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邊思》唐詩鑒賞
《邊思》是一首自題小像贈友人詩。但并不單純描摹外在的形貌裝束,而是在瀟灑風流的語調中透露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寄寓著蒼涼的時代和個人身世的感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邊思》唐詩鑒賞,歡迎閱讀。
邊思
李益
腰垂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
莫笑關西將家子,只將詩思入涼州。
李益詩鑒賞
這首詩頗象一首自題小像贈友人的。但它并不單純描畫外在的形貌裝束,而是在瀟灑風流的語調中流露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寄寓著蒼涼的時代和個人身世的感慨。
第一句寫自己的裝束。腰垂錦帶,顯示出衣飾的華美和身分的尊貴,與第三句“關西將家子”相應;佩吳鉤(一種吳地出產的彎刀),表現出意態的勇武英俊。杜詩有“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之句,可見佩帶吳鉤在當時是一種顯示少年英武風姿的時髦裝束。寥寥數語,就將一位華貴英武的“關西將家子”的形象生動地展露出來。
第二句“走馬曾防玉塞秋”,承上交代自己的戰斗經歷。北方游牧民族每至秋高馬肥的季節,常進擾邊境,需要預先加以防衛,故稱“防秋”。玉塞,指玉門關。這句是說自己曾經參加過防秋玉塞、馳騁沙場的戰斗行動。和上句以“錦帶”、“吳鉤”顯示全體一樣,這里是舉玉塞防秋以概括豐富的戰斗經歷。
“莫笑關西將家子,只將詩思入涼州。”關西,指函谷關以西。古代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李益是姑臧(今甘肅武威,亦即涼州)人,所以自稱“關西將家子”。表面上看,這兩句詩語調輕松灑脫,似乎帶有一種風流自賞的意味。但往深里看,尤其是結合詩人所處的時代、詩人的理想抱負和其他作品來體味,就不難發現,在這瀟灑輕松的語調中正含有無可奈何的苦澀和深沉的感慨。
寫慷慨悲涼的詩歌,決非李益這位“關西將家子”的本愿。他的《塞下曲》說:“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象班超等人那樣,立功邊塞,這才是他平生的夙愿和人生理想。當立功獻捷的宏愿化為蒼涼悲慨的詩思,回到自己熟悉的涼州城時,作者心中涌動的恐怕只能是壯志不遂的悲哀吧。如果說,“莫笑”二字當中還多少含有自我解嘲的味道,那么,“只將”二字便純然是壯志不遂的深沉感慨了。作為一首自題小像贈友人的小詩,三、四兩句所要表達的,正是一種“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式的感情。
可見,該詩的重點并不在圖形寫貌,自敘經歷,而是抒寫感慨。
這當然不意味著李益不欣賞自己的邊塞之吟,也不排斥在“只將詩思入涼州”的詩句中多少含有自賞的意味。但那自賞之中分明蘊含著無可奈何的苦澀。
瀟灑輕松與悲慨苦澀的矛盾統一,正是這首詩耐人尋味之處。
譯文
腰間垂墜著錦帶佩戴著吳地彎刀,曾經參加過防衛敵軍、馳驅沙場的戰斗行動。
不要嘲笑關西的將家子弟,只將那滿腔思念傾注在《涼州曲》中。
注釋
吳鉤:古代吳地所造的一種彎形的刀。
玉塞:指玉門關。
關西:指函谷關以西。
涼州:指《涼州曲》。
作者簡介
(748-829)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家居鄭州(今屬河南)。公元769年登進士第,公元783年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趙。公元797年任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公元800年南游揚州等地,寫了一些描繪江南風光的佳作。公元820年后入朝,歷秘書少監、集賢學士、左散騎常侍等職。公元827年以禮部尚書致仕。他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其邊塞詩雖不乏壯詞,但偏于感傷,主要抒寫邊地士卒久戍思歸的怨望心情,不復有盛唐邊塞詩的豪邁樂觀情調。他擅長絕句,尤工七絕;律體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詩集》二卷。
人物生平
李益祖籍隴西狄道,后遷居河南鄭州。約生于天寶十年(約750年),約卒于文宗太和初年(約830年),享年八十余歲,是唐代最長壽的詩人之一。
《唐才子傳》:大歷四年齊映榜進士。這一年(769)科舉有長安和洛陽兩個考點,齊映為此年狀元。《登科記考》:大歷四年,進士二十六人。上都,禮部侍郎張渭;東都,留守張延賞。李益到底是在洛陽參加考試還是在長安參加考試,學術界尚有爭議。
李益進士及第之后,于大歷六年(771)參加制科考試,授官鄭縣(今陜西華縣)主簿。有《華山南岳》《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等詩。
三年滿秩后,從大歷九年(774)至大歷十二年(777),李益西游鳳翔,到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幕府任職。參與了大歷九年郭子儀、李抱玉、馬璘、朱泚分統諸道兵八萬的防秋軍事行動。寫下了《從軍有苦樂行》等詩。
大歷十二年李抱玉去世后,李益赴渭北。期間可能到過靈武,后轉回內地。
建中元年(780)深秋或初冬,李益再次到靈武,依附朔方節度使崔寧。期間寫下了《夜上受降城聞笛》《祝殤辭》《軍次陽城烽舍北流泉》《從軍北征》《鹽州過胡兒飲馬泉》《塞下曲三首》等著名詩歌。
建中四年(782)李益在長安,再次參加制科考試,登第。徐松《登科記考》:“建中四年,李益、韋綬登拔萃科。”
貞元十二年(798)到元和元年(806),李益到幽州劉濟幕府。
元和初,憲宗召李益回京,任都官郎中。后官中書舍人,后出為河南尹,后轉為秘書少監,元和八年后,轉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五年后,為右散騎常侍。太和初,以禮部尚書致仕。
【《邊思》唐詩鑒賞】相關文章:
《靜夜思》李白唐詩鑒賞09-08
書邊事張喬唐詩鑒賞08-25
《山中》唐詩鑒賞04-28
唐詩鑒賞論文09-29
《漁翁》唐詩鑒賞08-28
王昌齡唐詩鑒賞11-24
唐詩《野望》鑒賞11-23
雨過山村的唐詩鑒賞08-25
《相見歡》的唐詩鑒賞07-03
《臺城》唐詩鑒賞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