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唐詩原文賞析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出塞》唐詩原文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出塞》唐詩原文賞析 1
【內容】: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作者】: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人。登開元十五年進士第,補秘書郎。二十二年,中宏詞科,調汜水尉,遷江寧丞。晚節不護細行,貶龍標尉卒。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注釋】:
但使:只要。 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 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賞析】: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明代詩人李攀龍曾經推獎它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清沈德潛《說詩ㄧ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防邊筑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他這段話批評李攀龍只知推獎此詩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說明了全詩的主旨,并沒有點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歸納的全詩的主旨基本是對的,但這個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為什么這樣平凡的思想竟能寫成為一首壓卷的絕作呢?原來,這首詩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尋味的詩句,即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有什么妙處呢?得從詩題說起。此詩題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要譜成樂章、廣泛傳唱的,為入譜傳唱的需要,詩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見習用的詞語。王昌齡這首詩也不例外。你看這開頭一句中的“明月”和“關”兩個詞,正是有關邊塞的樂府詩里很常見的詞語獨指橫吹曲辭》里不是就有《關山月》嗎?《樂府解題》說:“關山月,傷離別也。”無論征人思家,思婦懷遠,往往都離不了這“關”和“月”兩個字。“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山月》),“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山月》),“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隴頭吟》),例子舉不勝舉。看清這一點之后,你就明白這句詩的新鮮奇妙之處,就是在“明月”和“關”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 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了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筑關備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系起來。這樣一來,“萬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們,而是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著首句“秦”、“漢”這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這句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攝全。詩歌之美,詩歌語言之美,往往就表現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說,就表現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確切最關鍵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體現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出塞》唐詩原文賞析 2
漠南胡未空,漢將復臨戎。飛狐出塞北,碣石指遼東。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云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橫行萬里外,胡運百年窮。兵寢星芒落,戰解月輪空。嚴鐎息夜斗,骍角罷鳴弓。北風嘶朔馬,胡霜切塞鴻。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方就長安邸,來謁建章宮。
注釋:
1 、出塞:漢樂府《橫吹曲辭》,漢武帝時李延年依胡曲改制,多描寫邊疆將士生活情景。楊素的《出塞》共二首,本書選其第一首,根據《隋書》記載,本詩是時任車騎大將軍的楊素西征突厥時所寫。
2 、漠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的地區。胡:胡人。
3 、復:再次,又。臨戎:身臨兵戎之事。
4、飛狐:古代要隘,在今河北淶源縣北、蔚縣南,兩崖峭立,一線微通,迤邐蜿蜒百有余里,為古代河北平原與北方邊郡間的交通咽喉。塞北:邊塞以北,指長城以北的北方邊境之地。
5、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縣北。碣石山余脈的柱狀石亦稱碣石,該石自漢末起已逐漸沉沒海中。遼東:指遼河以東的地區,大致相當于今遼寧的東部和南部。
6、冠軍:古代官職名,這里指漢代名將霍去病。霍去病曾因征匈奴軍功封“冠軍侯”。瀚海:古地名,其含義隨時代而變,或曰即今呼倫湖,或曰今貝加爾湖,或曰為杭愛山之音譯。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準噶爾盆地一帶廣大沙海的泛稱。
7 、長平:古代官職名,這里指漢代名將衛青。衛青因出擊匈奴,屢建功勛,官至大將軍,封“長平侯”。
8 、虎落:古代用以遮護城邑或營寨的竹籬,也用以作為邊塞分界的標志。
9、龍城:漢時匈奴王庭所在地,為匈奴人祭天之處。
10、胡運:胡人的運數。
11、星芒:星星的光芒。
12、戰解:戰事解除。月輪:圓月,泛指月亮。空:天空,這里是“當空”的意思。
13、鐎(jiāo):刁斗,古代軍用炊具,三足,有柄,夜間用來敲擊報更。嚴裕貉細竦納。夜斗:夜空的北斗星。
14、骍(xīng)角:紅色的牛角,這里指紅色的角弓。鳴弓:弓箭射出時發出的聲音。
15、朔:即朔方,古代郡名,這里泛指邊境之地。朔馬:朔方之馬,泛指北地之馬。
16、胡霜:胡地的霜。切:靠近,貼近。塞鴻:塞外的鴻雁。鴻雁秋季南來,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7、休明:美好清明,用以贊美明君或盛世。大道:指仁德的王道。暨:到,及,至。
18、幽荒:幽遠的邊荒之地。日用同:每天用的都一樣,這里指邊塞與中央統一。
19、方就:剛到。長安邸:長安的官邸,即家宅。
20 、謁:拜謁。建章宮:是漢武帝于太初元年(前104)建造的宮苑,在漢長安直城門外的上林苑中。武帝曾一度在此朝會、理政,宮殿建筑毀于新莽末年戰火。
賞析:
楊素是隋朝重臣,文武兼備,位高權重。同時,他也是隋代詩壇引人注目的詩人。他的詩雖也講求對偶和詞藻,但絕無南朝詩賦脂粉輕薄的氣息,而是在南方詩歌的精巧流麗中帶有鮮明的北方剛健質直的風格特征,是南北詩歌交融的產物。這首《出塞》詩開,就點明了詩人不顧自身而憂心國家的責任感。在朔方凄寒的背景下,詩人表現出積極建功立業的進取精神。詩中敘說平實,流動著粗獷深沉的悲涼情思,表現了詩人“憂國不憂身”的愛國情緒,真實而形象地寫出了邊塞征戍的生活。詩中邊塞風景的刻畫細膩真實,風格蒼涼宏壯,可以看作是唐邊塞詩的先驅。
《出塞》唐詩原文賞析 3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
1 “秦時”二句:“秦時明月”與“漢時關”乃互文見義,意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一切都沒有改變。萬里:言極遠。長征:遠行,多用于軍旅征戍。
2但使:只要。龍城:即黃龍城,又名龍都、龍城,唐屬營州柳城郡,故址在今遼寧朝陽。飛將:指漢名將李廣。此以飛將喻指像李廣那樣守邊御敵的軍事統帥。
3胡:指匈奴等北方少數民族。陰山:在今內蒙古中部,匈奴常越過陰山來犯漢境。
賞析:
王昌齡的邊塞詩數量不多,而幾乎佳作,所以后人亦尊之為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詩人到過邊塞,對邊塞生活有深刻的體驗和深入的思考,所以他的邊塞詩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當時的邊塞生活。這首詩以凝練的語言,融歷史與現實、憧憬與批判為一體,既反映了千年來邊塞禍患不斷、征戰連年的'歷史,又以“飛將”、“胡馬”、“龍城”、“陰山”等富有內涵的典型形象,抨擊了現實中昏庸無能的邊將,并且傳達出愿學李將軍為國靖邊、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而這樣豐富的內容,只在寥寥二十八字中,舉重若輕,毫無雕琢之痕。由此可見,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并善于將形象與本質緊密結合,才能寫出這種渾然天成的佳作。
《出塞》唐詩原文賞析 4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賞析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倘若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指奇襲匈奴圣地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并不只一人,實指李衛,更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后兩句用漢代的名將李廣比喻唐代出征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斗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出塞》應當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故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愿望。同時期杜甫的《兵車行》可以作為參考。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詩評家常稱贊“盛唐之音”,邊塞詩正是構成 “盛唐之音”內容的一個基本方面。 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范圍有所擴展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意境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有對建工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張說)。不少詩人在塞外軍營生活多年,如高適、岑參、李益等,他們的邊塞詩中的內容幾乎涉及到了邊塞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寫出征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反映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起釁的怨恨;有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驚異于塞外絕域那種迥異于中原的風光……我們在閱讀這些詩歌時,要能夠區別每首詩作思想內容上的細微差別。比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他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后人傳誦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事情雖小,情意深厚。同時,我們還要體會到,躍動于邊塞詩中的種種矛盾: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將和獻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抗匈名將的懷念,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首句從秦漢時的月色和關塞寫起,點名月色、關塞依舊,但時光流逝,朝代變遷,長期邊防戰爭給人民和將士帶來無限災難與痛苦。在描寫景物中,給予了深厚的感情。后兩句采用以古諷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將來諷刺當今邊將的無能,語意含蓄,情感深沉。詩中充滿關心國家安危的愛國激情。
評價全詩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愛國之情。
表達詩人對守邊戰士的同情以及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出塞》唐詩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出塞原文及賞析10-16
《劍客》唐詩原文賞析01-29
唐詩《長安晚秋》原文及賞析04-02
昆侖使者唐詩原文及賞析01-30
《蜀道后期 》唐詩原文賞析01-29
《春怨》唐詩原文賞析01-29
唐詩燕歌行·并序原文賞析07-27
《南陵道中》唐詩原文及賞析01-30
《長干行》唐詩原文賞析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