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好義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
李好義(?—1207年),華州下邽(今陜西省蒲城西南)人。南宋名將,忠義傳家。祖父李師中在南宋初官至領忠州團練使,父親李定一職至興州(今略陽)中軍統制。楊巨源(?—1207年),字子淵,利州昭化(今四川省廣元西南)人,祖籍成都。開禧三年(1207年)正月,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叛宋降金時,李好義正任興州的中軍正將,立即自抗金前線的西和州(今甘肅省西和西南)青坊趕回興州。在吳曦叛變幾天之后,李好義“與其徒謀舉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李好義的個人資料,歡迎閱讀!
生平
楊巨源又與李好義共商大計
李好義指出楊巨源與安丙商議的計劃欠妥,“彼出則齪巷,從衛且千人,事必難濟”,應改在吳曦“熟食節(寒食節)祭東園”時殺吳曦。于是楊巨源假造圣旨,倒蓋合江倉印,這樣即使事情敗露,也與安丙無關。以后又恐日久事泄,決定提前于二月的最后一天進行。李好義遂約敢勇軍士李貴和與李貴關系密切的李彪、張淵、陳立、劉虎、張海等人,以及吳曦的親衛軍黃術、趙亮、吳政等低級軍官及軍士74人,加上李好義的弟兄李好古、李好仁、李好問、妹夫楊君玉等親屬,后又有祿袆所率軍士10人,共百余人。在李好義的率領下,黎明前沖進吳曦內宮。李好義宣稱是奉密詔來殺吳曦,楊巨源也騎馬趕來宣布密詔。吳曦的親衛兵遂放下武器逃走,李貴首先沖入吳曦的臥室,“手執其髻,舉刃中曦頰,曦素勇有力,撲貴仆于地不能起”。李好義急忙命王換連砍吳曦的.腰二斧,吳曦因痛松手,李貴遂乘機砍下吳曦首級。
此次平叛有功
李好義自成忠郎特升轉承宣使,李貴特升補授武功大夫、團練使銜,楊巨源升補為朝奉郎、通判差遣,任宣撫使司參議官。李好古等無官的授官,有官的升官,并都賞賜錢物。根本沒有參加平叛,僅僅是事前與聞其事,而持觀望態度的安丙,卻竊據首功,升任興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撫使兼四川宣撫副使,并享受執政官的禮遇。在平叛的獎諭詔書中,竟然對積極策劃者楊巨源只字未提。而與平叛毫無關系,且“誅曦之日不肯拜詔”的吳曦黨羽、踏白軍統制王喜,卻被說成是“謀戮逆曦,備罄忠勞”,不僅特升轉為節度使,還被任命為興州諸軍都統制要職。這使楊巨源以賞不酬功,心頗不平。因而想向朝廷直接申報自己在平叛中的功勞。楊巨源在給劉光祖的信中,記述了當初策劃誅殺吳曦時,安丙的“酬答之語”,并刻印傳布。安撫副使安丙害怕暴露他當初持觀望態度,以及他申報的平叛情形不實的情況,就以楊巨源“自負倡義之功,陰欲除之”。六月,授命彭輅逮捕楊巨源,押送閬州(今閬中)獄。押解至大安(今陜西省略陽南)時,楊巨源被殺害于途中,而安丙卻以自殺上報。楊巨源的被害,引起“軍情叵測”,安丙“以人情洶洶,封章求免”。南宋朝廷雖未罷安丙安撫副使之職,但因此另派劉甲出任四川安撫使,以穩定人心。后有李珙訟其冤于朝,嘉定六年(1213年),為楊巨源立褒忠廟。嘉熙元年(1237年)又賜謚忠愍。
李好義在殺死吳曦后
集于安丙家。王喜為吳曦黨羽,對李好義組織勇士殺死吳曦忿恨已極,也在當天隨后來到安丙家,“心懷邪謀,欲刃好義”,雖被安丙阻擋,“然日以殺好義為心”。
李好義升為中軍統制、領承宣使后,隨即建議乘機奪回吳曦獻給金朝的西和等關外四州,并指出:“西和乃腹心之地,西和下,則三州可不戰而復矣。今不圖,后悔無及,愿得馬步千人、死士二百,赍十日糧可濟”。李好義率軍行至獨頭嶺,王榮仲兄弟率民兵配合攻擊金軍,金軍大敗。三月七日,到達西和城外,李好義“率眾攻城,親犯矢石,人人樂死,以少擊眾,前無留敵”。金守將棄城而逃,遂收復西和州。果然如李好義所料,此前一日別部宋軍到達階州(今甘肅武都東)時,金軍立即逃走;數日后,金軍又從成州(今成縣)自動退走;忠義軍張翼又收復鳳州(今陜西鳳縣東北),吳曦獻給金朝的關外四州全部收復。
安丙向朝廷提出沔州(原興州改名)諸軍都統司,統轄十軍,軍權太大,自吳璘起就尾大不掉,建議增設諸軍副都統司,各領五軍以分其軍權。開禧三年(1207年)五月下旬,增設沔州副都統制司,李好義被任命為諸軍副都統制,這更引起吳曦的黨羽、沔州諸軍都統制王喜的憤恨,于是加快了殺害李好義的部署。王喜派劉昌國歸李好義節制,而李好義未加防范。六月中旬,李好義被劉昌國毒死。南宋朝廷追贈檢校少保,嘉定五年(1212年)追謚忠壯。
李好義的代表作品
思往事,白盡少年頭。曾帥三軍平蜀難,沿邊四郡一齊收。逆黨反封侯。
元宵夜,燈火鬧啾啾。廳上一員閑總管,門前幾個紙燈球。簫鼓勝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