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原文翻譯賞析
本詩旨在寫涼州之荒涼,偏僻,險峻,進而烘托戍邊條件之艱苦以及將士們無盡的思鄉愁緒,還有無以寄托情思的無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涼州詞原文翻譯賞析1
【原文】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一門關。
【注釋】
涼州詞:《樂府詩集》卷七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引《樂苑》云: “《涼州》,宮曲名,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遠進。”鄺隴右道涼州,治姑臧 (今甘肅武威)。此詩用《涼州》曲調,并非歌詠涼州。
萬仞:一仞八尺,萬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種管樂器,有二孔。
楊柳:漢橫吹曲辭名《楊柳枝》的省稱。又名《折楊柳》。唐俗,贈別常以柳枝,取其“絲長”(與“思長”偕音)之意。故《楊柳枝》也多用作送別曲。
玉一門關: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古詩今譯】
九曲黃河向西扶搖直上,遠遠地、高高地伸到白云之間,隱隱約約,有一座孤城,背倚著萬仞高山。不要埋怨羌笛吹奏折楊柳的悲涼曲子,既然春風吹不到玉一門關外,楊柳自然也就不會返青吐綠,還怨它有何用?
【賞析】
王之渙,公元688-742,字季凌,原籍晉陽,五世祖隆遷居絳州。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謗辭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縣,卒于官舍。王之渙善作邊塞詩,與高適、王昌齡、崔國輔等唱和,名動一時。靳能為作墓志,稱其“歌從軍,吟出塞,皎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一聲,傳乎樂章,布在人中”。《全唐詩》存絕句六首,為歷代所傳誦。
開篇兩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首先就顯示了詩人于眾不同的視角選擇。王之渙的立足點與李白《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有著明顯的不同。他們兩人詩句的不同點一方面在于:李白的目光是由遠而近,寫的是來勢迅猛而又無法攔留的一種動感流逝;而王之渙的目光是自近及遠,故而展現了黃河扶搖遠上的一種壯美奇觀。另一方面還在于他們在詩作中滲透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懷:上下句貫穿起來看,李白的詩句流露的.是一種對現實的無奈,表現在個人心智上的是放棄,有以酒消愁的頹廢;而王之渙流露于字里行間的則是展示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烘托邊地的荒涼、偏僻、險峻和戍邊條件之艱苦,表現的是企盼早日結束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與無奈,是在為國、為百姓、為戍邊將士抒情言志。
因此,詩人在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和涼州城的戍邊堡壘,地處險要,境界孤危之后,緊接著便由景及人,重筆渲染戍邊將士思鄉之情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一門關。”春風吹不到“玉一門關”,楊柳就不能返青吐綠,就一抽一出新枝,就不能折楊柳新枝以寄托情思,羌笛還有必要吹奏那悲涼傷感的曲子嗎?詩人在此不說戍邊將士思家懷鄉,而以“怨楊柳”喻之,實在是絕妙無比。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無法折柳寄情,聽曲更將生怨恨,眼下“天寒地凍”、“征戰無期”、“歸家無望”。然而,“怨”也罷,愁也罷,皆為枉然,因而作“何須怨”,根本就沒有必要“怨”。雖說只不過是一句寬慰,然而這種寬慰著實含蓄而又委婉,深沉而又熾灼,耐人尋味,引人深思,堪稱邊塞詩之絕唱。
涼州詞原文翻譯賞析2
涼州詞二首·其二
王翰〔唐代〕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
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
譯文
關內此時應該已是暮春時節,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風凜冽、塵沙滿天,冷酷嚴寒。夜晚聽著凄涼的胡笳曲《折楊柳》,讓人的思鄉之情更加濃厚。
注釋
涼州詞:唐樂府名,屬《近代曲辭》,是《涼州曲》的唱詞,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涼州詞:王翰寫有《涼州詞》兩首,慷慨悲壯,廣為流傳。而這首《涼州詞》被明代王世貞推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秦中:指今陜西中部平原地區。闌:盡。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種類似笛子的樂器,其聲悲涼。折楊柳:樂府曲辭,屬《橫吹曲》,多描寫傷春和別離之意。意氣:情意。一作“氣盡”。長安:這里代指故鄉。
鑒賞
這首一首邊塞詩,寫邊關將士夜聞笳聲而觸動思鄉之情。萬里別家,多年不歸,有時不免思鄉,無論是見景還是聽聲,都容易勾起悠悠的鄉思。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寫戰士們在邊關忍受苦寒,恨春風不度,轉而思念起故鄉明媚、燦爛的春色、春光來。
“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極力渲染出了一種思鄉的氛圍:寒冷的夜晚萬籟俱寂,而笳聲的響起更讓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并且悲涼的笳聲吹奏的偏又是讓人傷懷別離的《折楊柳》,悠悠的笳聲在夜空回蕩,教戰士們的思鄉之意更加濃厚。
這首詩抓住了邊塞風光景物的一些特點,借其嚴寒春遲及胡笳聲聲來寫戰士們的心理活動,反映了邊關將士的生活狀況。詩風蒼涼悲壯,但并不低沉,以俠骨柔情為壯士之聲,這仍然是盛唐氣象的回響。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邊塞詩人。與王昌齡同時期,王翰這樣一個有才氣的詩人,其集不傳。其詩載于《全唐詩》的,僅有14首。登進士第,舉直言極諫,調昌樂尉。復舉超拔群類,召為秘書正字。擢通事舍人、駕部員外。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
涼州詞原文翻譯賞析3
涼州詞三首·其三
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翻譯
流經鳳林關的河水向東流去,白草、黃榆樹已經生長了六十年。
邊城的將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賞賜,卻沒有人知道去奪回涼州。
注釋
風林關:在唐代隴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肅臨夏)境內。位于黃河南岸。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細,干熟時呈白色,為牛羊所喜食。
黃榆:喬木名,樹皮黃褐色。葉,果均可食。
六十秋:從吐蕃全部占領隴右之地至作者寫詩之時,已過去了六十年之久。
恩澤:恩惠賞賜。
涼州:唐隴右道屬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代宗寶應、廣德年間淪于吐蕃之手。此地以涼州泛指隴右失地。
創作背景
安史之亂以后,吐蕃族趁虛大興甲兵,東下牧馬,占據了唐西北涼州等幾十個州鎮,從八世紀后期到九世紀中葉長達半個多世紀。詩人目睹這一現實,感慨萬千,寫了《涼州詞三首》。
賞析
白居易在《西涼伎》中寫道:“涼州陷來四十年,河隴侵將七千里。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緣邊空屯十萬卒,飽食溫衣閑過日。遺民腸斷在涼州,將卒相看無意收。”元稹的《西涼伎》也說:“一朝燕賊亂中國,河湟忽盡空遺丘。連城邊將但高會,每說此曲能不羞?”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涼州淪陷未收的原因,是守邊將領的腐敗無能。張籍的第三首詩正是表達這個思想主題,而詩的風格迥然有別。“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這兩句寫景,點明邊城被吐蕃占領的時間之久,以及景象的荒涼蕭瑟。“鳳林關”,在今甘肅臨夏市西北。安史之亂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處在鳳林關以西,隨著邊城四鎮的失守,鳳林關亦已淪陷。在吐蕃異族野蠻掠奪、橫暴奴役下,鳳林關內,土地荒蕪,無人耕種,歲歲年年只見寒水東流,白草叢生,黃榆遍地,一片蕭條。這里,詩人既用“白草黃榆”從空間廣度來寫鳳林關的荒涼,又用具體數字“六十秋”從時間深度來突出鳳林關災難的深重。“六十秋”這不是夸張而是寫實,從公元762年(唐代宗初年)四鎮失陷,到詩人公元824年寫這首詩時,已是六十年還未收復。國土失陷如此之久,邊民災難如此之深,為什么沒有收復?原因在哪里?由此詩人發出了深沉的感慨、憤激的譴責。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前句寫邊將責任的重大。“皆承主恩澤”,說明了邊將肩負著朝廷的重命、享受著國家的厚祿、擔負著人民的重望,守衛邊境、收復失地是他們的天職。然而六十年來失地仍在吐蕃的鐵蹄下,這不是國政內虛、邊力不足。后一句直指原因:守邊的將領無人提起收復涼州。邊將享受著國家優厚的待遇,卻不去盡職守邊、收復失地,可見其飽食終日、腐敗無能。這兩句一揚一抑,對比鮮明,有力地譴責了邊將忘恩負義,長期失職,實在令人可憎可恨,可悲可嘆。
此詩的主旨落在最后一句,詩人不是從正面圍繞主題來敘述,而是從側面落筆,這是此詩的一個顯著特色。一、二兩句從空間和時間描寫邊城深重的災難,看來似乎是控訴吐蕃的侵占罪惡,而聯系最后一句“無人解道取涼州”來看,詩人的用意是在用現實來譴責邊將,正是他們的失職而帶來的長期失陷,邊將已成了歷史的罪人。第三句以鮮明的對照,嚴正譴責邊將無才無德,面對失去的山河熟視無睹。這一景一情,從側面有力地突現了卒句主旨的表達,義正辭嚴,酣暢淋漓。
【涼州詞原文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涼州詞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2-23
涼州詞的原文翻譯賞析(精選5篇)03-30
《涼州詞》原文賞析04-01
《涼州詞》原文及其翻譯04-01
《涼州詞》的原文及其賞析08-10
《涼州詞》原文和賞析04-01
《出塞(涼州詞)》的翻譯及賞析04-01
《涼州詞》賞析及翻譯注解04-01
涼州詞賞析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