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通用12篇)
導讀:這首詞寫的是懷人怨別的傳說超標。在刻畫女主人公的行動和心態時,卻很有很有藝術特色。上片寫圓月夜倚欄盼望人歸,突出期盼之急切。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1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絕命詞。此詞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恒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亡國后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詞語言明凈、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白話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整體賞析
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于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并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
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春花秋月何時”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的事歷歷在目。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茍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詩人身居囚屋,聽著春風,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 “又”點明“春花秋月”的時序變化,詞人降宋又茍活一年,加重上兩句流露的愁緒,也引出詞人對故國往事的回憶。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盡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里暗含著李后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一詞在這里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后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詩人先用發人深思的設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愁恨的洶涌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感人的力量。
全詞以明凈、凝練、優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對比、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詩人的真情實感。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2
虞美人
辛棄疾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幾!
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問何物、能令公喜?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
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
回首叫、云飛風起。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辛棄疾詞作鑒賞
正如本詞自注所述,辛棄疾的這首《虞美人》詞,乃是仿陶淵明《停云》“思親友”之意而作,抒寫了作者罷職閑居時的寂寞與苦悶的心情。據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考證,此詞約作于宋寧宗慶元四年(1198)左右。此時辛棄疾被投閑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鉛山(今屬江西)東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即取陶淵明《停云》詩意。
辛棄疾的詞,愛用典故,在宋詞中別具一格。這首詞的上片一開頭“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幾!”即引用了《論語》中的典故。《論語。述而篇》記孔子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如果說,孔子慨嘆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棄疾引用它,就有慨嘆政治理想無法實現之意。辛棄疾寫此詞時已五十九歲,又謫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發出這樣的慨嘆也是很自然的。這里“只今馀幾”與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銜接,用以強調“零落”二字。接著“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數語,又連用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和《世說新語。寵禮篇》記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晉大司馬桓溫)喜”等典故,敘自己徒傷老大而一事無成,又找不到稱心朋友,寫出了世態關系與自己此時的落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兩句,是全篇警策。詞人因無物(實指無人)可喜,只好將深情傾注于自然,不僅覺得青山“嫵媚”,而且覺得似乎青山也以詞人為“嫵媚”了。這與李白《敬亭獨坐》“相看兩不厭”是同一藝術手法。這種手法,先把審美主體的感情楔入客體,然后借染有主體感情色彩的客體形象來揭示審美主體的內在感情。這樣,便大大加強了作品里的主體意識,易于感染讀者。以下“情與貌,略相似。”兩句,情,指詞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崇高、安寧和富有青春活力等。作者在這里將自己的情與青山相比,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寧愿落寞,決不與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潔之志。
詞的下片作者又連用典故。“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陶淵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和“有酒有酒,閑飲東窗”等詩句,辛棄疾把它濃縮在一個句子里,用以想像陶淵明當年詩成時的風味。這里作者又提陶淵明,意在以陶自況。“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兩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實際是諷刺南宋已無陶淵明式的飲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夢死的統治者。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兩句,句法與上片“我見青山”一聯相似,表現出了作者傲視古今的英雄氣概。這里所說的“古人”,不是一般的古人,而是指像陶淵明一類的人。據岳珂《桯史·卷三》記:辛棄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虞美人》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顧問坐客何如”。足見辛棄疾對自己這二聯是很自負的。
結句“知我者,二三子。”這“二三子”為誰沒有人進行專門的考證,有人認為是當時人陳亮。但依我個人看法,不妨視野擴大些,將古人陶淵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內。辛棄疾慨嘆當時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實與屈原慨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情類似,同出于為國家和民族的危亡憂慮。而他的閑居鉛山,與陶淵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點類似。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3
1、一曲啼烏心緒亂,紅顏暗與流年換。
2、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3、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4、人情卻似楊柳絮,悠揚便逐春風去。
5、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6、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云渺渺,水茫茫。征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7、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8、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9、可憐人意,薄于云水,佳會更難重。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今番同。
10、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11、小綠間長紅,露蕊煙叢,花開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攜手處,往事成空。(名言警句 )山遠水重重,一笑難逢,已拚長在別離中。霜鬢知他從此去,幾度春風。
12、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13、若問相思何處歇,相逢便是相思澈。
14、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真奈歸期未可期。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4
原文:
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一、釋詞
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拚卻:甘愿,任憑。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累了停下來)。
同:聚。
剩:讀“錦”,只管。
二、賞析
1.這首詞的內容表現了一對戀人的“愛情三部曲”,是哪三個過程?
此詞表現的是一對戀人的“愛情三部曲”:初盟,別離,重逢。
2.上片中“初盟”的“盟”字是如何體現的?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二句,一著筆于對方,一落筆于自身,既展現了二人初識時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見傾心、愿托終身之際的曲折心態。伊人殷勤捧杯勸飲,卻不僅僅是履行勸酒的職責,還欲借此暗通情意。而作者為報答她的款款深情,開懷暢飲,不惜一醉。雙向的愛情交流,體現了“盟”字。
3.伊人舞姿曼妙,歌聲婉轉,你能從詞句中找到信息嗎?
“舞低楊柳樓心月”,借時間的推移,化靜態為動態,從側面表現出舞姿的盡態極妍,渲染歡樂氣氛,獨出機杼。
4.“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寫“別后相思”有什么新意嗎?你如何理解它的作用?
這三句寫別后相思,以夢出之,是古詩詞常用手法,本身沒有什么新意。但是卻為結尾兩句的抒情作了非常有創意的鋪墊:夢中相聚,醒后成空,感情凄苦;今宵真的相聚了,因往日美夢成空,反倒不敢相信了,害怕也如往夢一般,轉眼又成虛想,因而只管將銀燈相照,一時難以相信相聚成真。往夢常以為真,今宵成真,又以為夢中,看似違背常規,實則說明相思之深之苦,表現了一對眷戀至深的情侶久別重逢的那種驚喜交集、喜極轉憂的特殊心態。
陳廷焯《白雨齊詞話》評曰:“下半闋曲折深婉,自有艷詞,更不得不讓伊獨步。”這當不是溢美之辭。
5.這首詞在色彩使用上有何特色?
“彩袖”“玉鐘”“顏紅”“楊柳”“桃花”“銀釭”,色彩艷麗。營造了美麗的愛情世界。
6.梳理詞中起伏的懷感脈絡。將詞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勾畫出來,比較本篇與上篇(《臨江仙》)在時序安排上的不同。
時間:當年——別后——今宵。
情事:初盟——別離——重逢。
情感:歡樂——愁苦——歡樂。
三、總結晏幾道詞的特色
1.生死不渝的苦戀與身世之感的滲入
小山詞主要是表現對愛情的刻骨銘心的相思和生死不渝的追求,并把愛情當作一種純精神性的追求。這幾乎是晏幾道人生主要的精神寄托。他一方面借對愛情的追求來建立一個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的審美的情感世界,以消除現實人生中無法擺脫的孤獨苦悶;另一方面,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間的悲歡離合和女性的失意苦悶之中,既能一吐為快,又能不獲罪于人。
2.如夢如幻的境界和語淡情深的風格
A.如夢如幻的藝術境界。由于對愛情失落的追憶,晏幾道常常建構夢幻以重溫往日愛情的甜蜜。形成繽紛多姿的如夢如幻的藝術境界。
B.語淡情深的風格特色。
3、艷而不俗的異樣風采。從語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兩個層面上把《花間集》以來的艷詞小令藝術推到了極致。他在宗柳學蘇之外,獨樹一幟,給北宋后期詞壇增添了異樣的風采。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5
采桑子 晏幾道
西樓月下當時見,淚粉偷勻①,歌罷微顰。恨隔重簾看未真。
別來樓外垂楊縷,幾換青春。倦客紅塵②,長記樓中粉淚人。
[注釋]
①淚粉偷勻:偷偷地抹去臉上的淚痕。
②倦客:作者自稱。
[賞析]
這是一首懷舊詞。上闋以“月”和“簾”為中介物,烘托歌女的溫柔多情;下闋以“垂楊”和“紅塵”為參照,反襯自己對歌女的深切思念。首尾兩次用“淚”字,與“倦客紅塵”相呼應,深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6
1.若問相思何處歇,相逢便是相思徹。——晏幾道《醉落魄·鸞孤月缺》
2.相思不比相逢好,此別朱顏應老。——晏幾道《秋蕊香·歌徹郎君秋草》
3.別來雙燕又西飛,無端不寄相思字。——晏幾道《踏莎行·綠徑穿花》
4.傷別易,恨歡遲,歸來何處驗相思。——晏幾道《鷓鴣天·小玉樓中月上時》
5.今夜相思,水長山遠,閑臥送殘春。——晏幾道《少年游·西溪丹杏》
6.良辰好景,相思字、喚不歸來。——晏幾道《于飛樂·曉日當簾》
7.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8.花陰月,柳梢鶯。近清明。長恨去年今夜雨,灑離亭。——晏幾道《愁倚闌令·花陰月》
9.無處說相思,背面秋千下。——晏幾道《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10.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游春路。——晏幾道《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11.小梅風韻最妖嬈。開處雪初消。——晏幾道《訴衷情·小梅風韻最妖嬈》
12.年年歲歲登高節,歡事旋成空。——晏幾道《武陵春·九日黃花如有意》
13.九日黃花如有意,依舊滿珍叢。——晏幾道《武陵春·九日黃花如有意》
14.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7
南鄉子·新月又如眉 晏幾道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樓倚暮云初見雁,南飛。漫道行人雁后歸。
意欲夢佳期。夢里關山路不知。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還是涼生玉枕時。
【譯文】
又是新月如眉,悠悠哀音,長笛月下為誰吹?獨倚高樓,暮云中初見雁南飛,雁南飛,莫道行人遲雁歸。
意欲夢中一相見,山重重,路迢迢,卻向何處尋!只待短信解離恨,信來應是太遲遲。歲月悠悠,還是涼生玉枕時。
【注釋】
①“新月”句:暗用五代牛希濟《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未有團欒意”與唐王涯《秋思贈遠》“不見鄉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之意為后文的“行人”“短書”作伏筆。如眉,指月鉤彎如眉狀。
②“長笛”句:借用唐杜牧《題元處士高亭》“何人教我吹長笛,與倚春風弄月明”為背景。
③“樓倚”句:化用唐趙嘏《長安晚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詩意。
④南飛:雁為候鳥,每年春分后往北飛,秋分后飛回南方。
⑤“漫道”句:語出隋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漫,空,徒;又莫,勿。
⑥佳期:相會的美好時光。
⑦“夢里”句:化用南朝粱沈約《別范安成詩》“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
思”意,典出南朝粱蕭統《文選》李善注引《韓非子》:“六國時,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能得見,敏便于夢中往尋,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此處借以表達男女相思之情。
⑧書:信。破:消解。恨:指離恨。
⑨應:是。
⑩玉枕:玉制或玉飾的枕頭,亦用為瓷枕、石枕的美稱。
【創作背景】
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晏幾道春風得意的生活也戛然而止,他立刻感受到了現實社會的霜刀雪劍。他和六哥祗德,八弟傳正及姊妹四人都還年幼,后由二哥承裕的妻子張氏“養毓調護”,嫁娶成家。后來恩蔭為太常寺太祝。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晏幾道的朋友鄭俠因進《流民圖》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羅織罪名,交付御史臺治罪。政敵們從鄭俠的家中搜到晏幾道的一首《與鄭介夫》(鄭俠字介夫),上面寫著:“小白長紅又滿枝,筑球場外獨支頤。春風自是人間客,主張繁華得幾時?”這些人如獲至寶,以諷刺“新政”、反對改革為名,將晏幾道逮捕下獄。后來宋神宗釋放了晏幾道。這件事雖然有驚無險,但經過這么一折騰,原本就坐吃山空的家底更加微薄,晏家的家境每況愈下。這件事對晏幾道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他從一個書生意氣的公子哥,淪落為潦倒落魄的貴族。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離思的懷人之作。
上片以時景起筆,而歸結于情思。“新月”頗有與“故人”暗成對比的意味,“如眉”則是不圓之意,暗點離思主題,愁上眉間。“又”是此景之嘆,表明她已歷見多次,既狀時間之長,亦隱隱透出觸目經心、怎堪又見的苦澀。“誰家玉笛暗飛聲”(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恍惚間,耳際晌起聲聲長笛。“誰教”表面上探尋的是月下吹笛的緣由,實則卻在千般埋怨它的不是時候,或許是因為不忍它“與倚春風弄月明”(十牧《題元處士高亭》)的歡樂情調,也或許是因為不忍它“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的愁傷動思,無論為何,此二字一變客體為主體,顯示并非她有意聞笛,而是笛聲無端相擾,牽動其離愁別恨。
“樓倚”兩句寫其所見極具層次感,獨倚高樓,先是看到天涯盡處一片“暮云”夕景,繼而蒼茫云間“初見”斑黑點點,爾后逐漸清晰擴大為可識別的“雁”,繼而在雁過后醒覺它們所循的方向,點破時節。“南飛”兩字獨為一句,語音短促似結未結,仿佛狀寫了、也涵括了她凝眸追蹤群雁行跡的整個時間過渡,直至影蹤全無。“漫道”語極失落凄婉,別說希冀行人雁前歸,怕是連“行人雁后歸”也是一種徒然空盼。本片先由所見引其思,旋即思緒便被聲音中斷;再由所聞引其思,旋即思緒又被景物中斷;復由所見引其思。幾經轉折,悱惻漸深,最終轉入沉沉的哀傷。
下片以情思起筆,而歸結于時景。“佳期幽會兩悠悠,夢牽情役幾時休”(五代顧《浣溪沙》),她已不敢奢望現實中的“佳期”,唯有寄望于托夢圓愿,“意欲”表示她退而求其次的轉念,也存了但求稍解離愁的期待,可卻偏偏連這小小渴望也無法得償。人說“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李白《長相思》),而她雖不畏“關山路”苦,奈何“不知”關山路!現實夢境兩頭空,離恨已不可能由“佳期”來解,那么就只能再退一步等待千里之外的尺素。
“短”是一退再退,不求綿綿情話,但求只言片語便于愿已足;“破”狀她極欲消除、從此遠離別恨,一至于要將之徹底粉碎使其無法重拼再生;“卻”又是一個滿懷希望的期待之辭。然而“應遲”,這短書必是遲米的肯定判斷,似乎出于她過去的經驗。“簟涼枕冷不勝情”(顧《浣溪沙》(雁響遙天玉漏清)),等到那“短書來”,又已然是秋意深重寒侵閨衾的“涼生玉枕”時了。至此退無可退,“還是”兩字,蕭冷無邊,思量無盡,幽怨無限,神傷無已。
該詞的一大特色,在于隱括大量前作前事,或詩境、或詞句、或意象、或典故,但又不將之凝用一處,而散融于全篇,彼此呼應,互為伏筆,息息相關卻又不著于形,而其佳妙處,更在以虛字點化、提挈全篇,緊松斂放之間,不僅使前人興象渾化如一、渾化盤如己,更曲盡心念情緒之婉折深綿,抑揚頓挫,味中有味。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晏幾道的詞風濃摯深婉,工于言情,與其父齊名,世稱“二晏”。但當時及后世作者都對他評價很高,認為造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獻(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措辭婉妙,一時獨步。”(《白雨齋詞話》)詞風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詞風的清麗婉曲,語多渾成;又比晏殊詞沉摯、悲涼。特別是在言情詞上,更優于其父。由于社會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詞作的思想內容比晏殊詞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運、歌頌她們美好心靈的篇章。也有關于個人情事的回憶和描寫。通過個人遭遇的昨夢前塵,抒寫人世的悲歡離合,筆調感傷,凄婉動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現出不合世俗、傲視權貴的態度和性格。
《小山詞》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抒情詩。工于言情,但很少盡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筆,較之晏殊的詞沉郁頓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發展,日臻純熟。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小山詞》從《珠玉詞》出,而成就不同,雖是走其父婉約傳統,固守小令的陣地,卻創造出新的藝術世界。可以說晏幾道的詞艷而不俗,淺處皆深,將艷詞小令,從語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與兩個層面上發展到極致。
小山詞多懷往事,抒寫哀愁,筆調飽含感傷,傷情深沉真摯,情景融合,造語工麗,秀氣勝韻,吐屬天成,“能動搖人心”。他的《臨江仙》、《鷓鴣天》、《阮郎歸》等,都是歷來傳誦的名篇,通過幾個生動感人的畫面,抒寫離別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時的喜悅,情真意切,九曲回腸。其中新辭麗句,深為論者所嘆賞。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臨江仙》),《復堂詞話》贊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鷓鴣天》),《苕溪漁隱叢話》評它為“詞情婉麗”;至于“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鷓鴣天》),連認為“作文害道”的理學家程頤聽了,都得笑著說:“鬼語也!”(《邵氏聞見后錄》)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8
“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出自晏幾道《思遠人》。
思遠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
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注釋
① 思遠人:晏幾道創調。詞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為調名。
② 紅葉:楓葉。
③ 黃花:菊花。
④ 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行人。
⑤ 旋:便。
⑥ 紅箋為無色:紅箋因沾淚而褪色為無色。
譯文
楓葉紅金菊黃已是秋深,我思念千里以外的遠行人。天上的浮云散盡,鴻雁杳無蹤影,我到哪里投寄書信?
靠著窗滴淚一串串,正好用它研墨把筆運。漸漸寫到離別以來,最傷心之處,淚水把信箋的紅色沖了個干凈。
譯文二
木葉紅,菊花黃,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遠行人。飄飛的浮云已然過盡,南歸的大雁杳無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書信? 淚水彈灑不盡,任它臨窗滴落,就是硯石研成淚墨。漸漸寫到離別凄楚,離別情深處,那紅格箋紙竟也黯然失色。
譯文三
林葉轉紅,黃菊開遍,又是晚秋時節,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來了。天邊的云彩不斷向遠處飄去,歸來的大雁也沒有捎來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處,能往何處寄書呢?
我越失望越思念,傷心得臨窗揮淚,淚流不止,滴到硯臺上,就用它研墨寫信吧。點點滴滴,一直寫到離別后,情到深處,淚水更是一發不可收,滴到信箋上,竟然把紅箋的顏色給染褪了。
賞析
《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是北宋詞人晏幾道創作的一首閨中念遠之詞。上闋寫秋晚而引起思念遠方行客的離愁,下闋寫愁極和淚研墨寫信的情形。詞與小晏慣常的“情溢詞外,未能意蘊其中”這一風格不同。全詞用筆甚曲,下字甚麗,宛轉入微,味深意厚,堪稱小晏詞中別出機杼的異調。
詞就“寄書”二字發揮,寫以淚研墨,淚滴紅箋,情愈悲而淚愈多,竟至箋上的紅字褪盡。用夸張的手法表情達意,寫出感情發展的歷程,是此詞藝術上的突出特點。
起首兩句,寫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懷遠,既點明時令、環境,又點染烘托主題。一“晚”字,暗示別離之久,“千里”,點明相隔之遠。兩句交代了時間和空間,給下文留了鋪展的余地。“飛云過盡,歸鴻無信”兩句是客;“何處寄書得”一句是主。鴻雁,隨著天際的浮云,自北向南飛去。閨中人遙望渺渺長空,盼望歸鴻帶來游子的音信。“過盡”,已極寫其失望之意了,由于“無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縱欲寄書也無從寄與。
過片詞意陡轉:彈灑不盡的那兩行珠淚,還當窗滴下來,并滴進了硯臺中,就用它來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開思路。正因無處寄書,更增悲感而彈淚,淚彈不盡,而臨窗滴下,有硯承淚,遂以研墨作書。故而雖為轉折,卻也順理成章了。明知書不得寄,仍是要寫,一片癡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語本孟郊《歸信吟》“淚墨灑為書”一句,而情真意足,寫出小兒女的情態,巧而不纖,較諸“和淚濡墨”的套語自有深淺真偽之別。“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收語寫閨人此時作書,純是自我遣懷,她把自己全部的內心本質力量投進其中,感情也升華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對此,陳匪石《宋詞舉》有一段極為透辟的分析:“‘漸’字極宛轉,卻激切。‘寫到別來、此情深處’,墨中紙上,情與淚粘合為一,不辨何者為淚,何者為情。故不謂箋色之紅因淚而淡,卻謂紅箋之色因情深而無。”無論是淚、墨、紅箋,都融進閨人的深情之中,物與情已渾然一體。這首詞與小晏慣常的“情溢詞外,未能意蘊其中”這一風格不同。全詞用筆甚曲,下字甚麗,宛轉入微,味深意厚,堪稱小晏詞中別出機杼的異調。
全詞語言質樸,感情真摯自然,不事雕琢卻也真切感人。此外,詞還有一個特別之處,用淚水將信箋的紅色沖掉來寫女子的傷心,不僅別出心裁,還有一種別樣的韻味,將思念描寫得更為形象具體,也更能感動人。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9
作品原文
虞美人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歸。
羅衣著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懶調弦,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作品注釋
①初:剛分別時。
②長:同常。
③羅衣著破:著,穿。
④閑淚:閑愁之淚。
作品譯文
欄干曲曲彎彎天色如水湛藍,昨晚我也曾在這里憑依欄桿。人們都是把明月比作那佳期,認為月滿之時人也就會團圓、我會在這里倚欄盼望盼你歸來。綾羅的衣服雖已壞香氣還在,又是誰讓游子把初衷來改變。一春以來因離愁別恨懶撫箏,那兩行因閑愁而傷心的眼淚,一滴滴落在了那寶箏的前面。
作品鑒賞
這首詞寫的是懷人怨別的傳說超標。在刻畫女主人公的行動和心態時,卻很有很有藝術特色。上片寫圓月夜倚欄盼望人歸,突出期盼之急切,下片寫癡情不改、滿懷離恨的愁苦幽怨,上片寫倚欄望月盼歸,下片寫整個春天都充滿離恨別情。
起首兩句主寫倚闌,而寫今夕倚闌,卻從“昨夜曾倚”見出,同樣一句詞,內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連夜皆倚闌而望,當還有多少個如“昨夜”者!“天如水”,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與清涼,可是其意不在于寫天,而在于以明凈的天空引出皓潔的明月。歇拍兩句寫女主人公的對月懷人。男子去后一直不回來,也沒說準什么時候回來,她結想成癡,就相信了傳統的或當時流行的說法——月圓人團圓,每遇月圓,就倚闌苦望。詞中寫女主人公倚闌看月,從希望到絕望,有其獨到之處。“初將”是說“本將”,這一語匯,便已含有“后卻不然”的意味。下面卻跳過這層意思,徑寫“長望”,其中自有一而再、再而三以至多次的希望和失望的交替在不言之中。“初”字起,“長”字承轉,兩個要緊的字眼,括盡一時期以來望月情事,從中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癡情和怨意。
過片兩句,從等待無望而終于悟知癡想成虛。“羅衣著破”,是時長日久;“前香在”,則以羅衣前香之猶存比喻往日歡情的溫馨難忘,委婉表達對舊情的繾綣眷戀。“舊意誰教改?”問語怨意頗深。人情易變,不如前香之尚在;易散之香比人情還要持久,詞中女主人公感到深深的痛苦。結拍二句,點出全詞的“離恨”主旨,以“一春”寫離恨的時間久長,以“懶調弦”、“兩行閑淚”形容離恨的悲苦之深,將愁極無聊之感抒寫到極致。春日本為芳思纏綿之時,然而日日為離恨所苦,自然無心調弦彈箏,然而又百無聊賴,于是不得不對著箏弦黯然神傷。這種內心的苦恨,被作者表現得維妙維肖。陳延焯謂“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確然不錯。此詞運筆有迥環往復之妙,讀之使人心魂搖蕩,低徊不已。
全詞刻畫人物心理細膩生動,詞意哀婉,語言質樸,構思巧妙,感情真摯。
詞牌簡介
虞美人是著名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古代詞開始大體以所詠事物為題,配樂歌唱逐漸形成固定曲調,后即開始名為調名即詞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作品格律
⊙平⊙仄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葉仄)⊙平⊙仄仄平平(換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葉平)
⊙平⊙仄平平仄(換仄韻)⊙仄平平仄(葉仄)⊙平⊙仄仄平平(再換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葉平)
1、本調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兩仄韻,兩平韻。
2、第四句九字,以一氣呵成為佳,語氣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處作逗,視具體情況而定。
3、例一為李煜名作。從作品的內容來說,李煜思念的故國無非是過去那種供他個人享樂的封建小朝廷,他的哀愁是亡國之君的哀愁,沒有什么社會意義。
問題是作者在這首詞里表現的感情是真切的,運用的對比手法也很成功,特別是詞的結句,把抽象的“愁”比作可以摸得著、看得見、滔滔滾滾、永遠流不完的春江之水,既貼切,又形象,不愧為千古名句。例二的格局系從稼軒《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脫胎而來,用今昔對比手法來表現一生的經歷。
開頭兩句寫少年時的浪漫生活,三四兩句記壯年的流浪生活,以上寫過去。后片“而今”兩句轉入現在,兩鬢斑白,寄身僧廬,聽著外面的雨聲,已經無動無衷,言外之意,是自己因經受了亡國的創痛,感情變得麻木了,詞中的“雨”,隱寓著國家的變故,溫庭筠《更漏子》:“桐梧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結句反用其意,化個人離愁為亡國之痛,大大加深了題意。這是由作者在宋亡后不愿仕元的高尚人品決定的。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10
原文:
[宋]晏幾道
一弦彈盡仙韶樂,曾破千金學。
玉樓銀燭夜深深,
愁見曲中雙淚、落香襟。
從來不奈離聲怨,幾度朱弦斷。
未知誰解賞新音,
長是好風明月、暗知心。
注釋:
(1)韶樂:虞舜時樂名。
(2)新音:新曲。
作品賞析:
此詞描寫音樂,同時也可以知音難求比喻人生的不幸遭遇。上片寫音樂的美妙。頭一句點出韶樂,使讀者聯想到孔圣人對它的贊美,知道這是盡善盡美,聞之使人不知肉味的美妙音樂。“玉樓銀燭夜深深”,這是演奏的場所環境,加以裝飾美化,是為起到襯托的作用,環境美,樂曲更美。“愁見曲中”,是說愁苦的感情出現在了樂曲之中,也就是說音樂是有感情的。“雙淚落香襟”是講音樂的效果,使聽者感動得淚濕衣襟。下片寫知音之難求。先說彈者自己禁受不住樂曲所表達的離別之聲和它所包含的哀怨之情,可是別人卻不懂得欣賞這動人的音樂。誰是知音呢?恐怕只有那清風和明月了吧?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11
[宋]晏幾道
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后花期近。
南枝開盡北枝開,
長被隴頭游子、寄春來。
年年衣袖年年淚,總為今朝意。
問誰同是憶花人。
賺得小鴻眉黛、也低顰。
注釋:
【1】東君:春神。東君當值,即是春天。
【2】“南枝”句:《白帖》:大庾嶺上梅,南枝落,北枝開。
【3】“長被”二句:反用晉人陸凱“梅花寄春”的典故,說春由隴頭游子反寄回來。盛弘之《荊州記》載: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4】“賺得”二句:使得小鴻也低下頭來緊蹙雙眉了。賺得,贏得,使得。小鴻,詞中女主人的同伴姐妹,當系“蓮、鴻、蘋,云”中的一位。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 12
虞美人
晏幾道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懶調弦,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注釋]
①虞美人: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又名《虞美人令》、《玉壺冰》、《巫山十二峰》、《憶柳曲》、《一江春水》等。
① 天如水:天空明澈如水。
② 初將:將。
③ 著破:穿破。
④ 前香在:香氣猶存。
⑤ 舊意誰教改:意謂舊時情意誰能讓改。
⑥ 閑淚:空淚。
【譯文】
回廊上的欄桿外看去,外面的天色如水一樣清澈動人。昨天晚上,我也曾在這里憑依欄桿。人們都把明月比作佳期,希望在月滿時相思的人也會相見。因此我每天都在這里倚欄眺望,盼望心上人回來。華麗的衣服雖已穿壞,但查情不會改變,令我留戀不已。可是那在外的人啊,是誰讓他把忘記舊情。一春以來,因為離愁我滿懷愁怨,也無心去彈箏弄弦。只有那兩行傷心的眼淚,一滴一滴滴落在那琴上。
[賞析]
這是寫思婦念遠的傷情詞。一闋寫秋天的思念。開頭將思婦盼歸的思情淡淡提起。欄桿外,天如水,“昨夜”還“倚”,天天倚欄夜望,“將明月比佳期”,月圓幾度,伊人不歸,引出下句“羅衣著破”。“衣破”、“香在”,不忘前情。離人薄情早已放棄初衷。“誰教”句足見思婦怨恨之深。整個春天被這種愁情困擾,坐在寶箏前,全無心思撥弄琴弦,只有眼眶涌出兩行清淚,在脈脈訴說哀情而已。
這首詞寫的是懷人怨別的傳說超標。在刻畫女主人公的行動和心態時,卻很有很有藝術特色。上片寫圓月夜倚欄盼望人歸,突出期盼之急切,下片寫癡情不改、滿懷離恨的愁苦幽怨,上片寫倚欄望月盼歸,下片寫整個春天都充滿離恨別情。上片首句寫景,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這兩句寫思婦獨倚欄干夜眺碧天情景,“天如水”的復合意象描畫出好天良夜清如水的月夜特征,雖未直接寫明月,卻將月輝的圓融、澄澈、空明之美,透過“天如水”顯現出來。“昨夜還曾倚”,不僅寫了思婦對明月碧天如水之良辰美景的珍惜,而且在昨夜、今夜 至明月倚欄眺望的癡情神往中,流露出對往昔歡情的眷戀和今日難言的苦衷。“天如水”三字襯托女主人公的純情,意境優美。“昨夜”暗示出望月已非一日。“初將”二句寫長望月圓人歸而空見一次一次的月圓,幽怨轉深。下片“羅衣”句寫自己不忘舊情,“舊意誰教改”責備對方已變初衷,于懷疑中更顯癡情。結尾二句宕開,謂不僅今日盼,昨夜倚欄,而且整個春天都在離恨中熬煎,想要彈琴抒怨也沒有意緒,空流兩行清淚而已。詞意曲折深婉,并無華詞麗句,人物形象卻鮮明生動。本詞抒懷怨別之情,寫人傳神,哀婉感人。
【晏幾道《虞美人》全詞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晏幾道《鷓鴣天》全詞賞析10-26
晏幾道《思遠人》賞析(含翻譯)11-09
晏幾道《鷓鴣天》原文及翻譯01-14
晏幾道詩詞名句10-10
姜夔《疏影》全詞翻譯賞析01-17
王翰《涼州詞》全詩翻譯賞析03-18
岳飛《滿江紅》全詞翻譯賞析05-25
蘇軾《卜算子》全詞翻譯賞析12-20