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曲》唐詩賞析
【作品介紹】
《大堤曲》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4卷第33首。此詩寫戀人失約之痛。這首詩當作于李白游襄陽之時,是懷人之作;感情含蓄而深厚。
【原文】
大堤曲⑴
作者:唐·李白
漢水臨襄陽,⑵花開大堤暖。⑶
佳期大堤下,⑷淚向南云滿。⑸
春風復無情,吹我夢魂散。⑹
不見眼中人,⑺天長音信斷。
【注釋】
⑴《大堤曲》為南朝樂府舊題,樂府清商曲辭。起于梁簡文帝,又作《襄陽曲》,李白沿用,寫一女子對丈夫的懷念,地點即在湖北襄陽城外大堤上,與詩歌緊相關合。
⑵漢水句:言漢水流過襄陽。臨,一作行。
⑶大堤:古跡名,在襄陽城外,周圍有四十多里,商業繁榮。
⑷佳期:男女約會的日期。
⑸淚向句:謂望南云而流淚,因相思之人在南面。
⑹夢魂:古人認為人做夢時,是離開肉體的魂魄在活動。
⑺眼中人:春風無情地吹破幽夢之前在夢中見到的人,也即其所愛的人。
【賞析】
開元二十二年(734),李白一度離開安陸(今湖北安陸)北游襄陽(今湖北襄陽)。這首詩當作于李白游襄陽之時,是懷人之作;感情含蓄而深厚。不少讀者認為是李白游襄陽時的作品,說詩中所寫的“眼中人”是指他的妻子。但“大堤曲”本是襄陽民謠,風容多寫男女戀情,而且以襄陽大堤女為創作對象。李白這首詩的主人公,也許就是大堤女。
此詩寫戀人失約之痛。“佳期大堤下”,“不見眼中人”是全詩的脈絡。首二句寫景,與失約之痛成反襯。地處青山綠水,時值春暖花開,與佳人相約大堤下相見,卻久待不見,其痛可知。三四句言本相約大堤,不見對方赴約,故南望而流淚。“春風”二句言不唯不見,就連相見之夢也不作,而歸罪于春風“吹散”,其癡情可知。這種寫法叫緣情寫物。末二句言,因不見戀人,覺時光過得很慢。有人認為此詩是李白寫給妻子的。并引了《寄遠》十二首之五為證。《寄遠》十二首之五后面的五句確實與此詩完全相同。但“寄遠”是“家書”,家書的內容不能完全雷同。此詩是樂府,樂府詩實際上是“劇本”。劇本不能當家書用,也不能直接把自己和妻子寫進去。
現將《寄遠》之五附錄于下:遠憶巫山陽,花明淥江暖。躊躇未得往,淚向南云滿。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大堤曲》唐詩賞析】相關文章:
《大堤曲》古詩賞析06-11
大堤曲原文及賞析10-19
《采蓮曲》唐詩賞析05-30
《故城曲》唐詩賞析03-08
《淥水曲》唐詩賞析02-23
《富貴曲》唐詩翻譯及賞析08-28
《采蓮曲》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3
劉方平《采蓮曲》唐詩賞析06-24
《鼓吹入朝曲》李白唐詩賞析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