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萬里生平簡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楊萬里的生平簡介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楊萬里的生平簡介,歡迎參考~
楊萬里畫像
1127年,楊萬里出生在見習,在其八歲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他的父親將其撫養成人。楊萬里讀書認字都是靠著父親,是他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財購買的。1154年,楊萬里在出師不利后,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終于一舉中的。
1156年,楊萬里被任命為贛州司戶參軍,在父親的帶領下,和許多主戰派的文人大臣相互認識。在他們的影響下,楊萬里也有了強烈的愛國精神,這也是后來他加入主戰派的誘因。
1159年,楊萬里調任為永州零陵縣丞,向當時的張竣拜為老師。1162年,楊萬里的老師張竣被升為宰相,楊萬里被推薦到了臨安擔任臨安府教授。1170年,楊萬里到奉新擔任知縣,恰逢干旱,民不聊生,楊萬里就想出了一條新的解決方案,安定的處理了旱災。
1171年,因功績積累,楊萬里從地方官員被調升到中央,出任大員。楊萬里先后擔任過朝廷許多重職,但因為其為人性格問題,也曾多次遭到冷遇。1206年,楊萬里擔任寶謨閣學士,在任期上逝世,享年80歲,謚號文節。
楊萬里生平簡介
楊萬里是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后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張浚,多受其勉勵與教誨。孝宗即位后,張浚入相,即薦楊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后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
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秘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楊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
萬里見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俸祿,等于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開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韓侂胄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謚“文節”,追贈光祿大夫。筆落而逝。享年80歲。
楊萬里墓
楊萬里是南宋時期的詩人,是一名愛國詩人,和陸游等三人合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可以說,在當時楊萬里的詩,影響就很大。楊萬里的詩在當時是一代文人追逐的墨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楊萬里的詩之所以那么有震撼力,皆是出自于不斷向優秀詩人取經,向先賢討教的結果。楊萬里不僅學習他們的詩作方法,更是創造出了超越他們的念頭。
楊萬里的詩內容涵蓋極大,意境也有很大的差異感。而且,楊萬里對于普通人民也十分重視,對于民歌民謠也有涉獵。為了讓詩作更容易讓人理解,就從民歌民謠中取精華。因而楊萬里的一些詩都很容易上口,更易于被許多人民群眾接受、認可。
楊萬里的主要成就
政治
楊萬里是一位愛國者,又是一位政治家。他力主抗戰,反對屈膝議和。在進奏皇帝的許多書、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陳國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誤,愛國之情溢于言表。面對中原淪喪、江山唯余半璧的局面,他指出:為天下國家者不能不忘于敵,天下之憂,復有大于此者乎!(《千慮策國勢上》)告誡統治者要時刻不忘備敵謀敵、御敵制勝。他既大膽批評孝宗經過符離之敗,前日之勇一變而為怯,前日之銳一變而為鈍(同上《君道中》),又堅決反對一些人輕易用兵、盲目冒進,主張以守而取(《與陳應求左相書》)的積極、慎重策略,穩步進取,先實國力而后圖恢復,以求最終勝利。他看重和同情人民,認為:民者,國之命而吏之仇也。(《千慮策民政上》)將國家命運系之于人民,指斥官吏只會敲骨吸髓地壓榨人民,激起人民的仇恨、憤怒和反抗。因此,他提醒光宗要節財用、薄賦斂、結民心,民富而后邦寧,興國之計,就在于此(《轉對札子》)。楊萬里為人清直,個性剛褊。孝宗貶他直不中律,光宗稱他也有性氣(《鶴林玉露》甲編卷4)。
楊萬里立朝剛正,遇事敢言,指摘時弊,無所顧忌,因而始終不得大用。他一生視仕宦富貴猶如敝展,隨時準備唾棄。在作京宮時,就預先準備好了由杭州回家盤纏,鎖置箱中,藏在臥室,又戒家人不許置物,以免離職回鄉行李累贅,就這樣日日若促裝待發者。這與那些斤斤營求升遷、患得患失之輩適成鮮明對照。楊萬里為官清正廉潔,不擾百姓,不貪錢物。江東轉運副使任滿時,應有余錢萬緝,他全棄之于官庫,一文不取而歸。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區,僅避風雨。當時詩人徐磯稱贊他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投楊誠齋》),正是他清貧一生的真實寫照。
詩歌
參見:誠齋體、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
楊萬里的詩,在當時就有很大的影響:今日詩壇誰是主,誠齋詩律正施行。(姜特立《謝楊誠齋惠長句》)四海誠齋獨霸詩。(項安世《又用韻酬潘楊二首》)
楊萬里廣泛地向前輩學習,但又絕不為前輩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輩。他說:筆下何知有前輩。(邁使客夜歸》)又說:傳宗傳派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風流,黃(黃庭堅)陳(陳師道)籬下休安腳,陶(陶淵明)謝(謝靈運)行前更出頭。(《跋徐恭仲省干近詩》)他正是以這種不肯傍人籬下、隨人腳跟的開拓創新精神,終于落盡皮毛,自出機抒(呂留良、吳之振、吳自牧《宋詩鈔誠齋詩鈔》),別轉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詩風。初學江西詩派,重在字句韻律上著意,50歲以后詩風轉變,由師法前人到師法自然,創造了他獨具特色的誠齋體。誠齋體講究所謂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詼諧、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檄風伯》: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就充分體現了誠齋體的特色。
楊萬里的詩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變化,既有歸千軍、倒三峽、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氣勢,也有狀物姿態,寫人情意,則鋪敘纖悉,曲盡其妙(周必大《跋楊廷秀石人峰長篇》)的委曲細膩功力。他的誠齋體詩,具有新、奇、活、快、風趣王幽默的鮮明特點,流轉圓美劉克莊《江西詩派小序總序》),活潑刺底(劉祁《歸潛志》卷8),尤其為人所稱道。如《閑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寫得情致深婉,人稱胸襟透脫(《鶴林玉露》甲偏卷4)。又如《戲筆》、《擻風伯》、《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夏夜玩月》等,也都寫得機智活脫,極有思致,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楊萬里十分注意學習民歌的優點,大量汲取生動清新的口語人詩,往往假辭諺語,沖口而來(蔣鴻翔《寒塘詩話》),因而形成通俗淺近、自然活潑的語言特色。
楊萬里一生留下大量抒寫愛國憂時情懷詩篇。他充任金國賀正旦使的接伴使時,因往來江、淮之間,迎送金使親眼看到淪喪于金國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遺民父老,心中郁滿國家殘破的巨大恥辱和悲憤,愛國主義詩歌創作表現得最集中、最強烈。如著名的《初人淮河四絕句》: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鶯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二(其三〉唱出了災難深重中愛國士人和廣大人民的共同情感。又如在見到金山吞海亭已成專為金使烹茶的場所時,他發出痛苦的呼喊: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霽曉登金山》)鞭撾了南宋小朝廷的屈辱和無能。此外如《題吁胎軍東南第一山》、《讀罪己詔》、《故少師張魏公挽詞》、《宿牧牛亭秦太師墳庵》等,或寄托家國之思,或呼吁抗戰復園,或歌頌抗金將領,或諷刺賣國權奸,都是直抒愛國思想的名篇。
楊萬里的絕大部分愛國憂時詩篇,不象陸游那樣奔放、直露,而是壓抑胸中的萬丈狂瀾,凝蘊地底的千層熔漿,大多寫得深沉憤郁,含蓄不露。如《過揚子江:攜瓶自汲江心水,要試煎茶第一功。表面似乎是說親自動手汲水煎茶的雅興,其實是蘊藏著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憤,須參照《雪霧曉登金山》一并領略。楊萬里說過:誰言咽月餐云客,中有憂時致主心。(《題劉高士看云圖》)他那些吟詠江風山月的寫景抒情作品,不少也是抒寫愛國情懷的詩篇。如《豫章江牽二首》、《九月十五夜月,細看桂校北茂南缺,未經古人拈出,紀以二絕句》、《月下果飲絕句》、《初丸夜月》等,都寫得曲折多諷,意味深長,蘊含著對國家殘破、中原未復的深沉郁憤。晚年在《夜讀詩卷》中曾沉痛自敘:兩窗兩橫卷,一讀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萬古心。其詩中寄寓的深意,值得后人細細咀嚼。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錐便得傲寰衣(《晚春行田南原》)楊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熱愛農村,體恤農民,寫了不少反映農民生活詩篇。如《憫農》、《農家嘆》、《秋雨嘆》、《憫旱》、《過白沙竹校歌》等,還有《歌舞四時詞》、《插秧歌》等寫出農民勞動的艱辛和歡樂,《望雨》、《至后入城道中雜興》等都具有比較高思想性和藝術性。
散文
楊萬里散文中亦不乏佳作,他為文兼擅眾體,步趨韓柳(韓愈、柳宗元)。其密栗深邃、雅健幽峭處,尤與柳宗元相似,友人以此推崇楊萬里,他也如此自認。
【楊萬里的生平簡介】相關文章:
楊萬里生平簡介07-20
柳宗元生平簡介11-04
福樓拜的生平簡介01-14
梁實秋生平簡介01-10
杜甫的生平簡介09-13
王羲之生平簡介08-22
麥哲倫生平簡介01-14
李商隱生平簡介07-11
陶淵明生平簡介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