是,李白未免有些太孤傲不凡,讓李白進長安,只讓他做了一個小小的翰林待詔,所以,李白雖然自信,卻并沒有得到重用。
李白又是是一個懷才不遇的人,滿胸才華等待施展,可偏偏沒有人肯給他這個一飛沖天的機會,所以,李白寫出來的詩句是滄桑的、悲壯的,因為自己沒有一個施展才華的天地,李白在這一點上不太幸運。
你眼中的李白是怎樣的?
李白的故事15
據說李白周歲抓周時,抓了一本詩經。他父親很高興,認為兒子長大后可能成為有名的詩人,就想為李白取一個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沒有學問。由於他對兒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來。直到兒子七歲,還沒想好合適的名宇。那年春天,李白的父親對妻兒說:“我想寫一首春日絕句,只寫兩句,你母子一人給我添一句,湊合湊合。一句是‘春風送暖百花開’,一句是‘迎春綻金它先來’。”
母親想了好一陣子,說:“火燒杏林紅霞落。”
李白等母親說罷,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開的`李樹一指,脫口說道:“李花怒放一樹白。”
父親一聽,拍手叫好,果然兒子有詩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歡,念著念著,忽然心想這句詩的開頭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嗎?這最后一個白字用得真好,正說出一樹李花圣潔如雪。於是,他就給兒子起名叫李白。
【李白的故事】相關文章:
李白的故事08-17
李白拜師的故事08-04
詩仙-李白的故事02-26
有關李白的故事11-06
李白的小故事10-30
詩仙李白的故事12-29
關于李白的故事12-01
李白與翰林雞的故事05-21
李白戲國舅的故事05-21
李白與太白酒的故事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