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人王勃的雅號是什么
【詩人王勃的雅號是什么】唐代儒學派大詩人王勃文采出眾,擅長田園風格的詩文創作,素有“詩杰”的雅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王勃的個人介紹,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勃的介紹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的成就
王勃的詩文集原有30卷,現僅存《王子安集》16卷,存詩80多首,文章90多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滕王閣序》。關于〈滕王閣序〉的由來,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動的記載。原來閻公本意是讓其婿孟學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謙讓時,王勃卻提筆就作。閻公初憤然離席,至配室更衣,專會人伺其下筆。初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覺得“亦是老生常談”;接下來“臺隍枕夷夏之郊,賓主盡東南之美”,公聞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乃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立于勃側而觀,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王勃還寫有許多學術著作,見于著錄的有《周易發揮》5卷、《次論語》5卷(一作10卷)、《千歲歷》、《顏氏〈漢書〉指瑕》、《平臺鈔略》(一作《平臺秘略》)10篇、《合論》10篇、《黃帝八十一難經注》、《元經傳》、《舟中纂序》5卷、《醫書纂要》1卷等。這些著作除個別篇章如《黃帝八十一難經序》、《平臺秘略論贊》被收入《文苑英華》,余皆亡佚。
人物評價
《舊唐書》:“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
楊炯:“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
陸時雍:王勃高華。
胡應麟:王勃興象宛然,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五言絕亦抒寫悲涼,洗盡流調,究其才力,自是唐人開山祖。
鄭振鐸:“正如太陽神萬千縷的光芒還未走在東方之前,東方是先已布滿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稱贊王勃作盛唐詩歌的黎明女神。
毛澤東:“這個人高才博學,為文光昌流麗,反映當時封建盛世的社會動態,很可以讀。這個人一生倒霉,到處受懲,在虢州幾乎死掉一條命。所以他的為文,光昌流麗之外,還有牢愁滿腹一方。”并且把他和賈誼、王弼、李賀、夏完淳等列在一起評點,“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軼事典故
風送滕王閣
傳說王勃乘船停泊在馬當,見一老翁對他說:“明天滕王閣宴會作記,你可以去作,名垂后世。”王勃說:“此地離洪州六七百里,一夜怎么能到?”老翁說:“我可用清風助你一程,中原水府是我主管。”王勃登舟張帆,不等天明便抵達洪州,進謁府帥閻公,閻公讓他作記,就是《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
《唐摭言》載: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節時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入帳后,叫人去看王勃寫些什么。聽說王勃開首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嘆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唐才子傳》則記道:“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唐摭言》等書所記,或者有些夸張,但王勃《滕王閣序》,確實為不朽之名篇。王勃于南昌閻都督宴上賦《滕王閣序》的佳話,實乃中國文學史上最為動人的故事。]王勃寫下《滕王閣序》的故事,在很多文獻典籍中都有記載。唐代《中元傳》記載:“勃引紙,方書兩句,一吏入報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閣序》中引用典故眾多,明楊慎《丹鉛錄》評論道:王勃“以十四歲之童子,胸中萬卷,千載之下,宿儒猶不能知其出處”。
一字千金
在南昌都督閻伯輿重建滕王閣慶祝宴會中,王勃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接下來寫了序詩: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詩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閻伯輿,便起身告辭。閻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發表溢美之詞,卻發現后句詩空了一個字,便覺奇怪。旁觀的文人學士們你一言我一語,對此發表各自的高見,這個說,一定是“水”字;那個說,應該是“獨”字。閻大人聽了都覺得不能讓人滿意,怪他們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馬追趕王勃,請他把落了的字補上來。待來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隨從說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閻大人海涵。”來人返回將此話轉告了閻伯輿,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詐本官,可氣!”又一轉念,“怎么說也不能讓一個字空著,不如隨他的愿,這樣本官也落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于是便命人備好紋銀千兩,親自率眾文人學士,趕到王勃住處。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何勞大人下問,晚生豈敢空字?”大家聽了只覺得不知其意,有人問道:“那所空之處該當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大家聽后一致稱妙,閻大人也意味深長地說:“一字千金,不愧為當今奇才……”一說王勃作《滕王閣序》為十四歲,即龍朔三年。
三嘆王勃
上元三年(676年)冬,長安城里都傳頌著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一天,唐高宗也讀到這篇序文,見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不禁拍案,驚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又讀下云,見一首四韻八句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掃成見,連聲嘆道:“好詩,好詩!作了一篇長文字,還有如此好詩作出來,豈非強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當年朕因斗雞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錯也。”于是高宗問道:“現下,王勃在何處?朕要召他入朝!”太監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長嘆,自言自語:“可惜,可惜,可惜!”
廣州遺作
公元675年,王勃赴交趾(今越南)省親,11月經過廣州,到訪寶莊嚴寺(今六榕寺),其時,寶莊嚴寺舍利塔(今人稱“六榕花塔”)修葺一新,寺僧一直是王勃的粉絲,于是請這位名人撰寫碑記,王勃一揮而就,就有了這篇《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碑文,而留存在六榕寺內的這篇《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是中國文學史上已知篇幅最長、內容包羅最廣的寶塔銘文,足足有3000余字。
可惜,寫了這篇碑文的次年,王勃在搭船經南海前往交趾途中,在海上遭遇臺風不幸罹難,年僅26歲。《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也永遠留在了廣州,塵封了整整1340年。
魂靈誦詩
傳說王勃死后還念念不忘《滕王閣序》中他作的得意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每當人們走過他的墓前,就能聽到他的魂靈在墳墓中反復吟誦:“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次,一個秀才經過王勃的墓前,又聽到墳墓中在吟誦。秀才想了一會兒,對著墳墓說:“這句子好是好,只是還不夠精練,要改成‘落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不是更好嗎?”從此以后,人們再也聽不到王勃的魂靈在墳墓中吟誦這個句子了。也有一說王勃死后陰魂不散,常在夜間出沒贛江水面,高聲吟誦這兩句詩。一次,一客船路經此處,正值吟聲大作,那游客高喊: “這一句寫得不好,太羅嗦,如果把上句的‘與’和下句的‘共’去掉,就簡潔多了。”從此王勃鬼魂再也沒出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從庾信《射馬賦》中“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胎翻新而出。如果去掉“與”和“共”兩個虛詞,在內容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確實比原句“精練”了,但是在刪去了“與”和“共”兩個字后,句子的節奏顯得急促,不如原來從容大度,與上下文的格調顯得很不諧調,故這兩句詩并不能精簡。)
人際關系
先輩
八世祖:王玄則,在南朝宋歷任太仆、國子博士等,當時號稱王先生,著有《時變論》六篇。
七世祖:王渙,撰《五經決錄》五篇。
六世祖:王虬,北魏并州刺史、晉陽穆公。撰有《政大論》八篇。
五世祖:王彥,撰《政小論》八篇。
四世祖:王一,北周濟州刺史,撰《皇極讜義》九篇。
曾祖:王隆,隋朝銅川縣令,撰《興衰要論》。
祖父:王通,隋朝大學者、大教育家,蜀王侍讀,號“文中子”。
父親:王福畤,唐朝太常博士、雍州司功齊澤二州長史等。撰《王氏家書雜錄》。
兄弟
長兄:王勔,涇州刺史。
次兄:王勮,鳳閣舍人、弘文館學士、吏部侍郎。
弟弟:王助(御史)、王劭(諫議大夫)、王劼(博士)、王勸。
【詩人王勃的雅號是什么】相關文章:
詩人王勃簡介04-26
唐代詩人王勃的作品04-24
唐代詩人王勃簡介11-23
詩人王勃資料簡介08-02
古代詩人的雅號匯編11-07
詩人的雅號有哪些08-19
關于詩人雅號有哪些11-24
初唐詩人王勃的古詩詞賞析11-20
中國古代詩人的雅號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