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少侯》唐詩賞析
【作品介紹】
《富平少侯》的作者是李商隱,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39卷第185首。漢張安世封富平侯,他的孫子張放幼年繼承爵位。但這首詩所詠內容卻不切張放行事,可見詩中的“富平少侯”不過是個假托性的人物。從制題和首尾兩聯看,詩中的“富平少侯”似乎不象一般貴族少年,而可能另有具體寓托。清代注家徐逢源根據唐敬宗少年繼位、好奢喜獵、宴游無度、尤愛纂組雕鏤之物及視朝每晏等情事,和漢成帝每自稱富平侯家人之事,推斷此詩系借諷敬宗,其說頗可信。
【原文】
富平少侯
作者:唐·李商隱
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
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
彩樹轉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鎪。
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注釋】
①漢張安世封富平侯,其后人延壽、勃、臨、放相繼嗣爵。放尤得成帝寵幸,與帝臥起。放娶妻時,成帝為放陳設帷帳、賜甲第乘輿服飾,號為天子娶婦。事見《漢書·張延壽傳》。題內富平少侯指張放。清徐逢源、馮浩舉成帝微行時每自稱富平侯家人等事,證所謂少侯實即少帝,借以諷慨年少襲位荒淫奢侈之唐敬宗。詩作于寶歷二年。
②七國:漢景帝時,吳、楚、趙、膠東、膠西、濟南、淄川七國反。此喻唐代割據叛亂的方鎮。三邊:戰國時燕、趙、秦三國與匈奴鄰接。《小學紺珠》謂幽、并、涼為三邊。此喻當時吐蕃、回鶻、黨項等邊患。
③史書未載張放嗣爵年歲,蓋出于虛擬。
④《西京雜記》:韓嫣好彈,常以金為丸,所失者日有十馀。長安為之語曰:“苦饑寒,逐彈丸。”
⑤銀床:井上轆轤架。
⑥彩樹轉燈:周圍環繞燈燭的華麗燈柱。珠:形容燈。
⑦繡檀回枕:周圍鏤刻文飾的檀木枕。玉雕鎪:如玉雕一樣精細。
⑧當關:守門人。
⑨此借“莫愁”的字面暗諷其有愁而莫秋。
【賞析】
首聯“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七國”喻藩鎮割據叛亂,“三邊”指邊患,“未到憂”即未知憂。指出其不知國家憂患為何物,次句再點醒“十三”襲位,這就有力地顯示出童昏無知與身居尊位的尖銳矛盾。如果先說少年襲位,再說不恤國事,內容雖完全相同,卻平直無奇,突現不出上述矛盾。這種著意作勢的寫法與作者所要突出強調的意旨密切相關。
頷聯“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寫少侯的豪侈游樂。“不收金彈”用韓嫣事。《西京雜記》載:韓嫣好彈,以金作彈丸,所失者日有十余。兒童聞嫣出彈,常隨之拾取彈丸。上句說他只求玩得盡興,貴重的金彈可以任其拋于林外,不去拾取。可見他的豪侈。下句則又寫他對放在井上未必貴重的轆轤架(即所謂“銀床”,其實不一定用銀作成)倒頗有幾分愛惜。這就從鮮明對照中寫出了他的無知。黃徹說:“二句曲盡貴公子憨態。”這確是很符合對象特點的傳神描寫,諷刺中流露出耐人尋味的幽默。
頸聯彩樹轉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鎪。”續寫其室內陳設的華侈。“彩樹”指華麗的燈柱,“繡檀”指精美的檀枕。鎪(sōu搜),是刻鏤的意思。兩句意謂:華麗的燈柱上環繞著層層燈燭,像明珠交相輝耀;檀木的枕頭回環鏤空,就象精美的玉雕。上一聯在“不收”、“卻惜”之中還可以感到作者的諷刺揶揄之意,這一聯則純用客觀描寫,諷刺之意全寓言外。“燈”、“枕”暗渡到尾聯,針線細密,不著痕跡。
尾聯“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是說,守門人不給清晨到來的客人通報,因為少侯新得了一位佳人名叫莫愁。莫愁,傳為洛陽人,嫁盧家為婦。這里特借“莫愁”的字面關合首句“未到憂”,以諷刺少侯沉湎女色,不憂國事;言外又暗諷其有愁而不知愁,勢必帶來更大的憂愁;今日的“莫愁”,即孕育著將來的深愁。詩人的`這種思想感情傾向,不直接說出,而是自然融合在貌似不動聲色的客觀敘述之中,尖刻冷峭,耐人尋味。
從制題和首尾兩聯看,詩中的“富平少侯”似乎不象一般貴族少年,而可能另有具體寓托。清代注家徐逢源根據唐敬宗少年繼位、好奢喜獵、宴游無度、尤愛纂組雕鏤之物及視朝每晏等情事,和漢成帝每自稱富平侯家人之事,推斷此詩系借諷敬宗,其說頗可信。因為所諷對象如為一般貴顯少年,則他們所關心的本來就是聲色狗馬,責備他們不憂“七國三邊”之事,未免無的放矢。必須是居其位當憂而不憂的,才以“未到憂”責之。所以首句即已暗露消息,所謂少侯,實即少帝。末句以“莫愁”暗諷其終將有愁,和《陳后宮》結句“天子正無愁”如出一轍,也暗示所諷者并非無知貴介,而是“無愁天子”一流。不過李商隱托古諷時、有特定諷刺對象的詠史詩,題目與內容往往若即若離,用事也古今駁雜,再說托古諷時之作,所托之“古”與所諷之“今”但求大體相似,不能一一相符。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的王維的詩全集欄目。()
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富平少侯》唐詩賞析】相關文章:
《富平少侯》唐詩鑒賞02-04
富平之戰01-09
唐詩《野望》 賞析06-06
《西山》唐詩賞析06-26
《堂堂》唐詩賞析06-23
《野菊》唐詩賞析06-15
《春曉》唐詩賞析05-27
唐詩《落花》賞析05-24
《寒食》唐詩賞析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