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古詩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詩的古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唐詩的古詩1
金谷園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注解
1、香塵:石崇為教練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鋪象牙床上,使她們踐踏,無跡者賜以珍珠。
2、墜樓人:指石崇愛妾綠珠,曾為石崇墜樓而死。
譯文
繁華往事,已隨沉香煙塵飄蕩無存;
流水無情,野草卻年年以碧綠迎春。
啼鳥悲鳴,傍晚隨著東風聲聲傳來;
落花紛紛,恰似那墜樓的'綠珠美人。
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生情詩。大概寫詩人經過西晉富豪石崇的金谷園遺址而興吊古情思。前句寫金谷園昔日的繁華,今已不見;二句寫人事雖非,風景不殊;三、四兩句即景生情,聽到啼鳥聲聲似在哀怨;看到落花滿地,想起當年墜樓自盡的石崇愛妾綠珠。句句寫景,層層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寫景意味雋永,抒情凄切哀婉。
唐詩的古詩2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越中覽古》
越王句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詩的古詩3
1【思歸樂】元稹
山中思歸樂,盡作思歸鳴。爾是此山鳥,安得失鄉名。
應緣此山路,自古離人征。陰愁感和氣,俾爾從此生。
我雖失鄉去,我無失鄉情。慘舒在方寸,寵辱將何驚。
浮生居大塊,尋丈可寄形。身安即形樂,豈獨樂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安問遠與近,何言殤與彭。
君看趙工部,八十支體輕。交州二十載,一到長安城。
長安不須臾,復作交州行。交州又累歲,移鎮廣與荊。
歸朝新天子,濟濟為上卿。肌膚無瘴色,飲食康且寧。
長安一晝夜,死者如隕星。喪車四門出,何關炎瘴縈。
況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聞峴山亭。此去盡綿歷,豈無心賞并。
紅餐日充腹,碧澗朝析酲。開門待賓客,寄書安弟兄。
閑窮四聲韻,悶閱九部經。身外皆委順,眼前隨所營。
此意久已定,誰能求茍榮。所以官甚小,不畏權勢傾。
傾心豈不易,巧詐神之刑。萬物有本性,況復人性靈。
金埋無土色,玉墜無瓦聲。劍折有寸利,鏡破有片明。
我可俘為囚,我可刃為兵。我心終不死,金石貫以誠。
此誠患不至,誠至道亦亨。微哉滿山鳥,叫噪何足聽。
2【春鳩】元稹
春鳩與百舌,音響詎同年。如何一時語,俱得春風憐。
猶知化工意,當春不生蟬。免教爭叫噪,沸渭桃花前。
3【春蟬】元稹
我自東歸日,厭苦春鳩聲。作詩憐化工,不遣春蟬生。
及來商山道,山深氣不平。春秋兩相似,蟲豸百種鳴。
風松不成韻,蜩螗沸如羹。豈無朝陽鳳,羞與微物爭。
安得天上雨,奔渾河海傾。蕩滌反時氣,然后好晴明。
4【兔絲】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絲蔓,依倚榛與荊。
荊榛易蒙密,百鳥撩亂鳴。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縱橫。
樵童斫將去,柔蔓與之并。翳薈生可恥,束縛死無名。
桂樹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鶻度海食,應龍升天行。
靈物本特達,不復相纏縈。纏縈竟何者,荊棘與飛莖。
5【古社】元稹
古社基址在,人散社不神。惟有空心樹,妖狐藏魅人。
狐惑意顛倒,臊腥不復聞。丘墳變城郭,花草仍荊榛。
良田千萬頃,占作天荒田。主人議芟斫,怪見不敢前。
那言空山燒,夜隨風馬奔。飛聲鼓鼙震,高焰旗幟翻。
逡巡荊棘盡,狐兔無子孫。狐死魅人滅,煙消壇墠存。
繞壇舊田地,給授有等倫。農收村落盛,社樹新團圓。
社公千萬歲,永保村中民。
6【松樹】元稹
華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遙各各,葉葉相重重。
槐樹夾道植,枝葉俱冥蒙。既無貞直干,復有罥掛蟲。
何不種松樹,使之搖清風。秦時已曾種,憔悴種不供。
可憐孤松意,不與槐樹同。閑在高山頂,樛盤虬與龍。
屈為大廈棟,庇蔭侯與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塵土中。
7【芳樹】元稹
芳樹已寥落,孤英尤可嘉。可憐團團葉,蓋覆深深花。
游蜂競鉆刺,斗雀亦紛拏。天生細碎物,不愛好光華。
非無殲殄法,念爾有生涯。春雷一聲發,驚燕亦驚蛇。
清池養神蔡,已復長蝦蟆。雨露貴平施,吾其春草芽。
8【桐花】元稹
朧月上山館,紫桐垂好陰。可惜暗澹色,無人知此心。
舜沒蒼梧野,鳳歸丹穴岑。遺落在人世,光華那復深。
年年怨春意,不競桃杏林。唯占清明后,牡丹還復侵。
況此空館閉,云誰恣幽尋。徒煩鳥噪集,不語山嶔岑。
滿院青苔地,一樹蓮花簪。自開還自落,暗芳終暗沈。
爾生不得所,我愿裁為琴。安置君王側,調和元首音。
安問宮徵角,先辨雅鄭淫。宮弦春以君,君若春日臨。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人安角聲暢,人困斗不任。
羽以類萬物,祆物神不歆。徵以節百事,奉事罔不欽。
五者茍不亂,天命乃可忱。君若問孝理,彈作梁山吟。
君若事宗廟,拊以和球琳。君若不好諫,愿獻觸疏箴。
君若不罷獵,請聽荒于禽。君若侈臺殿,雍門可沾襟。
君若傲賢雋,鹿鳴有食芩。君聞祈招什,車馬勿駸駸。
君若欲敗度,中有式如金。君聞薰風操,志氣在愔愔。
中有阜財語,勿受來獻賝。北里當絕聽,禍莫大于淫。
南風茍不競,無往遺之擒。奸聲不入耳,巧言寧孔壬。
梟音亦云革,安得沴與祲。天子既穆穆,群材亦森森。
劍士還農野,絲人歸織纴。丹鳳巢阿閣,文魚游碧潯。
和氣浹寰海,易若溉蹄涔。改張乃可鼓,此語無古今。
非琴獨能爾,事有諭因針。感爾桐花意,閑怨杳難禁。
待我持斤斧,置君為大琛。
9【雉媒】元稹
雙雉在野時,可憐同嗜欲。毛衣前后成,一種文章足。
一雉獨先飛,沖開芳草綠。網羅幽草中,暗被潛羈束。
剪刀摧六翮,絲線縫雙目。啖養能幾時,依然已馴熟。
都無舊性靈,返與他心腹。置在芳草中,翻令誘同族。
前時相失者,思君意彌篤。朝朝舊處飛,往往巢邊哭。
今朝樹上啼,哀音斷還續。遠見爾文章,知君草中伏。
和鳴忽相召,鼓翅遙相矚。畏我未肯來,又啄翳前粟。
斂翮遠投君,飛馳勢奔蹙。罥掛在君前,向君聲促促。
信君決無疑,不道君相覆。自恨飛太高,疏羅偶然觸。
看看架上鷹,擬食無罪肉。君意定何如,依舊雕籠宿。
10【箭鏃】元稹
箭鏃本求利,淬礪良甚難。礪將何所用,礪以射兇殘。
不礪射不入,不射人不安。為盜即當射,寧問私與官。
夜射官中盜,中之血闌干。帶箭君前訴,君王悄不歡。
頃曾為盜者,百箭中心攢。競將兒女淚,滴瀝助辛酸。
君王責良帥,此禍誰為端。帥言發硎罪,不使刃稍刓。
君王不忍殺,逐之如迸丸。仍令后來箭,盡可頭團團。
發硎去雖遠,礪鏃心不闌。會射蛟螭盡,舟行無惡瀾。
11【賽神】元稹
村落事妖神,林木大如村。事來三十載,巫覡傳子孫。
村中四時祭,殺盡雞與豚。主人不堪命,積燎曾欲燔。
旋風天地轉,急雨江河翻。采薪持斧者,棄斧縱橫奔。
山深多掩映,僅免鯨鯢吞。主人集鄰里,各各持酒樽。
廟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去年大巫死,小覡又妖言。
邑中神明宰,有意效西門。焚除計未決,伺者迭乘軒。
廟深荊棘厚,但見狐兔蹲。巫言小神變,可驗牛馬蕃。
邑吏齊進說,幸勿禍鄉原。逾年計不定,縣聽良亦煩。
涉夏祭時至,因令修四垣。憂虞神憤恨,玉帛意彌敦。
我來神廟下,簫鼓正喧喧。因言遣妖術,滅絕由本根。
主人中罷舞,許我重疊論。蜉蝣生濕處,鴟鸮集黃昏。
主人邪心起,氣焰日夜繁。狐貍得蹊徑,潛穴主人園。
腥臊襲左右,然后托丘樊。歲深樹成就,曲直可輪轅。
幽妖盡依倚,萬怪之所屯。主人一心好,四面無籬藩。
命樵執斤斧,怪木寧遽髡。主人且傾聽,再為諭清渾。
阿膠在末派,罔象游上源。靈藥逡巡盡,黑波朝夕噴。
神龍厭流濁,先伐鼉與黿。黿鼉在龍穴,妖氣常郁溫。
主人惡淫祀,先去邪與惛。惛邪中人意,蠱禍蝕精魂。
德勝妖不作,勢強威亦尊。計窮然后賽,后賽復何恩。
12【大觜烏】元稹
陽烏有二類,嘴白者名慈。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
飲啄頗廉儉,音響亦柔雌。百巢同一樹,棲宿不復疑。
得食先反哺,一身常苦羸。緣知五常性,翻被眾禽欺。
其一觜大者,攫搏性貪癡。有力強如鶻,有爪利如錐。
音聲甚eT嗗,潛通妖怪詞。受日馀光庇,終天無死期。
翱翔富人屋,棲息屋前枝。巫言此烏至,財產日豐宜。
主人一心惑,誘引不知疲。轉見烏來集,自言家轉孳。
白鶴門外養,花鷹架上維。專聽烏喜怒,信受若神龜。
舉家同此意,彈射不復施。往往清池側,卻令鹓鷺隨。
群烏飽粱肉,毛羽色澤滋。遠近恣所往,貪殘無不為。
巢禽攫雛卵,廄馬啄瘡痍。滲瀝脂膏盡,鳳凰那得知。
主人一朝病,爭向屋檐窺。呦鷕呼群鵩,翩翻集怪鴟。
主人偏養者,嘯聚最奔馳。夜半仍驚噪,鵂鶹逐老貍。
主人病心怯,燈火夜深移。左右雖無語,奄然皆淚垂。
平明天出日,陰魅走參差。烏來屋檐上,又惑主人兒。
兒即富家業,玩好方愛奇。占募能言鳥,置者許高貲。
隴樹巢鸚鵡,言語好光儀。美人傾心獻,雕籠身自持。
求者臨軒坐,置在白玉墀。先問鳥中苦,便言烏若斯。
眾烏齊搏鑠,翠羽幾離披。遠擲千馀里,美人情亦衰。
舉家懲此患,事烏逾昔時。向言池上鷺,啄肉寢其皮。
夜漏天終曉,陰云風定吹。況爾烏何者,數極不知危。
會結彌天網,盡取一無遺。常令阿閣上,宛宛宿長離。
13【分水嶺】元稹
崔嵬分水嶺,高下與云平。上有分流水,東西隨勢傾。
朝同一源出,暮隔千里情。風雨各自異,波瀾相背驚。
勢高競奔注,勢曲已回縈。偶值當途石,蹙縮又縱橫。
有時遭孔穴,變作嗚咽聲。褊淺無所用,奔波奚所營。
團團井中水,不復東西征。上應美人意,中涵孤月明。
旋風四面起,并深波不生。堅冰一時合,井深凍不成。
終年汲引絕,不耗復不盈。五月金石鑠,既寒亦既清。
易時不易性,改邑不改名。定如拱北極,瑩若燒玉英。
君門客如水,日夜隨勢行。君看守心者,井水為君盟。
14【四皓廟】元稹
巢由昔避世,堯舜不得臣。伊呂雖急病,湯武乃可君。
四賢胡為者,千載名氛氳。顯晦有遺跡,前后疑不倫。
秦政虐天下,黷武窮生民。諸侯戰必死,壯士眉亦顰。
張良韓孺子,椎碎屬車輪。遂令英雄意,日夜思報秦。
先生相將去,不復嬰世塵。云卷在孤岫,龍潛為小鱗。
秦王轉無道,諫者鼎鑊親。茅焦脫衣諫,先生無一言。
趙高殺二世,先生如不聞。劉項取天下,先生游白云。
海內八年戰,先生全一身。漢業日已定,先生名亦振。
不得為濟世,宜哉為隱淪。如何一朝起,屈作儲貳賓。
安存孝惠帝,摧悴戚夫人。舍大以謀細,虬盤而蠖伸。
惠帝竟不嗣,呂氏禍有因。雖懷安劉志,未若周與陳。
皆落子房術,先生道何屯。出處貴明白,故吾今有云。
唐詩的古詩4
《登幽州臺歌》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陳子昂。其古詩全文如下: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翻譯】
回頭看看哪有古代賢明君主的蹤影,放眼望去也不見一個禮賢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時啊。想到天悠悠而高遠、地悠悠而廣袤的天地之間,我獨自憂傷啊,讓人禁不住淚流滿面沾濕了衣襟。
《感遇》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陳子昂。其古詩全文如下: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燕昭王》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陳子昂。其詩文如下: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
《春夜別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陳子昂。其詩文如下: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翻譯】
明亮的蠟燭吐著縷縷青煙,高舉金杯面對精美豐盛的'席宴。餞別的廳堂里回憶著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別后要繞山過水,路途遙遠。宴席一直持續到明月隱蔽在高樹之后,銀河消失在拂曉之中。走在這悠長的洛陽道上,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相會。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陳子昂。其古詩全文如下:
生涯良浩浩,天命固諄諄。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
疇昔逢堯日,衣冠仕漢辰。交游紛若鳳,詞翰宛如麟。
太息勞黃綬,長思謁紫宸。金蘭徒有契,玉樹已埋塵。
把臂雖無托,平生固亦親。援琴一流涕,舊館幾沾巾。
杳杳泉中夜,悠悠世上春。幽明長隔此,歌哭為何人。
唐詩的古詩5
作者:李白
原文: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文
鳳凰臺上,曾有鳳凰來游。鳳去臺空,只剩江水東流。昔日吳宮繁華熱鬧,如今小徑長滿閑花野草。東晉名士何等風流,如今空留墳墓供人憑吊,青天外,三座高山若隱若現。白鷺洲,將那長江一分為二。茫茫浮云,遮住太陽。不見長安,使人憂愁。
意境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而創作的懷古抒情之作。全詩八句五十六字,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此詩氣韻高古,格調悠遠,體現了李白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色。
賞析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杰作。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臺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慨。“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暢順;雖然十四個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但絲毫不使人嫌其重復,更沒有常見詠史詩的那種刻板、生硬的毛病。鳳凰臺為地點,在舊金陵城之西南。據《江南通志》載:“鳳凰臺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臺于山,謂之鳳凰山,里曰鳳凰里。”李白用“鳳凰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登臨抒懷,而是別有機杼。從遠古時代開始,鳳凰便一直被認為有祥瑞的意義,并且與社會的發展有關:美好的時代,鳳凰鳥則從天而降,一片天籟之聲。因此,鳳凰鳥的出現,多半顯示著稱頌的意義。然而李白在這里首先點出鳳凰,卻恰恰相反:他所抒發則是由繁華易逝,圣時難在,惟有山水長存所生發出的無限感慨。引來鳳凰的元嘉時代已經永遠的過去了,繁華的六朝也已經永遠的過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長江之水與巍峨的鳳凰之山依舊生生不息。
三四句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從“鳳去臺空”的變化時空入手,繼續深入開掘其中的啟示意義。“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吳大帝,風流倜儻的六朝人物,以及眾多的統治者,他們都已經被埋入墳墓,成為歷史的陳跡;就連那巍峨的宮殿也已經荒蕪破敗,一片斷壁殘垣。煊赫與繁華并沒有留給歷史可以值得紀念的東西。這里含蘊著李白獨特的歷史感喟。那些“投汩笑古人,臨濠得天和”與“功高不受賞,長揖歸故園”的高士、哲人,獲得了李白特殊的尊敬。同時,李白敢于藐視封建秩序,打破傳統偶像的精神束縛,以至于輕堯舜,笑孔丘,平交諸侯,長揖萬乘。所以,李白對這些帝王的消逝,除去引起一些感慨之外,沒有絲毫惋惜。那么,當他把歷史眼光聚焦在那些帝王身上的時候,蔑視的態度是顯而易見。花草蓬勃,天地依舊,一切都按照規律變化發展著。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千古的興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接下二句表現出李白沒有讓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吊當中,而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懷。三山亦為地點,舊說在金陵西南的江邊。據《景定建康志》載:“其山積石森郁,濱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連,故號三山”。又據陸游的《入蜀記》載:“三山自石頭及鳳凰臺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則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恰好箋注說明了“三山半落”那若隱若現的景象描寫。尤其是那江中的“白鷺洲”,橫亙于金陵西長江里,竟把長江分割成為兩半。于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闊,賦予人以強健的氣勢,寬廣的胸懷,也把人從歷史的遐想中拉回現實,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無限。
李白雖然具有超脫塵俗的理想愿望,但他的心卻始終關切著現實政治與社會生活,于是當他對歷史與自然進行親切的光顧之后,又把自己的眼睛轉向現實政治。他極目遠眺,試圖從六朝的帝都放眼到當時的權力中心,亦即自己的心之所向的首都長安。然而他的努力失敗了,原因是“總為浮云能蔽日”,只好“長安不見使人愁”。于是,浮云悠悠,愁思無限,壯志難酬,哀怨如縷。在這里李白化用了陸賈《新語》中的.“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說法,用來寄予自己的內心懷抱。他的痛苦,他的疾惡如仇,他的“與爾同消萬古愁”的情結,仿佛也就容易理解。特別是其中的“長安不見”又內含遠望之“登”字義,既與題目遙相呼應,更把無限的情思涂抹到水天一色的大江、巍峨崢嶸的青山與澄澈無際的天空當中。這樣心中情與眼中景也就茫茫然交織在一起,于是山光水色,發思古之幽情,思接千載;江水滔滔,吟傷今之離恨,流韻無窮。
李白是天才詩人,并且是屬于那種充滿創造天才的大詩人。然而,惟獨李白臨黃鶴樓時,沒能盡情盡意,“馳志”千里。原因也很簡單,所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因而,“謫仙詩人”難受、不甘心,要與崔顥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鳳凰臺詩以擬之”,直到寫出可與崔顥的《黃鶴樓詩》等量齊觀的《登金陵鳳凰臺》時,才肯罷休。
這雖然是傳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鳳凰臺》博得了“與崔顥黃鶴樓相似,格律氣勢未易甲乙”的贊揚。其實,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崔顥的《黃鶴樓詩》,它們同為登臨懷古的雙璧。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藝術特點,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蕩著的那種充沛、渾厚之氣。氣原本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從先秦時代起就被廣泛運用。隨著魏晉時期的曹丕以氣論文,氣也就被當做一個重要的內容而在許多的藝術門類里加以運用。雖然,論者對氣的理解、認識不完全相同,但對所含蘊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與藝術情調,又都一致認同。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中明顯地充溢著一股渾厚博大之氣,它使李白觀古閱今,統攬四海于一瞬之間,且超然物外,揮灑自如。渾厚博大之氣使李白淵深的思想,高妙的見解,闊大的心胸,成為編織巨大藝術境界的核心與精神內含。就像透過“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的巨大立體時空,可以感受到歷史的脈搏跳動與詩人的呼吸一樣,通過李白的舉重若輕,從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氣充塞整個詩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進一步感受到他整個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點。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藝術特點,又在于對時空觀念的完美表達。這既體現在對歷史與自然的認識上,也體現在他構造時空藝術境界的表達方法上。李白強調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傳他的以自然為中心的“物我為一”的世界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揭露歷史上的統治神話。因為從古而來,幾乎所有的統治者他們都宣揚自己的世代永存與精神不滅,并且還把這樣一種模式灌輸到人們的意識形態當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則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即或是極為強有力的統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然而他終歸也要“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風?秦王掃六合》),煙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來,宇宙萬物之中,能夠獲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一切的繁華與驕奢淫逸都會煙消云散;如果說它們還存在,似乎也只是作為自然的反襯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現自然力量的雄大與變化的時空觀時,則選取了最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與“二水中分”之遼闊,從而構造出闊大的境界,并且把歷史的變遷,即時間的改變與地點的依舊,即空間的不改整體地表現出來,啟發人們作更深的思考。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藝術特點,還在于別致自然的遣詞造句。由于詩以寓目山河為線索,于是追求情隨景生,意象諧成也就顯得特別重要。“鳳凰”的高飛與“鳳凰臺”的“空”,潔凈、疏郎,與詩人瀟灑的氣質和略帶感傷的情懷相一致,且意到筆到,詞義契合,起到了內外呼應的作用。另外,整首“登臨”的內在精神,與“埋幽徑”“成古丘”的冷落清涼,與“三山”“二水”的自然境界,與憂讒畏忌的“浮云”惆悵和不見“長安”無奈凄涼,都被恰切的語詞鏈條緊緊地鉤連在一起,從而當得起“古今題詠,惟謫仙為絕唱”的贊譽。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一詩,以其曠達高遠與略帶黯淡色彩的吟詠,成為文學史上獨特的鳳凰詠嘆調。
唐詩的古詩6
《風雨》
作者: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又幾千。
注解:
1、寶劍篇:唐將郭震(元振),少有大志。武則天曾召見,索其文章,震乃上《寶劍篇》。
2、羈泊句:意謂終年漂泊。
3、心斷句:馬周西游長安時,宿新豐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馬周便要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后來唐太宗召與語,授監察御史。這里意思是說,不可能會象馬周那樣得到知遇了。心斷:猶絕望。新豐:故址在今陜西臨潼縣東。
韻譯:
我讀了寶劍篇后心里凄楚悲涼;
羈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終年。
我象風雨中的黃葉依然在飄落;
別人成日在青樓作樂歌舞管弦。
縱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難得持久;
舊交老友因為久疏而斷了良緣。
我不企望喝新豐酒能有新際遇;
為消愁姑且沽飲不惜耗費幾千。
評 解
這首詩通過自然的風雨,寫人世的風雨,抒發了壯志難酬、一生零落的凄苦。然而,雖是自傷身世,字里行間依然透出一股郁勃不平之氣。首尾兩聯,借用郭震和馬周的典故,不只是作為自己當前境遇的一種反襯,同時也表露出對唐初開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濟時的強烈渴求。境遇的凄冷與內心的熱切相互交織,是這首詩的特色,也是李商隱一生命運的特點,正如崔玨《哭李商隱》其二中所說“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賞析:
這是作者自傷淪落漂泊無所建樹的詩,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詩起句寫理想與際遇的矛盾,雖懷有郭震般的抱負,卻沒有他那樣的際遇。頷聯抒寫羈旅漂泊的人生感受。頸聯寫在現實生活中孤立無援的悲涼。末聯寫想借酒澆愁,但卻不能象唐初的馬周,落拓時在新豐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來他卻得到皇帝的賞識,拔居高位。
詩以風雨為題,凄涼開首,是表露羈泊異鄉,因目接凄風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
首、尾兩聯用郭元振、馬周之典也流露出對初唐開明政治的嚮往和匡時濟世的強烈要求。這正是一切正直的.有事業心而又不遇於時的知識分子所共有的心境,故此詩具有典型性和深廣的社會意義。
人生在世,不免有許多的失意坎坷,懷才不遇,有志難成,固然是一種痛苦,但如果還有朋友了解、關懷、安慰,多少也能消減一些痛苦,至少,你知道,你并不孤單,還有朋友,愿意把他的肩膀給你依靠、歇息,直到你能自消沉中振作,為了他,你必須以振作回報。
可是,如果連朋友都沒有呢?新結交的人,在世俗功利中,那么難肝膽相照,而舊日的知已好友,又各自分散,相隔得那么遠。這一種孤絕寂寞,才是人生最難受的不幸。(我是一個戀舊的人,特別在乎朋友。)
唐詩的古詩7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度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解
1、芙蓉樓:原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楚山:古時吳、楚兩地相接,鎮江一帶也稱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譯文
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賞析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大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本詩大約作于第二次被貶時開元二十九年以后,系送別老朋友辛漸時而作。另一首為“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描寫了第一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詩作淡淡的孤獨,淡淡的哀愁,透涼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潔的心上,此生難了的情愫有誰能懂?有誰能解?
那場透涼的雨
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了無邊無際的愁網,“寒雨連江夜入吳”,雖是寂寂寒江,可剛才還是明月照高樓,現在江雨悄然而來,莫非這秋雨也因離愁而生。詩人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又因明日送客不能借酒消愁,一醉方休。已是寒夜,又加寒江,再來透涼寒雨,增添了更多的蕭瑟秋意,黯淡離別氣氛。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人的心頭。連江的雨勢連綿入吳,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不也展現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嗎?心底無私天地寬啊。雖是寒雨透涼,但清爽,如同冰潔的心。作者聽著雨聲,看那雨景,始終有一種離愁縈繞心頭,與老朋友相對無言,默默地平明來臨。那場透涼的雨呀!請把離愁全部帶走。
那顆冰潔的心
清晨,就要送走客人,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客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遼闊的江面上,進入詩人視野的首先是孤峙的楚山,看楚山,心潮起伏,問楚山:你孤獨嗎?你的.心像我一樣冰潔嗎?作者與楚山相依相偎,同病相憐。浩蕩的江水本來是最易引起別情似水的聯想的,然而王昌齡沒有將別愁寄予隨友人遠去的江水,卻將離情凝注在矗立于蒼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象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逝去流水。作者與楚山一樣的孤獨,一樣的被透涼的寒雨淋透,那樣冰清玉潔。因孤獨無人相識,也無人相知,更無人相訴,看著眼前的浩瀚而又潔白無瑕的江水,自然想起“玉壺”,千言萬語只化作臨別叮嚀:“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真切袒露了坦蕩的胸懷和堅貞的品格。“玉壺”已是因清澈見底而讓人一覽無余;“冰”更是因晶瑩透明而讓人表里皆悉。一顆如冰一般永遠表里如一、高潔清白的心盛入玉壺,還有什么見不得人、見不得事的呢?吳地本也如“玉壺”一樣,是潔凈之地,毫無污染。而一顆冰潔的心毫無瑕疵,多么清正廉潔、積極進取,高風亮節,冰清玉潔,此乃“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
那生難了的情
王昌齡曾因不拘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開元二十七年被貶嶺南即是第一次,從嶺南歸來后,他被任為江寧丞,幾年后再次被貶謫到更遠的龍標,可見當時他正處于眾口交毀的惡劣環境之中。詩人在這里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于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這捎去的不是給洛陽親友平安竹報的口信,也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對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信念的告慰,對蔑視謗議的自譽。凄寒孤寂中,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詩人在凄凄寒雨中,誰能理解一顆冰潔的心,此生難了。
唐詩的古詩8
1 【漢江】杜牧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2 【襄陽雪夜感懷】杜牧
往事起獨念,飄然自不勝。前灘急夜響,密雪映寒燈。
的的.三年夢,迢迢一線縆。明朝楚山上,莫上最高層。
3 【詠歌圣德,遠懷天寶,因題關亭長句四韻】杜牧
圣敬文思業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秋來氣勢洪河壯,
霜后精神泰華獰,廣德者強朝萬國,用賢無敵是長城。
君王若悟治安論,安史何人敢弄兵。
4 【途中作】杜牧
綠樹南陽道,千峰勢遠隨。碧溪風澹態,芳樹雨馀姿。
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殘花不足醉,行樂是何時。
5 【重到襄陽,哭亡友韋壽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韋楚老拾遺)】杜牧
故人墳樹立秋風,伯道無兒跡更空。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6 【赤壁(一作李商隱詩)】杜牧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 【云夢澤】杜牧
日旗龍旆想飄揚,一索功高縛楚王。
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終始郭汾陽。
8 【除官行至昭應,聞友人出官因寄】杜牧
賤子來千里,明公去一麾。可能休涕淚,豈獨感恩知。
草木窮秋后,山川落照時。如何望故國,驅馬卻遲遲。
9 【寄浙東韓八評事】杜牧
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經秋。鬢衰酒減欲誰泥,
跡辱魂慚好自尤。夢寐幾回迷蛺蝶,文章應解伴牢愁。
無窮塵土無聊事,不得清言解不休。
20 【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21 【秋浦途中】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22 【題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廟】杜牧
細腰宮里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
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23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杜牧
雪漲前溪水,啼聲已繞灘。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
跡去夢一覺,年來事百般。聞君亦多感,何處倚闌干。
24 【書懷寄中朝往還】杜牧
平生自許少塵埃,為吏塵中勢自回。朱紱久慚官借與,
白題還嘆老將來。須知世路難輕進,豈是君門不大開。
霄漢幾多同學伴,可憐頭角盡卿材。
25 【寄崔鈞】杜牧
緘書報子玉,為我謝平津。自愧掃門士,誰為乞火人。
詞臣陪羽獵,戰將騁騏驎。兩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26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橫江裴使君見迎李趙二秀才…許渾先輩】杜牧
芳草渡頭微雨時,萬株楊柳拂波垂。蒲根水暖雁初浴,
梅徑香寒蜂未知。辭客倚風吟暗淡,使君回馬濕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調,悵望春陰幾首詩。
27 【和州絕句】杜牧
江湖醉渡十年春,牛渚山邊六問津。
歷陽前事知何實,高位紛紛見陷人。
28 【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29 【題橫江館】杜牧
孫家兄弟晉龍驤,馳騁功名業帝王。
至竟江山誰是主,苔磯空屬釣魚郎。
30 【寄澧州張舍人笛】杜牧
發勻肉好生春嶺,截玉鉆星寄使君。檀的染時痕半月,
落梅飄處響穿云。樓中威鳳傾冠聽,沙上驚鴻掠水分。
遙想紫泥封詔罷,夜深應隔禁墻聞。
31 【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32 【送李群玉赴舉】杜牧
故人別來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
玉白花紅三百首,五陵誰唱與春風。
33 【送薛種游湖南】杜牧
賈傅松醪酒,秋來美更香。憐君片云思,一去繞瀟湘。
34 【題壽安縣甘棠館御溝】杜牧
一渠東注芳華苑,苑鎖池塘百歲空。
水殿半傾蟾口澀,為誰流下蓼花中。
35 【汴河懷古】杜牧
錦纜龍舟隋煬帝,平臺復道漢梁王。
游人閑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斷殺腸。
36 【汴河阻凍】杜牧
千里長河初凍時,玉珂瑤珮響參差。
浮生卻似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37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杜牧
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薦衡昔日知文舉,
乞火無人作蒯通。北極樓臺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
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
38 【寄宣州鄭諫議】杜牧
大夫官重醉江東,瀟灑名儒振古風。文石陛前辭圣主。
碧云天外作冥鴻。五言寧謝顏光祿,百歲須齊衛武公。
再拜宜同丈人行,過庭交分有無同。
39 【題元處士高亭(宣州)】杜牧
水接西江天外聲,小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長笛,與倚春風弄月明。
40 【鄭瓘協律】杜牧
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
自說江湖不歸事,阻風中酒過年年。
41 【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杜牧
三吳裂婺女,九錫獄孤兒。霸主業未半,本朝心是誰。
永安宮受詔,籌筆驛沉思。畫地乾坤在,濡毫勝負知。
艱難同草創,得失計毫厘。寂默經千慮,分明渾一期。
川流縈智思,山聳助扶持。慷慨匡時略,從容問罪師。
褒中秋鼓角,渭曲晚旌旗。仗義懸無敵,鳴攻故有辭。
若非天奪去,豈復慮能支。子夜星才落,鴻毛鼎便移。
郵亭世自換,白日事長垂。何處躬耕者,猶題殄瘁詩。
42 【重題絕句一首】杜牧
郵亭寄人世,人世寄郵亭。何如自籌度,鴻路有冥冥。
43 【送陸洿郎中棄官東歸】杜牧
少微星動照春云,魏闕衡門路自分。
倏去忽來應有意,世間塵土謾疑君。
44 【寄珉笛與宇文舍人】杜牧
調高銀字聲還側,物比柯亭韻校奇。
寄與玉人天上去,桓將軍見不教吹。
45 【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杜牧
歷陽崔太守,何日不含情。恩義同鐘李,塤篪實弟兄。
光塵能混合,擘畫最分明。臺閣仁賢譽,閨門孝友聲。
西方像教毀,南海繡衣行。金橐寧回顧,珠簟肯一棖。
只宜裁密詔,何自取專城。進退無非道,徊翔必有名。
好風初婉軟,離思苦縈盈。金馬舊游貴,桐廬春水生。
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共祝中興主,高歌唱太平。
46 【遣興】杜牧
鏡弄白髭須,如何作老夫。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
忍過事堪喜,泰來憂勝無。治平心徑熟,不遣有窮途。
47 【早秋】杜牧
疏雨洗空曠,秋標驚意新。大熱去酷吏,清風來故人。
尊酒酌未酌,晚花嚬不嚬。銖秤與縷雪,誰覺老陳陳。
48 【秋思】杜牧
熱去解鉗釱,飄蕭秋半時。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
發短梳未足,枕涼閑且欹。平生分過此,何事不參差。
49 【途中一絕】杜牧
鏡中絲發悲來慣,衣上塵痕拂漸難。
惆悵江湖釣竿手,卻遮西日向長安。
50 【春盡途中】杜牧
田園不事來游宦,故國誰教爾別離。
獨倚關亭還把酒,一年春盡送春詩。
51 【題村舍】杜牧
三樹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饑。
潛銷暗鑠歸何處,萬指侯家自不知。
52 【代人寄遠六言二首】杜牧
河橋酒旆風軟,候館梅花雪嬌。
宛陵樓上瞪目,我郎何處情饒。
繡領任垂蓬髻,丁香閑結春梢。
剩肯新年歸否,江南綠草迢迢。
53 【閨情】杜牧
娟娟卻月眉,新鬢學鴉飛。暗砌勻檀粉,晴窗畫夾衣。
袖紅垂寂寞,眉黛斂衣稀。還向長陵去,今宵歸不歸。
54 【舊游】杜牧
閑吟芍藥詩,惆望久嚬眉。盼眄回眸遠,纖衫整髻遲。
重尋春晝夢,笑把淺花枝。小市長陵住,非郎誰得知。
55 【寄遠】杜牧
只影隨驚雁,單棲鎖畫籠。向春羅袖薄,誰念舞臺風。
56 【簾】杜牧
徒云逢剪削,豈謂見偏裝。鳳節輕雕日,鸞花薄飾香。
問屏何屈曲,憐帳解周防。下漬金階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夢,寂寂侍華堂。誰見昭陽殿,真珠十二行。
57 【寄題甘露寺北軒】杜牧
曾向蓬萊宮里行,北軒闌檻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
縹緲宜聞子晉笙。天接海門秋水色,煙籠隋苑暮鐘聲。
他年會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說姓名。
58 【題青云館】杜牧
虬蟠千仞劇羊腸,天府由來百二強。四皓有芝輕漢祖,
張儀無地與懷王。云連帳影蘿陰合,枕繞泉聲客夢涼。
深處會容高尚者,水苗三頃百株桑。
59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杜牧
翠巖千尺倚溪斜,曾得嚴光作釣家。越嶂遠分丁字水,
臘梅遲見二年花。明時刀尺君須用,幽處田園我有涯。
一壑風煙陽羨里,解龜休去路非賒。
60 【江上偶見絕句】杜牧
楚江寒食橘花時,野渡臨風駐彩旗。
草色連云人去住,水紋如縠燕差池。
61 【題木蘭廟】杜牧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62 【入商山】杜牧
早入商山百里云,藍溪橋下水聲分。
流水舊聲人舊耳,此回嗚咽不堪聞。
63 【偶題】杜牧
甘羅昔作秦丞相,子政曾為漢輦郎。
千載更逢王侍讀,當時還道有文章。
64 【送盧秀才一絕】杜牧
春瀨與煙遠,送君孤棹開。潺湲如不改,愁更釣魚來。
65 【醉題】杜牧
金鑷洗霜鬢,銀觥敵露桃。醉頭扶不起,三丈日還高。
66 【題商山四皓廟一絕】杜牧
呂氏強梁嗣子柔,我于天性豈恩讎。
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劉是滅劉。
67 【送隱者一絕】杜牧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68 【題張處士山莊一絕】杜牧
好鳥疑敲磬,風蟬認軋箏。修篁與嘉樹,偏倚半巖生。
69 【有懷重送斛斯判官】杜牧
蒼蒼煙月滿川亭,我有勞歌一為聽。
將取離魂隨白騎,三臺星里拜文星。
70 【贈別二首】杜牧
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71 【寄遠】杜牧
前山極遠碧云合,清夜一聲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邊殘照雨霏霏。
72 【少年行】杜牧
官為駿馬監,職帥羽林兒。兩綬藏不見,落花何處期。
獵敲白玉鐙,怒袖紫金錘。田竇長留醉,蘇辛曲讓岐。
豪持出塞節,笑別遠山眉。捷報云臺賀,公卿拜壽卮。
73 【盆池】杜牧
鑿破蒼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鏡里,明月落階前。
74 【有寄】杜牧
云闊煙深樹,江澄水浴秋。美人何處在,明月萬山頭。
唐詩的古詩9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唐】王維
日暮沙漠陲,力戰煙塵里。--從軍行【唐】王維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發白馬【唐】李白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唐】杜甫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從軍行【唐】王昌齡
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信安王幕府詩【唐】高適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唐】高適
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送李將軍【唐】劉長卿
十年通大漠,萬里出長平。寒日生戈劍,陰云搖旆旌。--橫吹曲辭·出塞【唐】沈?期
陰風吼大漠,火號出不得。--古塞下曲四首【唐】貫休
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縛戎人【唐】白居易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秋風起邊雁,一一向瀟湘。--邊上【唐】齊己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馬詩【唐】李賀
大漠羽書飛,長城未解圍。--早春邊城懷歸【唐】崔?
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場。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平胡【唐】李隆基
關頭落月橫西嶺,塞下凝云斷北荒。漠漠邊塵飛眾鳥,昏昏朔氣聚群羊。--從軍行【唐】崔融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馬行高磧上,日墮迥沙中。--邊城晚望【唐】許棠
建牙連朔漠,飛騎入胡城。--送崔融【唐】戴叔倫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岑參《磧中作》)
絕漠蓬將斷,華筵槿正榮。--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唐】崔日用
絕漠秋山在,陽關舊路通。--橫吹曲辭·出塞【唐】耿?
漠漠沙堤煙,堤西雉子斑。--故城曲【唐】溫庭筠
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唐】岑參
唐詩的古詩10
1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姚崇
二室三涂光地險,均霜揆日處天中。石泉石鏡恒留月,
山鳥山花競逐風。周王久謝瑤池賞,漢主懸慚玉樹宮。
別有祥煙伴佳氣,能隨輕輦共蔥蔥。
2 【故洛陽城侍宴應制】姚崇
游豫停仙蹕,登臨對晚晴。川鳧連倒影,巖鳥應虛聲。
野奏風成曲,山居云作纓。今朝丘壑上,高興小蓬瀛。
3 【春日洛陽城侍宴】姚崇
南山開寶歷,北渚對芳蹊。的歷風梅度,參差露草低。
堯樽臨上席,舜樂下前溪。任重由來醉,乘酣志轉迷。
4 【秋夜望月】姚崇
明月有馀鑒,羈人殊未安。桂含秋樹晚,波入夜池寒。
灼灼云枝凈,光光草露團。所思迷所在,長望獨長嘆。
5 【夜渡江(一作柳中庸詩)】姚崇
夜渚帶浮煙,蒼茫晦遠天。舟輕不覺動,纜急始知牽。
聽草遙尋岸,聞香暗識蓮。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懸。
6 【奉和圣制龍池篇】姚崇
恭聞帝里生靈沼,應報明君鼎業新。既協翠泉光寶命,
還符白水出真人。此時舜海潛龍躍,此地堯河帶馬巡。
獨有前池一小雁,叨承舊惠入天津。
7 【句】姚崇
扇掩將雛曲,釵承墮馬鬟。(見《海錄碎事》,
又見后張昌宗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詩)知
8 【奉和御制璟與張說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詩應制】宋璟
丞相邦之重,非賢諒不居。老臣慵且憊,何德以當諸。
厚秩先為忝,崇班復此除。太常陳禮樂,中掖降簪裾。
圣酒山河潤,仙文象緯舒。冒恩懷寵錫,陳力省空虛。
郭隗慚無駿,馮諼愧有魚。不知周勃者,榮幸定何如。
9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宋璟
侍飲終酺會,承恩續勝游。戴天惟慶幸,選地即殊尤。
北向祗雙闕,南臨賞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雜花稠。
亹亹韶弦屢,戔戔賁帛周。醉歸填畛陌,榮耀接軒裘。
10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宋璟
帝道薄存兵,王師尚有征。是關司馬法,爰命總戎行。
畫閫崇威信,分麾盛寵榮。聚觀方結轍,出祖遂傾城。
圣酒江河潤,天詞象緯明。德風邊草偃,勝氣朔云平。
宰國推良器,為軍挹壯聲。至和常得體,不戰即亡精。
以智泉寧竭,其徐海自清。遲還廟堂坐,贈別故人情。
11 【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宋璟
秦地雄西夏,并州近北胡。禹行山啟路,舜在邑為都。
忽視寒暄隔,深思險易殊。四時宗伯敘,六義宰臣鋪。
征作宮常應,星環日每紆。盛哉逢道合,良以致亨衢。
12 【蒲津迎駕】宋璟
回鑾下蒲坂,飛旆指秦京。洛上黃云送,關中紫氣迎。
霞朝看馬色,月曉聽雞鳴。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
省方知化洽,察俗覺時清。天下長無事,空馀襟帶名。
13 【送蘇尚書赴益州】宋璟
我望風煙接,君行霰雪飛。園亭若有送,楊柳最依依。
唐詩的古詩11
1 【聽鶯歌】靈澈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泠囀素枝。口邊血出語未盡,
豈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銜苦李花。偶然弄樞機,
婉轉凌煙霞。眾雛飛鳴何跼促,自覘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鷺長在汀洲宿。黑雕黃鶴豈不高,
金籠玉鉤傷羽毛。三江七澤去不得,風煙日暮生波濤。
飛去來,莫上高城頭,莫下空園里。城頭鴟烏拾膻腥,
空園燕雀爭泥滓。愿當結舌含白云,五月六月一聲不可聞。
2 【歸湖南作】靈澈
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
如今還向山邊去,只有湖水無行路。
3 【初到汀州】靈澈
初放到滄洲,前心詎解愁。舊交容不拜,臨老學梳頭。
禪室白云去,故山明月秋。幾年猶在此,北戶水南流。
4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靈澈
清晨有高會,賓從出東方。楚俗風煙古,汀洲草木涼。
山情來遠思,菊意在重陽。心憶華池上,從容鴛鷺行。
5 【送道虔上人游方】靈澈
律儀通外學,詩思入玄關。煙景隨緣到,風姿與道閑。
貫花留凈室,咒水度空山。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6 【送鑒供奉歸蜀寧親】靈澈
林間出定戀庭闈,圣主恩深暫許歸。雙樹欲辭金錫冷,
四花猶向玉階飛。梁山拂漢分清境,蜀雪和煙惹翠微。
此去不須求彩服,紫衣全勝老萊衣。
7 【天姥岑望天臺山】靈澈
天臺眾峰外,華頂當寒空。有時半不見,崔嵬在云中。
8 【遠公墓】靈澈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見雁門僧。
9 【宿東林寺(一作云門雪夜)】靈澈
天寒猛虎叫巖雪,林下無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聞,焚香獨為鬼神說。
10 【簡寂觀】靈澈
古松古柏巖壁間,猿攀鶴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時見山翁來取雪。
11 【元日觀郭將軍早朝】靈澈
欲曙九衢人更多,千條香燭照星河。
今朝始見金吾貴,車馬縱橫避玉珂。
12 【東林寺酬韋丹刺史】靈澈
年老心閑無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
13 【東林寺寄包侍御】靈澈
古殿清陰山木春,池邊跂石一觀身。
誰能來此焚香坐,共作壚峰二十人。
14 【西林寄楊公】靈澈
日日愛山歸已遲,閑閑空度少年時。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與長松片石期。
15 【答徐廣叔四問】靈澈
童子出家無第行,隨師乞食遣稱名。
長沙豈敢論年幾,絳老惟知甲子生。
16 【聞李處士亡】靈澈
時時聞說故人死,日日自悲隨老身。
白發不生應不得,青山長在屬何人。
17 【句】靈澈
松樹有死枝,冢上唯莓苔。石門無人入,古木花不開。
(《道邊古墳》)主
綠竹歲寒在,故人衰老多。(《答范校書》)知
月色靜中見,泉聲深處聞。(《石帆山》)古
古觀茅山下,諸峰欲曙時。真人是黃子,玉堂生紫芝。
(《題李尊師堂》)主
禪門至六祖,衣缽無人得。(《題曹溪能大師獎山居》)知
古墓碑表折,荒壟松柏稀。(《傷古墓》)古
秋深知氣正,家近覺山寒。(《登梨嶺望越中》)齋
山僧不記重陽日,因見茱萸憶去年。(《九日》)主
今非古獄下,莫向斗邊看。(《宿延平懷古》)知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
窗風枯硯水,山雨慢琴弦。(見《雪浪齋日記》)齋
18 【湘夫人祠】大易
靈祠古木合,波揚大江濆。未□湘南雨,知為何處云。
苔痕澀珠履,草色妒羅裙。妙鼓彤云瑟,羈臣不可聞。
19 【贈司空拾遺】大易
侍臣何事辭云陛,江上微云見雪花。望閣未承丹鳳詔,
掩門空對楚人家。陳琳草奏才還在,王粲登樓興未賒。
高館更容塵外客,仍令歸路待瑤華。
20 【寄錢郎中】法照
閉門深樹里,閑足鳥來過。五馬不復貴,一僧誰奈何。
藥苗家自有,香飯乞時多。寄語嬋娟客,將心向薜蘿。
21 【送清江上人】法照
越人僧體古,清慮洗塵勞。一國詩名遠,多生律行高。
見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早晚云門去,儂應逐爾曹。
22 【送無著禪師歸新羅】法照
萬里歸鄉路,隨緣不算程。尋山百衲弊,過海一杯輕。
夜宿依云色,晨齋就水聲。何年持貝葉,卻到漢家城。
23 【游元象泊】釋泚
空水潮色凈,澹然湖上心。舳艫輕且進,汀洲如可尋。
秋風洄溯險,落日波濤深。寂寞武陵去,中流方至今。
24 【北原別業】釋泚
野外車騎絕,古村桑柘陰。流鶯出谷靜,春草閉門深。
學稼農為業,忘情道作心。因知上皇日,鑿井在靈林。
25 【雜詩】龐蘊
未識龍宮莫說珠,識珠言說與君殊。
空拳只是嬰兒信,豈得將來誑老夫。
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法生同日了,來去在虛行。
寄語修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達此理,不動出深坑。
極目觀前境,寂寞無一人。回頭看后底,影亦不隨身。古 神識茍能無掛礙,廓周法界等虛空。
不假坐禪持戒律,超然解脫豈勞功。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偕。頭頭非取舍,處處勿張乖。
朱紫誰為號,青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焰水無魚下底鉤,覓魚無處笑君愁。
可憐谷隱老禪伯,被唾如何見亦羞。
唐詩的古詩12
《古從軍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賞析:
此詩主旨在于反戰,連年戰爭,耗費人力財力無數,犧牲生命無數,而所得的不過是葡萄之類的'東西而已。公主琵琶,胡兒眼淚,說明不管是漢族人民還是少數民族人民,其實都不愿意挑起戰爭,好戰的只是為了滿足一己之欲的統治者而已。
唐詩的古詩13
《送魏大從軍》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陳子昂。其古詩全文如下: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翻譯】
這是一首贈別詩,出征者是陳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纏綿于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從大處著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并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志。
《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陳子昂。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忽聞天上將,關塞重橫行。
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
黃金裝戰馬,白羽集神兵。
星月開天陣,山川列地營。
晚風吹畫角,春色耀飛旌。
寧知班定遠,猶是一書生。
【翻譯】
忽聽得天上降下將軍,在邊塞再次縱橫馳騁。剛剛從樓蘭之國歸來,馬上又奔向朔方邊城。戰馬披掛上黃金鎧甲,白羽旗下召集了神兵。按星月分布擺開天陣,據山川形勢排列地營。晚風吹來軍中的號角,春光耀眼軍旗在飛動。哪里知道定遠侯班超,他原來還是一介書生。
《送別崔著作東征》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陳子昂。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
王師非樂戰,之子慎佳兵。
海氣侵南部,邊風掃北平。
莫賣盧龍塞,歸邀麟閣名。
《晚次樂鄉縣》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陳子昂。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翻譯】
故鄉已經遙遠的看不到邊際,太陽西垂暮色來臨時,我一個人在征途。山川原野使我迷失了故鄉,道路終于進入邊遠的小城。城外戍樓上的縷縷荒煙已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為何此時心中充滿無限惆悵,猿猴在夜色里嗷嗷的鳴叫。
唐詩的古詩14
《晚次樂鄉縣》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創作的一首五律。此詩描寫了詩人在征途中的所見所感,抒發了濃烈的思鄉之愁。晚次樂鄉縣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注釋】
⑴次:停留。樂鄉縣:地名,唐時屬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荊門北九十里。
⑵杳(yǎo):遙遠。際:邊。
⑶日暮:太陽將落山之時。孤征:獨自在旅途。孤,單獨。征,征途。
⑷川原:山川原野。迷舊國;迷失了故鄉。迷,迷失。舊國,故鄉。
⑸邊城:邊遠的小城。
⑹“野戍(shù)”句:野戍,指野外駐防之處。荒煙,荒野的煙霧。斷,斷絕,停止。
⑺平:此處指景象沒有變化,模糊一片。
⑻如何:為何,為什么。恨:惆悵之意。
⑼噭(jiào)噭:號叫聲,這里指猿啼聲。
【白話譯文】
故鄉已經遙遠的看不到邊際,太陽西垂暮色來臨時,我一個人在征途。 這里的山川原野使我迷失了故鄉,一個人走的道路終于進入邊遠的小城。城外戍樓上的縷縷荒煙已在視野中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為何此時心中充滿無限惆悵,只聽見猿猴在夜色里的鳴叫。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于唐高宗調露年間(679-681)。從詩中所寫情況看來,此篇是詩人由蜀入楚途中,從故鄉蜀地東行,途經樂鄉縣時所作。
【賞析】
陳子昂詩多以思理深邃、質樸勁健見長,此詩卻以情景交融、韻味悠長見勝,在陳詩中別具一格,值得重視,由此也可見陳子昂藝術才能的多面性。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首聯詩人從“故鄉”落筆,以“日暮”相承,為全詩定下了抒寫“日暮鄉關何處是”(崔顥《黃鶴樓》)的傷感情調。首句中的“杳無際”,聯系著回頭望的動作,雖用賦體,卻出于深情。次句以“孤征”承“日暮”,日暮時還在趕路,本已夠凄苦的了,何況又是獨自一人,更是倍覺凄涼。以下各聯層層剝進,用淡筆寫出極濃的鄉愁。
第三句承第一句,第四句承第二句,把異鄉孤征的感覺寫得更具體。三句中的“舊國”,即首句中的“故鄉”。故鄉看不到了,眼前所見河流、平原無不是陌生的景象,因而行之若迷。四句中的“邊城”,意為邊遠之城。樂鄉縣在先秦時屬楚,對中原說來是邊遠之地。“道路”即二句中的“孤征”之路,暮靄之中終于來到了樂鄉城內。
接著,詩人又放眼四圍,以“煙斷”、“木平”寫夜色的濃重,極為逼真。煙非自斷,而是被夜色遮斷;木非真平,而是被夜色蕩平。尤其是一個“平”字,用得出神入化。蕭梁時鐘嶸論詩,有所謂“自然英旨”的說法(見《詩品序》)。“平”字用得既巧密又渾成,可以說是深得自然英旨的詩家妙筆。頸聯這兩句的精彩處還在于,在寫景的同時,又將詩人的鄉愁剝進了一層。“野戍荒煙”與“深山古木”,原是孤征道路上的一點可憐的安慰,這時就要全部被夜色所吞沒,不用說,隨著夜的降臨,詩人的鄉情也愈來愈濃重了。
寫完以上六句,詩人還一直沒有明白說出自己的感情。但當他面對寂寥夜幕時,隱忍已久的感情再也無法控制。一個抒情性的設問句“如何此時恨”,便在感情波濤的推掀下,從滿溢著的心湖中自然地汩汩流出。詩人覺得,最使他動情的,無過于深山密林中傳來的一聲又一聲猿鳴的“噭噭”聲了。詩人自問自答,將蕩開的筆墨收攏,瀉情入景,以景寫情,寫出了情景交融的末一句。入暮以后漸入靜境,啼聲必然清亮而凄婉,這就使詩意更為深長悠遠,抒發了無盡的鄉思之愁。
從全詩藝術形象來看,前面六句訴諸視覺,最后這一句則訴諸聽覺,在畫面之外復又響起聲音,從而使質樸的'形象蘊有無窮的意味。前面說到,這首詩情韻悠長,正是表現在這寓情于景、以聲音作結的末一句中。需要順便指出的是,末一句詩出于南朝沈約的《石塘瀨聽猿》詩,字面全同,而所寫情景各異。由于陳子昂用人若己,妙過前人,因而這一詩句得以廣為流傳,沈約的原詩反倒少為人知了。
縱觀全詩結構,是以時間為線索串連起來的。第二句的“日暮”,是時間的開始;中間“煙斷”“木平”的描寫,說明夜色漸濃;至末句,直接拈出“夜”字結束全詩。通篇又可以分成寫景與抒情兩個部分,前六句寫景,末兩句抒情。詩人根據抒情的需要取景入詩,又在寫景的基礎上進行抒情,所以彼此銜接,自然密合。再次,第七句插入一個設問句式,使詩作結構獲得了開合動蕩之美,嚴謹之中又有流動變化之趣。最后,以答句作結,粗粗看來,只是近承上一問句,再加推敲,又可發現,句中的“噭噭”“猿鳴”遠應前一句的“深山古木”,“夜”字關合篇首“日暮”,“夜猿鳴”的意境又與篇首的日暮鄉情遙相呼應。句句溝通,字字關聯,嚴而不死,活而不亂。
綜上可見,此詩筆法細膩,結構完整,由于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又有含而不露的特點。這些,與筆法粗獷并與直抒見長的《登幽州臺歌》比較起來,自然是大相徑庭的。但也由此使讀者能夠比較全面地窺見詩人豐富的個性與多方面的藝術才能。
唐詩的古詩15
作者:杜甫
原文: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譯文
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
望月懷思,覺得故鄉月兒更圓更明。
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
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
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意境
《月夜憶舍弟》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首聯和頷聯寫景,烘托出戰爭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訊,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時節,在戌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全詩托物詠懷,層次井然,語句精工,格調沉郁哀傷,真摯感人。
賞析
這首詩首聯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涼景象。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仍然頻繁、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點明“月夜”的背景。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么肯定,不容質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使人覺得合乎情理,這是因為它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功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只是將詞序這么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
上兩聯信手揮寫,若不經意,看似與憶弟無關,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頸聯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感人至深。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尾聯緊承頸聯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懷鄉思親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頓挫。
【唐詩的古詩】相關文章:
唐詩《搗衣曲》賞析古詩07-05
唐詩《佳人》譯文賞析古詩詞03-25
《全唐詩》卷七百五十一古詩04-24
唐詩《擬古詩十二首·其五》賞析08-27
《續古詩十首·其九》白居易唐詩賞析03-26
中考古詩欣賞題常見考點及唐詩欣賞技法07-10
經典的唐詩07-02
唐詩06-08
唐詩的由來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