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屈原姓什么?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屈原姓什么,供大家參考。
屈原姓什么
據史書記載,屈原出身顯赫,是楚國有名的名門望族,和楚國的國王是一家人。那么只要找出楚國國王姓什么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當年周天子論功行賞,分封天下。將熊繹分到湖北一代,即楚地。多年之后,周朝滅亡。各個諸侯紛紛起兵建立國家。
熊繹的后代熊達也招兵募馬,南征北戰,幾年后在自己的領地建立起一個國家,史稱楚國。一勵精圖治的楚國兵強馬壯,無人敢犯,迅速成為戰國之雄,和秦國不分上下。熊達開疆擴土后,自然不能虧了自己后代,于是將屈地封給自己的兒子熊瑕。經過長年累月的傳承,熊瑕的后代便以熊為姓,領地屈為氏。
而屈原正是熊瑕的后代,古代姓和氏不像如今,是分開的,所以得出屈原是姓熊,氏屈。楚王和屈原本是一門人,可是卻不信任屈原并將屈原數次貶往邊遠之地,最后導致屈原投江自盡,真是讓人不生唏噓。
端午節的由來
屈原是一位楚國貴族,與當時的楚王是有著親戚關系的。因為屈原太優秀了,所以楚王非常忌憚屈原,再加上楚王身邊的人總是在說屈原的壞話,所以楚王就更加的討厭屈原了。楚王討厭屈原的直接后果就是,把屈原外放到了非常偏僻的地方。
關于屈原的傳說是什么
屈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都以無效告終。最后的屈原感覺走投無路了,于是跳江自殺。屈原的死,成全了一條江的名字,那條江叫做汨羅江。
在屈原跳江之前,和一個漁人有了很著名的一段對話。屈原覺得人們都錯了,都是黑的,只有自己是對的,是白的。漁人和他討厭塵世的想法不同,漁人喜歡的是隨波逐流,覺得順其自然活的會更好。屈原不認同漁人的想法,覺得高貴不能和低俗共存,因此更覺得自己不能在這世界生活下去了。關于屈原和漁人的對話,至今人們還是分成兩派,各自為營,有著不同的價值觀。
百姓很愛戴屈原,傳說中江里有吃人的大魚,百姓們不想看到自己愛戴的人被吃掉。于是在屈原跳江的這一天,想盡辦法給大魚喂食物。江南地區的稻米多,百姓倒到江里的稻米也多,后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粽子外面有竹葉或者竹筒,里面就是稻米。因為人們是劃著船到江上的,今后的每一年都有劃船,后來就演變成了傳說中的賽龍舟。
屈原姓什么
屈原姓式為羋姓。屈原是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表達式,字靈均。楚武王熊通的兒子屈瑕的子孫后代。屈原少年時受到較好的文化教育,博聞強識,志存高遠。秦代時小伙名字不可以連稱,只有氏名連稱。
屈原的生命意識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屈原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生命意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時光飛逝、美人遲暮的時間緊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識。面對大自然的四季變換,能引發人類共通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中國古代文人對美人遲暮之感的抒發,代不乏人,歷久彌新。但是還沒有誰像屈原那樣面對時間飛逝而產生緊迫甚至恐懼的感受。時間對于屈原來說,最現實的意義在于早日實現自己的美政理想,政治生命遠遠高于他的生物生命。
另一方面是自戀人格和人格編織的臣妾意識。屈原一生以侍奉君主為自己的終生使命,至死也忘不了要為楚懷王盡忠,這就是屈原的臣妾意識。屈原在作品中常常用到“美人”“香草”“婚期”“成言”“媒里”“求女”等,所以屈原《楚辭》中最重要的“比興”材料是“女人”,而這“女人”是象征他自己,一個被君王拋棄的婦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深深隱藏著“臣妾意識”,即使懷王不知君子小人情狀,以忠為邪,即使自己陳情自白,指天為誓,即使自己飽受難以忍受的痛苦,他依然希望是昏聵的國王醒悟過來。屈原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這份天真,無疑是一種激情澎湃的政治理想主義,值得后人深思。自屈原而下,中國古代文人的“臣妾意識”不斷強化和穩定,以至于形成了一種穩定的政治人格——臣妾人格。一旦官場失意,美人遲暮的自戀自傷便婉轉不盡。辛棄疾是一個典型的例證。辛棄疾參透了南宋茍且偷安的必然結果,但辛棄疾依然難以釋懷,隨著年華的老去,隨著君臣茍且的繼續,國家大事,恢復大業,變得越來越渺茫,他的心情如同屈原那樣唯有“斷腸”當之。可以說,辛棄疾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真正在人格和藝術創作上自覺繼承屈原的一個典型。他的被棄置,他的“忠君愛國”,他的臣妾意識,他的藝術創作特色,無不是屈原的異代知音。
【屈原姓什么?】相關文章:
屈原為什么投河06-21
屈原為什么投江自盡07-05
屈原06-24
屈原09-04
屈原之死10-14
屈原的詩句12-06
屈原的名句03-26
屈原的經典詩句11-21
屈原不離楚國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