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禹錫的生平簡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劉禹錫生平簡介
簡介,即簡明扼要的介紹。是當事人全面而簡潔地介紹情況的一種書面表達方式,它是應用寫作學研究的一種日常應用文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劉禹錫生平簡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平簡介:
劉禹錫及其詩風頗具獨特性。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里,確實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悶,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提供的劉禹錫生平簡介,歡迎閱讀與借鑒。
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貞元九年,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詞科,從事淮南幕府,入為監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與之圖議,言無不從。轉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叔文敗,坐貶朗州刺史,在貶官期間,在揚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劉禹錫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答謝白居易,再道貶朗州司馬。落魄不自聊,吐詞多諷托幽遠。蠻俗好巫,嘗依騷人之旨。倚其聲作《竹枝詞》十余篇,武陵溪洞間悉歌之。居十年,召還。
將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觀看花詩涉譏忿,執政不悅,復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為言,改連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觀詩,出分司東都。度仍薦為禮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度罷,出刺蘇州,徙汝、同二州,遷太子賓客分司。禹錫素善詩,晚節尤精。不幸坐廢,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適。與白居易酬復頗多,居易嘗敘其詩曰: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又言其詩在處應有神物護持,其為名流推重如此。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二,贈戶部尚書。詩集十八卷,今編為十二卷。
湖南常德歷史學者、收藏家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為了紀念朗州司馬劉禹錫,現專在柳葉湖邊建有“司馬樓”。
關于劉禹錫的祖籍,多有爭議,有說是洛陽人,有說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說是定州人以及中山無極人。據查有關史料,劉禹錫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劉亮仕于北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始改漢姓。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東遷嘉興,劉禹錫出生于此地,因此劉禹錫“家本滎上,籍占洛陽”。關于說其“彭城人”,經查此說,出自白居易、權德輿等人之口。那不過是隨順當時“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習俗罷了。因此“劉禹錫彭城人”說法是不確切的。
說劉禹錫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無極人,還得從他七世祖劉亮說起。周漢時期,定州、無極是冀州的屬地,無極同時也是定州的屬地。劉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騎常侍等職,后北魏遷都洛陽,劉亮全家也隨之遷至洛陽。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集部別集類:“書禹錫本傳,稱為彭城人,蓋舉郡望,實則中山無極人,是編亦名中山集,蓋以是也。”此外清《畿輔通志》及《中國歷史人物辭典》和《中國歷史名人辭典》等也都有刊載。經過反復查證和咨詢有關專家,劉禹錫祖籍確認為無極,是有據可依的。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因參與政治革新得罪當朝權貴,被貶為安微和州通判。按當時規定,通判應住衙門里三間三廈的屋子。可和州知縣見劉禹錫是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先是安排他住在縣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沒有埋怨,撰寫一幅對聯貼于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辨。這個舉動氣壞了知縣,又令衙內書吏將劉禹錫的住房由城南門調到城北門,由三間改為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劉禹錫寫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安心住下,讀書作文。知縣見他還是悠然自得,將其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為斗室,寫下《陋室銘》一文。
過了幾年,皇帝忽然想起劉禹錫有那么點才能,就又重新把他調回京城。
劉禹錫到京城后,聽說這幾年郊區玄都觀里來了個老道會種桃花,偌大一個庭院盡是桃花,等到開放,壯觀得很。于是劉禹錫就和朋友相約去看桃花。劉禹錫這個人本來就好寫詩,看了如此壯麗的桃花,焉能不寫。于是他回來就寫了一首《游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劉禹錫的詩本來就有名,這下很快就流傳開了。結果有人這么一分析,就向皇上進讒言,說這首詩明是寫桃花,其實是諷刺新提拔的權貴的。皇上當然不高興,于是就把劉禹錫又發到外地去了。差不多十年后劉禹錫又被調回京城,恰好是春天,于是想起玄都觀的桃花。結果一看,很讓人失望。
種花的道士已經去世,庭院也就破敗,再也沒有往日的繁盛了。劉禹錫又想起這些年有無數的權貴興起又衰敗了,難免感慨,于是又寫了一首《游玄都觀》。百畝庭中盡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花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首詩傳到皇帝耳朵里,又覺得劉禹錫在發牢騷,就又把他發到外地去了。
故事:
1、寫《陋室銘》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因參與政治革新得罪當朝權貴,被貶為安微和州通判。按當時規定,通判應住衙門里三間三廈的屋子。可和州知縣見劉禹錫是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先是安排他住在縣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沒有埋怨,撰寫一幅對聯貼于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辨。這個舉動氣壞了知縣,又令衙內書吏將劉禹錫的住房由城南門調到城北門,由三間改為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劉禹錫寫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安心住下,讀書作文。知縣見他還是悠然自得,將其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為斗室,寫下《陋室銘》一文。
2、玄都觀
過了幾年,皇帝忽然想起劉禹錫有那么點才能,就又重新把他調回京城。
劉禹錫到京城后,聽說這幾年郊區玄都觀里來了個老道會種桃花,偌大一個庭院盡是桃花,等到開放,壯觀得很。于是劉禹錫就和朋友相約去看桃花。劉禹錫這個人本來就好寫詩,看了如此壯麗的桃花,焉能不寫。于是他回來就寫了一首《游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劉禹錫的詩本來就有名,這下很快就流傳開了。結果有人這么一分析,就向皇上進讒言,說這首詩明是寫桃花,其實是諷刺新提拔的權貴的。皇上當然不高興,于是就把劉禹錫又發到外地去了。差不多十年后劉禹錫又被調回京城,恰好是春天,于是想起玄都觀的桃花。結果一看,很讓人失望。
種花的道士已經去世,庭院也就破敗,再也沒有往日的繁盛了。劉禹錫又想起這些年有無數的權貴興起又衰敗了,難免感慨,于是又寫了一首《游玄都觀》。百畝庭中盡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花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首詩傳到皇帝耳朵里,又覺得劉禹錫在發牢騷,就又把他發到外地去了。
3、成語故事
劉禹錫中了進士后,便在京做監察御史;因為他放蕩不羈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就在蘇州刺史的任內,當地有一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的聞名,邀請他飲酒,并請了幾個歌妓來在席上作陪。在飲酒間,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便做了這樣的一首詩:“高髻云鬢新樣,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司空見慣”這句成語,就是從劉禹錫這首詩中得來的。這首詩中所用的司空兩個字,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相等于清代的尚書。從劉禹錫的詩來看,整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對這樣的`事情,已經見慣,不覺得奇怪了。
4、題碑
在桃花源入口處,豎著一塊丈把高的石碑,上面刻著“桃源佳致”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是唐朝劉禹錫題的。
劉禹錫被貶到朗州作司馬后,經常到桃花源散心。別人見他是個大詩人,都來請他題字。他心情不好,總搖頭拒絕。
有一次劉禹錫又到桃花源里來游玩,發現原來見到過的一些長得很好的樹木,一些很雅致的石頭都不見了,便虎起了臉,找來了看山老人查問。看山老見劉禹錫生了氣,慌忙報告:“大人,你只知這是塊風水寶地,卻不知附近多少有錢有勢的人想霸占它,我老頭哪能管得住啊!”
劉禹錫聽了,嘆了口氣,想到自己雖沒拿走這里的一草一木,卻也沒有為它做過什么好事。于是,便叫人拿來筆,蘸飽了墨,挑中了一塊斜靠在山邊的大石頭,寫了“桃源佳致”四個大字,后面又寫上自己的名字。他又叫石匠把這幾個字鏨到石碑上,抬到桃花源入口處豎了起來。
后來,那些有錢有勢有人來了,一到入口處,抬頭看到那塊大石碑,知道司馬大人劉禹錫要保護桃花源,只好悻悻地說:”既然劉司馬題了字立了碑,今后誰也不準拿一草一木!”
據說,桃花源就是這樣被保護下來了。后人感激劉禹錫,便把這塊碑叫做“鎮山碑。”
成語故事:
劉禹錫中了進士后,便在京做監察御史;因為他放蕩不羈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就在蘇州刺史的任內,當地有一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的聞名,邀請他飲酒,并請了幾個歌妓來在席上作陪。在飲酒間,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便做了這樣的一首詩:“高髻云鬢新樣,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司空見慣”這句成語,就是從劉禹錫這首詩中得來的。這首詩中所用的司空兩個字,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相等于清代的尚書。從劉禹錫的詩來看,整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對這樣的事情,已經見慣,不覺得奇怪了。
題碑:
在桃花源入口處,豎著一塊丈把高的石碑,上面刻著“桃源佳致”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是唐朝劉禹錫題的。
劉禹錫被貶到朗州作司馬后,經常到桃花源散心。別人見他是個大詩人,都來請他題字。他心情不好,總搖頭拒絕。
有一次劉禹錫又到桃花源里來游玩,發現原來見到過的一些長得很好的樹木,一些很雅致的石頭都不見了,便虎起了臉,找來了看山老人查問。看山老見劉禹錫生了氣,慌忙報告:“大人,你只知這是塊風水寶地,卻不知附近多少有錢有勢的人想霸占它,我老頭哪能管得住啊!”
劉禹錫聽了,嘆了口氣,想到自己雖沒拿走這里的一草一木,卻也沒有為它做過什么好事。于是,便叫人拿來筆,蘸飽了墨,挑中了一塊斜靠在山邊的大石頭,寫了“桃源佳致”四個大字,后面又寫上自己的名字。他又叫石匠把這幾個字鏨到石碑上,抬到桃花源入口處豎了起來。
后來,那些有錢有勢有人來了,一到入口處,抬頭看到那塊大石碑,知道司馬大人劉禹錫要保護桃花源,只好悻悻地說:”既然劉司馬題了字立了碑,今后誰也不準拿一草一木!”
據說,桃花源就是這樣被保護下來了。后人感激劉禹錫,便把這塊碑叫做“鎮山碑。”
相關資料: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中唐詩人。出仕后,其主張革新,被貶。后復用,至禮部尚書。《全唐詩》編其詩十二卷。其詩高亢激昂、意氣縱橫,語言剛健,筆鋒犀利。晚年與白居易酬唱頗多。白居易《劉白唱和集解》稱:“彭城劉夢得,詩之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如夢得‘雪里高山頭白早,海中仙果子生遲’、‘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句之類,真謂神妙,在在處處,應當有靈物護之。”他有寫時事之作,如《平齊行》、《城西行》、《平蔡州》等。另外,他感世傷懷、托物寓情之作甚多,如《養鷙詞》、《聚蚊謠》、《讀張曲江集作》、《有獺吟》、《戲贈看花諸君子》、《再游玄都觀》等,都反映他雖受打擊而氣骨桀驁、毫不屈服的精神。他的懷古詩語言平易、意境深遠。如《金陵懷古》、《西塞山懷古》、《金陵五題》等,皆為人們傳誦,而尤為后人稱道的是他學習民歌的成績卓著,所作《楊柳枝詞》、《竹枝詞》、《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轉,語調清新,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頗有新意。生平詳見《新唐書》卷一六八。有《劉賓客文集》。
【劉禹錫生平簡介】相關文章:
劉禹錫的生平簡介03-27
曹丕的生平簡介10-11
白居易的生平簡介03-13
李商隱生平簡介07-11
陶淵明生平簡介06-15
杜甫生平簡介06-01
陳子昂生平簡介03-28
辛棄疾的生平簡介05-06
王羲之生平簡介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